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

任谁也没想到, 一直默默无闻的八皇子荣锦棠, 偏入了隆庆帝的眼。

大殿里一时安静极了, 无论是宫妃皇子还是文武百官,无一人出声。

可端王那还没读完, 只听他继续道:“大业未了,朕心难安,命继帝尊嫡母为皇太后主持六宫事,尊母淑妃为淑太贵妃协理六宫。命八位内阁忠心为国,匡扶继帝。封靖郡王皇三子荣锦榆为靖亲王,封地溧水,孝母妃苏贵妃为靖太贵妃,荣养封地。封平郡王皇四子荣锦桉为平亲王, 封地蒙府,孝母妃庄太妃, 荣养封地。封湘郡王皇六子荣锦松为湘亲王,封地业康,孝母妃敬太妃, 荣养封地。”

这一串安排实在内涵颇深,只端王那喘了口气,又继续读。

“明郡王皇七子荣锦桢、皇九子荣锦杬未弱冠, 待继帝另封。”

“颍州未归,国破民乱,望继帝效先祖勇武,归我大越荣安。”

“隆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 于乾元殿书房。”

这一次是终于没了。

这一封长长的遗诏,前半段都是隆庆帝在回忆过去,而后面却在不断安排未来。

他走得不甘不愿匆匆忙忙,未尽之事太多,有生之年也没能看到。

端王双手捧着遗诏高高举起,对人群中的荣锦棠道:“殿下,请接旨。”

荣锦棠还没动,倒是贵妃一下子坐倒在椅子上:“不可能,不可能。”

王皇后扫她一眼:“靖太贵妃,你说什么?”

这个封号一下子把苏蔓刺激的抬起头来,她一张妩媚的脸这会儿惨白一片,额头上星星点点的汗水,嘴唇不停的哆嗦。

“娘娘……是不是念错了?怎么可能,不是……”

她到底心里害怕,没敢实在说出来。

王皇后没应话,扭头去问:“端皇叔,您看这?”

端王同王皇后差不多的年纪,看上去倒是年轻许多,听了王皇后的话只答:“大行皇帝遗诏是去岁小年夜启诏,由大行皇帝亲口所言,由周阁老亲笔所书,起居舍人张之亭也一同记录于《隆庆起居考》里,娘娘是否要去取来再读?”

端王这一番讲来明明白白坦坦荡荡,他从头到尾都没搭理苏贵妃,只同王皇后一人回话。

王皇后点了点头,去问苏蔓:“妹妹,你看要取起居注吗?”

话是极温和的,态度就不是了。

大殿上这一番往来实在是往苏蔓心口上刺刀,隆庆帝几乎宠爱了她三十年,对她所出的几个孩子也一直疼爱有加,她实在是没有想到……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以往恩爱如浮云,镜花水月皆成空。她被他一封薄薄的诏书赶出了凤鸾宫,从此以后就没有苏贵妃了,只有靖太贵妃。她的额外荣封,还是从了儿子的。

苏蔓眼里的泪如伤心的雨,不管不顾倾泻而出。

呜呜咽咽的哭声回荡在大殿里,听得人人心中难安。

王皇后皱眉看了一眼七皇子:“老七,还不快扶你母妃起来。”

七皇子这会儿已经傻了,他呆愣愣上前,轻轻搀扶起苏蔓,没有说话。

靖王不在,母子两个顿时慌张起来。大殿里里里外外都是禁军,满朝文武看在眼里,她们什么都做不了。

王皇后又去看端王。

端王再次道:“纯王殿下,请接旨。”

荣锦棠从一众郡王里缓步而出,他俊美无双,身姿挺拔,一双美目微微泛红,显然是伤心至极。

他在群臣的瞩目下走到端王身前,一甩衣摆利落跪下:“儿臣,谨遵父命。”

端王把遗诏放到他双手之内,亲自下来把他扶起:“殿下,须得安排丧事了。”

荣锦棠点了点头,迅速安排起来:“命礼部、宗人府即可修整乾清宫,五品以上朝臣及三品以上内命妇即可进宫守灵,命钦天监爻算出殡日,命工部加紧修缮平陵,中书省起草诏书,大行皇帝殡天,举国国丧二十七日,二十七日后以丧钟除服。”

他安排完这些,突然顿住了,少顷又说:“父皇一生勤勉,传帝位于儿臣,儿臣定当夙兴夜寐,不负父皇遗命。”

这一次满朝文武一齐声诵:“殿下英明。”

前朝里这些事儿,后宫是几日后才知道的。

文墨院里当天已经挂上了白,直到先帝头七时晴画才从御膳房的小黄门那里听到只字片语。

她一路上揣着怦怦跳的心,快步回了屋子。

付巧言正在读书。

她自己选了一本大越开国时的史话,正读到圣武皇后那一章。

晴画刚一进来,她就问:“今日倒是快。”

“小主,你猜我听到什么?”晴画把食盒放到桌上,快步进了卧室凑到付巧言跟前,一张小脸冻得通红。

付巧言把手炉递给她暖手:“什么?”

