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军权

今天换了几个浏览器发布都不能分段,郁闷死我了!!!

“诸位爱卿,不知诸位对于昨日军演有何看法呢?”大殿之上,赵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向文武百官询问道。

“皇上所练野战军果然威武啊!前有迅雷之势击溃党项之贼,后又以一敌四打败我朝禁军,真可谓勇猛之军呐!吾皇圣明!”王钦若以为赵祯少年心性,好胜心切,就一个劲的夸耀他。

“是吗?诸位爱卿也是这样想的么?”赵祯用极其平静的语气问道。

像寇准这样接触赵祯较多,了解他秉性的人,此刻都纷纷保持沉默。而那些个大臣平时没有机会与他独处,所有消息都来源与宫闱传言,并不能准确把握赵祯习性,只能人云亦云的褒词迭出。

“很好!非常好!”赵祯皮笑肉不笑的大声说道:“我大宋真是养了你们这些好臣子啊!谁能告诉朕,禁军是干什么用的?”

“守京师,备征戍!”作为大宋军事顶层官员,许均抢先喊出了口号,不过喊完就脸红了。

“说得倒是很好听,可朕想知道你们能守住么?敢征讨么?朕只是短短训练了不到两年的野战军就可以打得你们这些号称我朝最强军队抱头鼠窜,朕很想知道你们平时都怎么在训练?有没有训练?就你们这样的禁军,朕如何敢相信你们?又如何敢用你们?砰砰砰……”越说越生气的赵祯,最终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小手把龙椅砸的砰砰直响。

“臣有罪,臣有罪……”枢密院与三衙一众武官,看到愤怒的赵祯,一个个噤若寒蝉,只是一个劲的磕头认罪。

稳了稳自己心神,赵祯努力的压制住自己的怒气,才开口说道:“既然你们认罪,那就好办了。小顺子,宣朕旨意吧!”

“诺!”小顺子躬身答道,然后打开手中的圣旨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查三衙有司官员,贪图享乐,荒废军事,疏于训练,一致禁军战力骤减,有大过于社稷,现革去侍卫马指挥使王能,副指挥使葛霸,侍卫步指挥使戴兴,副指挥使张耆,殿前司指挥使许均,副指挥使桑赞等官员职务。”

小顺子歇了口气,继续大声念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三军不可一朝无帅,特此,封平南王杨宗保太尉衔,领殿前都指挥使,高继勋为副使,折惟正兼侍卫马都指挥使,马肃兼副使,种世衡兼侍卫步指挥使,杨金花兼副使,即日起对禁军进行改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改换装备,勤加苦练,恢复禁军威严!钦此!”

“臣遵旨……”众大臣听完旨意稍微迟疑了一会,最终还是选择了臣服。毕竟在宋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每个皇帝上位都会找机会更换三衙禁军统领,只不过赵祯的步子迈得大了些。对于文官当道的宋朝来说,这都没什么,武将么,换了就换了,只要不牵扯文官利益,大家就当没看见,随你怎么玩了。

而宋朝文官集团为什么这么牛呢?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宋太祖开国时候为了笼络人心,说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话语,给予了士大夫集团大义名分;其次是大宋的基层官员和士绅们也是士大夫集团的马前卒,他们代表朝廷与百姓沟通,成为了朝廷与百姓沟通的唯一桥梁,使得皇上想要传个话必须依靠他们,也就不得不与他们妥协;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宋朝士大夫集团占有了大宋绝大部分资源,形成了庞大的利益团体,敢于挑战皇权威严。可以说,宋朝的崛起于衰落都源于士大夫集团,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赵祯之所以先拿武将开刀,也是基于以上原因,先易后难,向来是解决问题之道。

三衙禁军都指挥使司是宋朝名义上所有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构,负责所有军队的训练和作战任务。赵祯更换禁军将领,也就变相的掌握了全国军马,枢密院只是一个用于平衡三衙权利的机构,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平南王啊,您老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您奔波劳累,朕真是于心不忍呀!”赵祯扶着年近古稀的杨宗保坐到靠椅上,郑重的说道。

“官家,您严重了!我大宋江山社稷这么大的重担就压在皇上您一人头上,您还年幼,老臣真才是于心不忍呐!但凡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点用,您就尽管吩咐,保证还能为官家杀敌驱寇!”六十多岁的杨宗保,举着拳头振奋的说道。

