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广东工业三年计划

李探花郎的提问显然激发了在场官员们的兴趣,不过没想到三两下,探花郎已经被镇的服服帖帖,众人自然对这厘金的问题再无疑义,这位秦总督看起来不是不爱钱,应该是不差钱吧……各位大员权财兼收的好梦看来是要醒醒了!

秦铠的第一条新政是大大的降低了广东地界的交易税,不过作为封疆大吏,他是不可能开征捐税的,那样是违反满清政府所谓的祖制!所以,这封疆大吏只能玩厘金,这使得他想发布任何的税收方面的政策,都被孙复、赵烈文一口否决,凡是带税字的都不行。

一切收钱的买卖,都要在厘金的名义之下!

当下就有官员心底活络起来,这秦总督不是断了下面人的财路嘛,是不是该去运作一下,换个地方当当官了!不过,秦铠的第二条新政,又似乎给了所有人一个希望!众人也不得不对这位总督大人活跃的思路佩服的五体投地,总督大人一下子又抛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业三年大计划。

首先,秦总督抛出了一些列的轻工业项目,这都是些适合广东各府的项目,其中包括罐头加工厂、粮食加工、呢绒工厂、纺纱厂、制糖厂、啤酒厂等等,结果让秦总督十分意外的是,原本以为会引发大反响的这些轻工业项目,抛出来之后竟然毫无动静。

这些官员们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着,这位秦总督还真是疯狂,竟然要搞这么些工厂,很显然,这位秦总督是绝对的洋务派的干将啊!不过……这时代,搞工厂绝对是一个高技术性的工种,要这些从来只关心厂子里孝敬的大员们,去自己搞工厂赚银子,他们可是绝对没兴趣的。

办厂子赚钱那多困难啊,哪有坐在衙门里拿着孝敬来的舒服!很显然,不少官员就是这个态度,剩下都就是搞不明白这些产业的价值,一个个互相用眼神交流着,现在秦总督提出来这个办厂子的事情,他们这些下属官员自然要表个态,不过好一会儿,竟然没有一个人率先开口。

最后,让人十分惊讶的是,第一个开口问话的,竟然是秦铠一向不怎么待见的广州知府吕希纯这个胖子,他似乎是鼓足了气力,很恭顺的问道:“大人,下官有一事想请教?”

“吕知府,但说无妨!”秦铠一脸的稀奇模样。

“下官的小舅倒是经营着一些产业,我想他可能对这糖厂会有兴趣,只是这糖厂的工艺相比颇有难度,不知道大人可有解决之道!”胖子问的很仔细,而且言语之间还透着懂点行的意思,似乎十分明白,这糖厂可是个好产业!

秦铠自然明白这时代糖厂的价值,虽然糖霜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白糖产业依然是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当然,原始的加工工艺也能进行糖业的加工,但是绝对无法生产出工业化流程下适合销售的白糖。

传统产业生产的冰糖、砂糖都有着浑浊不够清澈的问题,那是杂质太多的关系,而这时代,欧洲的糖类工业化生产工艺已经很完备了,秦铠也就是稍加改进,他一次性拿出了两套生产方案,一种是技术要求较低、成本较为低廉的硫化糖工艺,一种是技术工艺更复杂、成本更高的碳化糖生产工艺。

尽管广东、福建、台湾多有甘蔗园,但是并没有生产能力,只是为洋行提供加工原料而已,这一行当,国内的商人不是没人想做,只是缺少工艺和技术,完全不得要领,做不了,这位吕希纯吕知府之所以特别激动,那是因为这货早几年也是琢磨过这糖厂的产业,甚至准备参与这买卖,却以为技术门槛被迫放弃了,他嘴里那所谓的小舅,其实还不就是他自己。

大清律,康熙朝的时候就禁止官员经商,王公贵族经商者,要带着枷锁游街,纵使家人经商者,罚银万两,就是督抚参与经商,都要革职拿办!这条律不可谓不严……但是,康熙朝之后,这些规矩早就被束之高阁,就连大内皇宫自己也乐此不疲,前朝同治年间,大内就多次将东北进贡的人参等土产投入到京城的市场中牟利。

不过秦铠在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倒是一点没鄙视这大内皇宫的意思,他摇头晃脑的嘀咕着,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老山参啊,放眼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虽然人参如同萝卜般在大棚内茁壮成长,所以效果基本和萝卜差不多……真正的老山参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啦!没想到穿越后,自己还能有机会买到货真价实的这玩意!

所以,到了现在,为官者行商已经是惯例,像秦铠这种头号大官商,非但不惹人非议,反而是一桩显能耐的事情,而吕大知府因为经商无能,所以只能托他小舅子的名义来打听一二!

