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敌人都是纸老虎

每天早晨,马尾火炮局都会迎来一队服装整齐的船政学堂学员,这是秦铠例行的每日拉练和队列训练,对于这准军事化的训练,作为班长的周瑞东倒是非常彻底的执行了这个命令,而即便是章奎,刚开始的时候也唧唧歪歪的提过一些不同意见。

好在这个月积累下来的威信发挥了作用,全班级的学生中,在刚开始一周还有学员因为各种原因迟到或者早退,不过看到秦铠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学堂,学员们都默默的开始接受这有些奇特的早晨拉练。

一个月的拉练和队列训练下来,所有的学员都感觉到体质和精神面貌的惊人变化,秦铠又非常准确的把握了时机,在学员中开展了一次中外现代战争史大讨论,他提出的战例包括刚刚结束的俄土边界战争、刚刚开打的智力-秘鲁硝石战争、1871年普法战争、1873年阿善提战役。

这些战例通过秦铠口述,黄兴和孙翔记录后,散发给学员,对于一个封闭国土上的青年人,第一次了解到在这近十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处的这些重要的战争真相,这些信息的冲击性无疑是巨大的。

战争无疑是考验国力的最佳工具,而秦铠列出的这些战争,充斥着前现代战争的各种变化,当然,作为秦铠恶趣的诱导,普法战争被他着重提及,他更是对法国人的战力嗤之以鼻,学员们从战事中了解的法国,那个拥有数十万现代武装的大军,被普鲁士军队全歼的结局,却也佐证了教官的论断。

而俄土战争揭示了战争之外的天地,国家实力的悬殊,即便战争上的胜利,也是无法获得外交谈判的胜利,“弱国无外交”,秦铠再次掷地有声的下了断论。

而阿善提战役这发生在黄金海岸(现代加纳)的殖民战争,再次揭示了这些列强的真面目,同时把一个新的兵种——海军陆战队推上了历史舞台,这场一波三折的现代军队与土著军队的对抗中,揭示另一个要点,船坚炮利虽然可以控制沿海地区城市和资源,但是要占领人口众多的内陆地区广袤的土地,只有依靠陆军!

而智利-秘鲁之间的硝石战争已经演变为“胡阿斯卡”号铁甲舰的个人秀,这其中揭示的东西更是让人联想翩翩。

而章奎这厮又不合时宜的提出,应该将广州之战、大沽之战列入讨论,这自然被秦铠以常规的暴力动作压制掉了,秦铠可不想这时候给谁扣上个“妄议朝政”的帽子。

周瑞东倒是非常仗义的替章奎捡回了给拍飞的帽子,看了看这位铁杆学党,只是平静的问道:“章奎,你就不能少提一些明知道结果的无聊问题嘛?”

“不能!!!”章奎咧着嘴,笑嘻嘻的一口否决了。

秦铠撰写的这几份战争情况概述,着实让马尾学堂疯狂了一把,对于这些闻所未闻的战事,以及秦铠对战事前因后果的分析论断,尤其是他那个“一切中华民族的敌人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不少学员都纷纷四处求证这些战事的详情和参与讨论,而这些资料则成为了马尾学堂内部手抄本的始祖。

很快一本摘录自秦铠“机器工业”教案、教学讨论、战事分析以及学堂学员调查报告的小册子印发了,封面是自认为书法深得王右军形神的孙复给写的——《工业兴国论》。

丁日昌这些日子服用了济民药局给配置的麝香保心丸后,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加上秦铠嘱咐戴维医生隔日就来替他做些个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身体状态恢复的不错。

现在他正捧着一本小册子仔细阅读着,这自然是秦铠的新作,丁日昌边看边啧啧称奇,这小册子中的内容都由孙复请了多位老学究和衙门里的老吏给看过,删除了不少不合时宜的东西,不过其中提到哪些个海权、工业复兴(这词原本是工业革命,孙复建议下改成这玩意了)、巨舰大炮之说都是让人有振聋发聩的感慨。

孙复坐在下面闭目养神,眼角却不时瞟过上面那位眉飞色舞的大人,现在的孙复虽然谈不上与秦铠有什么特殊合作关系,不过以他的精明,自然明白这年轻人的前途或许日后不可限量,他与丁日昌都是一个想法,助之以为助力。

“孙复,你看秦烈风此举有何含义?”丁日昌看完一小篇后,抬头问起下面闭目假寐的封面题写者。

“大人,秦烈风这胸中见识不可斗量,这些都是他传授学员的学说,我都闻所未闻,看来他是觉得这地方太小,施展不开拳脚罗!”孙复双目微睁,淡淡的说道。

“立言之说?”丁日昌琢磨了一下,“未必!这本小册子的内容观点虽新,却陈述较为简单,这可让我颇有些兴趣,这秦烈风上课时,都给他学生灌输些什么学问?”

