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以美丽的名义

此人正是得胜成衣铺老板赵成运。

赵成运将高瘦的身子挪开,露出了身后一个低而瘦的中年人,向林枫介绍说:“林大人,这是锦秀染坊的老板成则栋,他已经调制出了大家想要的颜色。”

成则栋恭敬地向林枫一拱手,也不说话,然后用一双上面全是各色斑点的糙手打开了一个长长的匣子。

林枫抢了一步过去,用身体挡住了其他的人视线,方才向匣子里看去,匣子放了三块颜色斑驳的布,颜色主要有绿、白、赭、蓝、浅黄几种颜色搭配。

林枫逐一将布料拿在手中,认真比较质地和颜色。最后,他选择了中间的一款,绿色块为主,由赭色、灰白、浅黄几种副色块,与后世的迷彩服最为接近。

“就要这一款色彩!上衣裤子都要,分别设计为大中小三款,大款五百套,中款一百套,小款一百套,十天内能给我吗?”林枫将特种队伍的人数按大小个头分别乘以二,报上了数目。

“有些紧张,关键是配色、染色、晾干就至少要七八天时间。”赵成运看了看成则栋,有些为难地说道。

“这样吧,先按每款的半数制作,八天之内交给我,剩下的一半可以晚几天交给我。”林枫松了口风。

赵成运一咬牙,答应了。因为前段时间的超级市场店员工作服,现在,赵成运的成衣铺已经雇佣了一大批临时的裁缝,赶赶工应该问题不大。

林枫将匣子盖上,低声向两人郑重说道:“这种布料绝对不能向外界流露分毫,连个布头也不能流传出去!万一他人若问,就说是我想要一种独一无比的美丽配色!这是我唯一的要求,也是我的底线!”

赵成运赶快低声承诺,成则栋则是用力地一点头。

“好,我们货到付钱!林某先支付二百贯作为定金。”林枫说完,一转眼,却发现坏了,府中是肖菲儿日常掌握着库房的钥匙,刚刚已经被他派出去了。

林枫略一沉吟:“这样吧,我明日让禁军送二百贯到贵铺,成不成?”

“没问题!没问题!那小人告退!”赵成运和成则栋同时一拱手,挟起匣子走了。

林枫扭头转向正堂之上的最后两个人,都是他在超级市场招聘到的能人,一个是擅长金银器设计的陈麻子,一个是熟悉印刷的段方行。

两个人面前也是放了一个小小的正方形匣子。

林枫微笑着向他们打了声招呼,直接打开了匣子。匣子里面放了三种饰品:步摇、耳钉、项链。

步摇,《释名•释首饰》记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自六朝以来,以金银器为主的步摇花式愈加繁杂,鸟兽花枝俱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在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曾有“云鬓花颜金步摇”的诗句。

而在中国古代,穿耳戴环曾经是“卑贱者”的标志。

明代《留青日札》曾记曰:“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本来,穿耳原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上扎上一孔,并悬挂上耳珠的方式,以示警戒,提醒她们生活检点一些。后来,这种风俗变成了汉族人的一种礼俗。穿耳带环的真正流行,是在宋明时代,因为礼教的要求而大盛,就连宫中的皇后、嫔妃也不例外。时日一长,穿耳戴环便成了流行风气。

至于项饰,在中国的历史更长,早到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就有玉石类的项饰,到了春秋战国,从君主、诸侯的陪葬墓中出土的精美项饰更是数不胜数,名字称呼也不一。

在此处,林枫依然是奉行拿来主义,上述这三种饰品分别包括现实和写意两种,直接仿照后世那些让人琳琅满目的首饰造型。林枫照印象中最深的几款随便画出小样给了陈麻子,让他试着设计。

特别是项饰,林枫此前询问过陈麻子,直接将璎珞给弄了两个变种出来。

璎珞本意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又称缨络、华鬘,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开放新潮的唐朝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

匣子中共有八种款式,全是林枫将府上已有的金银器料和珠宝作为基础素材。虽然这些都是陈麻子呕心沥血之作,也自认为超过自己以前水平的作品,但是在多了一千多阅历的林枫眼里,依然显得十分粗糙。无他,现在的工艺条件达不到,再好的钻石,没有后代的切割工具和工艺,也制造不出完美的“永流传”啊。

