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节:引蛇出洞

bookmark

管彦军令一出,各军虽然依旧貌似懒散,但是防备却忽然严了很多。

这管彦行军态度的忽然改变,让张燕措手不及,张燕安排好的事情一下子被打乱了,偷袭管彦的计划也只能暂时搁浅。

“大帅,这个把月,看着前去的弟兄们只能挨着管彦打,我这心里窝火至极!究竟何时才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王当粗着嗓子对着帅位上的张燕发着牢骚。

张燕心中也正苦闷着,正无处发泄,一看王当扯着嗓子发脑骚,张燕一下子怒了,大声呵斥道:“吵什么吵?究竟是我是大帅还是你是大帅?”

张燕在冀州贼军中威名最盛,这王当一看张燕发火,吓得低下头不敢言语。

张燕怒视王当后,又扫视了下厅内众头领,众人忙低下头,不敢与张燕对视。

但是过一会,张燕收起凌厉的目光,低下了头。这次的确是张燕自己谋划错了,但作为一军之主,特别是这参差不齐的贼军队伍中,个人的威信度是绝对不能损耗的,打碎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

张燕强挤出一丝笑容:“众兄弟莫急,管彦的一举一动都在本帅的计划之中!不出一月,必活捉管彦小儿!”

多年来张燕带领这帮老兄弟出生入死,靠着张燕的勇谋,这才有了黑山军如今盛大的局面,众人对待张燕已经到了一种盲目崇拜的地步,张燕说活捉管彦,那必然就是活捉管彦!

想到这里,大厅中的气氛不禁轻松了许多,众头领的脸上也都浮起了笑容。

只是这句话始作俑者——张燕,好像并没有那么开心,反而一丝愁容溢在了眉宇之间,显得与大厅的气氛有点格格不入。众头领似乎没人感觉到自己大帅的不对劲,依旧满怀信心地相互谈论着,一声不易察觉的叹息自张燕口中叹出,但旋即被大厅的嘈杂声所淹没

常山郡中乃是灵寿县西依太行,东临平原,进可直取冀州,退可进山据守。像张燕这种习惯反抗官府围剿的人,选择屯兵地点时便要考虑好退路了。

管彦大军已进发到了灵寿城东三十里处。管彦之所以敢直接驻兵在张燕老巢外,那是因为管彦已经探听到了灵寿城中兵马的真正数量只有一万余人!

张燕起兵,号称百万,任谁听了都知道水分太大。

东汉末年人口约为六千万,其中南方益州八百多万,荆州六百多万,扬州四百多万,南方将近两千万人口,北方不到四千万人口。

这冀州本事富庶之地,人口可近千万,然经过黄巾之乱后,冀州人口锐减过半,已不到三百万。

除去老弱病残,真正可充兵卒的壮丁也不会超过七十万。这些壮丁有些在官军里,有些远走他乡,还有的在乱世的夹缝中继续完成农民的本分。余下来的约十万人才有可能是张燕的人马。

十万大军,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一天消耗的粮草也是个天文数字,堂堂大汉朝廷,出动十万大军也需要后方的大力支持才能勉强支持十万大军的运作。

