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郑居中妙荐能员

“怎么会有人突然在公堂上翻供?”

蔡攸已经不知道用什么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了,明明算计的好好的,突然却横插出来这样一段,这怎能不让他恼火万分?即便是那人不说出他蔡攸,但是,坊间流言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只消几天,就一定会有人把事情传得有板有眼,到时候,他老爹那一关又该怎么过?

蔡攸面前的是大理寺的几个差役,这一次从蔡攸那里捞足了好处,原本都想趁机向蔡攸卖个好,以后也好留着一个地步,更可以靠这位蔡家大少的关系捞一个肥缺,谁知道转眼就出了这样的差错。因此,在蔡攸大发脾气的时候,他们只能在那边哭丧着脸,谁也不敢开头说半个字。谁要他们没把事情办齐全呢?

““哼,拿着我的好处,居然敢反手把我卖了,要是不收拾一下他,只怕是到时候事情更难预料!”蔡攸终于按捺住了心头急怒,但语句亦是变得阴森森的,“如今牢里还是你们管着,让那个家伙吃皮肉之苦固然不行,容易引人注目,但是,用点其它阴损的法子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这一次我要是不能杀鸡做猴,我就不姓蔡!”

闻听此话,那几个差役全都本能地缩了缩脑袋,低头面面相觑了一会,全都没有开腔。身为积年的差役,他们手中的活计早就做得利索了,别说让犯人吃些苦头,就是把人弄死了也简单得很,但这一次不行。上头老早发了话,那几个嫌犯和人证都是要紧人,天子面前也是报备过的,如果出了任何问题,搞不好就要全家流配沙门岛,所以,蔡攸这句杀鸡做猴顿时给他们留下了无穷的恐惧。

“你们都受了我不少好处,这一次事情办砸了。我也不想和你们过不去,回去把人给我看紧了,无论有谁私自接触都给我报过来!”蔡攸见一群人噤若寒蝉,便微微点了点头,面上带出了无穷狠戾之色,“总而言之,我在一日,就少不了你们的好处。但若是我不好过。休怪我翻脸无情。不管我怎么落魄,把你们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是很容易的!”

这样的警告差役们自然理会得,也不会有任何怀疑。不管怎么说,蔡攸如今依旧是宰相公子,更是名正言顺的三品大员,而他们就算平日是一方地头蛇,怎么也是敌不过官面上势力的。当下为首的差役便上前唯唯诺诺表了忠心,见蔡攸无话吩咐,方才纷纷走了。

离了自己那个隐秘地联络去处,蔡攸方才起身归家。他如今已经娶妻生子。但仍然和父亲住在一起。这一日吃饭的时候蔡京正好不在,这不由得让他有些疑虑。大理寺的事情已经传得满城皆知,以他老爹耳目灵通的习性。怎么也不可能不知道,更不可能没有什么联想。这个节骨眼上偏偏不在家里,难道是在何府?

味同嚼蜡地吃完了晚饭,蔡攸便暗地招来了家人询问,得知父亲是有要事处理,所以留在大内都堂,他不禁更加心头不安。现如今他羽翼渐丰,但是,天子的心性却不是容易揣摩的,别看他眼下风光。但若是出了纰漏,同样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他和父亲依旧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这个时候,赵佶正在召见郑居中询问大理寺审案的情况,当听得郑居中说了那人证咬定背后地东家姓蔡的时候,这位天子官家的脸色不禁微微一变。

“好嘛。如今的人可是真会攀咬!”他伸手就要去拍桌子,但是手刚刚落下却最终止住了,但语调却愈发犀利。”你继续问,若不能问一个水落石出,岂不是对不起那些命丧黄泉的军士?还有,再派人去代州问问种师道,朕倒想知道,究竟是谁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郑居中最会察言观色,亦不想在这个时候给蔡家上眼药,因此刚刚,奏报的时候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通篇累牍都是奏述实情,未曾加上一点自己的揣测。此时见天子又交待下来这样一件事,(更新最快http://wap.16k.c n)他不由心中欣喜。

“圣上,依臣之见,此事不能太过急躁。”他一本正经地躬下身去,郑重其事地回禀道,“代州处于宋辽边境,如今种师道一是要整饬边防,二是要训练军队,三还要处理民政,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此事虽说是他一手报上来,但是闹到这样的程度,估计也是他始料未及的。臣以为朝廷应该派一个能员前去代州,将所有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部查明,这样一来,也能平息悠悠众口。”

郑居中这样一番话合情合理,赵佶听下来也觉得深合心意,当下便点了点头。只是在人选上面,他却不免犯了踌躇——派地人官品太高,无疑有小题大做之嫌,而且对于代州军务也没有多大好处;可若是派去地人官阶太低,也无法表示朝廷对于此事的重视。当下他便把问题重新抛给了郑居中:“那郑卿家可有心目中的人选?”