秦铠对于吕胖子敢于来尝鲜,倒也就不再无视这厮了,当然,为了说明问题,秦铠立刻让人拿来马尾工业试验区上马生产的两种工艺的白糖,现在,清国市面上的白糖多为洋行从海外进口而来,价格不菲,像秦铠现在拿出来做样品的一包半斤的白糖,价值8块银元。

二者之间的差别也是显著的,硫化糖是以亚硫酸澄清甘蔗糖浆的技术,生产的白糖颜色较暗,稍有些偏黄,而碳化糖生产工艺生产的白砂糖,则明显雪白的多,而且经得起贮存,但是工艺方面更为复杂。

很显然,市场上常见的就是这种硫化糖工艺生产的白糖,而碳化糖工艺生产的白糖绝对可以比前者多卖出3成以上的单价。

这两包糖的出现到是引爆了现场的气氛,虽然不知道这产业成本如何,不过用屁股想也知道肯定不会成本比市场价格贵的啦,若是这种纯白的绵白糖能送到市场里,那肯定是热卖的,一时间有众人立刻对于这个产业十分的看好!

吕胖子也迫不及待的询问这制糖机器和成本的问题,很显然谁都想抓住这个看似非常有钱途的产业,不过秦总督总是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飞快的又给这些被银子闪瞎了狗眼的知府们猛泼冷水。

“诸位,这糖厂的投资不算贵,初期的话10万两白银那是必须的,最好能一次性投入20万两,不过这原料很便宜,两广、台湾,甚至于暹罗、马来亚更是产量丰富!”

这话一说完,下面倒了一片,几个知府都琢磨起是不是要跟秦铠拼命,把自己赚钱的胃口吊了起来,结果弄这么一个高高的门槛……这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倒不是瞎吹的,只是这十万雪花银还要作为继续往上爬的资本呢!

倒是吕大知府异常执着这糖厂的事业,立刻凑到秦总督旁边佞笑的说道:“大人,您说的产业,下官那是无论如何都要支持的,这糖厂的产业,请大人务必让我第一个经营!”

秦铠一脸黑线,这死胖子,本来就不应该来做这什么知府,除了玩玩表面文章外,整天围着自己溜须拍马外,几乎就一个废物,没想到竟然颇有些经商头脑,这替他自个儿挣钱,我这边的的利润也是十分丰厚,当然,这些都被悄无声息的化入到机器钱、化学试剂中了,这可不能让这些家伙知道底细。

秦大总督哈哈一笑,立刻点头允了,同时他又宣布了,各位知府都可以操办这些个产业,但是,今天要他们做的事情,是要把这些产业推倒各州府之中,各位知府每推广一家厂子,总督府都有额外的奖励。

这些个大员这才搞明白,原来总督大人这个大工业计划,是要自己这边出力出钱的,不过看到桌案上拿出来的各种轻工业加工样品,又让所有人心头一热……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发财机会!

秦铠笑眯眯的看着知府大员们,他们现在都开始仔细琢磨这些产业,不过其中大多数还是更热衷于让自己属地的商贾们来干这事,自己好顺便捞些个好处!不过,他才不担心这个,一旦这些轻工业建立起来,庞大的生产力爆发出来的贸易需求,很快就会让广东之地的风貌焕然一新。

工业化的进程中,势必要打破困顿华夏千年的农业枷锁,而自己今天打开的这条通道,将为两广之地带来工业的火种,华夏大地早该时候走入工业化的时代了,毕竟,发展壮大工业的一切因素,在这片土地上早就有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些因素,秦铠早就考虑清楚了。首先是劳动力,在华夏,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除了皇帝老子、八旗子弟外,倒也没有太明显的等级之分,他现在的目的就是掌控两广、同时在闽浙等周边催生华夏工业的火种,而华夏内陆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无疑是待开发的大宝藏……

秦铠在了解两广的户籍制度时,十分郁闷的发现,野蛮落后的满清政府在户籍管理上灰常的不错,人口可以自由迁徙,只需声明原籍所在,证明自己不是黑分子、坏分子,那就成了,到了新地方,如果没房没地,要入籍那是有些问题的,不过不要紧,居住满十年后,你就是可以正儿八经的成为本地人。

这政策的存在,让他的大计划有了非常不错的实施基础,要知道,就算是秦铠的那个时代,城市化已经遍布全部的情况下,对于户籍的管理依然有着不少限制,这让他在考虑这户籍放开的时候,确实考虑过很久。

不过,让他很确信的一点是,目前这个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对于自己来说可谓是最大的好消息!唯一的问题,只是是交通和信息传播的约束,这一点,对于已经颇有规模的马尾工业来说,无疑还是能够克服的。

而第二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原本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也有工业兴国的念头,却无奈被这技术的门槛挡在的门外,现在自己精心挑选的产业,都是在马尾实验室和南洋工业体系里经过检验的,这都是成熟产业,这时代在西方早已投入生产了。

