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帻巾

第46章 帻巾

八月间,天气渐凉。

洛阳东南的开阳门外,乃是大汉太学所在。

汉光武帝刘秀因为自己曾就读于前汉太学,所以后汉革鼎之后,极为重视太学的建设。再加上后来经学成为了后汉显学,学术的重要性达到了某种顶峰,故此,等到了汉顺帝时期,洛阳太学已经被扩建成了拥有两百四十多间教室、一千八百多间宿舍的超级学府。

全盛时期,皇帝本人都经常来太学听课讲课,而在此地就读的太学生更是一度多达三万多人!

然而,这种情况在最近十几年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太学生的地位也一蹶不振……为什么?很简单,太学生天然喜欢关注政治,然后从中作死罢了!

这可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话说,两次党锢之祸,太学生都跟着党人大儒们冲锋陷阵。然而,距离上一次党锢之祸也不过数年而已,天下人却只记得望门投止的张俭,只记得天下楷模的李元礼,又有谁记得区区四年前被下了大狱的上千太学生呢?

这些学生有没有人死在大狱中?

他们的家人花了多大代价才把他们捞出去?

捞出去以后前途在哪里?

还真就没人知道。

然而不管如何了,折腾了这么两次,再加上党锢之后私学泛滥,这太学的地位基本上是一落千丈。

话说,人家蔡邕终究是个肚子里有货的人,他细细听这兄弟轮番站出来给太学中人讲解标点,也是觉得绝妙……能不妙吗?想当年晚清有大臣出洋,到了国外看到这么多标点符号,第一反应就是记下来,然后再带回去批判一番,说洋鬼子就知道搞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乱糟糟的没啥用!谁成想把这玩意介绍出去,立即就被广泛应用了起来。

“钩识这种东西,”蔡邕闻言后也不免为难了起来。“照理说确实应该加上,毕竟如今大儒门讲经都已经有所标识。但这种东西又不是书体,也没有个定论,如何加、又何处加呢?”

如今来上太学的人,大致是这么几类:

当然了,这些人不知道的是,杨赐根本就是被卢植之前各种令人窒息的操作给弄怕了,所以眼看对方入东观修史已成定局,那何必为这种破事再添乱呢?而且再说了,抛开古今文之争,这卢植终究是士人表率,往后大家对上宦官还是一体的,既然如此,他的弟子也算是个半个自己人的。更不要说,还有刘宽这层关系呢!

于是乎,公孙兄弟堂而皇之的介入了此次石经工程,使得自己无论是从知名度还是从身份上来讲,都俨然上升了一个层次!

如今,更是和蔡伯喈这种人物谈笑风生了起来。

没错,这年头是有标点的,郑玄在讲经的时候就专门给弟子说明过钩识的区分和意义,并且还具体的探讨了一下句号和逗号的使用差别。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年头得到普及的标点也就只有句号、逗号、着重号、专名号四种而已,可是却没有问号、冒号……也是奇了怪了!

刘宽是光禄勋,不偏不倚,正好是自己所担任郎中这个职务的主官,是自己现在的顶头上司。而卢植……按照朝廷的安排,书写完石经之后,自己是要作为人家的副手去东观修史的,换言之,那卢子干是自己将来两年的直属上司!

“好字!”

然而少倾片刻,这公孙瓒忽然又开口笑道:“对了,珣弟之前未见这蔡伯喈时不止一次找人打听,问这蔡伯喈是不是有个女儿?之前到他家时虽然没见到这蔡伯喈本人,却也知道了他确实有个女儿……怎么,莫不是想着自己快要加冠,准备背着婶娘给自己寻一门婚事?”

“若是等个八九年,大兄为何不娶?”那公孙越语气中竟然有些愤然。

“兄长,那蔡郎中也是天下名士,”最先开口的乃是那个年级最小叫公孙越的,听他这话还有几分实在。“你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拿他做筏呢?”

