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试飞大纲 全部完成

陈东风他们完成首飞后,并没有收工庆祝。因为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距离他们出发去金陵市,把今天算上也就还有5天时间。时间真的是一点都不能耽搁了,好在黄老院长通情达理,批准了他们的请假要求,不过4人可是都立了期末考试每门都要到达85分以上的保证。

首飞完成后,唐昌辉和陈东风开始对飞机的外观结构和发动机的检查,杨韦和杨辉则对控制面板上传感器的数值以及控制按钮开始了功能验证。

所有检查完毕,开始了准备接下来的试飞。首飞之后的试飞除了再次进行电子设备的初步飞行实验,还要进行包线扩展试飞,从而得到飞行包线范围。飞行包线给出航模在使用时速度、载荷、温度等方面的限制范围,是以后航模安全使用的重要依据。

所谓的飞行包线,是指以飞行速度、高度、过载、环境温度等参数为坐标,表示飞机飞行范围和飞机使用限制条件的封闭几何图形。陈东风他们测试的主要有平飞速度包线、速度过载包线、突风过载包线和飞行高度与环境温度包线。当然他们的测试不可能达到极限包线,只能先在安全范围内测出大致的包线。

平飞速度包线主要是给出不同高度所允许的平飞最大速度。速度过载包线,主要给出不同飞行速度时对应的最大允许气动过载。突风过载包线,给出遇到突风时不同飞行速度允许的最大过载。飞行高度与环境温度包线,给出不同飞行高度时飞机允许飞行环境温度范围。由于航模的飞行高度依照规定不能超过5000米,所以飞机飞到5000米的高空中温度大约比地面要低30摄氏度左右,不过一般情况下飞行高度也就1km左右,所以温度降低不会很明显。

进过几次的飞行测量后,平飞速度最小速度为60km/h左右,最大速度可以达到400km/h附近,这个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在的螺旋桨航模的100-200km/h的速度。

过载包线包括速度过载包线和突风过载包线是他们测试的重点,因为过载能力决定了他们特技飞行的能力。突风过载考虑因数基本可以忽略不记,因为天气不好一般的人也不会玩航模啊。在经过多次的飞行后陈东风他们要得出一副以飞行速度和过载系数为坐标,以最大和最小飞行速度,最大正、负过载系数为边界的飞行包线。这副飞行包线将会是他们特技飞行的基础数据。

基础的试飞工作做完,试飞工作的第二天已经过去了。第三天他们将要进行难度比较大的失速试飞和无动力飘降项目。按理说航模飞机是不需要考虑这些项目的,比较不是民航飞机或者战斗机,摔了也就摔了。

四人也在第二天的晚上讨论是否要进行这两项比较危险和困难的试飞实验。杨韦说:“但是我们已经在大纲里面设计了这两个项目,那么跪着也要做完。而且我通过这两天的试飞,发现我们的航模能力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其他三人听了这个试飞的实际操作人都这么说了,只好一致同意了。

飞机失速是指飞机或机翼在迎角大于最大升力迎角时工作的情况,其特点为气流分离、操纵失效。失速本质上并非指飞机速度不足。

简单来说,飞机失速意味着机翼上产生的升力突然减少,从而导致飞机的飞行高度快速降低。注意失速并不意味着引擎停止了工作或是飞机失去了前进的速度。判明失速后,只要立即减小迎角,恢复升力,待飞机获得速度后,即可转入正常飞行。

无动力飘降的意思就很字面化了,就是发动机熄火,飞机失去动力之后无动力降落。这个难度很高,一般情况下双发的飞机,在失去一个动力之后的飘降比较容易有成功率。如果单发动机的化,基本上很少有成功迫降的例子。

四人也没有什么功课都没有做,也做了一些防范措施,例如准备了2个观察手带着望远镜观察,除杨韦操作控制面板外,在加一个人在旁边协助记录数据和紧急操作,把这些预案都做好后,四人才安下心来。

第三天一早,四人就来到了试验场地(第二天以后就没老师跟着了)。准备妥当后,Mini 2000在杨韦的操作下开始起飞爬坡。按照昨天四人的预案,航模要先爬升的2000米的高空中,从15度的迎角和最大速度400km/h来开始测试。2个观察手很重要,他们要在飞机出现震颤和高度下降的第一时间通知杨韦,让他开始减少迎角摆脱失速。