丁日昌猜对了秦铠并非立言之说,却也不知道秦铠到底想干些什么,而事实上,这些由何家出面印刷的小册子一部分免费送进了学堂,成为学员当中抢手的书籍,而另一部分,则通过另外的渠道,被送进了南洋水师。

关于四次近代大战的讨论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在秦铠的建议下,一份由小组长薛超创办的学报出现在马尾船政学堂,当然内容严格限定在学术性的讨论和介绍列强国家的最新情况,这其中的一些消息来源于秦铠,另外一些则由何家、吴家从广州的洋买办那边收集而来,其中,东面大海上那个弹丸小国的维新和军事化的内容也被写进了学报。

几天后,马尾炮局一侧的研究所终于迎来了一大批的设备,研究所自从成立之后,其实更多的是像一间学堂,不断扩建的校舍和源源不断从周围农村、乡镇前来学习的少年,构成了研究所的主旋律。

而新到的设备,正是秦铠在广州通过施莱尔领事购买的化学实验设备和各种原料,化学实验室被单独设置在研究所的一侧,秦铠把手工的人手想了个遍,也没找到好用的人手,没办法,只好赤膊上阵,亲自带着黄兴、孙翔,又调来一批艺圃里刚找来的新工人,干起了实验工的活。

而一直来只能以基础模式运行的光脑,在秦铠魔鬼式拉练积蓄了足够生物能量后,终于再一次的完成了部分功能和信息的修复,光脑绘制的修复状况全息影像图显示,光脑可以以正常模式启动,只是数据区的恢复还没有什么进展。

此时,秦铠正在进行着一项电解试验,一台由锅炉驱动的直流发电机提供了电能正在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通过两个收集装置收集到试验烧瓶内,而一群年轻人看着这神奇这变化,纷纷奋笔疾书,记下教官的每一句话。

而秦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学员都教导成有化学试验常识的实验员,毕竟这时代化工业绝对是新兴产业,尤其是在刚刚开始洋务运动的中国土地上,而两个学生黄兴和孙翔显然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这不外乎他们整天跟着秦铠的原因。

不过对于化学试验室,秦铠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在目前情况下,只允许操作他认可的试验,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实验室变成诺贝尔家族式的爆炸工厂。

远在华东的上海江南制造局,是这时代大清帝国最庞大的军工基地,而坐落虹口的炮弹三局则是江南制造局的第一批工厂,说来也有些凑巧,这炮弹三局的创世人正是丁日昌、韩殿甲和英国人马格里。

林德平是炸弹局的一名小吏,早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正靠在一台装药机下面休息,现在也是不死不活的耗着,炮弹局现在也没什么大工程,太平了十几年,造的各型号炮弹都积压在仓库里,朝廷今年已经下了旨意,大幅度消减制造炸弹的款子,看起来这日子可越来越不好过了。

外面一个工匠端着青瓷饭碗跑进来,冲着林德平喊道:“林爷,帮你把饭带来了,今个儿吃菜汤面,饭堂的老黄说了,加过猪油嘞,香着呢!”

这是他手下的苏北工匠黄四,林德平摸了摸肚皮,确实有有些饿了,原来已经坐在这旮旯一上午了,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阿四,你一上午又去干啥啦,别给督办撞见,当心没了饭碗!”林德平没忘记鞭挞下手下,虽然现在无所事事,但若是给督办撞见,少不得一顿臭骂,现在炸弹局是最没生意的了,自然火耗、孝敬都少的可怜,督办脾气自然也就大了不少。

“晓得嘞!”黄四放下饭碗,又开始从怀里掏出来一封信,“林爷,这还有海关邮局捎来的一封信,给你的!”

正举着筷子准备吃菜汤面的林德平一愣,自己孤家寡人一个,认识的人也就制造局这些工匠,怎么会有人给自己写信,放下筷子接过信,才看出来是炮局子里的伍大爷,那也算是自己的老师傅了,自个儿刚进炮弹局的时候那就跟了伍云几年。

想想伍大爷也挺倒霉的,炮局子开的时候就在这里当差了,好不容易有个位置,好日子谈不上,那也有吃有喝,不料却给发配到闽南那地方去了。

“阿四,伍大爷的信,估计在那旮旯呆着日子难过……”林德平打开信边看边说,一目几行后,这话就没了声音。

黄四自然感觉奇怪,忙凑上去看,原来信上完全不是林德平说的那码事。

“德平贤侄!老朽如我这般,当日远离上海之时,完全没料到今天的大好局面。我现在在马尾火炮局也是一名小吏,不过已有高级技术工的头衔,炮局秦大人年轻有为,知人善用,而且待人亲切,所以我今日来信告知你,如愿前来,以贤侄的技术,薪酬20两足银易如反掌,技术娴熟之工人最低也有白银8两,若有意前来,可到十六铺货场65号何家商铺出示此信联系。”

