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离间英美

1941年元旦的新年这一天,英国的利物浦港外人头涌动,米字旗飘扬,这里正在举行庆贺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下水服役的庆祝仪式,在威尔士亲王号身边,他的姐妹舰,比他早一个月入役的乔治五治也停泊在附近。

这两艘战列舰都是在《阿姆斯特丹协定》签定后不久完工的,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他们被有意安排在1940年年末的圣诞节这一天宣布服役加入“复兴”中的皇家海军。

两舰的加入,总算结束了皇家海军的缺少高速战列舰的尴尬。威尔士亲王号和乔治五世号虽然是姐舰妹,但两舰的火炮却完全不同。前者使用的是三座四联装十二门的十四英寸主炮,而后者安装的是九门三联装的十六英巨炮,该炮炮管是根据《英美华盛顿条约》的协义,由美国帮助制的,和在建中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炮是同一款式。

按计划,所有在建中余下三艘乔治五式级战列舰,都将使用这种十六英寸的火炮。至于首舰乔治五世号,则是其炮塔已先造好,为了节约成本,只能安装原有的十四英寸炮。

对于苦难的皇家海军来说,过去的一整年里,简直就是灾难性的一年。主力舰队全灭的他们,一度沦落到世界第六的地位都很难保住的悲惨境地。即使是现在,靠着停战前“暗算”法国海军的功绩,总算上升到了世界第五。

在停战的《阿姆斯特丹协定》里,对战后英国海军的军备,没有进行任何的限制

。尽管战后经济困难,但在欧洲和亚洲面对着巨大的威胁的情况下,但现任的工党政府。还是咬紧牙根准备将五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全部建成,而光辉级航母的余下两艘:不屈号和胜利号,也会加紧完工。除此之外,三艘鹰II级航母的建造预案,国会也正在讨论中。

在即将过去的1940年的战争中,英国政府从陆地上到海洋全部遭遇了惨痛的失败。战后更背上了严重的战争外债。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外部的威胁性,并没有没有因为一纸停战协议而降低,反而象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般,压得整个英伦三岛喘不过气来。

当英国人在战争结束后都喘不过气来的威胁,不是宿敌德国海军的威胁性,而是来自赤化中的整个西欧。

在1940年十二月,占领西欧德国,突然开始了占领国比利时和法国占领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晴天霹雳般的剧变。整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甚至连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都感到了恐惧。

一个侵略成性,掠夺成德国并不可怕,这样的德国再强,最后也将因为和全世界为敌,最终自己走上末路。

真正的可怕的,是赤化中的德国,和向周边“输出革命”的德国。尤其是在加入了“阶级斗争”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眼中的“邪说”之后,这样的德国要比前者恐怖十倍。

对于欧洲来说。从拿破伦战争时期起,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思想大觉醒的时期。从那之后,妄想通过侵略一国,占领一国,最终达到“同化”一国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开始直线上升。即使是欧洲最“成功”的二元次帝国。奥匈帝国,最终也落得个分崩离析的下场。

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虽然他们占领了比利时、大半个法国,以及北欧的丹麦和挪威,如果妄想将这四国吞并占领。最后也不过是图一时之快,最终也不过是落得举世皆敌,自取灭亡的下场。虽然英国占败了,但德国只要还抱着占领西欧各国不放的想法,终于露出破绽,给英国卷土重来的机会——就好象拿破伦战争时的法国一般。

按“阶级斗争”的理论来看,拿破伦战争时,如果拿破伦不称帝,而是一生都以“革命领袖”自居,拿破伦法国虽然和整个欧洲为敌,但也只是和整个欧洲皇室为敌,在欧洲的民间和知识份子阶层心中,却是不折不扣的革命者和英雄。在拿破伦称帝前,连贝多芬都是他崇拜者为他写了《英雄交响曲》。称帝前的拿破伦,对外战争连战连捷,却是得到整个欧洲大多多数人认同的反抗暴君的革命者,身份“伟光正”。正是称帝之后,让他失去了“正义”的光环而褪色,从而种下了后来被欧洲围攻灭亡的种子。

现在的德国,现在的希特勒,他正在比利时和法国所做的事,就象好法国大革命时期称帝前的拿破伦一样。正在比利时和法国搞的“社会主义改造”,极聪明地将自己的侵略行为披上了一件“革命”的外衣。

