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事

第118章 大事

“子衡说什么?”晚间,公孙珣甫一带着韩当等人到家,便惊立当场。“有曹节的亲信宾客主动与你私会通信?”

“正是如此。”吕范赶紧拱手,并细细做了一番陈述。

原来,之前就讲过,义舍这地方守着洛阳东南要道, 很容易就能招揽到各种闲人,不过,在不同人手里招揽到的闲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在韩当手里时,基本上就是些游侠、武夫;

在吕范手里时,基本上就是一些想来洛阳求个出路的落魄士子;

在公孙范手里时,则听说那里的格调隐约高了不少;

而如今在娄圭手里, 据说基本上都是一些野心家和亡命之徒了!

那么回到眼前,这次通过投书到义舍处,从而联系到吕范的人, 其实正是吕子衡之前执掌义舍时收留的一名落魄士子。

此人乃是江夏西陵人氏,姓罗名慕字子羡,出身其实比吕范强多了,因为他祖上世代出仕于郡县,曾祖父甚至一度做到过三百石的郡曹吏。

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就跟吕范没什么两样了,所谓小县城里的穷书生,而且还没有富家刘氏女远远的隔河与他对眼,更没有一个好同学舍得出钱买他。

于是乎,眼看着家徒四壁,实在是落魄的不行了,这位世仕郡县的罗慕不得已抛弃家人和祖地,前来洛阳闯荡。而这个闯荡,其实就是攀附贵人, 然后指望着混些财货,乃至于混个官做……这也是大汉数百年来常见的事情了。

“因为宋皇后无罪!”话到此处,公孙珣终于说出了关键。“这是堂堂皇后,一国正统所在,无罪被废,便是天子早有决断,也无人愿意去干这种脏事的!谁干了,谁将来一定会成为朝野众矢之的!便是仗着天子维护躲得过一时,也躲不过一世!王甫是被逼的没法子……他和皇后有杀姑之仇!而其余常侍们则是冷眼旁观,说不定还要故意推他入此火坑!”

“还能奈何?”袁逢反问道。“天子的性格已经显露无疑,吃软不吃硬,所谓一意孤行,可这种事情事关根本,我们也不可能再让士人们退让的……所以,你也上书我也上书就是了,一句话,鸿都门学不能留。至于蔡伯喈,鬼才管他生死呢!”

“却不料,他在缑氏住了一段时日,却忽然遇到一个江夏的同乡,同乡告诉他,就在他走后不久,他家中幼妹穷病交加,已然是一病而死了。”话到这里,吕范也不禁黯然。“而且,当他询问坟茔所在时,对方却又直言,他幼妹死后因为买不起棺材,只能卷个草席扔到了烂沟之中……”

何进一脸茫然。

“你我兄弟,何必言谢?”公孙珣微微颔首,然后抽身就走,居然径直回家去了。

“父亲大人、叔父大人,刚刚、刚刚北宫中叔父(袁赦)来报。”袁基面色潮红,连连喘气不匀,却是强行答道。“说、说是王甫那厮去见天子,口称皇后行巫蛊之事,诅咒天子!天子大怒,下令王甫去彻查此案!”

话说,宦官无势,所以极重雄风。也正是因为如此,只要能跟展示雄风沾上边的东西他们都喜欢,义子义父且不说,大人小人之类的称谓在汉宫中确实极为泛滥。

来到洛阳后,他眼瞅着那些高门大户看不起自己,而阉宦之流他本人又不屑一顾,便准备直接回乡,却没成想刚走出洛阳便淋了一场雨……所谓‘异乡异客,却又穷病交加’,不得已,便在义舍那里腆着脸住了下来。

听到此处,公孙珣也不由喟然:“大丈夫生于世间,怎么能让自己的幼妹穷困而死之后,还被野狗分食呢?换我,我也要性情大变,直接去投奔宦官了!”

实际上不要说刘陶这种老式士人了,就连阳球这种天子心腹爪牙都受不了这事,因为毕竟他也是正经孝廉出身的人物。于是,这位当朝尚书令干脆利索的带领除了那个乐松以外的所有尚书台官员,联名上书,言辞激烈的驳回了这个要求!

