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重工业的原动力

对于老赵这种完全无视自己个人感受、极端武断的行为,秦铠抗议了几声后,就被一大堆大道理镇压下去了,一会儿工夫,赵烈文又拿出了孙复的信,也说的一件事情,而秦铠嘀咕了半天,也没拿出个正经理由。

而赵烈文显然今天是打定主意跟秦铠耗下去了,两人在屋子里摆事实、讲道理,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以秦铠毫无悬疑的败北而告终,不过秦大总督倒算是保持了一点风骨……其实更好的形容,应该是死鸭子就嘴硬!

在他的抗议下,赵烈文也算是同意,至少要让秦总督跟原配夫人(虽然还没过门)戚大小姐沟通商量一下!结果,争取到这最后一点权力的秦铠,第二天才发现,这又上了老赵的套子了………………

和戚书萱坐在后花园中聊了会儿这次到美利坚的见闻,戚美眉手托香腮,听得十分的专注,当听到那些无辜惨死的华工时,眉头微皱、眼圈红红的,忙别过头去……………秦铠也觉得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事实上,这次美洲之行的话题每一个是轻松的,华工在当地的处境实在是糟糕的很。

琢磨了一下,忙转移话题,这夏威夷的风光无疑是一大亮点,很快就吸引了戚美眉的兴趣,不过秦总督的文学水平貌似有些短板,不过他立刻想到一本后世描写夏威夷的著名游击——美国人普莱斯写的《夏威夷风情》,他立刻剽窃了几段美妙-的段落,哄的戚美眉眉开眼笑的。

看着戚书萱精致的面容,秦铠不禁感到一丝愧疚,转眼间,从相识到现在已经过去快3年了,而自己出了在书信中对戚美眉的一些承诺外,为她所做实在有限这都没兑现婚约呢,却又冒出来这么一档子事情,真不知道如何开口!

秦铠眼神飘离之际,忽然感到一双软绵温暖的纤细小手轻轻的放在了自己的肩头,“秦大哥,你是不是还在想着宋家小姐的事情?”

秦铠一头热汗这戚美眉怎么会知道这事情………………

傍晚时分,越南大学士阮成文、议政大臣李已昆在广州府接待贵宾的客栈里终于等到了赵烈文的回访,两人虽然得到赵烈文的满口承诺,不过事情没有最后落笔之前,终究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一见面,赵烈文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跑哪里、干啥事基本都这模样,自然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阮成文便直接开口问了:“赵大人秦总督允了没有?”

赵烈文微微一笑,拉着这两个家伙走进屋内,这才说道:“两位尽可放心,这件事情,秦总督已然答应了不过,你们也知道,这秦总督尚有一门婚约在身,所以老夫以为,不若先把这事情定下来,至于何时婚娶,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李已昆、阮成文琢磨了一下,这样的结果已经达到了他们想要的底线忙拱手谢过赵烈文之后,赵烈文招来一个媒婆按照汉人正统的仪式互赠赠定亲礼、八字拜贴等等一大套东西,其实宋家的彩礼早就进了总督府,今天只是赵烈文代表了秦铠回礼。

这其中的细节之事,自然由他们三个细细商议………………看看天sè不早,更是整上酒菜边吃边聊,一直聊到深夜,赵烈文才神兜兜的出了门,双方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自然都市笑逐颜开,不过最后老赵还是和这两位开个了小小的玩笑。

临出门时,他忽然想起什么来了,从袖子里掏出几本大红喜帖递过来,“阮大人、李大人,秦总督2月16日大婚,邀请了你们,到时候可要光临,另外,给宋丞相的喜帖烦请一并带回吧!”