此言一出,只听到那两个公孙家的小子一同放声大笑,简直放肆到了极点,然后笑声中夹杂着那公孙越愤愤然的脚步声……由近到远,竟然是直接走人了。

其他人倒也罢了,也就是吃个新鲜,顺便吟诵两句《诗经》,唯独蔡邕,心里对这几个咄咄逼人的年轻士子有气,抱着多吃一点是一点的想法,愣是独自啃了两个大木瓜下去……于是乎,等到用过晚饭,夏秋之际的冷风一起,这蔡邕只觉得满肚子难受,竟然是跑到茅厕中半日都没起来,也不知道此番是亏了还是赚了。

“那你们为何摇头?”蔡邕终于不满了。

不是没人觉得这两位提携后进的姿态太急切了些,也不是没人想站出来说两句。但是此次工程的主管者,也就是当朝元老杨赐却率先微笑颔首,对此表达了认同,甚至还专门把曾经听过名字的公孙瓒与公孙珣兄弟叫上前来仔细鼓励了一番……搞得其他人根本不好再说些什么。

蔡邕如同吃了苍蝇一般,但终于是无可奈何:“贤昆仲与这位太原王氏子弟的功劳自然也是有的,我蔡邕一定会如实上报,断然不会有所隐瞒。”

话说,天色已经暗下来,人家蔡郎中正在最里面的木板隔间中蹲着呢,忽然听到脚步嘈杂,然后就是几个耳熟的声音从附近响起,正是那公孙兄弟来此小解。于是他立即屏声息气,生怕被这几人注意到自己的丑态。

没办法,好东西就是好东西,文章用上这些东西以后,概念与意义确实表达的更清晰……后来的人也都一直奇怪,为什么中国的文明那么发达而且一直延续不断,可标点符号这个东西上却一直这么粗略呢?

所谓钩识,其实就是标点。

一时间,人人侧目。

没错,蔡中郎其实很想问问眼前的公孙兄弟,既然你们那两个大汉顶级权威老师已经联手制定了这种所谓‘钩识标点’的标准,那为什么不早拿出来?

“真不愧是蔡郎中!”

而且人家公孙珣还说了,这都是按照《诗经》以及古文中典故来安排的,比如什么“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木瓜;还有“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的菱角;以及“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的板栗……

几名士子相互对视了几眼,却忽然整齐的摇了摇头,引得满堂诧异。

“我不是已经娶妻了吗?”公孙瓒不以为然道。“这蔡伯喈的女儿岂能为妾?”

我蔡伯喈的女儿是你们想娶就娶的吗?蔡邕在那边听着,也是愈发愤然了起来。

“珣弟说的对。”又一个声音响起,而且格外响亮,不用猜都知道是那个大嗓门的公孙瓒。“如今老实人是越来越难找了,而且这老实人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你无论怎么拿他做筏,他都不会含恨在心的……此番看来,正如许攸所言,这蔡伯喈确实难得,不用白不用。”

“咳!”那公孙珣当即干咳了一声。“大兄慎言,虽然人家那个女儿年龄不是很清楚,但大致听来,总归还是在总角之间,一个幼童……这种玩笑是能开的吗?”

那刚刚写完一段字的蔡郎中,自然也就是蔡邕蔡伯喈了,闻言难免有些自矜。而他在左顾右盼之后却又朝着几个站在一旁的年轻士子略显自得的开了口:“几位少君以为如何啊,不知此篇《关雎》可合心意?”

“不瞒蔡中郎。”公孙珣闻言和旁边的公孙瓒对视一笑,却是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布帛。“别的经文我等不好置喙,但《诗经》嘛,无论是《韩诗》还是《毛诗》,都已经有了定论!因为来之前,卢师与刘师主持,我等几名弟子参议,一起议定了数种钩识标点,定下了使用标准。不如……趁此机会,就让我们师兄弟为蔡中郎,与诸位太学才俊一起讲解一番?”

