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明朝其实很牛叉(1)

十月初二,因为昨天大明书局建立的关系,原本是每一个月初一的大朝会被改在了今天。

昨天大明书局的成功给了张雷很大的信心,他开始准备自己的计划了,那就是在今后的出版物之中掺杂后代的就一些思想和观念。有了先进的科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

作为驸马,而且是特立独行的驸马,张雷是从来都不参与朝堂上面朝政的讨论的,而是只说自己的科技方面的事情,不涉及政治这一点,也是崇祯能够如此信任他的最大的原因。

早朝进行了一大半,崇祯除了问一下大明书局的情况之外,其他的时候根本就感觉和张雷没有任何关系一样。张雷也乐得自在,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面。

“报……”外面突然传来一个很大的喊声,大家都朝大门地方看去,一个身穿军服的传令兵站在外面,手中拿着一本折子,他是从前线回来的通报战况的。

随着这一声叫喊,崇祯马上叫停了正在讨论的话题,然后让这人进来。

这士兵看起来像是刚刚从前线回来的,身上都还来不及换上干净衣服,进来的时候都隐隐约约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在场的人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进了门之后这士兵马上双膝跪地,崇祯朝王承恩怒了努嘴,王承恩赶紧去拿了战报过来交给崇祯。崇祯看了一遍之后,顿时喜笑颜开,又交给王承恩说道:“好了,你给大家念一念。”

王承恩开始念起来:“六年七月十四,后金兵取旅顺,当是时,总兵官黄龙驻守旅顺,因鸭绿江有战事,黄龙派水师往授,孔有德等侦知旅顺空虚,遂带领后金兵袭其城。红衣炮队显神威,水师大胜。游击李惟鸾守旅顺,炮战敌军,经数日,敌军死伤无数,胜。”

这战报一念出来,崇祯随即大笑道:“哈哈,大明又胜了。”

整个朝堂上的大臣全部都跪下来,高声呼喊:“皇上英明。”

崇祯满心欢喜接受了群臣的朝贺,然后说道:“还是火炮队帮了大忙啊,之前张爱卿一直劝说朕要建立火炮队,朕还犹豫了很长的时间,现在看来这还是很有必要的嘛。张爱卿。”

“啊?在,臣在。”张雷突然听到崇祯叫自己的名字,忙不迭回答道。

崇祯说道:“这次打了胜战,火炮队立了很大的功劳啊,火炮队和军工厂都是你在管理,你这可算是立了大功劳啊。”

张雷躬身回答:“臣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皇上从善如流,目光高远,壮大了火炮队,这才是根本啊。”

一番马屁拍得崇祯心情舒畅,更是喜上加喜,再加上国库里面也有了那么一点点钱,便对那传令兵说道:“很好,将士们都幸苦了,等天下太平后,朕必定会大大的封赏,现在朕就先下拨两万两白银,分发给将士们吧。”当即他便写了圣旨让王承恩交给这士兵。想起不久之前,自己还因为发不出军饷而导致部将叛乱而成宁远之战,现如今却是一下子就是两万两。他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这样的快感了,而这一切都多亏了张雷。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朝那边多看了几眼。

“谢皇上,将士们保家卫国乃是天职,承蒙皇上挂念,披被恩泽,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士兵喜极而泣,整个人都跪爬在了地上。

张雷说道:“皇上,两万两白银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上路途遥远,又是战乱地区,不如派了四海镖局去押运,确保万无一失。”

这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而且张雷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崇祯便毫不犹豫地说道:“行了行了,朕准了。”

张雷又趁热打铁说道:“皇上,红衣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操作繁琐,并且不利于单兵作战,臣以为应该壮大神机营,以大批战士为主要的作战队伍,而且臣以为,先下手为强,若是能够在大战之前便将敌军设施摧毁,那便事半功倍了。因此,臣以为有必要研发出新的武器来,比如定时爆炸的炸弹,触发式的地雷等。”

“哈哈,张爱卿啊,你的话说的很对呀,不过有一点你或许不知道吧,你说的这些武器早就有啦。只是因为国库空虚,无力承担,所以这些便没有装备军队,本来朕都差点已经将这些东西忘记了,你这样一提出来,朕倒是记起来了,这些东西全部都在应天府呢。现在咱们的情况已经日渐好转了,朕也觉得应该到了继续下去的时候了。”

这话倒是让张雷震惊万分,原来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定时炸弹和地雷了吗?这消息简直就要让张雷高呼老天爷了。那清末战争要是用上这些东西,加点策略,那些欧洲什么的舰队就是狗屎啊。你想,那时候大多还是木船,就算有铁船那也就是外表包了一点铁,若是有定时炸弹,让人潜水过去把炸弹贴在敌船上,那还不是一炸一个准啊?或者是直接丢到敌人船舱里面去,那还不是妥妥的?结果呢?清末数十年战乱,被蛮夷小国打得上窜下跳,尊严尽失,满清三百年,到底做了什么?越活越倒退了吗?

