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章 孟氏慧娘推脱献艺淮王世子托辞邂逅一

崔六娘虽然不语了,但是卢八娘还是敏感地觉得她恨恨地瞪了孟白一眼。

转念一想,卢八娘也就了然。孟白的几个长大了的庶子都传有文采,又如孟白般地不羁,表面在士林中颇受推崇,但其实崔六娘却明白那些虚名用处并不大,再者孟松年纪尚幼,所以她不肯让孟松多接触戏院之类地方,怕他学坏了。

但是崔六娘管孩子的方法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孟松看起来不免有些畏缩,十多岁的男孩一点朝气都没有。而孟白看着这个嫡子的神情也很无奈,他应该也认识到了,只是却管不了罢了。

这一对夫妻实在是有太多的分歧。

“母亲对松弟太过担心了,”孟美娘再次出来,娇笑着说:“父亲还时常带我们去戏院看戏呢,也没什么。再者淮北王府的县公都不在意,松弟却不敢,难道松弟要比淮北王府的县公还要尊贵?”

看来人的性格果真是会遗传的,孟美娘完全继承了杨柳的行事风格,当着外人和父亲的面就敢给嫡母下不来台。

崔六娘想来也是见惯不怪,神情还没有刚刚知道孟松去了戏院后台紧张,只笑着向卢八娘道:“府里孩子实在太多了,右军又怕我太累,所以只有慧娘姐弟四人是我亲自教养的。”

这是说其余的孩子教养都很差了?

卢八娘除了笑,还真不知说什么好。幸亏孟白马上接过话题解释,“美娘性子就是太率真,不过才学却是家里女儿中最好的。美娘,你给大家弹一首《广陵散》。”又向离他最近的捷儿道:“你在淮北可听过《广陵散》?昔年稽康临刑前一曲终了便道从此不传,其实并未真绝传……美娘此曲较剧院这边的老乐师弹奏得还好,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孟美娘果然让人拿了琴为大家弹了一首,琴声浩浩,直入人心。

一曲终了,孟白笑问捷儿,“怎么样?”

“昔日聂政为谋刺杀韩王,学琴十载,以此为晋身之阶,成功复仇即毁容自尽,然后世上乃传《广陵散》。故此曲铿铿,其间杀伐决断之音不绝于耳,孟家娘子得之矣!”

孟白拍了拍捷儿叹道:“此所谓知音人啊!”

这时孟美娘手捧古琴站了起来,走到捷儿身边躬身道:“美娘请郡王弹奏一曲。”

捷儿只得接了琴,放在身前,略调试了一下,便弹了一段广陵散中《刺韩》一段,琴声激昴,较孟美娘所奏更添慷慨之意。

抚琴之手停了下来,可是琴声犹在耳边。孟美娘双颊泛起了红晕,“今日听郡王一曲,方知美娘

过去只是井底之蛙。”

“孟娘子过誉了,”捷儿云淡风清般地摇摇头,“习《广陵散》曲,必得先知聂政之心,懂聂政之意,然后将之注入琴中,流于琴外,方能弹出《广陵散》之意,当年嵇康所谓《广陵散》绝,正是此意。”

“没想到淮北蛮荒之地,竟然也有如此之风流文采。”孟白赞不绝口地向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评道。

其实淮北早就非当年的蛮荒之地了,经济繁荣后文化也同样繁荣昌盛,但是确实没有能够与孟白在诗文上一较高下的文人。毕竟孟白挟上千年的文明积累,并不是任何人可以小觑的。

“京城文风之盛,远超淮北,但清谈玄学其实于国无益,”捷儿亦道:“我唯倾慕表舅文辞壮丽华美,思绪天马行空,可又有时婉约动人,有时豪放不羁,有时悲天悯人,一人千面,面面不同。”

孟白眼光闪烁地看向卢八娘,见她正用充满了骄傲的表情看向她的二儿子,明白了这番话果真是十几岁的小儿自己说出的,不由得感慨万千,可环视了一遍自己的儿子什么也没说。

好在,孟家还有好几位小辈在,大家见评论一首曲子就说了这么久,早就有些不耐了,孟鹤写了一首诗献了上来,“请王爷和世子点评。”

司马十七郎与旭儿一一看过,只是赞好,孟白却独拉着捷儿一起说话,想来也看出淮北王府里只有捷儿才是真正懂得高雅艺术之人。接着就象文艺汇演开始了一般,孟家的小娘子们这个舞蹈那个吹笛,还有写字画画的,孟鹤和几个庶弟也写了诗文呈了上来。

