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言两语收名臣

听说李纲竟能能认出那几个似是而非的篆字,高俅不禁大生兴趣。要知道,他到了大宋之后便投在苏轼门下,虽说不见得能成为一代学问大家,但是,少说十几年工夫下来,也不再是当年的景象。当下他便微微颔首道:“李纲,既然你说认识,不妨就给大家解说一下。”

“首先,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篆字。”李纲环视了众人一眼,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话是怎样语惊全场,“各位不必以为自己的学问不够,而是这造假的人水平着实太差,八个篆字中,除了一咋“天,字居然都写错了。”

话音刚落,吴子才便脸色大变,要知道,他既然能为教授,学问上自然是有很深的造诣,之前之所以认不全那几个字,一来是存了先入为主的观点,二来则是压根没往那个方向去考虑。眼见宋楚等几个同僚频频朝自己打量,他却恍若未觉,只是呆在那里动弹不得。读书几十年,又是领了教授官,倘若事情传扬出去,他还拿什么脸面去教谕百姓?

“原来如此!”虽然李纲没有再详细解释,但是听到这里,高俅已经是完全明白了←收敛了脸上笑容,冷冷地瞟了一眼那个呆若木鸡的顾家炙,这才轻哼一声道:“想不到,这所谓的祥瑞奇石居然是假造的!”

宋楚见吴子才不说话,一颗心已经是沉向了无底深渊,当下立马做出了决定←疾步走上前去,朝着高俅深深一揖道:“若非高相公鉴别,下官恐怕就要上了这个刁民的当!圣上即位以来。东南一带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富足,下官原本还想着天赐祥瑞。能够令圣上龙颜大悦,谁知道竟遇到了如此刁民!”他越说越显得口若悬河神态激昂。”我等忝为一方父母,却无识人之明,险些上了别人的当,如今想来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此石既然是造假,下官不敢擅专。还请高相公示下该如何处置?”

高俅倒没有料到宋楚急中生智下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一时间原先地责问倒派不上了用场。然而,他终究是在朝廷中枢浸淫了多年的人,只是略略一怔便有了主意←原本就打算好的,东南民风不似西南那般多变难制,但是,官绅地执是最难制地,更重要的是,就怕这些人为了揣摩上意而闹出什么不可开交地事。趁着这块奇石造假的机会,他正好把事情闹得更大一些。那么,即使他日有人在赵佶耳边叨咕什么江南奇石天下第一,赵佶也会因为今天的事情而有所顾忌。不至于让花石纲的勾当重现东南。

“此事闹得满城风雨,自然不可等闲视之!”

见那顾家炙吓得软倒在地,高俅并不觉得十分同情。要知道,这家人已经使家境小康。处心积虑弄出这样大的事情只是为了换取天子地赏赐,若是不加以惩处,恐怕天下人都会群起仿效,到了那个时候,东西南北的祥瑞恐怕会堆满政事堂。

“宋大人既然为一地父母官,此事便由你审理,我不会插手,但是,届时可让全城百姓前往听审!”他略顿了一顿,见周围的官员全都是脸色变幻不定,便知道这些人都在担心他会如何上奏。只是,这一次的事情非比往常,他不可能也不想就这么轻轻按下去。”正如宋大人所说,奇石造假固然是刁民贪利,但是,诸位都是读书多年的官员,怎么会看不到这些纰漏?此地之事流传太广,我不得不上奏圣上,不过,其中也会多少为你们转圜几句便是。”话点透到这个份上,宋楚等人哪里还会不知道好歹,慌忙一个个打躬作揖地谢了,然后又大大奉承了李纲一番,至于那个倒霉的顾家炙自然人人厌憎′然这一次他们眼力不济铁定要受到处分,但是,总比东瓮到京城方才被人认出是假来的幸运。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能够一眼辨真假的李纲,他们全都没有了刚才的敌意,反而也多了几分感激。一出闹剧过后,顾家炙理所当然地被下了大牢,而高俅则再一次将李纲邀上了马车,只不过,他却不认为李纲会真的一眼辨明真假。

“李纲,若是我没有猜错,怕是你早就偷偷到顾家去看过那块石头吧?”

“果然瞒不过高相公。”李纲并不掩饰,很是爽快地点了点头,“自从得到那个消息开始,我便想方设法进顾家查探,后来一个相熟地公差把我带了进去,乍一看去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只是那篆字却未免画蛇添足了。若是真的不知道而杜撰几个也就算了,偏生那顾家人为了追求繁复而胡乱编造,简直是不知所谓!”

高俅却冷不丁地插话道:“那我问你,若是那块奇石是真的天然而成,那你此番又会如何?”