天子碰了一鼻子灰,也就不再提画像的事情,但是继续下旨给这些鸿都门学出身的人封官的动作却是没停。

“不错。”吕范缓缓点头,神色复杂。“当日他并未多言什么,第二日却是用义舍中的纸笔留书一封,谢过文琪与我的慷慨,然后便直言自己要去洛中攀附宦官阉寺,以求财货权势。”

这里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做一意孤行。

“是,他与我约定了一些联络上的法子。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也有言在先,阉宦之事,只要不涉及曹节安危,他都愿意尽量告知,可若是牵扯到了曹节本人。”话到此处,吕范不由叹了口气。“他就断不会开口的,因为他终究是觉得受了曹节恩情。”

“遂高兄我问你。”公孙珣不禁一声长叹,然后复又压低声音道。“天子既然让你去求雨,那必然是要大力提拔你,而按照我们之前所言便可知,其实天子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让你家那位贵人登上后位了。换言之,换后之事乃是天子本意……可既然如此,为何张让、赵忠等与你家贵人关系极好的中常侍里却无一人顺应天子心意,去对付宋皇后呢?甚至反而要坐视王甫行此举动?”

实际上,这些宫廷人物很可能就是将大人指代权势者,小人自指为位卑者的语意源头。

“是这样的,据他所言,当日王甫被义公惊扰后曾想去北宫面圣,但却被曹节所阻,而曹节当时还劝那些年纪较大的常侍要留意后路。谁成想王甫听进去后第一反应居然就是废后之事,这是因为他当初权势最盛时曾经为了五千万钱杀了宋皇后姑姑全家,为此他还专门找到曹节,希望曹节不要阻拦他……此事咋一听实在是耸人听闻,偏偏又言出有据,我心中虽然信了几分,却也不好定论。”

“不过子衡。”公孙珣继续认真问道。“既然已经成了曹节的心腹,那这个罗慕罗子羡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如何又要与你私会相通呢?总不会觉得当日我们几顿饭的恩情,抵得上曹节这位大长秋给的东西吧?”

何进依旧是一言不能发。

然后,且不提其他人,唯独这天子的乳母赵氏,还有那绰号程大人的中常侍,本身就是泼妇一般的作风,所以,根本不用一日,整个洛中就都已经可以背诵此文了!

而当奏折上的评价彻底传走样以后,这些当事人和他们的亲眷、故吏、家族,此时更是只想把蔡伯喈给活活烧死才觉得能出这么一口恶气!

总之,事情爆发的速度便是公孙珣都始料未及,吓得他赶紧让人往蔡邕府上去搬书。

明面上,是所有人团结一致怼天子,顺便欺负一下那些鸿都门学出身的天子近臣!

“何事?”袁逢当即皱眉。

“哦,另一事,乃是天子要将鸿都门学给官学化,还要将此学中的佼佼者授予显位。其实这事也是颇为耸人听闻,那鸿都门学我也有所耳闻,里面的人多是善于辞赋、书画、音律之辈,因为这个给人授官,岂不是让人耻笑吗?”

“遂高兄可知道王甫准备要做一件大事?”就在院中暗处,公孙珣也不说信息来由,只是与何进讲述了一番王甫准备主动去废后的打算。

“什么?”大概是还在被之前废后一事弄的心神不安,所以韩当一时没有回过神来。“此时已经二更快完……要宵禁了。”

当然了,这些就是题外话了。

“不仅如此。”袁逢继续说道。“接下来一段时日,天子必然会得寸进尺,清洗朝堂旧人的动作说不定会更大,指不定连拖了一两年的后宫之争今年中也要有个决断了……所以我们需要小心谨慎一些,一方面要和朝堂主流保持一致,一方面又要不做出头之人,从而触怒天子,免得引起什么不测之事!”

也就难怪这厮要在奏章里说这个两千石不能用,那个九卿是个王八蛋之类的话了。

“居然是真的吗?!”那边韩当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皇后并无什么失德之处啊?”

“我懂!”袁隗这次点头点的格外利索。

当然,也有人隐居幕后,怅然若失。

比如说,公孙珣现在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阳球,他在洛中待罪时与中常侍程璜结交,结果程璜送个侍女给对方当小妻都要专门认为义女。而这位中常侍在北宫里仗着年纪大,也是天天逼迫其他人喊自己为大人,以至于绰号便是程大人!