……两人也是一头mí雾,这是演的哪一出啊,刚答应好鲁国公的定亲,这边就已经要大婚了……………不过这事情是大好事,能让秦总督邀请自己,那说明自己在这个体系里的地位算是巩固了,两人忙恭恭敬敬的接过喜帖,小心收好。

刚出门,赵烈文就看到宋云泽带着几个手下运来不少东西,这些都是他在这边购置的,让这两位提亲的大佬顺便带回去给他老爹,算是尽些孝道,对于这次他老爹把妹妹许给了秦总督,他是从心底了替妹妹开心,送好东西后,又把一封信交给两人,让他们带回去。

秦铠正月16日大婚的消息,立刻在南洋系高层间传递开了,距离现在也就不过个2个月的时间,而婚事的筹备倒是一桩大事件,不过对于现在人才济济的南洋体系来说,却完全不是个问题,而且还有人自告奋勇……

这等大事,秦铠自然要知丁日昌,老丁最近在福建混的顺风顺水,一直困huò他的xiōng痛之疾,配备了随身医师和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后,而且政务轻松,整天也就淘淘孤本古籍,偶尔去新学为这些学生讲授一两堂为人之道的课程,实在是轻松至极。

听说爱将秦铠大婚,他立刻一封电报拍婢过来,把政务扔给几个师爷,带了些手下每两日就到了广州这倒是让秦铠大大的省心了,原本这些事情他准备扔给赵烈文的,不过这厮的能耐绝对不在这方面,孙复倒是让他更放心些,只是太远了点。

现在有老丁过来主持这事情,在带着戚美眉拜见了丁日昌之后,他非常娴熟的迅速选择了做甩手掌柜,反正老丁喜欢拿主意,他索xìng全部让他承包了。

整个广东、广西的官场都开始热闹起来了,南洋体系的高层官员那是知道总督大人的脾气,这官场里面往来馈赠,那是南洋体系内最要不得的,所以一个个都跟没人事的模样,该干嘛干嘛去了,而现在非南洋系统的官员,虽然知道秦总督的惯例,不过这次可是例外,一个个开始忙乎着钻营起来。

不过结果却几乎都是一个所有的礼品都被收下了和登记了,但是回头总督衙门却送来了一份捐赠学校的证明………………总督大人说了,诸位的心意他领了,这银子嘛,他也领了,不过全部拿去交给蔡绍基办学堂去了。

有总督衙门这一出送银子的倒是立刻少了下来,这两广的官场刚刚平静,贺喜和送礼的电报已经接连不断,张佩纶、张之洞、左宗棠这些走的近的自然是要来贺喜的,即便是淮军的大佬李鸿章也指派人送来贺礼,而跟随者南洋工业一起发家的那些商家更是开始走起了吴金贵那边的门路,这些事情闹腾得秦总督头大了几号!

最终,秦铠不得已悄悄的开溜了,戚美眉这一次主动要求出去散散心伊人所求,又怎能拒绝,在战舰的护送下,船队悄悄的驶往了雷州湛江,对于这块刚刚崛起的南方工业重镇他可是报以厚望的,这里几乎是原样复制了马尾工业的全套工厂。

雷州的优势在于它的地理位置,这里距离马尾、越北、防城、广州都很近,而且海运极其便利,除了造船厂和炮局外,这里在两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了一座大型的重工业区,其中包括大型炼钢厂、轧钢厂áng厂。

此外还有数家零部件厂轻工业则发挥了地理优势,大量南洋海运从海外掠取的甘蔗能农产品也被运到这里进行加工所以这里也有数家糖厂、咖啡可可加工厂,这可几乎是完完全全产销对外的工厂,为秦铠赚取了不小的利润。

到了湛江,负责主持这边事务的陈炳昆早已闻讯而来,随行的是负责雷州工业区的几个工程师,秦铠之所以要跑这边,那是因为南洋工业体系很快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直来,南洋的重工业,除了制造战舰和大炮外,最大的作用在于对轻工业体系的支持,比如纺织机、缫丝机械、机织丝绸、小型冲压机等等。

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重工业在拼命的投入,却产出有限,产生巨大效益的都是二层、三层的轻工业体系,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已经展现在面前。