蔡邕旋即放下心来,这公孙珣总算还知道点脸面和羞耻,就是不知道之前到底为何打探自己女儿……

“字是很工整的。”其中一名年轻士子回复的非常利索。

当一个裹着绿色帻巾的中年男人俯身在一块巨大的洁白布帛上写完一段文字以后,周围屏声静气的众人忽然爆发出了一阵喝彩声。

“《关雎》乃是《诗经》开经第一篇,天下人都会诵读,又怎么会有什么错漏呢?”

蔡邕闻言心中一声冷笑,却也不想辩驳什么。毕竟,这道德君子之事几个年轻人懂什么?若非看你们三兄弟那两个师长的面子上……

反正,三万人共学于此的盛况基本上是一去不复返。到了如今,更是有一群来历不明的人,公然鸠占鹊巢,就在这空着不少地方的太学中住了下来,而且,太学中的学生们还整日不顾身份的围着这些人打转。

“咳!”公孙瓒忽然忍不住用自己的大嗓门打断了对方。“不敢当蔡郎中谬赞,这问号与叹号,正是两位师长所得,而这冒号与引号,却是我们三兄弟……呃,还有王邑王师兄,日有所思夜有考,最后冥思苦想得来的!”

“缺少钩识!”这个宛如杆精一般的年轻士子,自然也就是公孙珣了,不急不忙的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那是哪里错漏了吗?”蔡邕继续追问。

就这还不算!

正是在这茅厕里,这蔡邕蔡伯喈遭遇到了人生中最惨烈的一次打击。

“字体浑然天成,能将隶书写的这么标准的,天底下恐怕也就只有蔡郎中一人了!”

就这样,瞎折腾了一阵子以后,作为不缺钱的主,心情不错的公孙珣自然要有所表示。于是很快一堆夏秋之交的新鲜蔬果就被送了上来,这年头西瓜、葡萄什么的也没普及,但是山楂、木瓜、酸枣、菱角、板栗之类的东西也是不缺的。

“这有何妨,说是幼童,其实女子十五而嫁。”另一边,那公孙瓒依旧没大没小在开着玩笑,俨然是边地出身,粗鲁不堪惯了。“对了阿越,你今年才十六七……不如我们请刘师出面,为你与这个蔡家女约个婚姻,然后你再等个八九年,到了二十五六再与之完婚,岂不是挺合适?”

“别的暂且不说,”一番讲解后,蔡邕终究是率先开口表示赞同。“这问号与叹号还是很恰当的,《诗经》中有些辞句情感丰沛而自然,便是氓首也懂得是问句与叹句。至于冒号与引号,《论语》更是第一个少不了,刘公与卢公不愧是海内大儒,我当上表朝廷将这些标识立为规范……”

早拿出来我早写上了就是了,非得等我辛辛苦苦满头大汗的写完了,然后摇着头说我写的不对?想博出位也犯不着踩我吧?

当然了,蔡邕终究是没把这话说出口……无他,他蔡伯喈成名日久,固然是不会顾忌眼前这几个小年轻,但谁让这几个小年轻身后偏偏有两尊真神呢?

“那让二兄等个八九年再娶好了!”公孙越依旧愤然道。

如朝中公卿之子,反正家中自有家学传承,那不如响应下号召,在此处挂个名;还有一些外地大员,立了功劳,可以恩荫家中未成年的孩子为‘童子郎’,然后入太学读书,也算是预订一个前途;而再往下数,那就是家里实在是没有门路的人了,比如刚刚起势的底层乡野豪强,在家乡根本被人瞧不起,连私学都不收,那就不如来此处寻个出路了;当然,还有一些不来这里的话,连书都没地方读的河南本地单家子……这就很少了。

然而未曾想到,这几人竟然主动提及到了自己。

“蔡郎中的书法收发自如,既能潇洒如飞白,也能严正到此般,怕是已经到了宗师之境了!”

