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朝廷议事(上)

虽然胡人停止了攻城,但是他们并未完全撤走,他们只是退回了永宁城下的营地。王浚还在犹豫:真的要就这样走?什么都没得到就这样走?不甘心啊!

攻城失利对军队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就算是胡人也不例外,段部的士气目前也十分低落。要不是司马鸷还保持着冷静,恐怕王师早就冲出城去了。不过那后果无疑是十分严重的,尽管他们守城战大胜,狠狠地让段部和王浚晋军丢下了几乎一万具尸首,但司马鸷也知道,他们野战还是会不占优,和劣势的敌人打起来,胜负还是两说。

王浚无力攻城,司马鸷也不敢出击。

就这般,两军在城下城上对峙了十几rì。

司马鸷这边倒也不怕,他们的粮食够吃大半年呢。但王浚渐渐就有些受不了了,他不能接受一直在永宁城下无作为啊,差不多到寒露rì①,他终于下决心:撤军!

连司马越也撤了,他不能再等了,也等不起,冬季就要来临了,若他们还执意继续留在洛阳城外驻扎围困,那缺乏冬衣的士兵还不冻死一大片?北方的冬天可不比南方,冬rì苦寒,人们活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大自然的力量可不是开玩笑的。再说,各地的勤王军也差不多到了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原本打算速战速决的司马越就这样灰溜溜的退往并州、幽州.....

洛阳城上的士兵都看到了司马越撤退,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呢:反贼撤了?这么突然?骗人的吧?士兵通报了将领,将领也不相信:不会是司马越的迷惑之计吧,难道想趁防备松懈杀个回马枪?但还是赶紧向上通报了情况...

过了几rì才终于确认司马越已经完全撤走了,而各地勤王军也相继到达了洛阳,驻扎在外围,拱卫京师,洛阳终于安全了:包括司马鸷的王师、襄阳王的秦州军,各地外军...当然除了司马鸷,都是姗姗来迟的主儿。

而洛阳外头、各地的情况也陆续不断地传入朝廷:司马越盘踞幽、并二州,益州李雄亦叛乱了,并攻陷成都,几乎占领了故蜀全境...不过倒还有一条稍微宽心的消息,吴地叛乱再次在司马鸷亲舅周玘②协助下平定了:陈敏裹挟孙吴后人在扬州谋反后,极力拉拢江东世族。周玘、顾荣也是其中一员,陈敏为了拉拢周玘,任命他为安丰太守,加四品将军衔。周玘称有病不去赴任,并把此事密报给镇东将军(即司马睿,司马睿此时已经被朝廷派来的三位将军给架空,三位将军共同代理镇东将军事务。),请求发兵。周玘一边做策反工作,一方面领义兵和顾荣等攻打盘踞在建邺的陈敏。陈敏被打败后,单人独马向北逃跑,结果被周玘捉住,现在送来了洛阳朝廷...

此刻皇帝召集了群臣正在议事。他望着群臣,只见他们中有人一扫前几rì的灰霾,欢天喜地的,有人却还是愁眉不展。便问:“诸位对司马越撤围有什么看法?”

“司马越撤围并不奇怪:陛下英明,招王子勤王。十几rì前,梁王已在永宁县挫败了原并州刺史王浚所部,王浚不服,又困梁王十rì,梁王守城不出,王浚最后只能无功而返。司马越苦于腹背受敌,亦无奈撤走。”

陶侃此人出生贫寒父亲又早亡,他只能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家里十分穷困,一直以来都饱受歧视,可陶侃母亲非常坚强,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湛氏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一次,鄱阳郡孝廉③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白雪铺地、冰冻天rì,仓促间湛氏没有任何东西接待这位客人。湛氏就悄悄剪断自己的长发来换取酒肴④,又拆掉一根房梁来烧柴,终于备得了一桌简陋的食物招待范逵。第二rì,范逵上路,湛氏又让儿子送客百余里。范逵认同陶侃的才德,叹息道:‘非此母不生此子!’。后来范逵就向庐江太守张夔赞美了陶侃几句,张夔即召陶侃为督邮,因其能干又得升迁,陶侃听从湛氏的建议倾心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众僚属皆面有难sè。陶侃独请行,“众咸服其义”。有了这样的关系,陶侃即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份,陶侃可以进入洛阳与上层名流结识,去实现他的大志...一次陶侃当了寻阳县令,又监理渔业,头天当官就把没收的附鱼带回家给母亲湛氏吃,十分孝顺。湛氏看了非但没有高兴,还非常生气斥责道:“我不吃!你把官家的东西带给我,非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让我忧心:你第一天当县令就只为私利而不为百姓,以后当了大官那还了得?!”陶侃非常惭愧,把附鱼退回官府...陶侃的女儿虽然完全继承了她祖母的xìng格,但湛氏去世后最终还是没人能够再管束住陶侃了。陶侃虽然仍旧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惜时勤俭,但也逐渐变得有些高傲,得罪不少人。

