第九十二章 召集令(一)

就在林枫一行人离开金陵城之后不久,三人一组的禁军再度从宫城冲出,打马狂奔,风驰电掣般冲入各大街道。这一次,他们没有在任何坊门前停留,纷纷穿城而出,向四方飞奔而去。

每批奔马的背后,留下的是一堆堆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的市井百姓。这次虽然没有能看到激动人心的公告,但大家伙儿都一致认定,一定又有大事要发生了!

当天上午,召集令就到了金陵城西边一百六十多里外采石矶军营。

禁军入营未多久,一名士兵从营帅帐中急急跑出,手中扬着一道象征紧急的红色军令,穿过营帐,绕过几艘正在整修的海鹘、双车战船,直向大江岸边跑去。

远远地,一阵紧急的兵器撞击声夹杂着呼喝声传来。

在军营不远处的一个河滩转角处,一名赤着上身、浑身肌肉贲起的壮汉正与五名身着都头服装的军官在对抗练习。那名壮汉看起来力大无比,他看似轻轻一刀击中,必然击实,而接刀者必定后退至少两步,那架势像足了他纹满全身的那只靛蓝色猛虎。与此同时,他的脚步转换迅速,游走在五人合击之间,显得游刃有余。

“林将军,京城齐王发来紧急军令,命林将军在十日后必须赶至禁军北衙报到!”那名传令的士兵跑到跟前,大声喊道。

“停!”那名壮汉高喊一声,本来迅疾无比的身形一下子定如山岳,两名都头收刀不及,刀势堪堪收住,刀锋几乎及到壮汉身上。

那名壮汉浑若无意,将刀狠狠甩出,那把刀直接钻入土中,几乎没至刀柄处,他浑身豆大的汗珠沿着高隆的肌肉快速落下,滴入土中。壮汉双手胡乱在身上抹了两下,擦去了汗水,郑重地接过了那道军令验看。

此人正是南唐名将林仁肇,因身上纹有着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打仗也迅猛如虎,军中人称“林虎子”。林仁肇原为闽将,公元947年闽国被南唐灭后,他归顺了南唐,现为一名军中副将。

“此道军令甚是奇怪,召集马将军很正常,为何独独指名点我?”林仁肇低头看过军令,抬头疑惑地问那名传令的士兵。他口的马将军是采石矶的主将马存贵。

“马将军也十分纳闷,命小的转告林将军,不妨提前几日回城,一探究竟。”那名传令士兵回道。

“暂且不管它,请转禀马将军,我会提前三日回城!”林仁肇吩咐道,转头面前那五名都头,大喝一声:“再来!”

立刻,新的对打又开始了。

第二日上午,军令送抵寿州(今安徽寿县)。当召集令被直接送至寿州刺史府时,寿州刺史刘彦贞正在与一群幕僚在商议军中防务。

刺史,自汉武帝起开始设置此职,为一州的最长行政长官,此后,刺史权势渐重,可掌一州军政大权,还曾有州牧、太守等名称变迁。隋唐时期,隋炀帝、唐玄宗、武则天都曾经废州改郡,不久仍其旧。晚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所领诸州不得径自奏事上计,节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导致刺史职任渐轻。

此时,寿州隔淮河与北面汉之都城开封遥相对应,自然是军事防卫的重镇。据史书载,这刘彦贞“素骄贵,无才略,不习兵,所历藩镇,专为贪暴,积财巨亿,以赂权要”,最终竟在南唐朝堂上赢得了用兵治民“一面长城”的美誉,故得以驻守于寿州这样的军事重镇,自然而然也是此次召集的重头人物之一。

听闻有军令传至,刘彦贞吩咐一众幕僚退下,只留下了别驾从事史解运一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汉起与刺史一起设置,为一州刺史的佐吏。因其地位较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

看完军令,刘彦贞转身移动窗前,看着沉郁晦暗的天空,手拈胡须,长久沉默不语。解运轻移向前,拿起军令细细观看。

“刺史大人,齐王突发此令,可谓十分费解啊。”解运看完后,走到刘彦贞身后,轻声说道。

“当前,朝中变革多多,风向难辨。但细细一想,只怕也是因为那个什么林枫所提的强国三疏而引起。”刘彦贞轻轻转身,面向解运说道,“此次奉令入京,正好一探朝中动静。你命人备好三车钱财礼品,明日随我一同回去。”

解运点头称是,又陪着小心说道:“刺史大人,现已至汛期,若你我入京,那安丰塘是否依旧?”