此事郑居中早已胸有成竹,赵佶这句话无疑正对胃口,连忙应了上去:“圣上,臣倒是确实有一个上佳人选。殿中侍御史赵元镇向来以清正能干著称,而且又是正直敢言之辈,不如将此事交给他,则一定能有奇效。”赵元镇?赵鼎!赵佶想明白之后,心里头顿时如同明镜似地。虽说天子日理万机,数以万计的官员名称怎么都不可能全都记住,但是,有些人他还是记得清清楚楚——毕竟,赵鼎不是别人,而是高俅的侄女婿,当初婚宴的时候,他可是还去凑过热闹的。至于此人的官声,当初提拔殿中侍御史的时候,他也曾经仔细察问过,应该不会有差。

“唔,就是赵元镇好了,以他的品行为人,应当不会负朕所望!”

有了皇帝这一句话,郑居中自然心中欣喜,告退出来的时候更是满面欣容。如今他已经狠狠得罪了蔡攸,连带着和蔡京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无法缓和,倘若不趁着这个机会向高党中人多多是好,只怕是日后为了分谤,天子亦不会偏帮于他。天下间无非制衡二字,他深信只要假以时日,自己一定会有真正羽翼丰满地那一天。

郑居中前脚刚走,赵佶还来不及喘口气,便有内侍来报说,皇太子赵桓求见。赵佶忖度赵桓出城时去见高俅,连忙吩咐传见,待到儿子规规矩矩下跪行礼之后,他便示意赵桓上前来,又把无关紧要的内侍全都遣退了开去。

“你今天见到伯章了?”

“是。”赵桓点了点头,沉声道,“高相公说,如今朝廷诸般政令已经全数推行,原本他并不想和蔡相公龌龊,无奈有人算计在先,他此次辞相亦是难免。”说到这里,他便开始原原本本地复述高俅的话,中间并不敢加上任何一句自己的揣摩。

听着儿子小大人似的在那里说话,赵佶的神情不禁有些恍惚,等到赵桓全部说完之后,他方才如梦初醒地恍过神来。他不肯在儿子面前露出什么过头的情绪,赞许地点了点头之后,又教导了赵桓两句,便吩咐他先行回去休息。

等到殿中又恢复了寂静,他方才缓步走下了宝座,漫无目的地在空旷的大殿中踱起了步子。高俅地意思很清楚,借着远离朝堂的当口,朝中的局势可以一目了然,他这个天子亦能够看清蔡京的擅权独断,这些他也确实都看到了。蔡京确实把手伸得太长了一些,但是,在他即位之后,蔡京已经当了这么多年宰相,倘若如今骤然罢相,是不是会激起里外的不同反应?

虽说高俅只字不提代州马案,但是,赵佶决不信这么大的事情高俅就会不知道。倘若不是不知道,那么,他这位师友就是在避嫌了。仅仅一个蔡字当然不能表明什么,天下蔡姓人又不止蔡京一个,可是,蔡家贪财之说他曾经听不止一人提起过,那么,这不见得就一定是空穴来风,查一个水落石出也好。

天子的这番心意自然是不可能宣之于口让别人知道的,但是,他的一番举措无疑清楚明白地宣告了这一点。当赵佶在朝堂上宣布以殿中侍御史赵鼎赴代州清查马案的消息传出之后,原本就显得不甚安定的朝堂顿时又起了莫大的风波。

赵鼎正直敢言不假,赵鼎政声卓著也不假,赵鼎年轻有为更不假。

但是,在这一位年轻才俊的背后,可是站着一位高俅!虽说高俅如今已经罢相,但是,把两件事情联合在一起,谁能担保赵鼎此去代州没有其他含义?当下朝臣议论者有之,惋惜者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上书劝谏者更是比比皆是。)