先是曹节半公开的泄露了蔡邕的奏疏……这位大长秋终究是长了个心眼,对这些直达天子身边的奏疏留了意,然后趁着皇帝上厕所的时候变将这些表章看的一清二楚,回头就笑着和一些当事人说了个干净。

“却不料如何?”坐在对面的韩当已经听得入迷,便忍不住探头催促了一句。

“事情是真的,也算是颇有价值。”公孙珣坦言道。“但人还是要防着的……”

“我就是要说这件事!”公孙珣立即答道。“遂高兄应该即刻出行,躲在南阳求雨,此事一日不定,你就一日不要回来!”

话到这里,公孙珣却又忍不住想起了刚刚分别不久的蔡邕。

“这倒是更显得合情合理了。”公孙珣微微颔首。“此事子衡自去应付好了,有讯息报我便可……义公,辛苦你一下,咱们再出去一趟!”

此言一出,对面的韩当惊愕的直接站起了身来,而公孙珣倒是面色如常,让吕范不得不佩服他的镇定。

他们干啥了,就要给他们云台廿八将的待遇?!

“遂高兄,宫中贵人是你妹妹,你应当知道,宫中掌权的中常侍分为新旧两派,王甫可是与你家贵人周边的那些常侍并不对付的……”

公孙珣愈发感慨:“这事十之八九也是真的了,天子成年,但凡不是个糊涂蛋,哪里不想用自己的人?可如今所谓通经典的正经士人,又有哪个不是‘家学渊源’?能找到通辞赋之人已然不错了。只是这么一做,天子就要与天下主流士人割裂的更厉害了!”

话刚说到一半,忽然又有一人从外面飞奔而来,然后扑通一声与跪在地下的袁基撞在一起,直接来了个人仰马翻,赫然是那正牌的‘路中恶鬼袁公路’。

“不过如此看来,倒是真成心腹了。”公孙珣也是微微感慨颔首。

“这就对了,而且也正好!”公孙珣当即颔首,然后一脸严肃的问道。“我正担心遂高兄没法脱身呢……遂高兄可知道这件事情中你该如何自处?”

“兄长。”坐在一旁的袁隗低声解释道。“没办法,你自请降罪,可中枢要紧的职务就只有长水校尉有空缺,其余都早早有了安排。”

“然也。”公孙珣毫不犹豫道。“不过子衡心中有此一番思量即可,此人的讯息还是要听得……想来,他应该是和子衡有些说法了?”

话说,那蔡伯喈如此发疯说不定就是隐隐听了相关传闻……要知道,蔡邕真是空负大名数十年,却也仕途上蹉跎了数十年,如今看到那些辞赋不如他、书画不如他、音律也不如他之人居然就要凭着那些玩意骤然登上高位,他心里哪里能平?

“文琪的意思是……”吕范不由低声问道。“这个罗慕或许的确是被废后这种耸人听闻之事所触动,所以诚心找我们言语;又或许干脆是受曹节指示,故意透露此事给我们,以图必要之时以假信反间?”

“如果按照少君所言。”韩当忍不住试着作出判断。“这个姓罗的还真可信?他所言两件大事居然都是真的。”

“此话怎么讲,总得有前因后果吧?”公孙珣淡淡问道。“他是曹节的心腹,又不是王甫的。”

何进赶紧追到门前,却只听到马蹄声声,而不见人影……便不由微微一叹,暗自庆幸自己居然能结识如此义气,却又如此有见识之人。

然而就在袁逢好不容易放下心中不安之时,门外忽然却闪过一人,然后直接拜倒在了门槛外面。此地乃是内堂,不是亲近之人到不了此处,所以上任大半个月的长水校尉还以为是那路中饿鬼袁公路来了呢,然而仔细一看,却不成想居然是自己最稳重的长子袁基。

“我晓得了!”何进立即犹如得到了主心骨一般握住了公孙珣的手。“多谢文琪连夜来报,并予以指教,我明日一早便直接去南阳!”

院内惊慌了一阵,但听到是公孙珣的声音,何进还是赶紧让人开了门。

韩当思索片刻,倒也是无话可说,便径直出去准备了。

这么多汝颍宛洛的士人因为党锢都无法出仕,这么多孝廉都还在郎署里熬资历,这么多茂才都因为不得志辞职归乡……几个画画的、做赋的,怎么就成了侍中、尚书,然后还要画像纪念呢?!