Wωω▪ ttκΛ n▪ CΟ

刘彦贞抹过一丝狠厉,瞪了解运一眼,低声斥道:“这还用说?!依旧!”

安丰塘,又称芍陂,为2500多年前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曾被誉为“世界塘中之冠”,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史记原面积为“周百二十里”,后经历史沧桑,诸多变化,但千百年来它在农田灌溉,水路运输,发展农业,屯田济军,治理淮河等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

正因为这安丰墉可溉田万顷,民多富余,是故寿州少有凶岁。但这刘彦贞心机十分歹毒,从任职寿州以来,以疏浚为名义,而引水入城濠中,民田里的水慢慢都干了,同时,刘彦贞出动兵力,对各地赋税督促严且重,老百姓没办法,不得不卖田或弃田而走。这个时候,刘彦贞择其中“尤膏腴者,以下价鬻之”,把原来的好田全部收过来贱价卖之。此后又重新恢复塘水,到下一年再来一遍收割。如此反复已有数年,那腰包自然是鼓鼓的,只不过那通宝之上全是老百姓的血和汗罢了。

解运顿时身上冷汗直冒,口中连连称是,躬身而退。

第三日上午,同一道军令送至楚州(今江苏淮安)。楚州刺史府长史手执军令,与军中士兵在州府城中找了半天,才在一群百姓之中找到了正说得眉飞色舞的楚州刺史兼楚州团练使——何敬洙。这一年,公元888年出生的何敬洙已是62岁高龄。

何敬洙本是广陵人,曾事杨吴楚州刺史李简为军校。李简死后,事烈祖李昪为裨将,任过天威军都虞侯、长步军都指挥使等军职,因在灭闽之战中立功,被拜为楚州团练使。团练使,全名团练守捉使,自唐初设置,负责一方团练(自卫队)的军事官职。唐初设设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黄巢之乱后,藩镇势力更加强大,都团练使渐升为节度使。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

任此职以来,何敬洙因为自己最初跟随李简在此起家,心中尤自感励,日常若有民诉事者,立刻引入府衙,亲自剖析曲直,人“皆厌服而出”,而何敬洙还经常微服巡游里巷,察民间之疾苦。这天上午,何敬洙在刺史府闲得坐不住,谁也没有告诉,又是一个人微服溜出了府衙,见路边有人争执,立刻停下了脚步,拨开人群就进去了。

何敬诛在人群中听到呼喊声,看到长史手中的紧急军令,神色微变,立刻起身向周边百姓施礼告辞,立即走出人群来。

待到无人处,何敬诛背身展开军令,细细观看。

何敬洙小心地将军令折起,感觉周遭似乎正变得明显起来。他抬头看天,发现层层乌云后面正有刺眼阳光正在慢慢扩大,心中顿时大慰,口中不禁喃喃说道:“也许,我唐这军事上的阴天也要转睛了吧?”