差不多所有人都表演了自己擅长的,只不有孟慧娘一直端坐不动。孟白倒也没忘了他的这位嫡女,笑着说:“慧娘的字写得特别有风骨,你写给王妃看看,要知道王妃可是书画大家。”

孟慧娘依言起身,可是并没有真在现场写什么字,而是向孟白行礼道:“父亲,王妃刚刚已经见过慧娘的字画了。”虽然在长辈和亲戚面前展现才艺也能说得过去,但是孟慧娘还是看不起美娘有如献艺般的表演,毕竟是士族之女,而非歌姬乐女之流。

孟白大约也想到这些,脸上就有点讪讪,就在卢八娘打算再随口赞扬几句将场面圆过去时,就听有位仆妇进来向孟白道:“杨柳昔年曾受王妃恩惠,想来给王妃行个礼。”

现在不只是崔六娘脸色变了,就是孟白也露出为难的神色。他倒不全是心疼杨柳,而是怕打了杨柳的面子伤了孟鹤和孟美娘,但是真让杨柳上来,就是卢八娘不说什么,可是淮北王恐怕就不会答应。

就在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司马十七郎已经站起了身,向卢八娘道:“近日天天应诏入内,一直觉得身子疲乏,我们早些回府休息吧。”

卢八娘只得扶着他伸过来的手站了起来,向脸已经完全涨红了的崔六娘道:“今天过得还真愉快,改日到王府里玩。”说着便陪着司马十七郎向外走了出去。

“唉,你们就闹吧,总算把客人闹走了才会罢休。”孟白叹了声气追上来向司马十七郎道:“你也是庶出,总该理解庶出之人急于出头的心理。”

司马十七郎停下了脚步,微笑道:“他们的心理我能理解,只是不理解孟表兄的心理。”

孟白追过来的时候神色还是很坦然的,但现在他的脸一点点地僵了下去。作为倍受推崇的一代名士,就是皇上也没敢这样奚落过他。可是淮北王竟然完全不给他面子。

他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卢八娘,可是卢八娘却一言不发地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第二天,崔六娘一大早就来见淮北王妃,进了内殿还没坐下来就哭了起来。

卢八娘一直不喜欢别人在自己面前哭,但也不免有些同情崔六娘了,便待她哭声渐渐停了说:“哭又有什么用,有什么话就说吧。”

可是崔六娘又没有什么可说的,孟白是她自己硬要嫁的,还是想尽了办法才嫁过去,这其中的事情淮北王妃从最开始就很清楚,她甚至无法埋怨。

遥想当年自己嫁入孟府时,是那样欢畅,那样躇踌志满。作为孟府唯一的女主人,她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崔六娘没想到的是,现实与理想永远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奔向理想的路上,她付了太多太多。

早知道孟白已经有几个姨娘和孩子,她却以为自己完全能应付,毕竟哪一家的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果然她怀上了孩子,顺理成章地扶持自己的婢女去争宠,又紧紧揽住了管家大权,按说应该达到了她的目标了。

但是,事情并不完全如崔六娘之意发展,温柔体贴的孟白有宠爱的妾室她能理解,但却受不他对所有的妾室与自己相差无多,对嫡出子女也一如庶出,她苦口婆心地归劝过,但是根本就没有效果。

令崔六娘更为遗憾的是她接连生了三个女儿,面对家中没有嫡子的严峻情况,孟白却是一脸地无

所谓。她只有想尽了办法,到处拜神礼佛,寻医问药,生下了儿子。

接着就是大女儿的亲事,明明皇上已经示意要大女儿入主中宫,但是孟白就是非要把女儿嫁回崔家,结果自己的堂嫂竟然隐瞒了儿子患病的实情,女儿年轻轻的就要守寡了。

然后就是二女儿,本应该嫁入到高门大户的嫡女竟被许给了庶族,更可恨的是婆母不慈,丈夫不敬,整日郁郁寡欢。

终于,上天似乎可怜她,就在为慧娘的亲事发愁时,淮北王世子来到了孟府,真是最完美不过的亲事!可是又被孟白弄砸了。

淮北王离去时眼睛里露出的不屑让崔六娘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难道慧娘也要与她的两个姐姐一样错过好姻缘?