“王甫就是个王八蛋!”事到如今,愈发无可奈何,以至于有些气急败坏的袁逢,也只能捂着脸说话了。“这群宫中的内侍怎么都这么着急?!而且巫蛊之事……这是要皇后的命吧?!就不能温……”

但话说回来, 这罗慕一开始倒是个有志气的。

袁逢见状不禁再度捂脸。

“我不是真嫌弃这个职务。”袁逢愈发无奈的解释道。“这种东西做几个月等九卿出缺再回去便是了,我是心疼自己这么辛苦却还是没能挡住这股政潮。你瞧瞧,天下人都去看蔡伯喈和那鸿都门学了,根本没人看到我的委屈和小心,真是白白辛苦。”

“总之,天子废后早在预料之中。”因为赵忠的缘故,公孙珣不愿意将废后背后的更多缘由说清楚,只是匆忙直接下了结论。“且此事非是你我能够影响和插手的,记在心里,然后再往何遂高那里卖些好便可,他所言另一事又是什么?”

袁隗微微颔首。

一夜无言。

“然也,今日我接到信后其实并没有直接去见此人,而是先去曹节府邸附近的市集打探了一番,才知道此人果然是成了曹节心腹。甚至有传言说,曹节曾经有意让他改姓做自己养子,而他虽然没有同意却也改口喊对方为大人了……倒也是令人唏嘘。”

“遂高兄。”公孙珣只一人进来,便直接回手关上大门,然后又推开何府打着灯笼的仆从,便拉着何进的手对方院中角落里而去。“我有一件要紧的大事要与你讲……”

说起第二件事,韩当不明所以不以为意,吕范倒是显得有些难以接受。

“对了兄长。”袁隗点头后忽然又拢袖而问道。“局势既然已经如此,我们又该如之奈何啊?”

袁隗再度微微点头。

公孙珣心中对此事首尾一清二楚,所以不用吕范在这里转述和判断就早已经信了十分,此时更是微微点头,反过来给两个心腹解释了一下:

“宦官势大,权倾朝野,可是碍于本朝制度,宦官中的核心位置,也就是两千石的中常侍之位只有区区十二个。既然位子就那些,那必然就有新旧相争,这群年纪较大的中常侍思及后路也是常见……以王甫的性格,作出这种反应乃是情理之中;而以曹节的角度来说,怕是要隔岸观火,不置可否。”

“文琪。”坐在堂中一把高背椅子上的吕范略显感慨的继续说道。“当日我看他颇有几分才华,又有些可怜,便忍不住多存了几分心思,还想着等你回来送入你夹带之中,却不料……”

“枉我如此辛苦,只求稳定朝局。”太仆府上的内堂中,坐在上首的袁逢一脸无奈。“为此连九卿之位都丢了,跑来做一个什么比两千石的长水校尉……”

这下子,可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暗地里,则是各有各的算盘,有人相互书信往来,结成集团,誓要杀蔡邕而后快;有人暗自谋划,准备施行大事;有人长处一口气,似乎是觉得自己躲过一劫;有人心怀郁郁,对朝局的变化感到不安与不满;还有人跃跃欲试,等着火上浇油……

不过,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过了几日,趁着尚书台一名尚书缺额,天子忽然莫名其妙的任命了一个叫乐松的人来做此职务,还加了侍中衔。仔细一查才知道,这人居然是鸿都门学那边的天子近臣,靠给天子讲民间笑话而受宠的……这种人坐尚书,也是有意思!

不仅如此,还没等尚书台的诸位缓过气来,数日后,这位天子又专门下诏给尚书台,要他们给鸿都门学的‘诸贤达’画像,说是要挂在宫中那个阁楼上以示尊崇!

“他此行与我说了两件大事,也正是其中一事让他颇为不安。”吕范不由面色严肃起来。“他说,王甫这些日子深居简出,非是想要对付文琪你,反而隐约是想要施计让天子废后!”

于是乎,满朝沸腾,几乎人人上书,请求罢免鸿都门学,便是早就豁出去的蔡邕都没忘了上了一封奏疏,直言天子是要与天下士人相悖!