林枫认真比对了一下匣中的饰品,最后拿起了其中一条坠着一颗洁白无瑕珍珠的项链,仔细观察起来。这也是他特意点明要重点设计,准备用来送礼的。

林枫将这条项链揣入怀中,然后指着剩下的饰品说道:“陈大师辛苦了!请将这七种首饰估出市场价格,然后送至超级市场奇妙铺子展览,从现在起,开始接受他人订单。以后,这部分事宜全部交由你负责,具体你再跟张跃文商议定夺。”

陈麻子根本没有想到林枫会如此信任与他,激动地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将匣子揣了起来。

林枫扭头看了看窗外的天时,回身招呼陈麻子、段方行两人:“走,咱们到外面吃饭去,边走边聊吧。”

林枫喊上了一直候在门外的魏三,一齐向府外走去。

林枫将头转向了还未说一句话的段方行,沉吟问道:“方行,如果我想给超级市场的销卖物品、拍卖目录印刷一个纸质宣传单页,有没有简易快捷的可行办法?”

段方行立刻接道:“现在的印刷全是雕刻印刷,只要雕好了版,印刷起来也快!”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大约在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历史上,雕版印刷在宋朝达到全盛时期,但是雕版印刷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刻版费时费工费料,一个版刻完就定型了,只能作一次应用,有错字也不易更正。

林枫略一沉吟,看看左右无人,直接将一百年后的活字印刷术先透露了一个大概出来:“方行,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不采用雕刻的方式,寻找一种质地比金石木板稍软的材质,在其上刻反字和反向图画,然后组合排列成所需要的内容,再进行印刷,下一次再重复组合使用?”

林枫所说的正是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大致发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用胶泥烧制成反刻的活字,成功革了雕版印刷术的命。

林枫的话如五雷轰顶,段方行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口中喃喃地说道:“我怎么没有想到?我怎么没有想到?”

停了一会儿,段方行突然伸手抓住了林枫的手臂,急切地问道:“林大人,您果如坊间所传的智慧无穷,一语点醒了梦中人啊!对于这种材质,林大人可有想法?”

林枫故意装作思考状,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比如说像烧制陶瓷器一样,调配一种胶泥,制作成大小如一的毛坯,晾干以后再刻好反字或反画,此后进行锻烧,必定十分坚硬耐用!”

此时的段方行,满眼都是小星星,无比崇拜地看着林枫,嘴中语无伦次地喊道:“林大人,你这个想法非常了不起啊!方行彻底服了。林大人,我现在就回谷中尝试去!”说完,段方行转身欲走。

林枫一把抓住他,大笑道:“方行,你也太性急了吧。怎么也得吃过午饭,采购了一应材料再走也不迟啊!”