他当即双膝跪地,大声说道:“皇上,火炮队成立至今,数战数捷,科技之威力可见一斑,臣奏请皇上准许大明军工厂重启对这些武器的研究和生产,装备军队,臣相信,一旦如此,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好,朕也觉得必将如此,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咱们掌握了先进的科技,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你的格物院必须负担的重任,朕便准许了你,半年之内,朕要看到一支装备更为齐全的军队!”崇祯雄心万丈地说道。

张雷大喜,同时也心中也是十分郁闷,若是早知道这个消息,那开辟张家岛的时候自己又何必那么费尽心机来做什么炸弹?

“臣定当不负皇恩。”张雷郑重其事地说。

崇祯说道:“那朕便让你去应天府,全力督造,再派徐爱卿协助你,同样,你们俩都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臣领旨。”

“老臣遵旨。”

这事情就算是过去了,被中断的朝会还是继续开始,而张雷的心神,却早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看来这个大明朝,自己还真的是不够了解啊。很难想像,若是大明朝国库充盈,那还有满清什么事……

散了朝,照例是和徐光启一起,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真的没想到,大明朝已经有了如此先进的东西,我一直想做,但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头绪,现在却是不用我来做了。”张雷感慨万分地说道。

徐光启也感慨说:“是的,其实你还有很多都不知道,我就说你的火铳吧,我是眼睁睁看着你把火铳一点点的努力改造而成的,但是实际上,大明有比这更加先进的三眼火铳乃至十眼火铳。更有其他许许多多你连想都想不到的东西。”

“怎么会这样?那我做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呢?或许咱们军队现在使用的装备都会不一样了。”张雷有些着急地说。

“必定会不一样的,先不说这虎尊炮就比你这红衣大炮要先进得多,其实早在百年之前,永乐大帝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徐光启又带来了一个让张雷震撼无比的消息。

崛起于公元十四世纪的明代,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使用刀、枪、剑、戟等冷兵器的时代。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是,明代是火器获得较大发展的时期,例如明太祖开国时期,军队就装备了大量火器,在扫平群雄、北伐蒙元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洪武十三年规定,“凡军一百户”,要有铳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枪手四十名。其中,装备火器的铳手占了编制的百分之十。

到了明成祖执政时期,更组建了世界最早的,专门装备火器的新兵种——神机营。这比欧洲在16世纪初西班牙创建的火枪兵,要早一个世纪左右。神机营刚组建,就与游牧在蒙古草原的鞑靼、瓦剌骑兵进行生死博斗,凭着火力优势,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明代统治者重视火器,不断在军队中推广各种火器。在明成化年间,使用火器的军人,在军队编制中的比例,从明初的百分之十发展到三分之一左右。[3]而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明军中有的步兵营,使用火器的军人竟占了编制的百分之五十。这类步兵营就驻扎在蓟北长城一带,领导者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生于1528年,山东人氏,出身将门,考中武举,开始了戎马生涯。当时,沿海地区不断受到倭寇的搔扰,戚继光先后支持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区的海防,取得了平定东南沿海倭患的胜利,建成了一支战无不胜的“戚家军”。后来,戚继光又移师长城,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等镇,防御经常南下抢掠的蒙古贵族。维护疆土安宁。

明代前期,明军装备的火器主要是国产货,有手铳、碗口炮等,明代中后期,有很多先进的火器从外国传入,并大规模装备明军。例如戚继光的军队中装备的火器主要有无敌大将军、佛朗机、鸟铳等。其中,佛朗机这种火器产于欧洲,明人仿制出多种型号,无敌大将军就是其中之一;而鸟铳,则被很多人认为是传自日本。