这种改造的过程中,最大获利者法国和比利时的中下层平民。这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因为德国的“入侵”,反而成为了“侵略”的最大受益人。虽然仗着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思想,他们对德国人还抱有反感,但在“侵略”中拿到好处的他们,敌意已大大减弱。

在这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两国原有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和平协定签定后,这两国国内的资本家和地主大量地出逃,大多就近逃往荷兰和英国。现在的西欧,面对已露出“布尔什维克真面目”的希特勒,甚至包括德国自身在内,整个西欧上层全都人心惶惶。

而一旦德国方面真象他们宣传的那般,按预定好的时间表撤军,放弃了“侵略者”的身份后,两国民间对德国的敌意更会减少到最低。而新成立的以两国共产党为首新政府,更会自动成为德国的天然盟友。更可怕的是,这种真正代表底层民众利益的“共产党政府”,他们的政权稳定性和军队的士气战斗力,远不是那种扶持起来的傀儡政府所能相比的。

传统的“侵略方式”,侵略国灭亡一国后,扶持当地上层中的旧势力。然后以武力为依凭,建立傀儡政府,然后实行从上到下的一条线的剥削压榨手段:侵略军吸傀儡政府的血,傀儡政府吸中下层民众的血,一级级层次分明地吸血式压榨。

这样的侵略掠夺方式,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反抗军由此得到了苦难最多的底层民众发自内心的支持。

而希特勒在西欧玩的这一套,给自己披上了“伟光正”外衣,对西欧的战争行为,已不能说是侵略,而是“革命输出”了。他不指望在这过程中比、法两国的平民会感激自己,却可以将他们的反抗情绪降至最低。在这过程中,倒霉的是当比、法两国有钱的有产阶级,又以资本家损失最为惨重,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却是最大的受益者。即使当地有反抗势力存在,却也会因为失去了群众基础,而只能小打小闹。这一套在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时,就曾牛刀小试过,效果很不错。

法国战役结束后,德国通过掠夺当比法两国仓库里的战略物资贮备,已经狠狠地大赚了一票,获利早已超过了战争的军费支出。至于未来的战争红利。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以德国为主导的“欧盟组织”之类的更隐蔽的手法进行。用林汉的话来说,老式的殖民主义。已经完全不适应民族主义思想觉醒的欧洲了,该用新殖民主义的想法来解决问题了。

“一个幽灵,在欧洲的上空徘徊,现在,他已不再徘徊,而是正式降临到了旧大陆的头上了!”

利物浦港附近的一家酒馆里。英国最失意地两个人,正在三楼的一个包间里,遥望港内停靠的两艘战列舰,远远地看着其下水服役的仪式。

这两个人现在英国,都有着很难听的外号:英奸。

他们是英国前首相。张伯伦和丘吉尔。前者在包间里猛地酗酒,而后者则同样猛烈地抽着雪茄烟。因为战争战败而下台,更被本国民众抛弃和诅咒,两人的精神都已经垮了。这两个英国最失意的人,因为同病相怜,而又抱团取暖般地聚在了一起。

说出上面那句话的人,是前首相丘吉尔。

张伯伦愁容不展地道:“阿道夫,这个隐藏的布尔什维克,他又下了一步好棋。”

丘吉尔冷哼道:“法兰西帝国,被他一分为二了,真是好手段!”

虽然下台了,但是两人从前的关系还在,通过那些关系,他们很清楚现在正在法国北部发生的事。法国共产党靠着德国人的刺刀和中下层平民的支持,正逐步地接收着法国北部的势力,逐步地建立自己的政权,在这过程中,也有苏联人的影子正在出没。

张伯伦冷哼道:他就不怕维希法国的人趁机赖帐吗?”

丘吉尔冷笑道: “贝当那伙人,如果有这个勇气,就不会这么早就投降了。再说了,比起那点战争赔款,将法国一分为二,在法国重新统一之前,德国人都不必担心西线的压力了。”

张伯伦叹道:“德国国内的容克们,现在他们对希特勒的忍耐性,也快到极限了吧?”