杨宗保一身为宋朝征战四方,与夫人穆桂英一起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平南王,正一品武衔。虽然被赵祯拉来担任殿前司都指挥使,看似被降级了,实则不然,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般来说是正二品衔,可却是实打实的军职,统领全国兵马。而平南王只是一个名誉头衔,是没有实权的。

赵祯再三考虑,选择杨宗保来担任这个职务,就是考虑到历史上杨家素来忠义,而且杨宗保一身功勋卓著,地位崇高,年纪贼大,都是可以封住悠悠众口的存在。他这么大年纪,赵祯也不可能真让他去征战,当好门神就可以了。禁军真正的重担反而落在了殿前司副指挥使高继勋及步马两军指挥使的头上了,虽然禁军统称三衙,然步马两军都指挥使的品衔却是正四品,名义上是要规高继勋统领的。

待各司都指挥使和副使都到齐后,赵祯又对杨宗保说道:“您瞧瞧,这些个家伙都还年轻,一个个调皮捣蛋,以后您老就多费心了!”

“官家放心,老臣一定替您看好禁军。”

“那就有劳爱卿了!”赵祯转过头对高继勋等人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主要为了禁军改编一事。朕观察多日,发现禁军中也多有滥竽充数之辈,朕要你们从禁军中挑选精锐之士,不足之数你们自行从各地征召,补足十万禁军之数。步马军采用现有野战军装备,殿前司更换新式装备,朕会安排给你们送到。另外朕宣布,从今日起,所有参与改编后的军队都采用新式军礼和新式编制,以作永例。”

“遵旨!”众人齐声答道。

“好了,诸位回去抓紧时间,尽快替朕把禁军训练好!”赵祯说完朝他们挥了挥手。

“官家,老臣听闻您在延安之战中,使用新式连弩重创党项贼寇,不知您当时有没有发现党项贼寇使用他们的神臂弩,老臣曾与他们交过手,他们有一种弩比我朝神臂弩还要强大,百步之内,我军步人甲都不能抵御其威力,甚是凶猛啊!”杨宗保看到其他人离去,就与赵祯攀谈起来。

“您老这么一说,朕当时还真没发现呢!他们使用的好像只有弓箭,没有发现那个神臂弩。”赵祯原以为只有大宋才有神臂弩,没想到党项人也精于此道,甚是惊讶。

“据说这些神臂弩在党项人中也十分稀少,全部由一种叫‘铁鹞子‘的人掌握着,他们个个都是隐藏、搏杀、刺杀、追踪的好手。由此看来,上次官家击溃的那些党项贼寇应该只是些小部落,没有权利掌握精锐的‘铁鹞子’。”杨宗保看赵祯一年疑惑的样子,就给他解释了一下党项的神秘部队。

赵祯听到“铁鹞子”,终于想起史书上却有记载党项有这么一支神秘的特种兵,于是下意识的点点头。

杨宗保接着说道:“老臣听闻官家前些年曾对我朝兵器进行了改进,不知效果如何,老臣这心一直痒痒的,现在终于有机会见识一番了。”

“您老放心吧,保证不让您失望,朕虽然没有见过党项的神臂弩,但敢打包票,现在咱们的神臂弩过之而无不及。”赵祯想了想自己改进后的神臂弩的威力,信誓旦旦的对杨宗保说道。

“那老臣就拭目以待了!”杨宗保笑呵呵的说道。

“杨老,朕现在一个想法,请您斧正一下。现在野战军的步兵装备基本是长枪、大盾、连弩,野外作战是没问题,但在城中却有所不及。而殿前司主要防御京城,面临的就是城市作战,朕想去掉长枪和大盾,改为唐刀和圆盾,增加灵活性。另外,城中空间不足,现在弩箭的威力有些浪费,所以朕想适当增加弩箭数量,减少射击威力,提高射击持续时间。以您征战一生经验,看看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赵祯毕竟没有亲身经历多少战争,虽然有些想法,还是找个当时代的专家验证一下为好,于是他便向杨宗保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杨宗保沉思了一会才对赵祯说道:“老臣一生征战无数,既跟敌人打过野战,也被逼无奈守过城池。就老臣的经验来看,确实有很多野战武器不利于城市巷战,野战需要大开大合,城中则需要小巧灵活。老臣认为官家您的想法是可行的!”

“虽然理论如此,咱们还是拿事实说话吧!待朕生产一些样品,杨老您在拿去试用评估一下,可以的话在大量生产,您看可否?”