虎蹲炮是为了弥补一些外国火器的缺点而创造的炮,可算为国产火器争了光。最初,戚继光在东南沿海与倭寇作战时,发现鸟铳与佛朗机在使用时并不如意,“鸟铳虽准而力小,难御大队,难守险阻,难张威武”,“佛朗机更重,更难于杠行”,由此计划要创造一种比鸟铳力大,能防御大队敌人的火器,这就是著名的“虎蹲炮”。这种炮“比鸟铳,一可当百”;比佛朗机更轻,更便于携带,野战时机动性强,防御则可控扼险隘。

这个时期的明政府开始对明初流传下来的旧炮进行改造,以适应作战需要。《大明会典.火器篇》记载明人陆续将一批手统及碗口铳改装成新式的“中样佛朗机”就是一个好例子。

戚继光也主张“器械旧有可有者,更新之;不堪者,改造之;原未有者,创造之。”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堪者,改造之”这句话,被戚继光认定为“不堪用”而需要“改造”的旧炮有碗口炮、毒虎大炮、而即将要“改造”出的新炮就是“虎蹲炮”了。《练兵实纪》称:“‘碗口炮’腹小口大,项短药少,子重,发出无力,不堪用。如用之必须腹长三尺以上,而铅子合口送至腹底发出,乃急且中也。五十人之中,可备一位,以防要路大势冲突之寇,今取名虎蹲炮即是。”清楚地指出了“不堪用”的碗口炮被改制成了虎蹲炮。此炮首尾2尺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36斤.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野战,轰击倭寇密集的作战队形,有效地抑制其疯狂的攻势

在路上,张雷和徐光启两人谈论了许多,在军事装备方面,张雷得到了一些自己之前连想都没想过的装备的消息。

出于对这些武器的迫不及待的渴望,张雷回到家里面之后马上就向两位夫人报告了这个消息,听说张雷要去应天府,两女都十分不舍,但是还是体贴地为张雷整理行装。而徐光启那边,因为考虑到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特别乘坐的是舒适的马车。就这样,在向崇祯请辞了之后,一支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天冷了,张雷也不敢坐在马上面吹冷风,而是和徐光启一起,坐在有暖炉的铺着毛毯的马车里面,这马车十分巨大,有普通小车的四倍大小,里面有床有椅子,简直就是一间活动暖房。

“徐大人,这应天府存着的那些武器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吗?”张雷到现在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便问道。

徐光启笑着说:“哈哈,现在你是不是感觉到挫败了?其实大明朝的人才多不胜数,只是还没有挖掘出来罢了,而你恰恰是因为表现得太过枪眼了才被注意到的。在军事方面,你的这些武器其实都算是落后的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敢把战船的设计图纸给你,就算是你做出来了,比现在用到的那些要先进一些,却远远代表不了大明朝最先进的水平。”

张雷郁闷地说道:“我的徐大人啊,看着你挺老实的怎么老给我出后招呢,这可是我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弄出来的玩意儿,然后你告诉我这都是过时的东西了,你说我听了……完了,现在我想吐血。”

徐光启笑道:“得了吧,你要那最先进的东西干什么?你本来就是个聪明人,就算是用这些过时的东西你的张家第一卫队战斗力也是顶尖的了,要是我给你的都是最好的,那你现在还能在这里吗?我又还能在这里吗?”

张雷一惊,说道:“这话怎么说?”

“那我就明白说了吧,我要是给了你最先进的,那你又有钱,建造出来必定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那时候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把总,拥有那么多先进的东西这不是造反的征兆么?那皇上还能容忍你?早就找了个借口把你给杀掉了。还有我,皇上只要稍微想了一下就知道是我给你的,就凭借咱们俩的关系,那我想得个善终估计都没机会。那我岂不是把我们两个都给害了?”徐光启说。

张雷又问道:“那我拿了你的图纸之后又从军工厂拿了那么多东西不照样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么?那为什么皇上没动我?而且还让我当了驸马?”