去年初,湛江工业区拥有的高炉是6麽,都是秦铠从施莱尔那边关系订购的德国马丁炼钢炉,高炉的容积都不大,最大的也就是'的,年产铸铁2万吨,钢吨,但是仅仅一年半之后,在欧美影子公司的全力运作下,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洋第二钢铁厂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马尾钢铁厂,一年半的时间里,从德国、美国购置了10吨马丁炉10个、5吨马丁炉6个、20吨马丁炉4个,甚至还有一个现在欧洲最先进、产量最大的40吨马丁炉。

以现在的生产能力,已经一举达到了年产10万吨铸铁、1万吨钢铁的能力,而马尾炼钢厂,因为工厂面积所限,至今只有8座5到10吨的炼钢炉,产能与这边完成没法相比,当然,在秦铠的工业战略里,马尾炼钢厂走的是高精尖的技术路线,在马尾实验室的强大技术原动力下,这应该不是梦!

这其中砸下去的银子,也只有秦铠和顶层管银子的那些大佬们知道,在去年短短一年之间,整个南洋体系为第二钢铁厂、石山坳煤铁基地、防城钢铁厂、马尾钢铁厂投入的炼钢马丁炉、轧钢设备,就支出了570万两白银。

这一点上,秦铠还不得不佩服一下后世伟人提出的大炼钢铁的决策,虽然那样的情况下炼钢有些搞笑,但是这钢铁工业,才是一切重工业的源泉!没有钢铁工业的支持,一切的工业体系都将失去发展的基础……

事实上,钢铁厂的投入,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没有之前三年马尾钢铁厂、石山煤铁基地爆发式的培养炼钢工人,而南洋教育体系终于也开花结果了,大批经过南洋新学教育,在经过南洋技术学校、技术学院的培养,为工厂输送大量的优秀初级人才。

这些来自底层的年轻人,才是构筑整个南洋工业体系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他们在工厂中的成长,最终使得秦大总督而疯狂的砸钱行为,最终演变为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这一切的投入,都因为有了这源源不断的技工人,得以产生最终的价值。

戚美眉没有跟来工厂来…因为这里煤灰太厉害了,所以带着小丫鬟自己去港口的休息了,不过,秦铠却是兴致高涨,自己持续不断下的银子,自己呕心沥血培养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现在终于开始能支撑起一片重工业的天地了。

他走进规划完成、巨大的第二钢铁厂内,到处可见穿着厚布衣服的钢铁工人正在紧张的运输铁矿石和煤粉,詹天佑在雷州修建完成的第一条双向通行港口货运铁轨,为整个工业区带来了惊人的活力,而喷吐着黑烟的机车,为整座钢铁厂带来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源。

紧跟在他后面的陈炳昆也是兴奋不已,他现在虽然还只是挂了个道员的官职,但是他深知自己现在参与管理的雷州工业区在整个南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官职对于他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来的吸引力…经营好这片土地,那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湛江工业区从无到有,从只有一条土路,到现在有完整的交通,还有全中国唯一的双向轨道货运交通…更重要的是,第二钢铁厂已经从零开始,真正成长为南阳工业体系中仅次于石山坳煤铁工业基地的钢铁厂。

这一年来,他亲自指挥了每一座高炉的搭建,而且他极端聪明的聘任了一大批运送、调试炼钢炉的外国技师,这些付出,使得炼钢炉很快都投入了持续生产,十月份完成最后一座2吨马丁炼钢炉的调试后…每天能生产铸铁300吨以上。

他边走边向秦铠介绍着一座座巨大的炼钢炉…而秦铠不时提出的一些技术xìng问题,都由旁边一个30岁模样的年轻人回答…这个叫余隆的男子秦铠见过,以前是王飞带出来的徒弟,显然俨然已经能够单独承担任务了。