不过由于秦铠的因素,这些产业工业化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带着秦铠指点的影子,要知道,即便是他只言片语,带来的可都是来之未来科技的结晶,就拿糖厂工艺来说,硫化糖现在还是欧美主流,碳化糖工艺虽然欧美也在用,不过在技术完善度上却还不如马尾实验室这个新丁。

当然同样重要的另外三个因素,市场、资本和原料供应,现在对于秦铠来说却是无需考虑太多的事情,只要在工艺和成本上保持优势,广东的产品肯定比舶来货更具竞争力,这时代的国人并没有崇洋媚外的习惯,洋人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入侵的表象。

同样,像白糖之类的产品,即便是在国际市场上依然是热销的货物!而工业原料的供应,作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国历来不缺乏原料,提升工业化之后,很显然本土的产业会更具竞争力。

最后要考虑的,自然是资本的问题,秦铠今天对于自己这些下属的知府大员们客气的而很,因为这银子可需要这些大老爷回去想法子让当地的商贾出资,在这时代的中国,没有官面上势力的插手,本土的商贾大多还缺乏远见和魄力。

毕竟左右商业的重要权柄都被官府把持着,就一个小小的厘金,就能让一府的商品甚至难以流通到临近的府县,这样的制度下,商人要发展,这难度是何其的艰辛!

当然,秦总督的大幅度政策投入是要回报的,他同时立刻宣布,南洋银行将会为本次总督府指定产业放贷,当然这其中的利息是一点不能少的,而且需要有合适有价值的抵押,对于这些知府大员来说,秦总督倒是客气许多,每人都许了5万两的额度,要让马跑,自然要给吃夜草啦!

笑呵呵的送走广东十四府的官员,秦铠又立刻变成了一副苦瓜脸,偌大的摊子这算是铺了下去,说是话,这是他第一次有完全没有把握的感觉,他后世不过是一个小小探员,审个疑犯什么的,倒还是拿手,这要规划一番产业大计划,虽然有500年的积淀,也不敢说十拿九稳。

毕竟现在操持这活计的,还得依靠这些原本的官员,这也是不得已!不过这其中,让秦铠哭笑不得的事情是,尽管对小***他一点都不喜欢,在这时代的工业化进程中,让他可以引为参考的,小***的明治维新倒是最具参考价值。

毕竟那也是一场从深度农业化、封建化制度下的工业化革新,而且从内政方面来说,也是属于温和派的做法,毕竟在自己刚刚掌控的土地上进行一场政治风暴,这肯定不是个好主意!现在给予自己的时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绝对不是十二年后可能发生的那场战争的胜负,而是这个多灾多难民族在这个风起云涌大时代的复兴。

一想到这个目标,就让秦铠心潮澎湃,不过他可不是妄想狂,这饭要一口一口吃,工业化之路可不是那么好完成的!

现在正在进行的,却是南洋系统内部的重要会议,对外,秦铠发布了工业化的宣言,为了配合这广东……乃至两广、周边的工业化拓展,南洋工业体系势必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必须全力做好爆发的准备。

而南洋体系,可以说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军事上,拥有强大个海军、陆军,实际控制了广东、广西、越北、琉球岛,乃至于南洋的婆罗洲大部。

工业上的成就更是显著,可以说马尾工业体系是华夏土地上绝无仅有的现代工业,隐藏在身后的雷州工业区、北海工业区、越北石山煤铁基地等一些列的工业基地遍布秦铠的势力范围,为南洋体系提供了最强大的工业支持。

而让众人更为高兴的是,经过整整三年多的努力,整个南洋体系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初建规模,福州、广州的新式学堂已经如同磁铁般吸引着周边青年人的加入,更有秦铠这杆旗帜的号召力,使得南洋体系成为了一股子强大的新兴势力。

今天的南洋体系内部会议,可谓是人才济济,能来的一个都没少,谁都知道,这次会议的极端意义,这可是秦铠升任两广总督后的第一次集体议事,那就意味着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出决策!

而作为南洋系统的内部会议,会场的气氛一向都是十分宽松的,秦铠饶有兴致的将内部的议事厅弄成了圆形的会议室,这是这位秦总督后世的圆桌武士情结所致,当然秦总督从来没表露过这层意思,否则难免被手下误会他是个英粉。

而在这个,完全是一个开放的议事过程,秦铠完全鼓励任何自己手下这些精英表达各自的意见,即便是不想关的事务,外行人也有外行人的眼光嘛!而在这里,即便是秦总督也是经常吃瘪的,尤其是现在……何兴何大掌柜说话的时候!!