丘吉尔道:“第五处的人给我透露过一些情报,那边这一个月来正我们秘密联系,想要寻求支持,但说实话,我并不看好那帮容克野蛮人。”

十月份战争结束之后,德国迅速地“变脸”,大踏步“左转”向左走,已经在德国高层引发了不小的恐慌情绪。但是,今天的希特勒在德国的声望如日中天,他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把德国从受人欺凌的欧洲弱鸡,变成了人见人惧的欧洲霸主,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败打垮了世敌英法两国,而在这过程中,德国全国战死的军人还不足两万人。

如此丰功伟绩,在德意志这个民族诞生至今,根本就没有一个领导能够做到,就连建立了小德意志帝国的卑斯麦和威廉一世和如今的“大德意”帝国相比,也要黯然失色。

“希特勒,象太阳.......”

德国装甲战大师古德安曾如此评价此时的希特勒(此为史实),到目前为止希特勒在德国民众的心中,已象圣人圣徒一般,不容亵渎。目前德国国内的那些容克势力。在看到德国赤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后,虽然已经警觉起来,想要反对希特勒,但是丘吉尔根本不看好他们。

今天的希特勒,他在德国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这些人真的造反做乱。只要他一个声音发出去,恐怕这些容克们的警卫就首先反水造反了。他们唯一可能成功的手段只有暗杀一途。

但是从德国传来的情报看,希特勒是个极谨慎小心的人。他的亲卫队完全是由最忠诚于元首的“党卫军”挑选的精英,而为了防止被人刺杀,这几个月来希特勒在欧洲行动时,甚至连飞机也不乘而只坐火车。而从德国传来的情报,如今负责德国的首都守卫的军队,已全部换成了党卫军。

张伯伦对丘吉尔道:“未来的半年里,不光是西欧。德国内部也会有一场风暴!”

丘吉尔道:“希望这场风暴,能刮得更大一些,这样帝国才会有一线生机。”

两人政治生命在下台那一刻,基本就已经死亡,丘吉尔和张伯伦现在能做的,也只是坐在这儿,唱唱酒,抽抽雪茄。然后吁长叹短地嘴炮一番。

意识到德国内部将会有一场很大的动乱,这是现在工党联合政府在上台后。继续加紧军备的原因之一。在工党领导艾德礼的如意算盘里,和德国签定和平协议,也是为了喘口气,加紧军备,恢复海军实力,以便能应付下一场战争的危机。

和德国的战争虽然结束。但现在的英国的国际战略形势,非常地不妙。

战争结束后,德国海军依旧占据着法罗群岛不肯离开,并且不断地加强这儿的防卫力,最近更在这儿建造潜艇洞库。和法罗群岛相临的冰岛。也在战争末期被德国海陆两军占领,德国人现在也正在这里修建海军基地。这两处基地的建立,让背靠大西洋的英国如芒在背,难受异常。一旦战争再起,从这两地出发的德国破交舰队,可以更轻松地封锁英国的大西洋航运。

欧洲的战略形势危险重重是一回事,亚洲方面同样不容乐观。而来亚洲遭受的威胁,不光是来自中苏这两个敌人,也不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赖在马来半岛不走的日本人,反而是从前“拉偏架”的“盟友”美国人。

战争结束后,英国损失惨重,急需从殖民地“吸血”恢复元气。而结束了战时状态英国,同样也要调整国内工业的生产结构。而当国内产生产恢复正常状态后,大量工业产品的市场销路,就大成问题。

根据《英美华盛顿协议》,英国被迫将本土和所有殖民地市场向美国人开放。利用英德大战的这一年来,美国商品已趁机大量地占领了殖民地市场。“英奸丘吉尔”在华盛顿签订的《英美华盛顿条约》,现在成为挡在英国复兴面前最大的障碍。

目前刚刚停战,英国国内生产还未进行完全地“转型”,这矛盾暂时还不严重,但再过几个月,随着“和平”的持续,这个矛盾将不断地激化。《阿姆斯特丹停战协议》

里,德国人并没有要求英国人开放殖民地市场——他们也不需要开放,因为来自正在工业化中的中国的巨大需求,其消费德国工业品能力远在殖民地印度之上。

未来的日子里,英国在国际上面临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和德国的矛盾,反而变成是和“准盟友”美国的矛盾了。