很快,在余隆的带队下,秦铠走进了巨大的厂房里,里面热气腾腾的生产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火红的铁水从转炉倾泻而下,然后转到轧钢机上进行连续浇铸、压轧,一次xìng就形成了一根长长的初胚铁件,然后经过加热,二次轧钢形成了“工”字行的铁轨胚体。

火红的铸铁轨道在轧钢设备上滚动,经过粗轧、中轧、精轧后,一根做工精良的28公斤轻铁轨已然成型,然后经过测量、重新锯切、矫正冷却后,一次成型的铁轨工艺就算完成了,最后由工人用铣头钻孔,完成最终的加工。

一根25米的铁轨在滚轴线上缓缓传动到终点下线,这一根40公斤/米的铁轨就重一吨,一年半之前马尾钢铁工业的产能不过6万吨,光是生产军用和机器零件的都捉襟见肘,好在随着石山煤铁基地和第二钢铁厂的产能扩张,迅速形成了新的重工业源动力。

秦铠来到调运钢轨的车间,这里已经有大量的成品钢轨生产完毕,都是40公斤/米的中型钢轨,可以适用与大型货运的需求。

一旁的余隆抚mō着冰冷的钢轨,自豪的向秦铠解释着整个工艺流程,不过,他却不知道,这是马尾实验室在秦铠提供的轧钢技术信息基础上改良原来的轧钢机器,从而实现了铁轨热轧一次成型的工艺。

“大人,我们已经按照生产计划,全部20跟轧钢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在人力充沛的情况下,一天能生产200跟铸铁重型轨道,基本达到了您要求的生产速度,之后生产工人熟练后,最终能达到每天生产300根铁轨的速度!”陈炳昆可没忘记展示下巨大的成果。

每天300吨的铸铁生产能力,可惜只能完成200跟钢轨生产,不过,这样的生产效率,已经让秦铠笑的合不拢嘴了,他是完全忍不住的开心,马上投入建设的广东铁路网建设,即便是第一期的400公里铁路,依然将为南洋体系的重工业提供接近500万两的败入。

整个国内,唯一能生产合格铁轨的只有马尾的重工业,虽然自己的小小的扇动了一下蝴蝶翅膀,张之洞那家伙提前在湖南也开建了炼铁厂,不过由于选址和铁矿石的质量问题,产能十分有限,而且质量很差,根本无法投入市场销售,更别提制造铁轨了。

秦铠心中偷笑,这铁轨大批量的投入生产,这可是意味着南洋重工业体系第一次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以这样的生产速度,全面完成广东铁路公司第一期的铁路建设用铁轨只需80到90天时间。

“元廷,有没有测算过这铁轨的成本?”

“算过了,刨除矿石、煤炭、工人蒺酬,每根铁轨造价接近50两白银,若是轧钢熟练后,还能降低两成的成本…………”

听到这里,秦铠笑的非常的愉快,大把的银子开始想自己招手呢!