晴画使劲压低了声音,却还是能从她颤抖的尾音里听到些许兴奋来。

“小张子说,咱们八殿下继位了。”

付巧言猛地站了起来,这一刻她脑子里空白一片,什么都不知道了。

晴画还在那说:“小主,以后您就是娘娘了。”

娘娘两个字,让付巧言猛地回过神来。

她摇了摇头:“还未开登基大典,八殿下就还没继位。且说八殿下继位了,我也不是娘娘。”

“小主……”

付巧言又拿起书来,只一双手颤抖地出卖了她的慌张。

“我们只能在这里等,殿下说我们是什么,我们才是什么。”

付巧言是郡王良媛,无品无级,自然是轮不到她给先帝哭灵的,只她们在自己屋里也要一日三次行三叩九拜之礼,也算是为先帝守孝。

在持服的二十七日里荣锦棠并未回过文墨院,二十日起过去,宫里除了服,他也依旧没有回来。

他已经是这座用长信宫新的主人了,他的家在鱼跃门里。

隆庆帝去后第四十九日是钦天监算的出殡日,这一日储君纯王荣锦棠亲自扶灵,直送隆庆帝与显庆皇后安葬于平陵。为了这一日合葬,显庆皇后在永宁寺整整等了四十四年。

因继帝还未继位而还是皇后的王婵娟站在自己坤和宫的正殿前,遥遥望向卧龙山的方向。

“秀莲,你说这会儿他高兴吗?”

冯秀莲陪在一旁,帮她紧紧系好披风的带子。

王皇后的脸在风雪里若隐若现,她一双凤目微沉,泛起一点点如珠的泪光。

“想必,已经一家团聚,如他所愿了。”

冯秀莲哽咽道:“娘娘……你还有纯王殿下。”

王皇后猛地闭上眼睛,温热的泪顺着脸颊流淌:“纯王殿下也不是我的啊,我啊,什么都没有了。”

白茫茫的雾气遮住了她的脸,风雪里也再没有其他人说话。

大行皇帝出殡这一天,天降暴雪,笼罩了整个上京。

就在这一片红墙白瓦间,大越第九位皇帝,荣锦棠继位。

这一日是隆庆四十四年三月初十。同一日靖王从封地溧水连上三道折子,一为恭祝新帝继位,二想请接靖太贵妃荣养,三是以溧水军务变动为由请立新军,以期夺回大越故土。

新帝未回。

荣锦棠从来不是着急的人,他继位以后除立表哥沈聆为禁军统领,其余八位内阁和六位尚书一人未动,前朝里仿佛相安无事。

隆庆四十四年三月二十,荣锦棠始封潜邸时妃妾。

住在文墨院的三位良媛全部封为淑女,尚宫局的四位侍寝宫女里,便只有淑妃赐的改名为张欣瑶的知画同封淑女,其余皆只给了赏赐。

荣锦棠刚过十七生辰,后宫实在不丰,满打满算便只有四个淑女,还都是娘娘们赐的宫女,实在是没有一个能叫人亮眼的。

因着是新人,付巧言她们搬宫的时候就好生热闹了一回。

册封旨意一下,她们就要离开文墨院的后院,从鱼跃门回到后宫,各自去新封的宫室。

淑女是最低一级的宫妃,按制只能跟着主位娘娘们住。荣锦棠还未有主位妃妾,她们四个的住所就有些意思了。

这会儿离隆庆帝殡天已经过了两月,西六宫里的太妃们全部都搬出去了,太后娘娘去了慈宁宫,新帝的养母淑太贵妃也被太后娘娘请去住在慈宁宫的安宁殿,好一起处理宫事。

剩下的几位妃子,贤太妃在先帝走后两日也殁了,只靖太贵妃、庄太妃、和太妃、顺太妃并几位太昭仪和太婕妤住在慈寿宫里,因着慈寿宫住不下那么多太妃,剩余的下三位小主们就都去了永宁寺荣养。

本来热闹的长信宫一下子便冷清下来,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西六宫如今荒凉的很,只两个月就显得有些凋零了。