黄四当时就吸了口冷气,一把拉住林德平,“乖乖隆里东,伍大爷这下可发达了,林爷,你去的话一定要带上我啊,咱拿不到20两,8两还是有信心的。”

林德平这会儿也是心脏还在砰砰的猛跳呢,现在炸弹局里的薪水每月不过5两,伍大爷给自己承诺是20两,那是带自己的老师傅,自然知道自己的分量,敢情自己开始时来运转了,他打定主意,此去福州若是成功,一定到庙里烧香礼佛。

赶忙把信折折好揣怀里,三两下把菜汤面给扫进肚皮里,他招呼了一声黄四,让他等自己消息,管好自己嘴巴。在制造局他也有些干活上的搭档,既然要去福州闯闯,自然要信得过的人手带上,也好做事。一路上,林德平忍不住轻笑了几回,没少惹路人白眼。

秦铠现在每日的安排可谓是争分夺秒,而且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若非这几个月不间断、被迫的魔鬼式训练,让他练出了一副颇为健壮的身板,还真要被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给累垮了。

早晨的化学实验课完结后,他立刻赶到火炮局指导正在开展各公关小组的项目。秦铠进行的项目分包正是基于这种目的,他需要在这些未来的研究人员中灌输一个概念,个人的天才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对于后世人们常常诟病的所谓中国人不善于团队协助的说法,他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些老外编造了一些“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之类的无厘头评论,他以为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才形成的,当然这其中有一些中国传统的因素在内,也是在一段时间社会片面强调经济高速而留下的后遗症。

但是谁能否认这个事实,在共和国两弹一星的浩大工程中,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终身工作在杳无人烟隐秘基地的科学家的集体壮举,当初只有帝国主义列强才能完成的研究,通过他们的通力协作,迅速在中国得以完成。

进行小型水压机公关的两个小组都被召集起来,双方对于各自取得成果和发现进行了交流,这耗时不多的交流时间,却是这些潜心于技术的工人最好的学习机会,两个小组的开发进度各有差异,总体来说,徐国方这组要更快一些。

不过通过交流和互通成果,开发进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几个难点问题也被提了出来,比如水压设备的轴杆的承受力等,这些都是他们从来没接触过的课题,秦铠立刻通过光脑搜索起相关资料,依据全息影像他绘制了示意图,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要点,并给出几个压力公式,这让那些为接触过这位秦大人的工人立刻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研究液压冲压设备的两组人马的研究进度却出乎秦铠的意料,两个玩炼铁高炉的能手王飞和钱青带领的初级工人偏多的小组反而在很多小课题的研究上超过了另外一组,而另一组正是按照秦铠制定的人员标准配备人员的。这多少有些意外,两组人马展开成果交流后,也大大提高了机器的公关进度,当然秦铠依旧动用了光脑提供了一些难点问题解决方案。

放在最后的火炮研制的公关课题,也得到了最大的惊喜,速射炮的公关最后开展却第一个进入收尾阶段,一门80mm小口径的速射炮已经研制出来了,这自然是带复进装置的火炮,对于这时代,这可是个跨越性的进步,当然这是源于秦铠详细的设计图纸。

而配套的铜壳炮弹正在制作中,测试阶段炮弹使用的都是从丁日昌那里倒腾来了的栗色炸药,目前还只能人工制作,毕竟只是作为研究测试用的,对产量并没有太高要求。

说实话,秦铠对这样开发速度是非常满意的,大大的褒奖了一番研发的成员,让他们在这门试验品成功后,继续开发更大口径的速射炮。

这里的惊喜还不止一个,自从伍云发动技术工人寻找解决火炮深度钻孔的问题,四天后,一名新进工厂的学徒工突发异想,提出同时采用两台从工件两头一起运作,只要同步好钻床的速度,就能完成这次计划研制的254mm口径巨炮的打孔任务。

对于这个如此简单的方案,秦铠多少也有些怀疑,想了想问道:“老伍,你和徐国方商议过这问题嘛,老徐觉得改进可行嘛?”

“大人,老徐昨日就已经送来了改进的传动轴承,通过一套传动系统驱动两台机器,那样的话,可以确保同步,唯一的担心就是蒸汽锅炉的动力,不过老徐已经备下有解决方案!”