“这是因为,你的张家第一卫队虽然已经是实力大增了,但是想要和大明的军队抗衡的话也还欠着那么一点点火候,不过呢,若是放任了你发展,那对皇上来说必定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决定拉拢你,让你没有可能造反,这样皇上不但能够从你那捞到很多钱,又多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他就是嫁出去一个公主,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啊。”徐光启笑呵呵地说。

“徐大人,你说的这些是想告诉我我一直都存在你们的算计之中吗?”张雷顿时感觉到生活都失去了光彩。

第242章 思归的士兵第114章 奴隶第362章 活捉鲁果第71章 张家第一卫队第344章 蒙古铁骑第381章 集 体婚事(2)第70章 罗德曼教官第115章 闪电出击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353章 又见多尔衮第114章 奴隶第334章 不能胡来第59章 同道中人第242章 思归的士兵第355章 登基第273章 无毒不丈夫第323章 大溃逃第366章 陈氏第334章 不能胡来第339章 归去来酒楼第123章 蚂蚁也可以成为武器第151章 大事不好了第52章 走私品第148章 明朝其实很牛叉(1)第132章 张家岛第33章 徐光启第288章 大海战第166章 车厢峡大战第303章 岛津光久第24章 修战船第54章 苏彤第50章 张氏商会(4)第11章 烤烟第108章 要出海的节奏第90章 科普第183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02章 萨摩人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122章 岛上的原住民们第25章 传动式切割机床(1)第64章 都是人才第314章 与清决战(4)第258章 再见小莲第90章 科普第239章 反攻第56章 郑芝虎第351章 战场的真相第359章 总督边事第352章 储君第333章 张雷大骂马士英第344章 蒙古铁骑第320章 与清决战(10)第14章 卖产品不如卖理念第98章 锦衣卫百户第28章 年俗考第72章 施粥第121章 惹火烧身第84章 夜袭徐家营第328章 逃入四川第95章 山的那边第252章 西海道第68章 无为州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326章 放粮征兵第156章 思想第47章 张氏商会(1)第290章 断张雷一臂第387章 集 体婚事(7)第376章 崇祯服软了第367章 手下留情第160章 硬闯第23章 利益网络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205章 流水潺潺好战场第301章 彻底决裂第339章 归去来酒楼第178章 瓮中捉鳖第31章 没有专利保护的年代第183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64章 都是人才第241章 麻雀第103章 海战第249章 生了第337章 斩草要除根(2)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61章 苏家族会第308章 搅浑水第206章 殖民地第169章 突围战第18章 高手在民间第159章 张雷被抓了第185章 冲第3章 英雄救美的桥段第24章 修战船第351章 战场的真相第123章 蚂蚁也可以成为武器第73章 接纳流民第68章 无为州第298章 自行车第79章 配套设施
第242章 思归的士兵第114章 奴隶第362章 活捉鲁果第71章 张家第一卫队第344章 蒙古铁骑第381章 集 体婚事(2)第70章 罗德曼教官第115章 闪电出击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353章 又见多尔衮第114章 奴隶第334章 不能胡来第59章 同道中人第242章 思归的士兵第355章 登基第273章 无毒不丈夫第323章 大溃逃第366章 陈氏第334章 不能胡来第339章 归去来酒楼第123章 蚂蚁也可以成为武器第151章 大事不好了第52章 走私品第148章 明朝其实很牛叉(1)第132章 张家岛第33章 徐光启第288章 大海战第166章 车厢峡大战第303章 岛津光久第24章 修战船第54章 苏彤第50章 张氏商会(4)第11章 烤烟第108章 要出海的节奏第90章 科普第183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02章 萨摩人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122章 岛上的原住民们第25章 传动式切割机床(1)第64章 都是人才第314章 与清决战(4)第258章 再见小莲第90章 科普第239章 反攻第56章 郑芝虎第351章 战场的真相第359章 总督边事第352章 储君第333章 张雷大骂马士英第344章 蒙古铁骑第320章 与清决战(10)第14章 卖产品不如卖理念第98章 锦衣卫百户第28章 年俗考第72章 施粥第121章 惹火烧身第84章 夜袭徐家营第328章 逃入四川第95章 山的那边第252章 西海道第68章 无为州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326章 放粮征兵第156章 思想第47章 张氏商会(1)第290章 断张雷一臂第387章 集 体婚事(7)第376章 崇祯服软了第367章 手下留情第160章 硬闯第23章 利益网络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205章 流水潺潺好战场第301章 彻底决裂第339章 归去来酒楼第178章 瓮中捉鳖第31章 没有专利保护的年代第183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64章 都是人才第241章 麻雀第103章 海战第249章 生了第337章 斩草要除根(2)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61章 苏家族会第308章 搅浑水第206章 殖民地第169章 突围战第18章 高手在民间第159章 张雷被抓了第185章 冲第3章 英雄救美的桥段第24章 修战船第351章 战场的真相第123章 蚂蚁也可以成为武器第73章 接纳流民第68章 无为州第298章 自行车第79章 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