“如果是真地……”李纲的神情中不免有几分犹豫,最后才咬咬牙道,“横竖圣上仍在求直言,学生也会上书谏劝!玩物丧志的例子古来有之,若是圣上喜欢这一类奇石,上行下效,百姓必将受害,此风不可长,此路不可开!”

“说得好!”高俅这一次终于击节赞叹,无论是对方流露出来的机智还是风骨,都不负史书名臣之名,最重要地是,李纲还年轻!历史上李纲在宋高宗手下曾经官拜尚书右仆射,但是这个宰相只当了七十七天就因为主张北伐而惨遭罢职,所以说,只要培养得当,至少能成为日后大宋的中流砥柱!想到李纲还未应礼部试,而下一次礼部试还有两三年,他立刻便有了主意。”此次事毕,伯纪可有什么打算?”

发觉高俅突然不再称其名而直呼其字,李纲顿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忙欠身答道:“回禀高相公,家父刚刚迁了右文殿修撰,前时有信来要我和家母去京城居住。前几日我已经让几个仆人护送家母上京,不过,我李氏一门自先祖开始从福建迁来无锡居住,此地乃根本不可丢弃,因此我原准备安顿好此地的老宅,便去京城和父母汇合!”

“原来如此。”高俅故准索片刻,突然问道,“令尊可是李夔?”

“正是!”见高俅居然知道父亲的名姓,李纲顿时大奇,要知道,父亲于文学诗词上虽然相当不凡,但是,在朝中却相当谨言慎行,一般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而高俅曾经是位高权重的宰辅,怎么会记得他的父亲?只不过,这种问题却不好当面问出来。

高俅当然知道对方所思所想,但是,他也无意解释,只是略一点头道:“既然礼部试还有两三年的功夫,依我之见,你就不用那么早上京城了。我此次奉旨安抚东南,也需要一个深悉东南风土人情的人从旁辅助。我看你虽然年轻,行事却不但有章法,而且胆略不凡。如何,可愿意和我同行去杭州么?”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李纲几乎本能地迸出这么一句话,见高俅脸上含笑,他不觉又有几分尴尬。”学生自小除了读书之外,便喜欢关心天下大事,也不知被父亲责备过多少回←说我是纸上谈兵不堪任用,我却始终改不了这个习惯。今次随高相公南行,我也希望能够有所进益,他年应试时也好更有底气!”

“伯纪已经是无锡有名的才子,何必妄自菲薄?至于纸上谈兵之说,我却觉得不然。若是从来未曾想过,那么,一旦真的上阵,全无准备之下又哪来的应对之道?”高俅很满意李纲的态度,心中暗自庆幸多年苦心没有白费,“只不过,我目前不方便先给你什么身份,总而言之,将来若是见到什么事,你也不必有顾虑,直接提出来便是!”

离开了无锡,高俅便直接把一干事由写成了奏疏往上呈递,当然,这明面上的折子是一定会通过政事堂的。尽管刘逵很有心从中挑一点纰漏,但是,赵挺之却无意生波,二话不说地把折子转到了御前。而赵佶刚刚因为高俅的前一道奏疏,下旨进楚州市舶司提举钟昌直龙图,集贤殿修撰:拜程之邵太中大夫,加龙图阁直学士,为熙河路都转运使。此时看到这样一篇奇石风波,他立即觉察到了事情背后的隐情。

当着赵挺之和刘逵的面,他便毫不留情地道:“看来,这些人真的是欲以天下奉朕一人了!古来祥瑞便多虚报,如今若是再有人仿效,则天下乱矣!尔等身为宰臣,处置政务之余也有晓谕百官之责,便将伯章的这道奏折明发天下,不得再报祥瑞,不得再以珍奇之物媚上,违者永不磨勘!”

赵挺之闻言暗叹,不露痕迹地和刘逵对视一眼后,他便躬身问道:

“圣上这番处置极为妥当,只是不知道,那无锡县令等人又该如何处置?”

沉吟片刻,赵佶便做出了主张:“查人不明,教谕百姓失职,只是,这职责也不能说完全在他们,各自罚俸半年,若磨勘之期已到,再加一年!”

