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不一样的谈判(一)

天津卫,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塘沽码头上蜂拥而下,作为最靠近远东这个泱泱大国中枢的重要口岸,这里无疑是各国公使往来最频繁的地方,在人流中,十几个身穿白色制服和深蓝色制服的男子簇拥着一个器宇轩昂的中年人不紧不慢的走在港口的大道上。

码头内人山人海,码头外依然是人流密集,穿着破旧的苦力正在排队等候进港卸货的买卖,这些人表情麻木,双目无神,生活的压力已经快要将他们压垮,为了在这个看似繁华的时代生存下去,他们必须不断的劳碌,直到被榨干这最后一丝生命。

“大山君,你是第一次来到这清国北方政治的起航地吧!”中年人看到不远处密密麻麻的中国苦力,忽然停下脚步转头问旁边一个四十来岁的精壮男子。

“伊藤大人,明治十年、十二年,我考察过清国陆军的训练和武器装备情况,并且与清国著名的刘铭传将军、吴长庆将军会面,这天津都是我重点考察的地方!”中将军官态度恭敬的轻声答话,他嘴里的伊藤大人,自然就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在朝鲜政变之后,驻华公使森有礼与北洋大臣李中堂就两国朝鲜立场进行的初步磋商,而伊藤博文随后就乘坐英国商船赶到了天津卫,随行的有日本外务省、陆军部、海军部的重要官员,这位大山君就是陆军参谋本部部长大山岩。

对于陆军在朝鲜的失利,陆军部自然是难辞其咎,所以大山岩亲自来清国向进一步了解这次在朝鲜击破日本计划的淮军新锐,四年前,他曾今面见过庆字军主将吴长庆,对于这位老沉持重的中国将军,他自然不敢轻视。

不过,在对天津卫淮军部队进行考察后,他在回国的报告中是这样描述清国陆军的:清**队训练参合西方法典,但缺乏西方之战斗精神,军官毫无进取的决心,士兵训练非为战斗,而为检阅,步枪与日本陆军相近,但劣于保养,炮科虽有其表,无有其实……

当时,他就判定,在一对一的对抗下,日本陆军必然能够击败清国的新式军队!

但是,摆在面前的事实是,陆军部策划的作战计划侧地的被粉碎了,莫名其妙的情况是,增援的陆军至今毫无下落,这也是他要来参与对清国谈判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藤博文对于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斗争一支来都颇为头痛,海军部自从吃了大亏丢了舰队后,一直就被陆军部到处打击,不过西乡从道也是日本政坛的异类,根本不在乎这些,只是一个劲的搂钱,拼了命的游说政府为海军发行国债。

而这一次,陆军部吃了个大亏,在战前,海军部西乡从道和海军卿川村纯义都极力反对陆军的偷渡计划,而事实证明,这个计划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陆军渡海的方式,陆军部甚至无视国际条例,让运输船悬挂英国国旗,而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泄露出去了,至今,英国方面还在为这事情向日本抗议。

好在最近正式日本和英国的蜜月期,英国政府对于日本发行国债采购英国的产品非常有兴趣,所以这件事情上到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陆军部找了个替罪羊也就结束了,但是,在朝鲜问题上,日本却与英国人产生了一些利益上的冲突,为此,伊藤特地赶到北京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爵士进行了秘密谈判。

得到英国人的重新支持后,伊藤博文便在北京向总理衙门递交了对朝鲜事件的抗议公文,在公文中,伊藤对于日本方面的计划只字不提,而是一味的申述日本使馆被烧毁,对于朝鲜方面指责日本军队杀死朝鲜王室的事情更是全盘否认,认为当日城中的乱军都是朝鲜人,朝鲜王室显然是死于内乱。