“我就是想说,慧娘真是可怜,她是孟府里最漂亮的女儿,又极懂事,我心里疼极了!”

孟慧娘是很好,可是到自己面前哭诉能改变什么吗?

很快卢八娘就知道崔六娘来访的目的了,她哭了半晌,终于缓和了下来,但一开口就是重磅炸弹,“孟右军,他,他是想把美娘许给郡王!”

这可能吗?但卢八娘略一回想昨天的情形也就相信了,崔六娘说的不错,这还真是孟白能干出的事。当天孟白确实一直拉着捷儿与他在一起,而且不停地在捷儿面前赞扬美娘的才华。

卢八娘虽然并不真心重视嫡庶,但是她也从没想过自己的儿子会娶一个庶女,毕竟时代的价值观就是如此,所以她完全忽视了孟白的思路。

“你们来之前的头一天晚上,孟右军住在杨柳的院子里,”崔六娘还带了些抽泣,“一定是杨柳唆使他有了非份之想!”

崔六娘其实并不懂孟白,孟白之所以起了将美娘也嫁入淮北王府的心思,并不完全是杨柳唆使的,至少在卢八娘分析就是如此。

第百十四章 最是无言坦诚相问嫣然一笑王府欢腾一第24章 夜半私语海誓山盟 慧眼识人约定婚姻(二)第百四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暗通曲款私相授受二第66章 迎王妃淮北军欢呼 划郡县卢八娘裂土(一)第60章 见手镯知姻缘天定 舍吴郡誓家园重建(一)第16章 住对月二人离王府 谋发展夫妻宴山庄(二)第23章 表兄出头恢复名声 侍女爬床迁怒夫婿(一)第26章 得圣眷十七封县公 拦猛虎陈王伤手臂(二)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鹰夫妻争胜惊闻国丧世子心焦二第40章 夫贵妻荣九娘谄媚 争权夺势陈王回京(一)第百二十章 孟氏慧娘推脱献艺淮王世子托辞邂逅二第百三章 卢八娘三箭惊四座十七郎猎虎压众将一第百五章 田将军严守淮王府池师傅求见十七郎二第百二十二章 图报复孟右军挑拨为理想司马捷显才二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纷争卢七娘调节(一)第47章 妾同畜产珍珠买命 恻隐之心绿姬封诰(二)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一)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开朗夫救妻虚惊且团圆一第46章 孟右军娶亲全礼仪 卢相国赠玉重四房(一)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孙三代亲传手镯二第91章 办学堂郡主显才华 收私盐董氏谋自立(二)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深思熟虑拒绝改变一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卢八娘劝姐(二)第88章 淮北营风气初更新 平北城夫妻终相会(二)第51章 宁夫人一进英王府 安神医细品灵芝草(一)第85章 为奔丧名士辩忠孝出义愤众将挥老拳(一)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孙三代亲传手镯一第20章 愚忠孝人子尊父母 冷心肠贵女拒再嫁(一)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78章 父过子受无赏反罚 深思熟虑遇挫更勇(二)第13章 作法事难解前生恨 十三郎怒曝旧家丑(二)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二)第百二十五章 细叮咛父母意不同共明月作画传深情二第36章 狡免三窟八娘献计 歌舞升平董氏进门(二)第91章 办学堂郡主显才华 收私盐董氏谋自立(一)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一)第59章 舍安稳卢八娘渡河 选营寨十七郎驻军(二)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语皇上拒纳妃行侠义玲珑胜义王一第58章 送财赠物孟白论史 募兵筹粮八娘显才(一)第百三章 卢八娘三箭惊四座十七郎猎虎压众将二第15章 装贤良夫妻三年约 图报负恶少夜拦路(二)第19章 上恶当十七郎受伤 识大局卢八娘议政(二)第74章 煮酒笑谈京中旧事 排戏展现淮北新貌(一)第11章 补衣不成平安被骂 买簪露富崔嵘心塞(二)第百八章 论古刘三娘苦劝谏惜今卢八娘巧断案一第57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 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二)第47章 妾同畜产珍珠买命 恻隐之心绿姬封诰(二)第百六章 比池梁淮北王惭愧摆棋局卢王妃大胜二第99章 比雄才暗蔑视南朝 展大略拟横扫北魏(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爱女王妃发病鲜卑来犯世子出征二第69章 心气平笑谈薛侧妃踌躇间自比无盐女(一)第98章 京城解围铁骑显威 吴郡平叛水军制胜(一)第49章 备行装思量显真情 得凯旋封赏忧国势(一)第83章 美王妃试探显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礼仪(二)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深思熟虑拒绝妥协二第72章 十七郎出资招兵马薛祺娘被骗露真容(一)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二)第26章 得圣眷十七封县公 拦猛虎陈王伤手臂(一)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卢八娘劝姐(一)第24章 夜半私语海誓山盟 慧眼识人约定婚姻(二)第77章 传捷报献子女玉帛 