第16章 赵府宴术惊四座第16章 燕小七单身归来第23章 煽风点火暗报信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6章 初次交锋第19章 似是相识故人来第5章 造膝密陈搬是非第35章 莽天子误打误撞第29章 扬帆出海第32章 黎阳盗祸缘何起第19章 祸水东引第33章 泱泱大国四方朝第6章 朝廷犹重军武事第40章 得家书两女定策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11章 教女无方亦有方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游第23章 明争暗斗第4章 夜半惊心马蹄场第10章 为争位各展身手第30章 权臣能臣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峥嵘第31章 送使节左右为难第15章 细谋划联手制敌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6章 忠心见疑第31章 另有定计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线第31章 大相国寺遇故人第37章 蔡京内举不避亲第27章 屈豪家锋芒初露第19章 婚庆日贵客盈门第13章 观相扑官家有感第33章 见娇婿语重心长第16章 无名火祸及柳门第30章 合圣意越级直擢第18章 辨良骏因祸得福第30章 送别离人生百态第39章 长柚善舞为哪般第27章 为家族父子反目第37章 巧处置恩威并济第38章 杳猫腻踪影既现第31章 万事俱备第38章 闻和亲君臣色变第15章 阉宦手段第40章 双喜临贺客盈门第26章 辽金间宋何偏绮第4章 俏佳人纵论宫闱第11章 度圣意挺之拜相第15章 渝州城风云际会第3章 为婚事两府生波第21章 相聚入云第39章 慰长嫂用心良苦第19章 又见金盒第18章 乔迁之议第8章 却圣意心志弥坚第36章 宫中私语第39章 长柚善舞为哪般第13章 不解之缘乃前定第16章 窥凉州王厚设套第27章 街头遇盗第4章 权相亦有忧心事第32章 结姻亲各有喜忧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3章 明争暗斗第22章 惧降罪蔡攸求父第35章 慰孟后官家疑心第10章 谒见太后第26章 抽丝剥茧见真章第23章 先斩后奏亦良方第2章 相见时难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峥嵘第22章 疑雾重重第3章 锦绣帕内含玄机第29章 各封赏死水微澜第12章 忌立场重臣心疑第26章 辽金间宋何偏绮第12章 应邀约高俅承情第29章 狗急跳墙第23章 千头万绪难排解第26章 闻谏言迅捷应对第9章 为前计兄弟换将第12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第40章 谢幕亦是开幕曲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3章 召宰臣议改枢府第10章 以牙还牙后报来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2章 得圣意严均擢升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3章 晴天霹雳第17章 风起朝堂第40章 尘埃落定第30章 一朝风云突变起第33章 蔡衙内暗生毒计第21章 福宁殿痛陈利害第3章 锦绣帕内含玄机
第16章 赵府宴术惊四座第16章 燕小七单身归来第23章 煽风点火暗报信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6章 初次交锋第19章 似是相识故人来第5章 造膝密陈搬是非第35章 莽天子误打误撞第29章 扬帆出海第32章 黎阳盗祸缘何起第19章 祸水东引第33章 泱泱大国四方朝第6章 朝廷犹重军武事第40章 得家书两女定策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11章 教女无方亦有方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游第23章 明争暗斗第4章 夜半惊心马蹄场第10章 为争位各展身手第30章 权臣能臣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峥嵘第31章 送使节左右为难第15章 细谋划联手制敌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6章 忠心见疑第31章 另有定计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线第31章 大相国寺遇故人第37章 蔡京内举不避亲第27章 屈豪家锋芒初露第19章 婚庆日贵客盈门第13章 观相扑官家有感第33章 见娇婿语重心长第16章 无名火祸及柳门第30章 合圣意越级直擢第18章 辨良骏因祸得福第30章 送别离人生百态第39章 长柚善舞为哪般第27章 为家族父子反目第37章 巧处置恩威并济第38章 杳猫腻踪影既现第31章 万事俱备第38章 闻和亲君臣色变第15章 阉宦手段第40章 双喜临贺客盈门第26章 辽金间宋何偏绮第4章 俏佳人纵论宫闱第11章 度圣意挺之拜相第15章 渝州城风云际会第3章 为婚事两府生波第21章 相聚入云第39章 慰长嫂用心良苦第19章 又见金盒第18章 乔迁之议第8章 却圣意心志弥坚第36章 宫中私语第39章 长柚善舞为哪般第13章 不解之缘乃前定第16章 窥凉州王厚设套第27章 街头遇盗第4章 权相亦有忧心事第32章 结姻亲各有喜忧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3章 明争暗斗第22章 惧降罪蔡攸求父第35章 慰孟后官家疑心第10章 谒见太后第26章 抽丝剥茧见真章第23章 先斩后奏亦良方第2章 相见时难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峥嵘第22章 疑雾重重第3章 锦绣帕内含玄机第29章 各封赏死水微澜第12章 忌立场重臣心疑第26章 辽金间宋何偏绮第12章 应邀约高俅承情第29章 狗急跳墙第23章 千头万绪难排解第26章 闻谏言迅捷应对第9章 为前计兄弟换将第12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第40章 谢幕亦是开幕曲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3章 召宰臣议改枢府第10章 以牙还牙后报来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2章 得圣意严均擢升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3章 晴天霹雳第17章 风起朝堂第40章 尘埃落定第30章 一朝风云突变起第33章 蔡衙内暗生毒计第21章 福宁殿痛陈利害第3章 锦绣帕内含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