而英国公使威妥玛爵士、法国公使脱利古、美国公使马芬、荷兰公使波拉特、德国公使施莱尔、俄国公使博白傅也都纷纷表示了对朝鲜问题的关注,他们自然是需要确保各国在朝鲜的利益,同时,借助这件事情,看看能不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有了几国公使的帮腔,伊藤博文自然不会错过机会,他提出了一个对朝鲜事件进行调的要求,原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却因为事件中敌对国的一句话,却要对这毫无悬疑的适时进行重新调查,北京的这些大佬们立刻就掉进了对方的套中。

庆郡王奕劻是个没主意的人物,这事情自然又被呈报到礼亲王世铎这边,等这件麻烦事情带进宫里之后,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朝鲜之事,竟然莫名其妙受到了朝堂上不少官员的指责,左督御史洪显奏袁世凯“妄启衅端,应负朝鲜之事件的责任,”通政使黄磷弹劾袁世凯事先未禀报朝廷即擅动刀兵。

一时间,朝堂之上风云突变,若非局内人,还当这位庆字军营务总办是犯了什么重罪而非是平定了朝鲜的乱局……而这一切的由来,说来却是因为礼亲王世铎在禀报朝鲜之事后,太后因为北方兵事未了,这朝鲜又闹出乱子颇为不喜。

北方那位勘边钦差也是位高权重之辈,南征北战,刚刚又为大清夺回了一处祖宗之地,虽然闹腾的挺厉害,还和黑龙江将军文绪闹翻了,不过这秦烈风那已经是一品大员,是朝廷堪用的人才,朝堂之上为这位秦总督摇旗呐喊之辈可不在少数,所以,再怎么闹腾,只要不出乱子,宫里也由得他去。

你这小小的五品营办在朝鲜镇守也不安分,这次闹腾出这么大动静来,不就是几个朝鲜人闹腾新政嘛,这袁世凯倒好,一下子把朝鲜王室、日本使馆都给报销了,这下子日本人总算找到了借口,千不该、万不该去拆了人家日本使馆嘛!

至于袁慰庭奏报的,日本驻军袭杀朝鲜王室、日本公使**烧毁使馆之说,非但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朝堂上的这些官老爷们竟然也觉得日本人的说法似乎更为合理一些,哪有人吃饱了没事自己烧死自己的,这多数是袁慰庭处事不当所致。

伊藤在北京抗议了两日,庆郡王奕劻代表军机处带来消息,说是已经派遣吏部吴大澂、续昌赴朝鲜勘查,而吏部吴大澂与左督御史洪显交好,不日前弹劾袁世凯妄启衅端也是附议的,这样的调查,人还未出发,这结果却已经是人人皆知。

还在朝鲜以三营兵力苦苦支撑的袁慰庭自然不知自己霉运罩头,朝鲜王李堈和朝鲜大臣现在都一致站在大清一边,而汉城的军备都被他全盘掌控,虽然南洋水师已经离开仁川港,但是当日南洋水师军势之威,已然深深的影响着朝鲜的局势。

唯一让袁世凯颇感郁闷的是,战时不敢出现的日本陆军,竟然在双方开始和谈之后,搭乘英国商船堂而皇之的从仁川港登陆了,新任日本公使井上馨领兵1000进入汉城西门外京畿道,竟然公开钳制汉城一侧的要道。

井上馨更是胆大妄为的晋见了新的朝鲜小皇帝,朝鲜这帮废物虽然对于日本人恨之入骨,但是日本人来了却战战兢兢完全没了脾气,老老实实的让井上馨咋呼了一通,直到袁世凯来了,这位袁慰庭立刻把朝鲜王室之死的屎盆子扣在日本人脑袋上。

双方毫无结果的争论了一番之后,自然是不欢而散,这种情况下,哪有争辩的必要,完全是看谁的拳头更大些,而现在袁世凯掌控了3营庆字军近00人,又有地利,自然毫不惧怕日本人,井上馨那是也是知道自己并无胜算,所以也只是逞口舌之利。