这个过程注定是枯燥和紧张的,每一次改变迎角或者速度重新开始测试,都会让他们的心仿佛在嗓子眼里跳一样。迎角的改变还好及时处理,速度降低之后失速就比较难处理了,速度小动力弱,如果进入尾旋就基本完蛋了。当然他们也没敢玩的太大,速度控制在250km/h以上。就这样一上午起降了5次才完成任务,最终得到在250-400km/hd 速度范围内失速迎角是17-19度。

这些极限的测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让他们的特技飞行可以飞得更加极限,更加漂亮。完成失速测试以后,四人整理完设备和数据,就开始准备下午把最后一个无动力飘降项目完成。

当然肯定要先吃饭,就算人不吃饭,由于汽油用的也快见底了,也要回去补充燃料。杨辉和陈东风回学校去,一个打饭,一个补充燃料。杨韦和唐昌宏则在现场守着设备,虽然说现在民风淳朴,但是也保不齐被人把设备顺手牵羊了。而且这几天他们天天在这试飞航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驻足围观,尤其是不少的小屁孩。

等陈东风和杨辉回来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四人也不讲究,立马开始了狼吞虎咽的吃饭。饭后立即加注燃料,检查设备,开始了最后一个试飞项目--无动力飘降。

他们的试飞方案当然不可能是真的降落到地面,不仅是他们马上要参加航模比赛,而且他们也承受不起这个经济损失。所以他们的方案是飞到5000米高空,关闭发动机,无动力降落到2000米的高度。在这段3000米的高度内无动力滑行,一是观察航模的飞行姿态,二是要得到降落高度和航模速度的关系。在到达2000米的高度后,杨韦要立即启动起飞系统,然后发动机点火加速,在下降1000-1500米的高度后重新拉升航模,回到正常状态。

这个试飞项目也是要在不同的初速度的条件下开始无动力飘降,而且初速度越低,到2000米的时候速度也会越小,重新起飞的时间也会越长,危险也越大。在最高速度进行无动力飘降后,根据得到的降低高度和航模速度的关系以及复飞的时间,陈东风计算他们可以在5000米的高度最小的初速度要保持在100km/h。