付巧言这一回回来终于可以走宫道了,从鱼跃门到西六宫其实不过两刻的路,当日她出去的时候整整走了一个时辰。

新帝的淑女们都是今日搬进来的,

只她们每人就一个伺候的小宫人,剩下帮忙搬妆箱的都是文墨院的老人,因着不太熟倒是也没热闹到那里去。

付巧言被分到长春宫的后殿西侧殿,兰若跟她一起,住东侧殿。孙慧慧同张欣瑶则在旁边的碧云宫后殿。

她们只是淑女,没资格独住后殿,以往多是两个小主一起住一个偏殿的。

不过因着西六宫都空着,尚宫局的人也不会同新妃子们过不去,都是分开一人一边来住。

因着也不知到底谁最受宠,干脆所有淑女的屋子都换了新家具,付巧言一步跨进原来顺嫔的宫室,顿时被满眼新绿亮了眼。

三月末,正是桃树抽芽,满树碧绿。

长春宫的偏殿其实同文墨院差不多大小,只墙上都刷了大白,屋里也换了一水的整齐枣木家具,新人新屋新家具,倒是很有新气。

晴画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回身向付巧言说:“那奴婢先给小主道喜了,祝小主前程似锦,福气安康。”

付巧言点了点她鼻子:“借你吉言。”

长春宫之所以叫长春宫,只因前后院中栽种的桃树长势喜人,年年春日里桃花繁荣,暗合了长春之意。

当年顺嫔能赐住长春宫,也是看在她一对双生儿女的面子上。

在长春宫只住了几日付巧言便习惯了下来。

这里的日子比文墨院要规矩一些,早上不能起的太迟,要不然热水和早膳就都没了,晚上也不能歇的太晚,宫灯里的灯油每月都有定数,实在也没有多余的可烧。

付巧言没什么家当,在文墨院也没得什么赏赐,只这次封淑女时跟其他三位一起得了一对簪子并两匹好料子,其他的就再没了。

她倒是对这些不太在意,只是这一天天日子过去,倒有些怀念景玉宫的那些书来。

没书读实在是有些难熬,付巧言只好就捡着从景玉宫带来的深色料子给荣锦棠绣腰带。

同桃蕊学了一年的绣活,她的手艺也已经十分出众,如今无事可做,就绣的格外细致。

她也没选那五颜六色的如意吉祥图,却另辟蹊径,选了千里江山图做蓝本,绣了一副大气磅礴的锦绣河山。

四月的时候,院中的桃花开了。

那若隐若现的香气随着春风飘入屋内,付巧言最喜欢每日午后坐在窗边,一针一线仔细做绣活。

虽说已经除服,但新帝一没选秀二没临幸宫妃,看那个意思还要为先帝再守孝一阵。

他不来后边,付巧言也不着急。她倒是十分担心淑妃娘娘,只现在离得近了,她却不敢出去一步。

这一日正是春光晴好,付巧言见外面阳光璀璨,难得动了出屋的心。

长春宫的后殿里只住了四个人,她觉着兰若也不像是事多的,应当也不会挑理。

念头一旦动了,付巧言就再也坐不住,她招呼晴画:“且把那套茶具摆出来,我们去外面吹吹风去。”

晴画一听,顿时笑得眼睛成了一条缝,欢呼着蹦起来去找茶具:“小主,我就说老在屋里闷着不好。”

付巧言见她那么高兴,心情也很畅快,笑说:“以前是不敢,我瞧着兰小主也不怎么出来的样子,应当是不太介怀的,我们在外面安静些,别吵着她就是了。”

“恩,我听小主的!”晴画把那套茶具取了来,还是文墨院人人都有的最普通的青瓷。

“小主想喝什么?”

付巧言又笑:“你这丫头,我们只有小雀舌,还有什么可挑的?”

晴画从柜子里摸出个瓷瓶来,神神秘秘碰到她跟前:“咱们搬来这里前宁大伴其实给了些蜂蜜,我也不知道其他小主有没有,就藏了起来,小主想喝吗?”

付巧言喜食甜,偶尔晚上有八宝粥、玉米酥、红枣馒头或者只是南瓜小饼,她都能吃的干干净净。晴画自然是把她喜好记在心里的。

听到有蜂蜜,付巧言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这东西在家中时不算太便宜,逢年过节母亲也会给他做一碗花蜜露,进了宫倒是在淑妃那里蹭过几回,如今是再也没有了的。

“那先收起来吧,等明日里我们偷偷吃。”

晴画这才找了小炉子煮起水来。

等水烧开的功夫,她又取了一小碟子杏仁酥,先把它端到外面去,才进来请付巧言:“小主,走吧,是读书还是绣花?”