不过,借着伊藤博文在北京城的抗议,日本人终于轻松的完成了重返朝鲜的目的,这让处心积虑要把朝鲜纳入大清掌控的袁世凯极度不爽,他立刻派人连夜送奏章到直隶总督衙门面呈李中堂,力陈必须尽快让朝廷派人在朝鲜监国,日后方可借势将朝鲜归入大清版图。

只是李中堂大人要操劳的事情实在不少,吴长庆刚死,让中堂大人唏嘘之余,噩耗再次传来,湖广总督张树声病逝,虽然张树声在位之时,因平定申甲之乱与李中堂心生嫌隙,但他毕竟是淮军老臣,由他在,淮军在朝堂上嗓门也要大几分。

事出突然,李中堂忙乎着张罗人手,布局淮军的大势,在商议之后,奏章已经呈报宫内,举荐周馥担任刚刚出缺的湖广总督之位……而袁世凯的朝鲜密奏只是藩属国的琐碎之事,李中堂看了之后根本未曾放在心上,这谋人之国的事情,对于他这个位极人臣之顶的大佬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不断壮大淮军的力量,才是立足朝堂的根本。

而伊藤博文接踵而来,要求谈判解决朝鲜问题,并且提出三条谈判议案,一、清军从朝鲜撤出,二、惩办打伤日军的清军官兵,对受害的日本商民赔偿损失。三、以清军驻朝人数为限,增加日本在朝驻军。

日本咄咄逼人的架势,俨然日本是这次朝鲜政变的受害者,而恰恰让世人看不懂的事实是,这个愚蠢的朝廷竟然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不以自家官员的奏章为凭证,也不以藩属国朝鲜的表张来作为依据,而是听信各国公使和日本人的自辩。

更愚蠢的事情还在后面,吏部吴大澂、续昌赴朝鲜勘查,人还未出大沽码头呢,这边李中堂已经在满清朝廷迅速平息外交纠纷思想的指示下,双方已经展开了关于朝鲜未来控制问题的谈判。

当然,谈判中,李中堂直言朝鲜是清朝的“藩国”,清军驻“藩国”与日本无干,对平乱时伤及日兵一事,这里有袁世凯和朝鲜王的折子,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挑起事件的完全是日本方面,责不在我,而对伊藤提出的清兵伤害了日本商民,更是查无实证,一口否决了伊藤的赔偿要求。

第二日,李中堂就派了周馥代替他谈判,自己称病不露面了,他自然明白,日本人的要求都是毫无根据的无理之举,但是在他的外交辞典里,以手段来平息冲突才是外交的最终要义,所以毫无犹豫的使出了他惯用的拖字诀。

伊藤博文倒也丝毫不介意与周馥进行磋商,围绕这谁是谁非又折腾了一日,自然毫无进展,而傍晚十分回到天津领事馆的伊藤博文,很快接到领事山本送来的一个重要消息,当日码头上来了一个重要人物拜会直隶总督李中堂大人。

这个时刻突然来拜访李中堂的大人物,伊藤自然会联想到两国间的外交谈判,他从森有礼那边得到的确切消息十分明了,北京的清国朝廷对于朝鲜政变并没有给于足够的支持,总之态度十分暧昧,还派出两名高官到朝鲜调查。

所以,森有礼判断,清国对朝鲜的态度还是以平息事态为主,这也与他的判断相一致,而从韩城发来的消息,井上馨带领的日本陆军顺利登陆了朝鲜,清军采取了克制的态度,这让他大喜,原本担心失去对朝鲜控制的情况,竟然如此轻易的避免了!

这是谈判桌上获得的重要砝码,大山岩已经秘密拍发电报,命令日本陆军第二近卫旅团做好登陆朝鲜的准备,并且租用了英国的商船,准备随时开拔……清政府的态度,让伊藤博文完全确信了一点,中国的那个朝廷,希望尽快了解朝鲜的事情。

他招手叫过来身后一名穿着白色制服的年轻男子,“明石君,尽快想办法查清今天直隶总督府访客的消息,我希望明天谈判开始之前能知道一些东西!”