第1142章 野火计划第905章 袭扰战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872章 新闻和民乱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863章 海上遭遇第111章 抢了邓世昌的驾驶员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122章 军备竞赛升级第493章 慈善和产业辐射网第165章 现在……正是时候第1337章 出击,无所畏惧第484章 南华使团的遭遇第324章 潜水艇研发第880章 阿帕里的炮声第906章 黄瓜号的战斗第135章 怕死不当兵第1227章 远东军火巨头第266章 等待最后的胜利第1330章 俯冲击杀第286章 山雨欲来第817章 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影响第23章 打我黑枪,就挖你家底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67章 战争的号角第188章 朝廷下的绊子第913章 蚩尤号的曼舞第282章 吐槽邻家贼第1115章 巡航开普敦第84章 世界第二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1346章 决战时刻(三)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624章 传动技术的革命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136章 土着的难题第1200章 海军新时代的序幕第144章 暴风雨下的逆袭(二)第53章 新的据点第253章 会战,我选主场第863章 海上遭遇第846章 尼布楚第589章 旧体制的讨伐书第1109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326章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第1037章 轩辕号的独舞第684章 列强的态度第213章 排华法案和经济危机第1152章 巴拿马港风云第1107章 北方舰队的重任第1284章 施佩的小麻烦第724章 德国的选择第844章 肮脏的政治交易第928章 密议第1360章 琉球号的逆袭(二)第1311章 东线那个圈圈第470章 廉政司第256章 合众人之私第616章 大战略第89章 谍案的效应第1058章 大战的序幕第216章 现实的问题第562章 帝党造势第624章 传动技术的革命第368章 万恶的旧社会第773章 终结之战第456章 不一样的谈判(一)第578章 东西夹击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704章 南中国海上的舰队第607章 裁军方略第1230章 意土战争打响了第740章 圈套第267章 巴黎的暗流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产业第420章 阿萨津之战(二)死亡之花第1047章 暗夜急航第454章 炮火焚城第562章 帝党造势第886章 三大舰队第511章 南美惊变第1245章 大中国的影响力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军款第686章 事件升级了第450章 战栗吧!符拉迪沃斯托克封推感言第1182章 南非局势恶化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773章 终结之战第621章 十年的差距第815章 俄国人谈判了第1095章 火神级和强盛级战舰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第1182章 南非局势恶化第1027章 谁能坚持到最后第1134章 皇家海军招标会第393章 链接东北的运输线第451章 撞沉敌舰第379章 国战的问题
第1142章 野火计划第905章 袭扰战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872章 新闻和民乱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863章 海上遭遇第111章 抢了邓世昌的驾驶员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122章 军备竞赛升级第493章 慈善和产业辐射网第165章 现在……正是时候第1337章 出击,无所畏惧第484章 南华使团的遭遇第324章 潜水艇研发第880章 阿帕里的炮声第906章 黄瓜号的战斗第135章 怕死不当兵第1227章 远东军火巨头第266章 等待最后的胜利第1330章 俯冲击杀第286章 山雨欲来第817章 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影响第23章 打我黑枪,就挖你家底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67章 战争的号角第188章 朝廷下的绊子第913章 蚩尤号的曼舞第282章 吐槽邻家贼第1115章 巡航开普敦第84章 世界第二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1346章 决战时刻(三)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624章 传动技术的革命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136章 土着的难题第1200章 海军新时代的序幕第144章 暴风雨下的逆袭(二)第53章 新的据点第253章 会战,我选主场第863章 海上遭遇第846章 尼布楚第589章 旧体制的讨伐书第1109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326章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第1037章 轩辕号的独舞第684章 列强的态度第213章 排华法案和经济危机第1152章 巴拿马港风云第1107章 北方舰队的重任第1284章 施佩的小麻烦第724章 德国的选择第844章 肮脏的政治交易第928章 密议第1360章 琉球号的逆袭(二)第1311章 东线那个圈圈第470章 廉政司第256章 合众人之私第616章 大战略第89章 谍案的效应第1058章 大战的序幕第216章 现实的问题第562章 帝党造势第624章 传动技术的革命第368章 万恶的旧社会第773章 终结之战第456章 不一样的谈判(一)第578章 东西夹击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704章 南中国海上的舰队第607章 裁军方略第1230章 意土战争打响了第740章 圈套第267章 巴黎的暗流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产业第420章 阿萨津之战(二)死亡之花第1047章 暗夜急航第454章 炮火焚城第562章 帝党造势第886章 三大舰队第511章 南美惊变第1245章 大中国的影响力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军款第686章 事件升级了第450章 战栗吧!符拉迪沃斯托克封推感言第1182章 南非局势恶化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773章 终结之战第621章 十年的差距第815章 俄国人谈判了第1095章 火神级和强盛级战舰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第1182章 南非局势恶化第1027章 谁能坚持到最后第1134章 皇家海军招标会第393章 链接东北的运输线第451章 撞沉敌舰第379章 国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