等到黄昏时分,他们在经过4次起降后终于完成了全部的试飞工作。下一步是明天的特技飞行训练。

第十八章 核心机完成 继续前行第一三九章 布尔戈斯第一一一章 谋划第五十七章 初步设想 四大件第四十七章 模型设计 基本完成第四十三章 飞龙初议 设计不易第一零四章 抵达滇省第一四七章 有偿服务第一一三章 清点&总结第五十二章 灵光一现 明竹从商第四十章 列车卧谈 筹划生产第二十章 外形结构 协作完成第七十一章 鹰眼设计第五十三章 比例切割 算法初成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鹰眼第四十六章 设计复杂 开始建模第一二一章 夜战第三十七章 推销航模 达成协议第五十二章 灵光一现 明竹从商第三十六章 内部商议 筹划外销第十九章 航发子系统第十七章 核心机 结构设计第十一章 大一结束 计划开始第三十章 特技设计 飞行训练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统 进退维谷第三十六章 内部商议 筹划外销第二十七章 院长三招 整机装配第九十章 实弹试射第一二四章 结束第一二九章 不轻松的会议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二十四章 开始试制 齐头并进第九十九章 情况交流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讨 李组折服第四十二章 新的计划 ‘飞龙’在天第六十章 飞龙航发 开始测试第二十九章 试飞大纲 全部完成第一二二章 出人意料的变化第八十七章 试射准备工作第一三五章 电风扇第七十九章 骊山 黑虎岭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一零一章 采购计划第一零三章 最后的准备2第十三章按时而来 聆听建议第四十九章 飞龙搁置 备战考试第十九章 航发子系统第一一二章 请君入瓮第四十五章 大涵道比 设计不易第一三六章 新型电机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鹰眼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第一二八章 兼顾第一一八章 序幕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七十章 LT-3测试第四十八章 考试优先 飞龙延后第一四五章 赛后第八十章 防空警报第一三九章 布尔戈斯第一二零章 炮战第五十五章 商业天赋 合作深化第六十一章 飞龙航发 点火实验第一零二章 最后的准备第五十八章 飞龙立项 独立负责第一一八章 序幕第一一零章 雨中试飞第八十二章 考察飞龙第八十章 防空警报第三十三章 董明竹 竟是婶婶?第一三七章 设计第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 戈力出世第一三三章 前往鹏城第十二章预计不足 裹足不前第76章 图像数据处理第四十五章 大涵道比 设计不易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统 进退维谷第八十章 防空警报第三十五章 横空出世 横扫比赛第六十三章 放下芥蒂 合作研发第三十三章 董明竹 竟是婶婶?第九十六章 骊山军演2第二十章 外形结构 协作完成第九十六章 骊山军演2第六十章 飞龙航发 开始测试第六章 组团复习 团队初成第一四零章 故人第五十章 考试结束 学校颁奖第一一二章 请君入瓮第五十二章 灵光一现 明竹从商第一二五章 战后第六十七章 鹰击和鹰眼第六章 组团复习 团队初成第八十八章 开始试射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试射第一四零章 故人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飞 试飞成功第三十四章 赛前准备 惊艳亮相
第十八章 核心机完成 继续前行第一三九章 布尔戈斯第一一一章 谋划第五十七章 初步设想 四大件第四十七章 模型设计 基本完成第四十三章 飞龙初议 设计不易第一零四章 抵达滇省第一四七章 有偿服务第一一三章 清点&总结第五十二章 灵光一现 明竹从商第四十章 列车卧谈 筹划生产第二十章 外形结构 协作完成第七十一章 鹰眼设计第五十三章 比例切割 算法初成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鹰眼第四十六章 设计复杂 开始建模第一二一章 夜战第三十七章 推销航模 达成协议第五十二章 灵光一现 明竹从商第三十六章 内部商议 筹划外销第十九章 航发子系统第十七章 核心机 结构设计第十一章 大一结束 计划开始第三十章 特技设计 飞行训练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统 进退维谷第三十六章 内部商议 筹划外销第二十七章 院长三招 整机装配第九十章 实弹试射第一二四章 结束第一二九章 不轻松的会议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二十四章 开始试制 齐头并进第九十九章 情况交流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讨 李组折服第四十二章 新的计划 ‘飞龙’在天第六十章 飞龙航发 开始测试第二十九章 试飞大纲 全部完成第一二二章 出人意料的变化第八十七章 试射准备工作第一三五章 电风扇第七十九章 骊山 黑虎岭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一零一章 采购计划第一零三章 最后的准备2第十三章按时而来 聆听建议第四十九章 飞龙搁置 备战考试第十九章 航发子系统第一一二章 请君入瓮第四十五章 大涵道比 设计不易第一三六章 新型电机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鹰眼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第一二八章 兼顾第一一八章 序幕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七十章 LT-3测试第四十八章 考试优先 飞龙延后第一四五章 赛后第八十章 防空警报第一三九章 布尔戈斯第一二零章 炮战第五十五章 商业天赋 合作深化第六十一章 飞龙航发 点火实验第一零二章 最后的准备第五十八章 飞龙立项 独立负责第一一八章 序幕第一一零章 雨中试飞第八十二章 考察飞龙第八十章 防空警报第三十三章 董明竹 竟是婶婶?第一三七章 设计第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 戈力出世第一三三章 前往鹏城第十二章预计不足 裹足不前第76章 图像数据处理第四十五章 大涵道比 设计不易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统 进退维谷第八十章 防空警报第三十五章 横空出世 横扫比赛第六十三章 放下芥蒂 合作研发第三十三章 董明竹 竟是婶婶?第九十六章 骊山军演2第二十章 外形结构 协作完成第九十六章 骊山军演2第六十章 飞龙航发 开始测试第六章 组团复习 团队初成第一四零章 故人第五十章 考试结束 学校颁奖第一一二章 请君入瓮第五十二章 灵光一现 明竹从商第一二五章 战后第六十七章 鹰击和鹰眼第六章 组团复习 团队初成第八十八章 开始试射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试射第一四零章 故人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飞 试飞成功第三十四章 赛前准备 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