英国要想复兴,就必须撕毁《英美华盛顿条约》,但撕毁条约造成的后果,也不是现在的英国所能承受的。所以英国在停战之后,海军建设却一步都未停,未尝没有防备美国人的心思,而在圣诞节前昔,一批来自日本的特使对英国进行了“友好”的访问,双方私下里秘密谈判的内容,就包括了英日在太平洋西岸“抱团取暖”,排斥美国势力渗透的话题。

更令英国政府感到担忧的是,在1940年的最后一个月,美国的媒体里突然传出一个声音,有经济学家在报上撰稿,声称要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这篇文章一经提出,就在美国国内引发轰动和共鸣。文章里列出了一数的数据。全是过去一年里各国的公布的国民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以及各国间当年的出口贸易额。然后该文作指着美国那一栏,那个已占据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百分四十五的数据问读者: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英法德三家加起来都多,凭什么不能让“美元”成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中心!

文章的作者,除了列出一堆的经济数据外。还在列出了美国海军和世界各国海军的实力比,以及未来数年内美国海军的实力增长表。稍有点脑子的人,只要一眼这些各方面数据对比表,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个念头:美利坚合众国老已是不折不扣地第一。

篇末,文章的作者公然高呼:在1941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全体的美利合众国的公民,都该按着胸口自信无比地宣称:一个由美利坚合众国主导世界的时代,已经降临了。

此文一出,在美国国内引发无数的共鸣声。而后象滚雪球一般地在美国国内越滚越大。

比起强迫英国开放殖民市场,这份狂妄无比的声音更让英国政府感到恐惧。

在过去的一年战争中,英国政府向日本订购了整整二十艘驱逐舰,然而战争期间,这批新订的驱逐舰有十艘完工,却一艘都没有交付给英国。直到战争结束后,日本人才不甘不愿地交付了十艘,至于余下的十艘。已接近完工,由于战争提前结束。而战时日本人的要价实在太高,一艘的价格几乎可以造两艘半以上,英国人自己细细盘算之后,发现余款的价格足够自己再建同类型的新舰,索性也中止了交易。双方在为预付款的问题上扯皮不清。狠宰了英国人一刀的日本人,自然是吃下去的预付款都不想吐出来。而已经穷了的英国人,则绞尽脑汁地想要日本人再吐出一点,此番日本外交团访英,双方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勾通”。

已经下台的张伯伦和丘吉尔所不知道的是,此时在英国的白金汉宫。日本方面和英国新任首相艾德礼,还就加里曼丹岛的日本移民问题,进行了“细致地讨论”。

现在在英国上层里,有一个论调是被经常在讨论的,那就是“西太平洋”势力再平衡的话题。

中苏德英四国停战后,美国海军一家独大。从一九三五年至今,美国海军除了新增两艘北卡罗纳级战列舰外,在明年上半年,还将有两艘南达柯他级战列舰服役,除此之外,依阿华级战列舰,也正要摆上船台。而在威尔基竞选总统成功后,他更在公开宣称将延续仙人掌加纳的造建计划,在一九四一再新增四条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建造方案。

当英日德三国还“小气”地两三条两三条地“数着”建造大型战舰的时候,牛气哄哄的美国人,却已同时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以“舰队”的规模摆上了船台。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海军,实力大损的英国人在太平洋根本无力抗拒,而有“舰灵”加持的日本海军,虽然有自信心对美国海军战而胜之,创造一个类似德国海军的奇迹,但在李华梅的影响下,日本人在开战前,也非常地想拉英国人下水联手对抗美国。

而出于自身的需要,以及为将来撕毁“丧权辱国”的《英美华盛顿协议》的需要,因为欧洲战争而元气大伤的英国人,也需要日本人为他们打气。

1940年时,加里曼丹岛大部分都属于荷兰的殖民地,英国人则占据了南部的一小块。林汉盯上了这里,日本人同样也盯上了这里。由于英荷之间的相关的条约,日本人想在这儿动手,就不能不考虑英国人的看法。

此番日本代表团访英,关于东南亚问题,要谈的内容极多。其中就包括了马来半岛日本驻军的去留问题,日本方面给英国人提出的要求是:日本人以从马来半岛全面撤出为代价,换取英国人在加里曼丹岛“中立”的态度。