朝廷尚且如此,何况是张燕呢?若是把这十万人都留在灵寿,不需十日,估计这些人马便不战自散了。

因此张燕将这些人马分散在常山郡四周的要道之处,一则自给自足,一个地方供养几千人的部队还是不成问题的;二则可以犄角相助。

如今朝廷派管彦来剿灭张燕,但是管彦甚至,以一己之力实难平定此乱。故而管彦奏请圣上令北方各州刺史、将军,各遣兵马围剿张燕。

但朝廷拮据,并无赏赐,故而此次平定贼乱所缴获物资皆为各人所得。

这些贼寇,大多都是盘踞山头数年,打劫无数的金银财宝,这些刺史、将军也就冲着这一点,这才派兵出征。除了吕布、赵云外,还有数十部队从各个方向杀向了冀州。

估计吕布当初想从管彦手中枪走贼人刘峰,一则为了抢功劳,二则就是为了抢夺刘峰的财宝。

张燕想回调各军夹击管彦,奈何如今冀州烽烟四起,几乎每个贼窝都在于官军激战,偶尔几个侥幸没被发现的贼窝也夹着尾巴,以观望的态势注视着各方。

管彦、张燕二人都各自紧锣密鼓地安排着各个事项,因为他们谁都担心,这常山郡四周胶着战况会被对方打赢,一方若是打赢了,那么另一方就要面临着被几路大军夹击的危险。

管彦帅帐中,一幅由斥候刚绘制的灵寿地形图展开在了大桌上,管彦和一众将领围坐在桌旁,细细研究着灵寿周边的地形。

纪灵看了一会,伸出右手往地图上一拍:“主公,这贼军盘踞在灵寿城内,坚守不出,我等可派一军伏与灵寿城西密林内,再全军猛攻灵寿城。张燕贼子不敌必西进太行,到时伏兵至,张燕可擒矣!”

一听完,管彦就摇摇头,这战法里面漏洞太多了:“纪将军此法不妥!第一,你看着灵寿城内有一高百余米的小山,若张燕遣人在山顶以作哨台,那我军必难以绕过灵寿城。第二,即使我军能分兵绕过灵寿城,则必是分兵而行。敌众我寡,分兵乃兵家大忌,不可行之!”

纪灵没有说“直接打进去”,那就是说明纪灵还是有点脑子的,一听管彦的解释,纪灵也就明白了其中关键所在,当下眉头紧锁,拖着下巴继续注视着桌上的地图。

手臂的伤好的差不多的戏志才也正细细地观察着地图,忽然问了句:“主公可知这张燕为何有‘飞燕’之名?”

戏志才又环顾下四周之人,继续说道:“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张燕身手矫捷,剽悍过人,又喜棋行险招,故而志才有一计,可擒张燕!”

“计将安出?”

“无他,似凉州敌韩遂之法,引蛇出洞!”