生次子思远征良人(一)第57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 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一)第96章 内闱秘事淮王受罚 天伦之乐全家团圆(一)第73章 乐陶陶父子显天性 情深深夫妻论时局(二)第13章 作法事难解前生恨 十三郎怒曝旧家丑(一)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究成眷属新皇室后继有传人一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63章 平怒火卢八娘允诺 为大局淮北王忍气(二)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究成眷属新皇室后继有传人一第78章 父过子受无赏反罚 深思熟虑遇挫更勇(一)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温言涓涓细君论情(一)第96章 内闱秘事淮王受罚 天伦之乐全家团圆(一)第121章 淮王妃一语惊四座董夫人楚州迎贵客(一)第7章 庶子娶亲王府敷衍 心病难医贵女服药(一)第56章 天生异象道士推命 先皇圣旨亲王北上(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二)第92章 坚守孝道问心无愧 时局变幻把握良机(一)第57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 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二)第44章 脱胎换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诺桃花允婚(二)第41章 行路难卢八娘骄奢 突生变张夫人身亡(一)第43章 卢八娘畏艰难求死 十七郎重恩情救妻(一)第15章 装贤良夫妻三年约 图报负恶少夜拦路(二)第199章 定北城欢渡上元节淮王府大摆庆功宴(一)第44章 脱胎换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诺桃花允婚(二)第82章 尚刺史临终托徐州 十七郎整军过新年(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鹰夫妻争胜惊闻国丧世子心焦一第7章 庶子娶亲王府敷衍 心病难医贵女服药(二)第1章 潦倒王孙思娶贵女 浴火凤凰拟试婚姻(二)第99章 比雄才暗蔑视南朝 展大略拟横扫北魏(二)第92章 坚守孝道问心无愧 时局变幻把握良机(一)第44章 脱胎换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诺桃花允婚(二)第49章 备行装思量显真情 得凯旋封赏忧国势(一)第百二十九章 孟白离世遗身后事皇帝亲至断家产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寿一第72章 十七郎出资招兵马 薛祺娘被骗露真容(二)第60章 见手镯知姻缘天定 舍吴郡誓家园重建(一)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岛劝妻子淮北王允诺二第27章 英县公得志便猖狂 齐王妃无奈忍怒火(一)
第百十四章 最是无言坦诚相问嫣然一笑王府欢腾一第24章 夜半私语海誓山盟 慧眼识人约定婚姻(二)第百四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暗通曲款私相授受二第66章 迎王妃淮北军欢呼 划郡县卢八娘裂土(一)第60章 见手镯知姻缘天定 舍吴郡誓家园重建(一)第16章 住对月二人离王府 谋发展夫妻宴山庄(二)第23章 表兄出头恢复名声 侍女爬床迁怒夫婿(一)第26章 得圣眷十七封县公 拦猛虎陈王伤手臂(二)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鹰夫妻争胜惊闻国丧世子心焦二第40章 夫贵妻荣九娘谄媚 争权夺势陈王回京(一)第百二十章 孟氏慧娘推脱献艺淮王世子托辞邂逅二第百三章 卢八娘三箭惊四座十七郎猎虎压众将一第百五章 田将军严守淮王府池师傅求见十七郎二第百二十二章 图报复孟右军挑拨为理想司马捷显才二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纷争卢七娘调节(一)第47章 妾同畜产珍珠买命 恻隐之心绿姬封诰(二)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一)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开朗夫救妻虚惊且团圆一第46章 孟右军娶亲全礼仪 卢相国赠玉重四房(一)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孙三代亲传手镯二第91章 办学堂郡主显才华 收私盐董氏谋自立(二)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深思熟虑拒绝改变一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卢八娘劝姐(二)第88章 淮北营风气初更新 平北城夫妻终相会(二)第51章 宁夫人一进英王府 安神医细品灵芝草(一)第85章 为奔丧名士辩忠孝出义愤众将挥老拳(一)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孙三代亲传手镯一第20章 愚忠孝人子尊父母 冷心肠贵女拒再嫁(一)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78章 父过子受无赏反罚 深思熟虑遇挫更勇(二)第13章 作法事难解前生恨 十三郎怒曝旧家丑(二)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二)第百二十五章 