第六十四章 兄弟齐心第七十四章 终极防线(二)第七十七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七)第九十二章 心领神会第九十八章 兵围福州第四十章 格斗与合击第一百零五章 据理力争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字诀第四十二章 方与圆第九十六章 太监将军第四十一章 基地第四十四章 这竹杠敲得爽啊!第三十七章 武不受辱第七十一章 陪他们玩玩第九十六章 血盟之约(三)第二十章 七字院训第六十八章 虚实莫辨第九十三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三)第十六章 当仁不让第一百零三章 村子的未来第七十八章 击敌之弱第九十四章 解州骑战第七十五章 野外勘测作业(二)第七十六章 野外勘测作业(三)第六十九章 闭门思过第十一章 真理越辩越明第十二章 潜龙出海第四十四章 小设一局第二十八章 第一课(二)第六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十九章 大生意(一)第六十章 老将出马第九十五章 神人处处有(一)第四十六章 不快乐的庆功宴(二)第六十九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一百零四章 自古兄弟多阋墙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二)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十四章 我要最强的阵容第九十四章 忙坏的使者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第六十九章 又一把刀要出世第一百零五章 十月围城第八章 军事变革大讨论(三)第六章 大杯具与小杯具第九十七章 改弦易辙第四十二章 雷霆一击(四)第十章 军事变革大讨论(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万骑大战第七十一章 割袍断义第六卷 为政 第一章 胜利的烦恼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训练(二)第四章 投名状第三十八章 林红式挑战第九十五章 比武细则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冲冠(二)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第六十五章 第三课(一)第六十七章 这里也有城管?第七十章 你们不要再拦我!第五章 血盟之誓(一)第二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三章 铲子计划第三章 铲子计划第二十八章 商业竞争第四十八章 长城之誓第五十九章 你们太让我失望了!第六章 大动员(二)第七十九章 建成在即第十七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第二十六章 求婚第十七章 海外飞地第八十六章 寿州道德法(二)第九十八章 官二代对战(二)第四十章 逆天的武器第九十五章 血盟之约(二)第四十七章 雪中行第六卷 为政 第二章 诚如君愿第三十八章 特训之初体验第八十四章 南方困境(五)第二十八章 商业竞争第七十六章 人体解剖第九十章 向何处变?第九十一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一)第六十七章 第三课(三)第七十三章 终极防线(一)第九十二章 各怀心思第七十六章 一个不留第三十二章 打铁坊的演进第八十章 君子与小人第十二章 欢乐日(四)第七章 三璧与三策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训练(二)第七十九章 钱荒的征兆第三十一章 积极防御第七十三章 终极防线(一)第四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工不巧第九十五章 第二次邂逅第十五章 强烈地震
第六十四章 兄弟齐心第七十四章 终极防线(二)第七十七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七)第九十二章 心领神会第九十八章 兵围福州第四十章 格斗与合击第一百零五章 据理力争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字诀第四十二章 方与圆第九十六章 太监将军第四十一章 基地第四十四章 这竹杠敲得爽啊!第三十七章 武不受辱第七十一章 陪他们玩玩第九十六章 血盟之约(三)第二十章 七字院训第六十八章 虚实莫辨第九十三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三)第十六章 当仁不让第一百零三章 村子的未来第七十八章 击敌之弱第九十四章 解州骑战第七十五章 野外勘测作业(二)第七十六章 野外勘测作业(三)第六十九章 闭门思过第十一章 真理越辩越明第十二章 潜龙出海第四十四章 小设一局第二十八章 第一课(二)第六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十九章 大生意(一)第六十章 老将出马第九十五章 神人处处有(一)第四十六章 不快乐的庆功宴(二)第六十九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一百零四章 自古兄弟多阋墙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二)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十四章 我要最强的阵容第九十四章 忙坏的使者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第六十九章 又一把刀要出世第一百零五章 十月围城第八章 军事变革大讨论(三)第六章 大杯具与小杯具第九十七章 改弦易辙第四十二章 雷霆一击(四)第十章 军事变革大讨论(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万骑大战第七十一章 割袍断义第六卷 为政 第一章 胜利的烦恼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训练(二)第四章 投名状第三十八章 林红式挑战第九十五章 比武细则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冲冠(二)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第六十五章 第三课(一)第六十七章 这里也有城管?第七十章 你们不要再拦我!第五章 血盟之誓(一)第二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三章 铲子计划第三章 铲子计划第二十八章 商业竞争第四十八章 长城之誓第五十九章 你们太让我失望了!第六章 大动员(二)第七十九章 建成在即第十七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第二十六章 求婚第十七章 海外飞地第八十六章 寿州道德法(二)第九十八章 官二代对战(二)第四十章 逆天的武器第九十五章 血盟之约(二)第四十七章 雪中行第六卷 为政 第二章 诚如君愿第三十八章 特训之初体验第八十四章 南方困境(五)第二十八章 商业竞争第七十六章 人体解剖第九十章 向何处变?第九十一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一)第六十七章 第三课(三)第七十三章 终极防线(一)第九十二章 各怀心思第七十六章 一个不留第三十二章 打铁坊的演进第八十章 君子与小人第十二章 欢乐日(四)第七章 三璧与三策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训练(二)第七十九章 钱荒的征兆第三十一章 积极防御第七十三章 终极防线(一)第四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工不巧第九十五章 第二次邂逅第十五章 强烈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