“甚善!老臣就静待佳音了!现在老臣可以去看看您改进的武器了吧!”杨宗保急切的对赵祯说道。

“您老请!慢走啊……”

“哈哈……皇上请回吧!老臣还能骑得动马呢!”杨宗保挺着身子,笑哈哈的离去了。

第92章 神药现世第16章 三关战役12第69章 全面剿匪第46章 宋脱协议第35章 活字印刷术第50章 交通事故第30章 白玉堂的归宿第45章 王仇献策第49章 结党探索第119章 京城来人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第113章 年度总结第47章 结党不营私第62章 西夏态势第56章 五年计划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7章 三关战役3第53章 梦想地产第64章 战场风云第5章 东南研究中心上第30章 边疆噩耗第49章 结党探索第13章 开学在即第9章 大白香第12章 送钱上门第82章 奇怪的风轮船第23章 视察工作第34章 班师回朝第100章 机遇与挑战第41章 天圣军演下第75章 空中运输队第28章 寿宴上第41章 收买军心第23章 伉俪相遇第24章 泡妞进行曲第62章 西夏态势第18章 武备研究第83章 横空出世第67章 术业有专攻第6章 十三太保第52章 前仆后继第13章 开学在即第117章 抗震救灾第48章 道路与海盐第25章 大练兵一第83章 横空出世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2章 扬州之旅第42章 神迹再现第60章 筹划工业体系第26章 大练兵二第33章 战后事宜第91章 体温计第10章 三关战役6第30章 边疆噩耗第71章 讨梁会议第39章 殿试轶事第33章 北野整编第35章 辽国政变第46章 脱思麻部的危机第41章 狗血剧情第92章 水师学堂第27章 传说中的“仙术”第42章 军权第65章 迟来的躁动第55章 招工遇阻第56章 五年计划第23章 视察工作第53章 真相大白第40章 天圣军演上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57章 提亲第96章 初见端倪第34章 西夏立国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106章 遭遇战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88章 江防舰队第44章 职业技术学院第40章 献俘开始第4章 辽军南侵第112章 王宣恩面圣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37章 登基大典第99章 月饼第47章 援助脱思麻部第48章 三党构思第18章 武备研究第6章 东南研究中心下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58章 暗流涌动第70章 三方和谈第32章 功毕一役第7章 师生对第3章 做人要讲道理第73章 偷梁换柱第90章 时来孕至第20章 三关战役16第36章 应对之策第53章 梦想地产
第92章 神药现世第16章 三关战役12第69章 全面剿匪第46章 宋脱协议第35章 活字印刷术第50章 交通事故第30章 白玉堂的归宿第45章 王仇献策第49章 结党探索第119章 京城来人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第113章 年度总结第47章 结党不营私第62章 西夏态势第56章 五年计划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7章 三关战役3第53章 梦想地产第64章 战场风云第5章 东南研究中心上第30章 边疆噩耗第49章 结党探索第13章 开学在即第9章 大白香第12章 送钱上门第82章 奇怪的风轮船第23章 视察工作第34章 班师回朝第100章 机遇与挑战第41章 天圣军演下第75章 空中运输队第28章 寿宴上第41章 收买军心第23章 伉俪相遇第24章 泡妞进行曲第62章 西夏态势第18章 武备研究第83章 横空出世第67章 术业有专攻第6章 十三太保第52章 前仆后继第13章 开学在即第117章 抗震救灾第48章 道路与海盐第25章 大练兵一第83章 横空出世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2章 扬州之旅第42章 神迹再现第60章 筹划工业体系第26章 大练兵二第33章 战后事宜第91章 体温计第10章 三关战役6第30章 边疆噩耗第71章 讨梁会议第39章 殿试轶事第33章 北野整编第35章 辽国政变第46章 脱思麻部的危机第41章 狗血剧情第92章 水师学堂第27章 传说中的“仙术”第42章 军权第65章 迟来的躁动第55章 招工遇阻第56章 五年计划第23章 视察工作第53章 真相大白第40章 天圣军演上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57章 提亲第96章 初见端倪第34章 西夏立国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106章 遭遇战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88章 江防舰队第44章 职业技术学院第40章 献俘开始第4章 辽军南侵第112章 王宣恩面圣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37章 登基大典第99章 月饼第47章 援助脱思麻部第48章 三党构思第18章 武备研究第6章 东南研究中心下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58章 暗流涌动第70章 三方和谈第32章 功毕一役第7章 师生对第3章 做人要讲道理第73章 偷梁换柱第90章 时来孕至第20章 三关战役16第36章 应对之策第53章 梦想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