而到此时,整个朝堂上都已经热火朝天了。

你当然懂!袁逢心里暗暗对自己这个亲弟弟吐槽道……毕竟,说起尸位素餐,天底下就没有比这位更在行的!

“新旧相争,哪里会管什么失德不失德?”吕范倒是似乎是早有所悟。“况且,宋皇后本人或许无辜,但仅从她姑父敢许诺五千万钱便可知,她身后家族未必无辜……不过,想来普通士人听闻此等事迹也确实会感到震动,也难怪这罗慕对王甫这些人起了忿念。”

“不安?”

说完后,公孙珣当即又问道:“遂高兄,之前所说求雨之事可有说法了?”

“那我该如何?”何进不由有些慌张。“我身份敏感,又位置卑微……皇后无罪被废会不会让朝中士人仇视于我呢?”

“我……”何进终于有了些反应。“不瞒文琪,我、我昨日倒是真接到了北宫的旨意,要我去南阳求雨,今日还与我夫人说让她明日去你家中讲一讲呢!”

“文琪何事半夜来访?”何遂高身上倒是裹了个袍子,但脚上却是光溜溜的只来得及穿了个木屐罢了。

执行宵禁的乃是洛阳令直属巡查士卒,而他们果然是不敢对有执法权的中都官从事有什么说法的。

何进慌张不知所措,只是诺诺被对方拽着走,连问一句到底是什么事都没问……倒是让公孙珣一时有些可惜对方的这幅好皮囊,还有那份还算是老实的人品了。

“滚!”袁逢勃然大怒。

没错,如果从此时往回来看,朔日的大朝会和随后曹节、袁逢的默契退让,非但没有使朝局安稳下来,反而更像是给各方提供了一个肆无忌惮的发力点,也是‘阴差阳错’外加‘白白辛苦’了。

“这我倒是知道。”何进终于理清了一点头绪。“文琪所问却有道理,若是事成,岂不是让王甫趁机博得天子欢心,再进一步?此事着实让人想不通。”

“据他自己来说,一方面固然是想偿还昔日的恩情,一方面却是因为最近知道的一些事情而心有不安。”

不过,袁术却顾不得这些,只见他手持一块木简,面色慌张,直接踩着自己哥哥便巴在门槛上大喊:“大人,洛中出大事了!”

“看来是求到了?”公孙珣微微定了定心神。

于是公孙珣只带着几名护卫一路疾驰,直接来到还不是很像样子的何进家门前,然后就立即下马砸门。

“我是中都官从事。”公孙珣不以为意道。“宵禁管的到我头上?倒是何遂高那里,王甫想要废后之后,早说与他一日,收的人情便是十倍也不止……今晚我就要让他对我感激涕零,将来做我一辈子的援手!”

而从第二日起,整个洛中便开始乱做一团。

袁隗微微颔首。

————————我是要出大事的分割线————————

“臣伏思诸异,皆亡国之怪也。天于大汉,殷勤不已,故屡出祅变,以当谴责,欲令人君感悟,改危即安。今灾眚之发,不于它所,远则门垣,近在寺署,其为监戒,可谓至切。蜺堕鸡化,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前者乳母赵娆,贵重天下,生则赀藏侔于天府,死则丘墓逾于园陵,两子受封,兄弟典郡;续以永乐门史霍玉,依阻城社,又为奸邪。今者道路纷纷,复云有程大人者,察其风声,将为国患。”——《对改元表》.蔡邕