很显然,在英国人无力掌控亚洲之后,忍不住的日本人,盯上了荷兰人在亚洲最后的殖民地。换成从前,日本人想把手伸进东南亚,英国政府一定会毫不客气地一巴掌将他们抽回去,但现在极度衰弱中的英国人,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却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而以英国政治家的战略头脑,他们也很明白,美国人现在东南亚视为自己的禁脔,日本人在这一带手伸得太长,只会令美日在这儿的矛盾更加地激化。

现在的大英帝国需要时间恢复元气,如何在东南亚利用美日矛盾“搅屎”为自己恢复元气争取时间,对于玩了几百年平衡政策的英国政治家们来说并不是难事。

那篇鼓吹美利坚合众国天下第一的文章,当然是林汉和汉娜安排的枪手写的,然后刊登在美国报纸上。事后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有小部分是他们暗中煸风点火的效果,更多的却是美国人自己被“点醒”后,自信心膨胀的大爆发。

这是林汉和汉娜精心策划的对美国的“捧杀”行动。

能够在1940年逼和英国人,是林汉和汉娜这两个历史粉碎者在这个时空最大的惊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停战时间点”。

1941年新年时的美国,还只是处于军力大爆发的前夜,还没有真正地成长为历史上1945年后,那个在三年内造出一百多条航母(包括护航航母),上千条驱逐舰,拥有几十万架飞机战争巨无霸,还没有向全世界秀肌肉,显示出其令人绝望的战争潜力。

美国这头巨兽,此时脸上还蒙着一层面纱,全世界都还没有感受到他可怕的獠牙。

而1941年新年时的英国,还没有象历史上的1945年那般,经过几年的战争,被耗光家底,耗尽精力,对美利坚合国的“强推”,还有着一定反抗能力。

同样在这个时间点,美国的另一个敌人,日本还存在着,太平洋西海岸的日本海军,依然现在的美国最头痛的敌人。

美国人还没有到令人绝望的强大,还有能反抗他的对手:德国,苏联,日本人,甚至还有英国。英国人还看得到可能下圈套用计谋坑死美国人的希望。

所以林汉和汉娜开始了捧杀美国的行动,赞美美国强大,反复地吹棒美国如何地强大,让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对自己信心爆棚,产生充当世界霸主的想法,借此放大英美之间本就不小的矛盾。