“老伍,辛苦你了,这事你跟老徐好好议议,有任何问题直接来试验室找我,镗床你也派个好手多调试调试,对了!炮弹、火药还要另外想办法制作……”秦铠一阵郁闷,仰望苍天,这军工业还真是系统工程,这头头绪绪的东西光靠自己和手下这么两百号人,真是捉襟见肘啊。

第934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一)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25章 敌人都是纸老虎第91章 施政令第一弹第1307章 电塔矩阵第1114章 绿色煤炭产业布局第1232章 海军出击第822章 意外的收获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554章 北洋来客第109章 留美学童公案的风波第313章 平静下的隐忧第23章 打我黑枪,就挖你家底第1263章 工业的未来支柱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第745章 东海大决战(一)第678章 挨板砖的政府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211章 新的产业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28章 巨炮、巨炮第316章 秘鲁的肮脏交易第781章 好消息第35章 豪华的训练舰第344章 计划发动了第361章 南洋水师炮术的秘密第625章 围炉夜话大展望第1004章 定点清除第650章 宗教权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1163章 哈瓦那风云第720章 外交的烟雾弹第815章 俄国人谈判了第591章 新政纲要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726章 小皇帝不行啦第1255章 东线战争爆发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第936章 轰炸第1096章 对抗太康舰的计划第993章 澳洲出事了第711章 欧洲的烽火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466章 年轻的梦想第719章 择日而战第785章 终极对战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956章 大轰炸第776章 决战双城子(二)无畏冲锋第1022章 登陆苏门答腊第1262章 战机的竞争第546章 特使任务第1188章 底线第130章 狭路激战(二)第1068章 敌舰来援第10章 逼上广州第680章 关税之争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807章 惊变第910章 鱼雷之海第626章 北方的大预言第158章 中华南洋公司第77章 广义炮战第312章 不该拿的吐出来第822章 意外的收获第1178章 三一一实验室第780章 分割包围第328章 血案庭审外的阴谋第72章 出击第672章 葡萄牙人的噩梦第1001章 那些土着都该死第535章 慈禧发难第1172章 加勒比之战(一)第639章 地方对抗中央的下场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415章 新骑兵时代第281章 外交的博弈第443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525章 仰光城的末日第1238章 夏级战列舰的首秀第573章 北洋的算盘第900章 海上大决战(二)第1322章 加勒比海风云第226章 张树声的算计第969章 欧陆烽烟第822章 意外的收获第660章 抚西之战第447章 饥饿销售第92章 施政的天下大计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1284章 施佩的小麻烦第922章 菲律宾大战略第1238章 夏级战列舰的首秀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127章 狭路相逢第377章 契约化联合销售第762章 英国牛排和德国大餐
第934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一)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25章 敌人都是纸老虎第91章 施政令第一弹第1307章 电塔矩阵第1114章 绿色煤炭产业布局第1232章 海军出击第822章 意外的收获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554章 北洋来客第109章 留美学童公案的风波第313章 平静下的隐忧第23章 打我黑枪,就挖你家底第1263章 工业的未来支柱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第745章 东海大决战(一)第678章 挨板砖的政府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211章 新的产业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28章 巨炮、巨炮第316章 秘鲁的肮脏交易第781章 好消息第35章 豪华的训练舰第344章 计划发动了第361章 南洋水师炮术的秘密第625章 围炉夜话大展望第1004章 定点清除第650章 宗教权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1163章 哈瓦那风云第720章 外交的烟雾弹第815章 俄国人谈判了第591章 新政纲要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726章 小皇帝不行啦第1255章 东线战争爆发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第936章 轰炸第1096章 对抗太康舰的计划第993章 澳洲出事了第711章 欧洲的烽火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466章 年轻的梦想第719章 择日而战第785章 终极对战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956章 大轰炸第776章 决战双城子(二)无畏冲锋第1022章 登陆苏门答腊第1262章 战机的竞争第546章 特使任务第1188章 底线第130章 狭路激战(二)第1068章 敌舰来援第10章 逼上广州第680章 关税之争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807章 惊变第910章 鱼雷之海第626章 北方的大预言第158章 中华南洋公司第77章 广义炮战第312章 不该拿的吐出来第822章 意外的收获第1178章 三一一实验室第780章 分割包围第328章 血案庭审外的阴谋第72章 出击第672章 葡萄牙人的噩梦第1001章 那些土着都该死第535章 慈禧发难第1172章 加勒比之战(一)第639章 地方对抗中央的下场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415章 新骑兵时代第281章 外交的博弈第443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525章 仰光城的末日第1238章 夏级战列舰的首秀第573章 北洋的算盘第900章 海上大决战(二)第1322章 加勒比海风云第226章 张树声的算计第969章 欧陆烽烟第822章 意外的收获第660章 抚西之战第447章 饥饿销售第92章 施政的天下大计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1284章 施佩的小麻烦第922章 菲律宾大战略第1238章 夏级战列舰的首秀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127章 狭路相逢第377章 契约化联合销售第762章 英国牛排和德国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