细叮咛父母意不同共明月作画传深情二第36章 狡免三窟八娘献计 歌舞升平董氏进门(二)第91章 办学堂郡主显才华 收私盐董氏谋自立(一)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一)第59章 舍安稳卢八娘渡河 选营寨十七郎驻军(二)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语皇上拒纳妃行侠义玲珑胜义王一第58章 送财赠物孟白论史 募兵筹粮八娘显才(一)第百三章 卢八娘三箭惊四座十七郎猎虎压众将二第15章 装贤良夫妻三年约 图报负恶少夜拦路(二)第19章 上恶当十七郎受伤 识大局卢八娘议政(二)第74章 煮酒笑谈京中旧事 排戏展现淮北新貌(一)第11章 补衣不成平安被骂 买簪露富崔嵘心塞(二)第百八章 论古刘三娘苦劝谏惜今卢八娘巧断案一第57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 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二)第47章 妾同畜产珍珠买命 恻隐之心绿姬封诰(二)第百六章 比池梁淮北王惭愧摆棋局卢王妃大胜二第99章 比雄才暗蔑视南朝 展大略拟横扫北魏(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爱女王妃发病鲜卑来犯世子出征二第69章 心气平笑谈薛侧妃踌躇间自比无盐女(一)第98章 京城解围铁骑显威 吴郡平叛水军制胜(一)第49章 备行装思量显真情 得凯旋封赏忧国势(一)第83章 美王妃试探显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礼仪(二)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深思熟虑拒绝妥协二第72章 十七郎出资招兵马薛祺娘被骗露真容(一)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二)第26章 得圣眷十七封县公 拦猛虎陈王伤手臂(一)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卢八娘劝姐(一)第24章 夜半私语海誓山盟 慧眼识人约定婚姻(二)第77章 传捷报献子女玉帛 生次子思远征良人(一)第57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 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一)第96章 内闱秘事淮王受罚 天伦之乐全家团圆(一)第73章 乐陶陶父子显天性 情深深夫妻论时局(二)第13章 作法事难解前生恨 十三郎怒曝旧家丑(一)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究成眷属新皇室后继有传人一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63章 平怒火卢八娘允诺 为大局淮北王忍气(二)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究成眷属新皇室后继有传人一第78章 父过子受无赏反罚 深思熟虑遇挫更勇(一)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温言涓涓细君论情(一)第96章 内闱秘事淮王受罚 天伦之乐全家团圆(一)第121章 淮王妃一语惊四座董夫人楚州迎贵客(一)第7章 庶子娶亲王府敷衍 心病难医贵女服药(一)第56章 天生异象道士推命 先皇圣旨亲王北上(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二)第92章 坚守孝道问心无愧 时局变幻把握良机(一)第57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 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二)第44章 脱胎换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诺桃花允婚(二)第41章 行路难卢八娘骄奢 突生变张夫人身亡(一)第43章 卢八娘畏艰难求死 十七郎重恩情救妻(一)第15章 装贤良夫妻三年约 图报负恶少夜拦路(二)第199章 定北城欢渡上元节淮王府大摆庆功宴(一)第44章 脱胎换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诺桃花允婚(二)第82章 尚刺史临终托徐州 十七郎整军过新年(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鹰夫妻争胜惊闻国丧世子心焦一第7章 庶子娶亲王府敷衍 心病难医贵女服药(二)第1章 潦倒王孙思娶贵女 浴火凤凰拟试婚姻(二)第99章 比雄才暗蔑视南朝 展大略拟横扫北魏(二)第92章 坚守孝道问心无愧 时局变幻把握良机(一)第44章 脱胎换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诺桃花允婚(二)第49章 备行装思量显真情 得凯旋封赏忧国势(一)第百二十九章 孟白离世遗身后事皇帝亲至断家产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寿一第72章 十七郎出资招兵马 薛祺娘被骗露真容(二)第60章 见手镯知姻缘天定 舍吴郡誓家园重建(一)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岛劝妻子淮北王允诺二第27章 英县公得志便猖狂 齐王妃无奈忍怒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