由于新版的赞涨价了,为了给大家省钱,以后我一天只更一章,但只要更新,都会是五千字以上的大章。不过旧版起点的点赞好象还没有涨价,手机给赞也没有涨

PS:??由于新版的赞涨价了,为了给大家省钱,以后我一天只更一章,但只要更新,都会是五千字以上的大章。不过旧版起点的点赞好象还没有涨价,手机给赞也没有涨

第392章 迟到的海盗和恶妇第42章 会面(下)第246章 丘吉尔的疑惑(续完)第288章 即将完工的大和号第64章 慈善(下)第40章 投命状第82章 采访第490章 五方会谈第223章 一切都是心态问题第387章 中国制造,德国贴牌第370章 折翼第330章 最后的稻草第256章 陷阱第312章 日不落帝国的搅屎能力外传二战红颜之奥斯卡阴影第191章 愤怒的山田仁和第466章 歪路第102章 大反派林满洲的诞生第86章 林汉很忙(2)第464章第428章 神圣冲击第216章 三巨头会议与五方会谈第406章 布局第180章 强则示敌以弱第313章 新中国1940(1)第256章 陷阱第209章 英德角力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义诞生第360 英德修好第36章 食堂演讲(二)第431章 偏航第316章 进击的日本联合舰队(1)第75章 奥运赛场上的中国风(一)第151上海遗恨1第267章 长弓行动(下)第207章 烦恼中的斯大林第409章 英国舰灵第514章 资本的“爱国”第97章 第一天结束第407 中美第127章 大战之前第335章 离间英美第114章 台尔曼的疑惑第211章 比烂的战争第431章 偏航第331章 欧文斯杀女干夫案第113大权独揽第243章 中将自杀,首相辞职,丘胖子上台第496章 大风起第495章 萌动第235章 谁是猎物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国297章 财团第164章 天堂 地狱 赎买 改造 准备第130章 九江战役第378章 量变到质变的开始第116章 真真假假第205章 复兴的德国和崛起的中国第300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第36章 食堂演讲(二)第243章 中将自杀,首相辞职,丘胖子上台第442章 跳大神从意大利开始第131章 草纸一般的和平协议第29章 群魔乱舞第204章 日本败退,新中国成立!正文全部结束只余下补充的外番第114章 台尔曼的疑惑第259章 落幕第166章 送上门的大礼第163章 横财 打捞 搬迁 扫黑第63章 慈善(上)第120章 中国1933第52章 喀秋莎第150章 金陵春第146章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第453章 虎头蛇尾的战役第176章 阴险的美国人第435章 寻找苏联舰灵第314章 新中国1940(2)第274章 遭遇第441章 上帝是马列第278章 航母时代的到来第97章 第一天结束第409章 英国舰灵第472章 阴险的阿尔托利娅第259章 落幕第303章 法国天鹅的挽歌(1)第194章 皇道派上台第376章 泼屎第304章 法国天鹅的挽歌(2)第292章 战争中的男男女女第147章 暗杀之王第263章 惨遭屠宰的约翰牛第166章 送上门的大礼第521章 大和号一声炮响.......第121章 郁闷的宋委员长第265章 逆袭的皇家海军第313章 新中国1940(1)第106章 胡天胡地第34章 十月八日(1)
第392章 迟到的海盗和恶妇第42章 会面(下)第246章 丘吉尔的疑惑(续完)第288章 即将完工的大和号第64章 慈善(下)第40章 投命状第82章 采访第490章 五方会谈第223章 一切都是心态问题第387章 中国制造,德国贴牌第370章 折翼第330章 最后的稻草第256章 陷阱第312章 日不落帝国的搅屎能力外传二战红颜之奥斯卡阴影第191章 愤怒的山田仁和第466章 歪路第102章 大反派林满洲的诞生第86章 林汉很忙(2)第464章第428章 神圣冲击第216章 三巨头会议与五方会谈第406章 布局第180章 强则示敌以弱第313章 新中国1940(1)第256章 陷阱第209章 英德角力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义诞生第360 英德修好第36章 食堂演讲(二)第431章 偏航第316章 进击的日本联合舰队(1)第75章 奥运赛场上的中国风(一)第151上海遗恨1第267章 长弓行动(下)第207章 烦恼中的斯大林第409章 英国舰灵第514章 资本的“爱国”第97章 第一天结束第407 中美第127章 大战之前第335章 离间英美第114章 台尔曼的疑惑第211章 比烂的战争第431章 偏航第331章 欧文斯杀女干夫案第113大权独揽第243章 中将自杀,首相辞职,丘胖子上台第496章 大风起第495章 萌动第235章 谁是猎物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国297章 财团第164章 天堂 地狱 赎买 改造 准备第130章 九江战役第378章 量变到质变的开始第116章 真真假假第205章 复兴的德国和崛起的中国第300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第36章 食堂演讲(二)第243章 中将自杀,首相辞职,丘胖子上台第442章 跳大神从意大利开始第131章 草纸一般的和平协议第29章 群魔乱舞第204章 日本败退,新中国成立!正文全部结束只余下补充的外番第114章 台尔曼的疑惑第259章 落幕第166章 送上门的大礼第163章 横财 打捞 搬迁 扫黑第63章 慈善(上)第120章 中国1933第52章 喀秋莎第150章 金陵春第146章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第453章 虎头蛇尾的战役第176章 阴险的美国人第435章 寻找苏联舰灵第314章 新中国1940(2)第274章 遭遇第441章 上帝是马列第278章 航母时代的到来第97章 第一天结束第409章 英国舰灵第472章 阴险的阿尔托利娅第259章 落幕第303章 法国天鹅的挽歌(1)第194章 皇道派上台第376章 泼屎第304章 法国天鹅的挽歌(2)第292章 战争中的男男女女第147章 暗杀之王第263章 惨遭屠宰的约翰牛第166章 送上门的大礼第521章 大和号一声炮响.......第121章 郁闷的宋委员长第265章 逆袭的皇家海军第313章 新中国1940(1)第106章 胡天胡地第34章 十月八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