蔡邕这时候已经有了些火气了,莫非老实人欠你们的?但多年的养气功夫还是让他忍了下来……君子之道,何须与这些年轻人计较?大不了以后少跟那许攸来往便是。

蔡邕脸色一黑,张口就想骂人。

而偏偏刘宽也好,卢植也罢,不知道为什么,对这几个复姓公孙的边郡小子却都格外看重,甚至之前还一起把监督石碑的工作交给了这几个嘴上没毛的小子!

“几位这是什么意思?”蔡邕蹙眉问道。“嫌我的字不工整吗?”

这倒不是说没人来上太学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是说再也没人把太学当做一个正儿八经的进身之阶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公孙越继续大声朝两个兄长怒吼道。“就蔡伯喈那个长相,小眼睛、朝天鼻、厚嘴唇、短眉毛……不要太多,只要他家女儿有他两三分像,就只能是中人之姿了,若有个四五分相仿,那还能看吗?要娶你们自己去娶,不要带上我!”

“我不娶!”公孙越语气愈发愤然了,到此处几乎是吼了出来。

“哎,”回复此人的赫然是那个最讨人嫌叫公孙珣的。“你不晓得,这蔡伯喈乃是朝中少有的真正老实人,而这老实人嘛,如今实在少见,既然遇到了,自然要物尽其用。”

此言一出,莫说是公孙兄弟了,就连这些日子因为跟三兄弟呆一块而一直挺别扭的王邑都忍不住眉飞色舞了起来……没人指望这种东西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比如封个爵位什么的,但是蔡邕天下名士,他的正式上表无疑是一种认证!以后见了谁谁谁的时候,把这事拿出来吹嘘一番,估计也没人能反驳了。

此言一出,蔡邕立即警惕了起来。

“我自幼失祜,一定要早早娶妻延续香火的。”公孙珣闻言当即反驳。“还是阿越来娶好了。”

没错,数日前石经的预备工作正式尘埃落定,卢植也被下旨入东观‘修书’。然而对此早有预料的卢老师终究是又搞了一出一件令人侧目的事情。他在诸位大儒、博士一起来太学这里选址的时候,忽然当众指定了自己的弟子公孙珣与公孙越来为《毛诗》的铭刻担任监督……说这二人胆大心细,且已经粗通经传,足以担此重任。而一旁的刘宽刘婆婆呵呵一笑,干脆也把公孙瓒和王邑从身后喊了出来,说了一番差不多的话。

蔡伯喈双手攥着用来净手的一段厕筹,满脸通红……一怒之下,竟然将厕筹掰成两端,复又愤然掷向了黑漆漆的暮色中:“小儿辈欺人太甚,我女儿何曾像我半分?!”

“(公孙)越于洛中从郎中蔡邕修订石经,尝与太祖、瓒、王邑等制定钩识规范,颇显才干。邕甚爱之,尝于暗中叹曰:‘惜乎年岁不合,不然,招纳为婿,常伴左右,岂不乐哉?’”——《旧燕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诸公孙列传

PS:尴尬,定时定错了……对不起大家。

还有新书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本章完)