第268章 赵烈文的邪谋第312章 不该拿的吐出来第1194章 陆军新武备第213章 排华法案和经济危机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第444章 顶级工艺的新战舰第582章 禁军最后的内战第561章 光绪的决心第56章 人心,是需要凝聚的第1章:清穿啦第899章 海上大决战(一)第1037章 轩辕号的独舞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1058章 大战的序幕第757章 悲惨世界第1206章 射击指挥仪的竞争第264章 屠夫军医的未来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65章 总督也狂热第77章 广义炮战第1213章 铁甲狂潮第896章 决战在即第1323章 科隆之战序幕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254章 目标,太平洋彼岸第1011章 海外工业区计划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466章 年轻的梦想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146章 英属北婆罗洲公司第800章 军政之源第310章 英国人恼了第1304章 围歼西海岸舰队第688章 俄国的胖饺子战舰第64章 大变革的序幕第622章 驱逐舰的登场秀第642章 横刀立马的念头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第425章 南北演变的开始第936章 轰炸第829章 复兴党的崛起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237章 奥斯曼海军的逆袭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942章阿利亚包围网第543章 第二计划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193章 剑指南洋第770章 围攻双子城第1084章 中英停战条约第679章 中英草约第587章 慈禧的末日第214章 关税,从美国货开始!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230章 老庆记公司的创始人第926章 斩断吕宋岛的封锁线第1023章 战斗工兵登场第436章 月黑风高第912章 全面领先第540章 淮军进京第487章 海军观摩训练计划第647章 阵地决战(二)第693章 学生运动的萌芽第605章 大胡子傅兰雅第452章 战舰对要塞第1370章 皇家快速舰队第712章 中德密约第114章 秦铠的算盘、中堂的伎俩第1108章 化肥厂的重要性第1146章 波哥大的危机第220章 死亡航线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880章 阿帕里的炮声第1361章 琉球号的逆袭(三)第730章 工业新布局(一)第1291章 蝰蛇行动第27章 保安团,不要孬种第189章 银子的问题第724章 德国的选择第520章 京师风波第1042章 黑虎掏心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412章 死士第190章 旗人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828章 全面掌握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枪声第632章 胡萝卜策略第1107章 北方舰队的重任第20章 给巡抚大人的礼物第1310章 搞掉那个障碍第504章 恐慌的华尔街第886章 三大舰队第482章 新能源争夺战第1345章 决战时刻(二)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671章 挺进藏南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
第268章 赵烈文的邪谋第312章 不该拿的吐出来第1194章 陆军新武备第213章 排华法案和经济危机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第444章 顶级工艺的新战舰第582章 禁军最后的内战第561章 光绪的决心第56章 人心,是需要凝聚的第1章:清穿啦第899章 海上大决战(一)第1037章 轩辕号的独舞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1058章 大战的序幕第757章 悲惨世界第1206章 射击指挥仪的竞争第264章 屠夫军医的未来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65章 总督也狂热第77章 广义炮战第1213章 铁甲狂潮第896章 决战在即第1323章 科隆之战序幕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254章 目标,太平洋彼岸第1011章 海外工业区计划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466章 年轻的梦想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146章 英属北婆罗洲公司第800章 军政之源第310章 英国人恼了第1304章 围歼西海岸舰队第688章 俄国的胖饺子战舰第64章 大变革的序幕第622章 驱逐舰的登场秀第642章 横刀立马的念头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第425章 南北演变的开始第936章 轰炸第829章 复兴党的崛起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237章 奥斯曼海军的逆袭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942章阿利亚包围网第543章 第二计划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193章 剑指南洋第770章 围攻双子城第1084章 中英停战条约第679章 中英草约第587章 慈禧的末日第214章 关税,从美国货开始!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230章 老庆记公司的创始人第926章 斩断吕宋岛的封锁线第1023章 战斗工兵登场第436章 月黑风高第912章 全面领先第540章 淮军进京第487章 海军观摩训练计划第647章 阵地决战(二)第693章 学生运动的萌芽第605章 大胡子傅兰雅第452章 战舰对要塞第1370章 皇家快速舰队第712章 中德密约第114章 秦铠的算盘、中堂的伎俩第1108章 化肥厂的重要性第1146章 波哥大的危机第220章 死亡航线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880章 阿帕里的炮声第1361章 琉球号的逆袭(三)第730章 工业新布局(一)第1291章 蝰蛇行动第27章 保安团,不要孬种第189章 银子的问题第724章 德国的选择第520章 京师风波第1042章 黑虎掏心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412章 死士第190章 旗人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828章 全面掌握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枪声第632章 胡萝卜策略第1107章 北方舰队的重任第20章 给巡抚大人的礼物第1310章 搞掉那个障碍第504章 恐慌的华尔街第886章 三大舰队第482章 新能源争夺战第1345章 决战时刻(二)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671章 挺进藏南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