PS:感谢书友冉莹缘的飘红和书友檀玩、书友用户不存在或已的打赏。

上一章犯了个巨大的不可饶恕的常识性错误,而且居然是半夜里才经过书友瑛山君的提醒发现的,已经修改,人一感冒头痛……果然就智力下降吗?又或者是年纪大了……

还有书友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342章 旧将须分左右军第46章 帻巾第508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中)第51章 当走第98章 处置(下)第1章 楔子第349章 西北功名奋发冬第296章 脱粟在傍书在前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终)第168章 天命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364章第143章 不取第97章 处置(中)第292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第115章 夜访第204章 谁问道左人(2合1)第115章 夜访第61章 中军第340章 关东起群雄(上)第213章 我独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乐!第190章 春去夏渐腥第436章 师生贵礼轻(2合1小小还账)第207章 喜怒形于色(上)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373章 禾生陇亩无东西附录2:动物牌补全计划——榴弹怕水、寒门、第77章 撤屯(下)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76章 撤屯(中)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488章 握手相别去(续)第251章 阳翟城子伯辟贤第335章 直指边城虎翼飞第35章 夜凉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附录5:新燕书.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279章 旧俗疲庸主第504章 金樽应啼别离后第39章 虚惊第150章 明白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218章 岁在甲子晚上别等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276章 门前立故友(下)第337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续)第305章 节使三河募年少(还账成功)附录11:《旧燕书》孝庄文皇后本纪——sduyi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09章 道旁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还债)第356章 波涛失意虓虎起第502章 虎啸喧争如窃语(续)第10章 家暴第368章 王侯蝼螘同丘墟(2合1还债)第291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第30章 花明柳暗第265章 志气方自得第267章 秋风起兮白云飞关于完本与完本活动第126章 速杀第319章 纷纷塞上行第311章 卫青不败由天幸第82章 鸡汤(下)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续)附录8:女频写手日记(上)——sduyiyi第358章 大河封冻乱武兴(下)第67章 大人(上)第49章 不见第103章 麦饭第115章 夜访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173章 请降第202章 一意起高楼(下)(四合一还债)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强2合1)第350章 南辕咄咄欲何求第277章 缓声慢语迎春社第9章 战后第388章 一棹每随潮上下第82章 鸡汤(下)第372章 纷纷入歧途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286章 公山阳货本同谋第121章 崩坏(下)第448章 爱叹非为婚姻故第253章 思故明来意第166章 渔夫第325章 万里望河源第203章 皆怜宫阙土第422章 智士见事迟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327章 战殁尤思过往事第70章 大飨(中)第266章 天凉好个秋第195章 不闻新人来(上)
第342章 旧将须分左右军第46章 帻巾第508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中)第51章 当走第98章 处置(下)第1章 楔子第349章 西北功名奋发冬第296章 脱粟在傍书在前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终)第168章 天命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364章第143章 不取第97章 处置(中)第292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第115章 夜访第204章 谁问道左人(2合1)第115章 夜访第61章 中军第340章 关东起群雄(上)第213章 我独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乐!第190章 春去夏渐腥第436章 师生贵礼轻(2合1小小还账)第207章 喜怒形于色(上)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373章 禾生陇亩无东西附录2:动物牌补全计划——榴弹怕水、寒门、第77章 撤屯(下)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76章 撤屯(中)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488章 握手相别去(续)第251章 阳翟城子伯辟贤第335章 直指边城虎翼飞第35章 夜凉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附录5:新燕书.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279章 旧俗疲庸主第504章 金樽应啼别离后第39章 虚惊第150章 明白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218章 岁在甲子晚上别等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276章 门前立故友(下)第337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续)第305章 节使三河募年少(还账成功)附录11:《旧燕书》孝庄文皇后本纪——sduyi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09章 道旁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还债)第356章 波涛失意虓虎起第502章 虎啸喧争如窃语(续)第10章 家暴第368章 王侯蝼螘同丘墟(2合1还债)第291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第30章 花明柳暗第265章 志气方自得第267章 秋风起兮白云飞关于完本与完本活动第126章 速杀第319章 纷纷塞上行第311章 卫青不败由天幸第82章 鸡汤(下)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续)附录8:女频写手日记(上)——sduyiyi第358章 大河封冻乱武兴(下)第67章 大人(上)第49章 不见第103章 麦饭第115章 夜访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173章 请降第202章 一意起高楼(下)(四合一还债)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强2合1)第350章 南辕咄咄欲何求第277章 缓声慢语迎春社第9章 战后第388章 一棹每随潮上下第82章 鸡汤(下)第372章 纷纷入歧途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286章 公山阳货本同谋第121章 崩坏(下)第448章 爱叹非为婚姻故第253章 思故明来意第166章 渔夫第325章 万里望河源第203章 皆怜宫阙土第422章 智士见事迟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327章 战殁尤思过往事第70章 大飨(中)第266章 天凉好个秋第195章 不闻新人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