此刻他竟然说出这般有利于梁王的话来,肯定是另有目的。

但陶侃很快就遭到了两党甚至普通的官员反对:“梁王虽有功,但也不至于像左仆shè说的那般吧?冬rì苦寒不宜作战,这是兵家之常识,司马越恐怕是因为这个才撤走的吧?”

皇帝也点点头,认为梁王的确没有那么大的能耐逼迫司马越撤退,司马越因为接近冬季而战略撤退的可能xìng倒大些。

“陛下,现在不是讨论逼退司马越功劳的时候,四周还有叛乱尚未平定,相比之下决定朝廷下一步举措才是当务之急。”中书令杜锡提醒道。

“那杜卿觉得下一步该如何?”皇帝觉得杜锡有理,点点头,又问。

“朝廷应当先发榜安抚天下,重新掌控各地,尽快征集兵士以拒司马越叛军,另外蜀地李雄犯上作乱已陷成都,应遣一大将速平之,不能任其坐大,又生一祸患...”

“诸位如何看?”皇帝对杜锡的建议不置可否,又望向其他官员。

“臣复议。”一名官员道。

“臣亦复议!只是这人选问题...?”眼下朝廷可以信任的人实在太少了。

“朕心中有一人选,不知诸位认为如何?”大臣们都在发愁的时候,皇帝竟然说自己要举荐一人,众臣也充满疑惑,齐声问道:

“陛下请讲!”

①寒露rì,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rì或9rì。

②(时间上与正史稍有出入,事情是真的)周玘的第一次平乱:开平元年,张昌、丘沈等聚众作乱,石冰也乘机侵犯扬州,刺史逃跑。周玘这时挺身而出,暗中联合江南士人,并推荐吴兴太守顾秘作军事指挥,攻打石冰。石冰派得力部将姜毒率领数万人马来抵挡周玘。周玘英勇无比,在战阵上直取姜毒。而后周玘又与援军在建康攻打石冰。石冰等在周玘大军面前被其部将所杀,所部都投降周玘等人。扬州、徐州的叛乱终于平息。周玘既不邀功,也不请赏,遣散义兵回家。

③孝廉,被地方官员推荐向zhōng?yāng的人,一般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后来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既分类考试,按考试成绩分配大小不同的官职。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zhōng?yāng考试制度过渡。是科举制度的前身。

④在古代,肤发受之父母,一般连穷人也及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头发,更没有现代的人造假发,所以漂亮的长发是彼有价值的,总不能用动物尾巴当假发吧?

----------------------------------------

告别了小萝莉,小正太,某大叔终于一瘸一拐的回到‘我的地盘’,一个字:累!几乎是趴在桌子上把这章码完的,呵呵,两更?前提是要有空啊,我也想的,但平rì上课和走亲戚这种事是避免不了的,毕竟某大叔只是大叔,还不是职业作家。码一章3q字,起码要四个小时,某大叔可是非常认真写作和查资料的喔。

另外,诸位读者大大觉得这次用的注释方法如何?长注释以后都会放在后头,以前就有人提议了,说大叔的注释太多,太不严肃...的确,注释穿插在文章中会使阅读的不流畅。

或许有人又要说了:根本不需要注释!你这混字数的狗贼!

大叔无奈的回道:某大叔的注释可是融入文章里头的,是很必要的注释,都是大叔自己斟酌和揉入剧情的注释:绝无复制!亦可避免一些不必要争论(要不然评论区都是找渣帖...当然某大叔对此态度是开放的,提高彼此嘛,有益身心健康。来吧,只要不骂人,大家来找渣ToT)。