第26章 千金女得偿心愿第20章 迎亲前夕各奔忙第8章 回春也须留一手第2章 谁家英气少年郎第20章 闻风声豪族奔忙第10章 以牙还牙后报来第24章 动情理父子释嫌第10章 媒妁言状元惊心第37章 三言两语收名臣第16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第13章 训众子语托少蕴第33章 见娇婿语重心长第37章 拖儿带口出门去第26章 闻谏言夜审心腹第14章 琴瑟和谐效鸳鸯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线第1章 已是穷途末路时第40章 临行前夕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诡道第27章 家家各应非凡策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脱身第22章 因天花众人惊心第23章 先斩后奏亦良方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25章 闹剧连连第33章 两虎相争趁虚入第29章 为伐夏再起争端第17章 风云突变第11章 天子谋国有远虑第22章 权利弊众家俯首第22章 虑父疾才女忧心第10章 贺新人陈王登门第29章 女真贵胄海上来第3章 为婚事两府生波第22章 为国祚后妃妥协第12章 幕后盟友第29章 狗急跳墙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40章 为招纳纷争再起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28章 访高相太子露怯第2章 福宁殿官家说亲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第33章 蔡衙内暗生毒计第11章 宾客盈门第15章 昔日雏鸟已轻鸣第9章 询力士惊闻隐情第8章 探真言一击中的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1章 动荡起波澜无边第6章 阴差阳错巧结缘第24章 闻弦歌不知雅意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入云龙回京救场第32章 弱质女流撑残局第1章 哪堪平地波澜起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16章 选递补煞费苦心第35章 战事急各怀鬼胎第8章 骄郡王强索东青第38章 托后事东坡长辞第39章 隐瞒事实第33章 动刀兵渝州大索第25章 计前途谋动险棋第13章 貌合神离第31章 入云龙回京救场第1章 为固己引狼入室第8章 闻捷报隐迹面圣第31章 另有定计第33章 两虎相争趁虚入第16章 无名火祸及柳门第32章 探陈王兄弟交心第3章 沧海桑田无定数第16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第23章 两后临朝天下震第32章 所谓江湖第32章 闻婿言如梦初醒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第30章 合圣意越级直擢第23章 洞房花烛喜庆夜第5章 贺正旦父子忌深第17章 观战事触目惊心第39章 调兵将上下齐心第26章 忠心见疑第8章 闻捷报隐迹面圣第4章 求宽心清照南下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雳第27章 屈豪家锋芒初露第7章 球社之争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难事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7章 三言两语收名臣第24章 动情理父子释嫌第25章 议出使天子阻行
第26章 千金女得偿心愿第20章 迎亲前夕各奔忙第8章 回春也须留一手第2章 谁家英气少年郎第20章 闻风声豪族奔忙第10章 以牙还牙后报来第24章 动情理父子释嫌第10章 媒妁言状元惊心第37章 三言两语收名臣第16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第13章 训众子语托少蕴第33章 见娇婿语重心长第37章 拖儿带口出门去第26章 闻谏言夜审心腹第14章 琴瑟和谐效鸳鸯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线第1章 已是穷途末路时第40章 临行前夕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诡道第27章 家家各应非凡策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脱身第22章 因天花众人惊心第23章 先斩后奏亦良方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25章 闹剧连连第33章 两虎相争趁虚入第29章 为伐夏再起争端第17章 风云突变第11章 天子谋国有远虑第22章 权利弊众家俯首第22章 虑父疾才女忧心第10章 贺新人陈王登门第29章 女真贵胄海上来第3章 为婚事两府生波第22章 为国祚后妃妥协第12章 幕后盟友第29章 狗急跳墙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40章 为招纳纷争再起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28章 访高相太子露怯第2章 福宁殿官家说亲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第33章 蔡衙内暗生毒计第11章 宾客盈门第15章 昔日雏鸟已轻鸣第9章 询力士惊闻隐情第8章 探真言一击中的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1章 动荡起波澜无边第6章 阴差阳错巧结缘第24章 闻弦歌不知雅意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入云龙回京救场第32章 弱质女流撑残局第1章 哪堪平地波澜起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16章 选递补煞费苦心第35章 战事急各怀鬼胎第8章 骄郡王强索东青第38章 托后事东坡长辞第39章 隐瞒事实第33章 动刀兵渝州大索第25章 计前途谋动险棋第13章 貌合神离第31章 入云龙回京救场第1章 为固己引狼入室第8章 闻捷报隐迹面圣第31章 另有定计第33章 两虎相争趁虚入第16章 无名火祸及柳门第32章 探陈王兄弟交心第3章 沧海桑田无定数第16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第23章 两后临朝天下震第32章 所谓江湖第32章 闻婿言如梦初醒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第30章 合圣意越级直擢第23章 洞房花烛喜庆夜第5章 贺正旦父子忌深第17章 观战事触目惊心第39章 调兵将上下齐心第26章 忠心见疑第8章 闻捷报隐迹面圣第4章 求宽心清照南下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雳第27章 屈豪家锋芒初露第7章 球社之争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难事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7章 三言两语收名臣第24章 动情理父子释嫌第25章 议出使天子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