“是!”年轻人正是在中国已经游历了一年多的明石元二郎,现在他担任的是天津领事馆的武官职务,而真实的任务,则是刺探清国海陆军的情报,当然,清国民政方面的情报也是他责权范围之内。

他又侧过头问一旁的天津领事山本武阳,“山本君,和中国人打交道,我知道私下的交涉是必不可少的,你今晚就去拜会下李中堂大人,不妨直接了当的问问中堂大人的底线,或许还能碰到来的贵客……你看如何?”

直隶总督衙门,假称卧病的李中堂大人却在后院东阁谈笑风生,一旁作陪的都是淮军大佬周馥、盛宣怀之流,左手尊位坐的,却是今日刚刚到的贵客、两广总督秦铠,而秦铠下手坐的却是盛京总兵官章奎,淮军陪同的还有一个年纪不过20出头的官员,坐在盛宣怀下手,这让秦铠也颇为好奇。

能坐在李中堂面前议事的年轻人,这倒是少有的很,所以他有些好奇的看了这位两眼,看这年轻人穿的是五品白鹇的官服,年纪轻轻倒也官位不低,不过在这场面下,也算是镇定自若。

李中堂自然看到了秦铠的好奇,哈哈一笑,介绍道:“烈风,这杨萍石我替你介绍一下,八年的二榜进士头名,翰林院编修,在京城也是颇有才名,现在我幕下替我参详政务。”

杨萍石?原来是这位,李中堂后期的谋断之臣杨士骧,没想到现在年纪也就与自己相仿,去年来直隶的时候还未曾见过此人,想来成为中堂大人的幕僚不久,秦铠点了点头笑道:“中堂帐下真是英杰汇聚,杨萍石的工笔梅花,听闻可是一绝,不知近日可有佳作?”

这下轮到李中堂惊讶了,杨士骧加入他幕僚队伍有半年余了,加上是周馥引荐了,为人也是能干多才,很是做了几件难办的事务,现在自己手头正缺这样的人物,所以也就放心用了,没想到这秦烈风也就刚到,自己也不知道杨士骧善画工笔,他竟然知晓……

惊讶的自然不止李中堂一人,杨士骧原本也是个骄傲的人物,他自然早就听闻过这位年纪仅比自己略长、大清官场奇葩,虽然听闻那匪夷所思的军功,但是远不到让他拜服的地步,今日作陪也是想见见这位奇葩的总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官场应酬间,也有提及这位秦总督的话题,为官不过五年余,却已经是位极人臣之顶了,不过说这话题的,多数都没安什么好心思,所谓爬得越高、摔的越痛嘛,他自然也没有那种愚蠢的认识,而他现在跻身淮军高层,却接触到更多南洋、北洋间的隐秘,激发了他要了解这位秦总督的**。

只是,即便是当年曾今提拔过秦铠的李中堂大人,对于这个奇葩总督的背景却知之甚少,从中堂和周馥嘴里提到最多的评价,那就是这位秦总督为人异常沉稳,但行事却义无反顾,而分析这位秦总督崛起于军功的发迹史,无一不印证了这点。

听到秦铠对自己不经意的评价,他忙拱手谢礼,“秦总督见笑了,下官入仕后早就不习工笔梅花了,年少时的一点雅兴而已!”