---------群号105262547,呆子期待着各位读者大大加入,为呆子的写作提供指导-----------

第二百九十四节:四围濮阳第一百七十二节:偷天换日第二百零九节:谋除管彦第六十二节:又遇牛人第六十一节:戏志才之论第一百六十三节:冀州之主第一百二十二节:受邀第四十六节: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五十五节:叙旧第二百八十六节:诞生礼第七十五节:满江红第二百节:图谋冀州第二百八十二节:乌头之毒第三百一十五节:初见张绣第一百五十一节:沉闷高顺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三百一十四节:再收徐晃第四十六节: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七十六节:双雄之约第一百六十七节:两宫之争第二百八十二节:乌头之毒第二百零三节:王允送礼第四十八节:鹤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九十六节:天兆之意第一百三十九节:西园之辱第二百六十八节:平乱后事第一百九十节:计定杀贼第一百三十六节:州牧重置第二百八十五节:安中遇险第六十七节:管彦之谋第一百八十五节:恶来随行第二百八十八节:周礼无为第十六节:逃过一劫第一百二十三节:字令明第三百一十六节:遣子为质第一百八十五节:恶来随行第三十三节:赵云第一百六十六节:新帝继位第二十四节:管仲后人第三百一十六节:遣子为质第一百零九节:恭候多时!第五十四节:拐卖第二百二十节:陈留起兵第二百八十五节:安中遇险第一百三十节:郑伯父第一百八十二节:春宵一刻第一百零八节:韩遂中计第一百三十八节:蹇硕之谋第二百四十三节:徐州势危第二百七十一节:老将黄忠第二百零九节:谋除管彦第一百八十九节:复坐帝位第二百九十五节:洛阳暗流第二百六十二节:贾诩长略第一百四十节:袁绍发飙第八十九节:营外遇事第三十三节:赵云第五十七节:小试身手第一百四十九节:吕布发威第二百一十九节:曹操告辞第一节:初来三国第一百四十二节:支走管彦第一百二十七节:袁公路第一百八十八节:休谋废立第一百五十三节: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三节:陈留祭祖第三十六节:安喜县第一百二十九节:经筵开论第三百一十节:管彦做媒第二百五十五节:众将回朝第一百二十九节:经筵开论第一百四十节:袁绍发飙第一百七十七节:便宜你了第六十四节:爱莲说第三百一十九节:西北战事第一百三十五节: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一十八节:视为亲信第二百六十三节:四大家将第二百八十七节:众使来贺第一百六十三节:冀州之主第二百五十三节:周瑜自荐第一百四十一节:再起烽烟第九十八节:马腾投韩遂第二百零九节:谋除管彦第一百二十七节:袁公路第一百三十三节:如意之人第二百七十节:涤荡洛阳第三百一十九节:西北战事第九十九节:朝堂论事第二十九节:出征第二百一十六节:震慑之势第四十四节:师徒第一百三十五节:八校之主(二)第三百一十二节:弘农郡第三百一十四节:再收徐晃第二百五十四节:党人离心第一百五十二节:将计就计第七十三节:西北烽烟第二百八十八节:周礼无为
第二百九十四节:四围濮阳第一百七十二节:偷天换日第二百零九节:谋除管彦第六十二节:又遇牛人第六十一节:戏志才之论第一百六十三节:冀州之主第一百二十二节:受邀第四十六节: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五十五节:叙旧第二百八十六节:诞生礼第七十五节:满江红第二百节:图谋冀州第二百八十二节:乌头之毒第三百一十五节:初见张绣第一百五十一节:沉闷高顺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三百一十四节:再收徐晃第四十六节: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七十六节:双雄之约第一百六十七节:两宫之争第二百八十二节:乌头之毒第二百零三节:王允送礼第四十八节:鹤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九十六节:天兆之意第一百三十九节:西园之辱第二百六十八节:平乱后事第一百九十节:计定杀贼第一百三十六节:州牧重置第二百八十五节:安中遇险第六十七节:管彦之谋第一百八十五节:恶来随行第二百八十八节:周礼无为第十六节:逃过一劫第一百二十三节:字令明第三百一十六节:遣子为质第一百八十五节:恶来随行第三十三节:赵云第一百六十六节:新帝继位第二十四节:管仲后人第三百一十六节:遣子为质第一百零九节:恭候多时!第五十四节:拐卖第二百二十节:陈留起兵第二百八十五节:安中遇险第一百三十节:郑伯父第一百八十二节:春宵一刻第一百零八节:韩遂中计第一百三十八节:蹇硕之谋第二百四十三节:徐州势危第二百七十一节:老将黄忠第二百零九节:谋除管彦第一百八十九节:复坐帝位第二百九十五节:洛阳暗流第二百六十二节:贾诩长略第一百四十节:袁绍发飙第八十九节:营外遇事第三十三节:赵云第五十七节:小试身手第一百四十九节:吕布发威第二百一十九节:曹操告辞第一节:初来三国第一百四十二节:支走管彦第一百二十七节:袁公路第一百八十八节:休谋废立第一百五十三节: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三节:陈留祭祖第三十六节:安喜县第一百二十九节:经筵开论第三百一十节:管彦做媒第二百五十五节:众将回朝第一百二十九节:经筵开论第一百四十节:袁绍发飙第一百七十七节:便宜你了第六十四节:爱莲说第三百一十九节:西北战事第一百三十五节: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一十八节:视为亲信第二百六十三节:四大家将第二百八十七节:众使来贺第一百六十三节:冀州之主第二百五十三节:周瑜自荐第一百四十一节:再起烽烟第九十八节:马腾投韩遂第二百零九节:谋除管彦第一百二十七节:袁公路第一百三十三节:如意之人第二百七十节:涤荡洛阳第三百一十九节:西北战事第九十九节:朝堂论事第二十九节:出征第二百一十六节:震慑之势第四十四节:师徒第一百三十五节:八校之主(二)第三百一十二节:弘农郡第三百一十四节:再收徐晃第二百五十四节:党人离心第一百五十二节:将计就计第七十三节:西北烽烟第二百八十八节:周礼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