付巧言想了想,取了巴掌大的锦帕:“反正我们日日无事,从今日起我教你做绣活吧?”

晴画一直就很喜欢做这些小东西,只她手艺不好,在家时也没正经学过,只能磕磕巴巴做些简单的缝补活计。最近付巧言绣腰带,她就瞪着眼悄悄瞧过许多回了。

“真的?小主你真好。”晴画小脸激动的都红了。

付巧言点点头,起身推开了房门。

外面阳光晴好,春风徐徐而来,吹动了她鬓间乌黑的秀发。

付巧言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春天美好的香意。

后殿院中种了三颗桃树,旁边则是圆形的石桌石凳,晴画早就擦干净了凳子,请她坐到小桌旁,又把茶端出来泡上。

这一手煮茶的活付巧言教了她很久,如今也是有模有样的了。

很快雀舌的茶叶卷就慢慢舒展开,弥漫出怡人心脾的茶香。

树影摇曳间是斑驳的光影,鼻尖满是香甜的气息,这一个安静的午后,倒叫人心生畅快来。

主仆两个在外面悠闲了很久,付巧言才拿起锦帕:“先教你绣蝙蝠纹吧?一样一样来,以后你手艺好,咱们的衣裳就靠你了。”

晴画认真点点头:“小主,我一定好好学!”

有了事做日子过的就快了,没过几天付巧言又让晴画准备,主仆两个准备再去外面沐春。

不过这一次出屋的不止她们两个。

这边刚一坐定,对面偏屋就开了门,一个瘦小的身影从屋里出来,一下子走入阳光下。

“付姐姐,一起住许久,还没同你请过安。”

兰若声音甜甜的,带着少女独有的芬芳,比桃蕊那一把甜嗓子多了三分青涩。

付巧言可当不得她请安,听了忙站起来也跟着笑:“兰妹妹说的什么话,都是一宫姐妹,哪里有什么请不请安的。”

兰若走到圆桌旁,她看了一眼桌上的茶点,微微有些踟蹰:“姐姐,你会下棋吗?”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结尾的①,忘记写备注了orz: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四海。这句参考康熙遗诏,修改简写。

感谢~Amanda、江林无湖、鸡扣老婆的地雷~

八点十五还有一更~么么哒!

人物未许 二更再见 二更琴音泡汤第一百章啦!非常高兴~谢谢大家的支持!成长 二更醒来 加更石榴 加更惊梦再见再见琴音祭祀 二更宸嫔 二更出宫琳琅 二更兰若最好 二更习惯番外五颍州知晓病好新年姐弟石榴 加更安如孕事 二更挺好婶娘长大宫宴莲姑姑番外二急病安排 二更婕妤坦白 二更孕吐人选 加更秋闱最好 二更扫洗处添香番外五泡汤遗命未许 二更番外四乱事人物永巷修游湖 二更大捷 二更传言昭仪 二更母亲出宫安如 修番外四选侍 二更安排 二更醒来 加更宫宴宸妃新年新生 二更迷茫验身叶真腰带人选 二更番外五长春宫无妨 二更习惯高中 二更生辰大捷 二更真好扫洗处开宴皇后宫宴桃蕊弟弟陪伴 二更安如 修番外一无妨 二更新衣纠结 二更旧闻 二更祭祖大捷 二更番外三番外四舍得面圣
人物未许 二更再见 二更琴音泡汤第一百章啦!非常高兴~谢谢大家的支持!成长 二更醒来 加更石榴 加更惊梦再见再见琴音祭祀 二更宸嫔 二更出宫琳琅 二更兰若最好 二更习惯番外五颍州知晓病好新年姐弟石榴 加更安如孕事 二更挺好婶娘长大宫宴莲姑姑番外二急病安排 二更婕妤坦白 二更孕吐人选 加更秋闱最好 二更扫洗处添香番外五泡汤遗命未许 二更番外四乱事人物永巷修游湖 二更大捷 二更传言昭仪 二更母亲出宫安如 修番外四选侍 二更安排 二更醒来 加更宫宴宸妃新年新生 二更迷茫验身叶真腰带人选 二更番外五长春宫无妨 二更习惯高中 二更生辰大捷 二更真好扫洗处开宴皇后宫宴桃蕊弟弟陪伴 二更安如 修番外一无妨 二更新衣纠结 二更旧闻 二更祭祖大捷 二更番外三番外四舍得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