第1273章 胜负手第165章 现在……正是时候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1239章 爱奥尼亚大海战第395章 狗官的意第549章 唐绍仪的好消息第248章 没有天生的将军第206章 掌控雷州府第1262章 战机的竞争第650章 宗教权第579章 关门打狗第357章 代表智利惩罚他第611章 中堂的布局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514章 秘鲁人的人海战术第408章 黑龙江城第195章 探矿队出动啦第674章 欧洲的暗流第279章 权力的交易第699章 金融帝国第718章 澄庆号的奋战第788章 新条件和推断第676章 兵变第449章 向北进攻第492章 上海滩秦铠的私宴第975章 绝密计划进行式第595章 满人的奇谋第580章 搅局的淮军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1038章 暴风火控平台第1231章 打响情报战第422章 反攻第118章 新的目标第112章 越北的控制权第369章 重工业的原动力第1125章 布尔战争入场券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315章 突破波尔多战线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堑壕战第1138章 大国的强势第504章 恐慌的华尔街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1352章 天宁岛突袭第39章 你死我活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413章 挑战哥萨克骑兵第727章 崭新的历史第834章 重工业井喷期第1130章 火控平台大比拼第268章 赵烈文的邪谋第167章 南征北战第731章 大工业新布局(二)第184章 秦铠的停战要求第69章 出师第418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第41章 风云再起第376章 派发粮油的风波第970章 海军大裁军第346章 旧金山谈判(二)开炮啦!第1347章 决战时刻(四)第880章 阿帕里的炮声第985章 巴拿马的阴谋第1111章 咱先开两炮第502章 水师巡阅的背后第367章 强者的时代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338章 新时代的巨炮理论第771章 东海索敌第1359章 琉球号的逆袭(一)第1229章 巴尔干战争的前夜第554章 北洋来客第489章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第934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一)第859章 军校生的未来第147章 眼光要放远第666章 新军制和山东新政第57章 奇怪的鲁国公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801章 亮出一点点底牌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第1180章 德国海军的红眼病第542章 改变世界的一击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1120章 英国的请求第1237章 奥斯曼海军的逆袭第503章 五年的宏伟规划第490章 海上游击战第327章 日本的二手舰队第1354章 巡洋舰VS战列舰第402章 反其道而行第41章 风云再起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966章 凯旋大会第498章 南荷条约
第1273章 胜负手第165章 现在……正是时候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1239章 爱奥尼亚大海战第395章 狗官的意第549章 唐绍仪的好消息第248章 没有天生的将军第206章 掌控雷州府第1262章 战机的竞争第650章 宗教权第579章 关门打狗第357章 代表智利惩罚他第611章 中堂的布局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514章 秘鲁人的人海战术第408章 黑龙江城第195章 探矿队出动啦第674章 欧洲的暗流第279章 权力的交易第699章 金融帝国第718章 澄庆号的奋战第788章 新条件和推断第676章 兵变第449章 向北进攻第492章 上海滩秦铠的私宴第975章 绝密计划进行式第595章 满人的奇谋第580章 搅局的淮军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1038章 暴风火控平台第1231章 打响情报战第422章 反攻第118章 新的目标第112章 越北的控制权第369章 重工业的原动力第1125章 布尔战争入场券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315章 突破波尔多战线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堑壕战第1138章 大国的强势第504章 恐慌的华尔街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1352章 天宁岛突袭第39章 你死我活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413章 挑战哥萨克骑兵第727章 崭新的历史第834章 重工业井喷期第1130章 火控平台大比拼第268章 赵烈文的邪谋第167章 南征北战第731章 大工业新布局(二)第184章 秦铠的停战要求第69章 出师第418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第41章 风云再起第376章 派发粮油的风波第970章 海军大裁军第346章 旧金山谈判(二)开炮啦!第1347章 决战时刻(四)第880章 阿帕里的炮声第985章 巴拿马的阴谋第1111章 咱先开两炮第502章 水师巡阅的背后第367章 强者的时代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338章 新时代的巨炮理论第771章 东海索敌第1359章 琉球号的逆袭(一)第1229章 巴尔干战争的前夜第554章 北洋来客第489章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第934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一)第859章 军校生的未来第147章 眼光要放远第666章 新军制和山东新政第57章 奇怪的鲁国公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801章 亮出一点点底牌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第1180章 德国海军的红眼病第542章 改变世界的一击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1120章 英国的请求第1237章 奥斯曼海军的逆袭第503章 五年的宏伟规划第490章 海上游击战第327章 日本的二手舰队第1354章 巡洋舰VS战列舰第402章 反其道而行第41章 风云再起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966章 凯旋大会第498章 南荷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