某大叔继续厚颜无耻的叫嚣道:点击!收藏!推荐!...还有就是若是有什么宝贵意见请给评论吧,某大叔会一条条看的。

第86章 第 收服小丐帮(下)第47章 夜行军第14章 家丁卫队第46章 潼关第34章 多事之秋第62章 戏弄羯胡第35章 变幻莫测第2章 太上皇太后第72章 不欢而散第31章 女主薄第3章 宫里蹲第22章 祸不单行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91章 刘渊自立-匈奴汉国第72章 不欢而散第3章 宫里蹲第31章 女主薄第34章 多事之秋第59章 流民第63章 犒赏先锋营第69章 小果子权倾长安第24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67章 朝廷议事(下)第38章 常秋殿再议第88章 答卷和人才第42章 女诸葛又献策第73章 大玉床儿第95章 尸病谜团(上)第64章 今夜已成他人妇第49章 夜袭敌营第73章 大玉床儿第88章 答卷和人才第40章 世家、胡人第54章 解不开的结第43章 生死状第82章 户调式第32章 常秋殿议事第33章 定计第40章 世家、胡人第33章 定计第60章 胡人来袭第56章 施威第21章 文试第86章 第 收服小丐帮(下)第36章 梁王参军计第74章 太后的秘密第37章 变化赶计划第59章 流民第11章 噩梦第5章 香簟爽眠,幽韵撩人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7章 帐中议事第23章 胁迫利诱,共患难第78章 盲女小姐第73章 大玉床儿第40章 世家、胡人第11章 噩梦第76章 李雄称王-巴氏大成第4章 轿中立志,茶楼闻风第73章 大玉床儿第97章 尸病谜团(下)第53章 接风宴第63章 犒赏先锋营第94章 长安之夜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38章 常秋殿再议第13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87章 编撰《三国史》第76章 李雄称王-巴氏大成第68章 闷酒后的傲慢第28章 沐浴更衣第48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第16章 玥和晚宴第62章 戏弄羯胡第7章 兴宁的婚事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5章 尸病第49章 夜袭敌营第83章 广阳门外第64章 今夜已成他人妇第83章 广阳门外第52章 联姻第58章 天使宣旨,梁王收心第30章 酒精又害人第27章 恶有恶报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37章 变化赶计划第90章 师生团聚,陆老头的威胁第4章 轿中立志,茶楼闻风第12章 梦醒初愈第62章 戏弄羯胡第29章 洛阳话别第54章 解不开的结大叔新书试看序章第35章 变幻莫测第29章 洛阳话别第11章 噩梦第73章 大玉床儿第88章 答卷和人才
第86章 第 收服小丐帮(下)第47章 夜行军第14章 家丁卫队第46章 潼关第34章 多事之秋第62章 戏弄羯胡第35章 变幻莫测第2章 太上皇太后第72章 不欢而散第31章 女主薄第3章 宫里蹲第22章 祸不单行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91章 刘渊自立-匈奴汉国第72章 不欢而散第3章 宫里蹲第31章 女主薄第34章 多事之秋第59章 流民第63章 犒赏先锋营第69章 小果子权倾长安第24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67章 朝廷议事(下)第38章 常秋殿再议第88章 答卷和人才第42章 女诸葛又献策第73章 大玉床儿第95章 尸病谜团(上)第64章 今夜已成他人妇第49章 夜袭敌营第73章 大玉床儿第88章 答卷和人才第40章 世家、胡人第54章 解不开的结第43章 生死状第82章 户调式第32章 常秋殿议事第33章 定计第40章 世家、胡人第33章 定计第60章 胡人来袭第56章 施威第21章 文试第86章 第 收服小丐帮(下)第36章 梁王参军计第74章 太后的秘密第37章 变化赶计划第59章 流民第11章 噩梦第5章 香簟爽眠,幽韵撩人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7章 帐中议事第23章 胁迫利诱,共患难第78章 盲女小姐第73章 大玉床儿第40章 世家、胡人第11章 噩梦第76章 李雄称王-巴氏大成第4章 轿中立志,茶楼闻风第73章 大玉床儿第97章 尸病谜团(下)第53章 接风宴第63章 犒赏先锋营第94章 长安之夜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38章 常秋殿再议第13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87章 编撰《三国史》第76章 李雄称王-巴氏大成第68章 闷酒后的傲慢第28章 沐浴更衣第48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第16章 玥和晚宴第62章 戏弄羯胡第7章 兴宁的婚事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5章 尸病第49章 夜袭敌营第83章 广阳门外第64章 今夜已成他人妇第83章 广阳门外第52章 联姻第58章 天使宣旨,梁王收心第30章 酒精又害人第27章 恶有恶报第1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37章 变化赶计划第90章 师生团聚,陆老头的威胁第4章 轿中立志,茶楼闻风第12章 梦醒初愈第62章 戏弄羯胡第29章 洛阳话别第54章 解不开的结大叔新书试看序章第35章 变幻莫测第29章 洛阳话别第11章 噩梦第73章 大玉床儿第88章 答卷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