第234章 堂中辟一人第35章 夜凉第99章 小谋第462章 吾疑汉室曾漏网第93章 过河第235章 轻兵取双城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246章 孙文台所向无前第407章 空期戎马收河北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拟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58章 惊变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拟第466章 榆中西门逢故人(8k为白银盟加更)第240章 赴前连赴后第342章 旧将须分左右军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骑虏第380章 破敌克将下蒲关第259章 铁刃瘦黑立北营第364章第182章 陌上正相思(咸鱼大佬的白银盟!)第356章 波涛失意虓虎起第174章 兵临第304章 聊持宝剑动星文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附录1:《喏,相公》——本初林登万第523章 又闻子规愁空山第44章 医无闾第153章 无力(下)第157章 亲厚第459章 旧恩如言亦难收(续)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第107章 内堂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强2合1)第142章 雷雨第531章 不见枯枝培土时(上)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灯第333章 伐心在强不在谋第173章 请降第130章 一招第513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第364章第481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上)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第65章 临阵(终)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第249章 堂舍内钟繇狼狈荐英雄附录7:《旧燕书》卷六十九.韩程高关张赵传第379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7k勉强二合一)第36章 颍川论士第20章 杀人者,贾超也!(4k)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154章 张俭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259章 铁刃瘦黑立北营第291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第62章 临阵(上)第353章 龙眠老子识马意(续)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381章 长驱白马向西殿第118章 大事第253章 思故明来意第174章 兵临第482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完)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88章 老雉望河叹(补昨日)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293章 死生虽天命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237章 铁骑横百里(下)第535章 山形依旧枕江流第314章 叛军崩殂畏的卢牙疼的受不了,请假去急诊第476章 保国可保身第477章 宛城龙盘虽可贵第38章 吕郎固穷!(8k)第385章 受寿永多夫何长?(二合一还账)第60章 出奇第416章 单骑偏能复十城第146章 盛意(下)第480章 秦嬴谩作东游记(续)第314章 叛军崩殂畏的卢第123章 更胜第112章 汹汹第188章 老雉望河叹(补昨日)第392章 达官非自有生来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222章 掷首而还(7.7k)第51章 当走第373章 禾生陇亩无东西第239章 战左复战右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149章 清楚第132章 伺机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150章 明白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10章 宫前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
第234章 堂中辟一人第35章 夜凉第99章 小谋第462章 吾疑汉室曾漏网第93章 过河第235章 轻兵取双城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246章 孙文台所向无前第407章 空期戎马收河北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拟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58章 惊变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拟第466章 榆中西门逢故人(8k为白银盟加更)第240章 赴前连赴后第342章 旧将须分左右军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骑虏第380章 破敌克将下蒲关第259章 铁刃瘦黑立北营第364章第182章 陌上正相思(咸鱼大佬的白银盟!)第356章 波涛失意虓虎起第174章 兵临第304章 聊持宝剑动星文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附录1:《喏,相公》——本初林登万第523章 又闻子规愁空山第44章 医无闾第153章 无力(下)第157章 亲厚第459章 旧恩如言亦难收(续)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第107章 内堂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强2合1)第142章 雷雨第531章 不见枯枝培土时(上)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灯第333章 伐心在强不在谋第173章 请降第130章 一招第513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第364章第481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上)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第65章 临阵(终)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第249章 堂舍内钟繇狼狈荐英雄附录7:《旧燕书》卷六十九.韩程高关张赵传第379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7k勉强二合一)第36章 颍川论士第20章 杀人者,贾超也!(4k)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154章 张俭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259章 铁刃瘦黑立北营第291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第62章 临阵(上)第353章 龙眠老子识马意(续)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381章 长驱白马向西殿第118章 大事第253章 思故明来意第174章 兵临第482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完)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88章 老雉望河叹(补昨日)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293章 死生虽天命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237章 铁骑横百里(下)第535章 山形依旧枕江流第314章 叛军崩殂畏的卢牙疼的受不了,请假去急诊第476章 保国可保身第477章 宛城龙盘虽可贵第38章 吕郎固穷!(8k)第385章 受寿永多夫何长?(二合一还账)第60章 出奇第416章 单骑偏能复十城第146章 盛意(下)第480章 秦嬴谩作东游记(续)第314章 叛军崩殂畏的卢第123章 更胜第112章 汹汹第188章 老雉望河叹(补昨日)第392章 达官非自有生来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222章 掷首而还(7.7k)第51章 当走第373章 禾生陇亩无东西第239章 战左复战右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149章 清楚第132章 伺机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150章 明白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10章 宫前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