说完,他拍拍刚在席地而坐沾上的尘土,大踏步向刺史府走去。

第四日上午,军令送抵鄂州(今湖北武汉),直接呈至武昌节度使刘仁赡手中。

第九十四章 解州骑战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尊重第四十四章 小设一局第六十四章 恨难遏第二十八章 拨剑的君子第三十五章 锦衣夜行不好受啊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开业庆典(六)第一百零七章 未竟的战事第十四章 横扫一切的利器第十二章 欢乐日(四)第五十三章 刀之盟约(三)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六十六章 齐王探访第一章 举贤不避仇第六章 大杯具与小杯具第六十七章 第三课(三)第二十四章 桃花劫第十六章 当仁不让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计划第六十七章 你们要当好眼睛第二十三章 篝火晚会(二)第九十章 我有一个建议第九十四章 三大终极武器第七十七章 可惜了这大好楚地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挣个勋爵?第七卷 鏖战 第一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六章 漏网之鱼第七十八章 击敌之弱第五十六章 抢钱抢美人(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影响历史的会唔(二)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七十五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五)第七十二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第二十五章 到寿州去(三)第二十二章 禁军大选拔(三)第二十二章 归心似箭第一百一十六章 万骑大战第二十九章 勋爵天下(三)第七十九章 真实意图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八十四章 南方困境(五)第五十二章 污了那些词作!第五十五章 剪径大盗第五十九章 军事顾问第七十四章 打土豪 分田地第五十五章 早朝(二)第八章 军事变革大讨论(三)第七十章 你们不要再拦我!第十三章 你俩别误会第七十四章 终极防线(二)第四十六章 剑指潭州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计划第四十七章 超级市场(四)第十六章 希望(一)第十章 圣上驾到第五十四章 大内应第一章 举贤不避仇第八十六章 寿州道德法(二)第四十九章 超级市场(六)第四十三章 乘胜追击第五十八章 自古二代多坑爹第九十章 我有一个建议第三十一章 不见其形 遑论其神第一百零三章 村子的未来第一百零七章 未竟的战事第一百零二章 怕人的大漩涡第五十三章 《大唐见闻录•超级市场》(三第九十七章 敢一战否?第一百一十章 做一个独立自由的奇女子第八十四章 子时突袭第一百章 福州大战(二)第一百零三章 演戏要做足第五十三章 同喜同贺第七十章 凌厉夜袭第二十三章 篝火晚会(二)第十一章 怒难遏第二十八章 援兵纷至(二)第一百一十章 发冲冠(一)第十章 欢乐日(二)第四十二章 你选错边了!第二章 势如破竹第九十九章 皇家家宴(三)第四十三章 历史旧帐第四十七章 应对有术第八十二章 舌战(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尸山血海(一)第三十四章 龙虎会(一)第四十六章 超级市场(三)第四十八章 超级市场(五)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挣个勋爵?第一百二十七章 众志成城(一)第九十四章 忙坏的使者第三十六章 漏网之鱼第三十二章 雀巢计划第七十六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六)第九十七章 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第五十八章 北汉的未来第五十七章 大唐科学院构想(四)第八十八章 富人的精神第二十八章 拨剑的君子
第九十四章 解州骑战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尊重第四十四章 小设一局第六十四章 恨难遏第二十八章 拨剑的君子第三十五章 锦衣夜行不好受啊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开业庆典(六)第一百零七章 未竟的战事第十四章 横扫一切的利器第十二章 欢乐日(四)第五十三章 刀之盟约(三)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六十六章 齐王探访第一章 举贤不避仇第六章 大杯具与小杯具第六十七章 第三课(三)第二十四章 桃花劫第十六章 当仁不让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计划第六十七章 你们要当好眼睛第二十三章 篝火晚会(二)第九十章 我有一个建议第九十四章 三大终极武器第七十七章 可惜了这大好楚地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挣个勋爵?第七卷 鏖战 第一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六章 漏网之鱼第七十八章 击敌之弱第五十六章 抢钱抢美人(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影响历史的会唔(二)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七十五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五)第七十二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第二十五章 到寿州去(三)第二十二章 禁军大选拔(三)第二十二章 归心似箭第一百一十六章 万骑大战第二十九章 勋爵天下(三)第七十九章 真实意图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八十四章 南方困境(五)第五十二章 污了那些词作!第五十五章 剪径大盗第五十九章 军事顾问第七十四章 打土豪 分田地第五十五章 早朝(二)第八章 军事变革大讨论(三)第七十章 你们不要再拦我!第十三章 你俩别误会第七十四章 终极防线(二)第四十六章 剑指潭州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计划第四十七章 超级市场(四)第十六章 希望(一)第十章 圣上驾到第五十四章 大内应第一章 举贤不避仇第八十六章 寿州道德法(二)第四十九章 超级市场(六)第四十三章 乘胜追击第五十八章 自古二代多坑爹第九十章 我有一个建议第三十一章 不见其形 遑论其神第一百零三章 村子的未来第一百零七章 未竟的战事第一百零二章 怕人的大漩涡第五十三章 《大唐见闻录•超级市场》(三第九十七章 敢一战否?第一百一十章 做一个独立自由的奇女子第八十四章 子时突袭第一百章 福州大战(二)第一百零三章 演戏要做足第五十三章 同喜同贺第七十章 凌厉夜袭第二十三章 篝火晚会(二)第十一章 怒难遏第二十八章 援兵纷至(二)第一百一十章 发冲冠(一)第十章 欢乐日(二)第四十二章 你选错边了!第二章 势如破竹第九十九章 皇家家宴(三)第四十三章 历史旧帐第四十七章 应对有术第八十二章 舌战(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尸山血海(一)第三十四章 龙虎会(一)第四十六章 超级市场(三)第四十八章 超级市场(五)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挣个勋爵?第一百二十七章 众志成城(一)第九十四章 忙坏的使者第三十六章 漏网之鱼第三十二章 雀巢计划第七十六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六)第九十七章 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第五十八章 北汉的未来第五十七章 大唐科学院构想(四)第八十八章 富人的精神第二十八章 拨剑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