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重工业的爆发理论

秦铠的结论非常清楚,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工业投入发展起来的经济体,才能最后站在世界民族的顶端,大英帝国依靠着崛起的海权,在这时代可谓是超级巨无霸的存在,依靠在亚非国家贩卖毒品和倾销纺织品牟利,并非真正靠着产品的创新、技术和质量打开市场,这一点恰恰注定了几十年后日不落帝国的崩溃。

历史的积淀所指明的事实十分明晰,所谓殖民扩张的好处,其实就是几点,控制贸易要站,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个别的能够有特技,比如南非超级巨无霸的金矿和钻石矿,仅此而已,船坚炮利轰开的倾销门户,并不比商品原本的价值更有效果,如果计算国家长远利益就更是如此了。

而秦铠所想走的道路显然绝不是简单的倾销,而是要将南洋体系引上一条以科技立国的道路,他有的优势恰恰就在于科技。

听到徐建寅的问题,秦铠琢磨了一下,正想开口与好好与他探讨一番,顺便为这厮灌输一番先进的理念,不了还没开口,外面就有亲卫匆匆奔进来报告,说是赵烈文来求见……

秦铠听了也是一脸黑线,今天算什么好日子,这些家伙到晚上还不让自己休息,不过老赵可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这官场上的事务,可多由他来操持,忙让宋云泽去接人进来。

“烈风,原本我也不想来的,不过路过的时候问了问,说是仲虎刚来,我想你估摸着也有空,所以也就进来叨唠一杯茶水!”赵烈文人刚转进来,已经唠唠叨叨的说了起来。

秦铠自然只能肚子里腹讥这老货,这还需要找个理由么,肯定是有事才来的嘛“赵先生正好我和仲虎在探讨问题,你不妨帮我们参详参详!”

赵烈文自然毫不客气,满口应下,进来后却拿出一个小铁罐看的秦铠也是一愣,而老赵丝毫没有在意秦大总督的诧异,伸手叫过来亲卫,附耳嘀咕了几句后,那亲卫匆匆拿着铁罐子离去,他这才转头笑道:“烈风,你那苦茶老头子实在喝不惯所以自备口粮!”

“…………”秦铠一脸无语,这不是明摆的给自己提意见嘛,不过咱喝茶又不是摆风雅,才懒得理会,他面不改色笑道:“原来如此,赵先生,我和仲虎在讨论这工商产业的事情,你可有急事嘛?”

“无事”赵烈文显然是准备边喝他的好茶边报告工作。

徐建寅这会儿用凉水擦洗了一下,这一头灰头土脸模样才有所改观“烈风我在下面府县跑了一圈,方才看到底层百姓的辛苦,一个县城搞两个产业,依我看来,那是远远不够,要让一个府县的百姓能够依靠产业致富,至少能衣食无忧,至少要十个、二十个才行!”

对于徐建寅忧国忧民的表示,秦铠自然也是十分感慨,南洋工业体系内的工人就目前的收入状况而言,那肯定是脱贫了,那些优秀的技术工人更是进入了致富的行列,但是,体系内的工人、军人、官员、商人覆盖的范围,相比两广近万人口肯定是还是小群体。

琢磨了一下徐建寅的话,秦铠感觉这厮话里有话,便问道:“仲虎兄,你可有什么设想?”

“有啊,烈风,跟你所想完全一样,那就是大力推进工商,这工商兴国,富国强国,不过,我在推进各府县实业中,还是有些疑问!”徐建寅看了看秦铠,然后继续说道:“烈风,既然我们提供了机器、传授技术,为何却不向那些愿意经营的小商人提供资金,我看到不少小商人倒是有办产业的意愿,却被这这笔银子给挡住了!”

“仲虎,照你所说,若是让南洋银行、阜康银号向他们放贷,是否有利可图?”一旁的赵烈文自从加入了南洋体系后,也整个钻进了钱眼里,这左手进右手出的可都是大笔的银子,经手的产业更是惊人,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些产业都让他眼界大开。

“额………………”听到赵烈文冒出来的问题,这么专业的金融问题显然难住了搞实业的徐建寅,在他看来,这些小产业只要因地制宜,都是能赚到钱的,但是让钱庄、银号去放贷,讨论着银子到时候收不收的回来,这可没法来判断。

好在一旁的秦大总督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仲虎兄,这些产业目前的情况下,我这里一个铜板也不会放贷给他们的,其实现在的局面对于这些搞新产业的人来说,无疑是局面大好,连这点眼光、这点胆气都拿不出来,根本成不了事!”

赵烈文一听秦铠堵住了自己刚发现的挣钱路子,也就不再接话,而徐建寅多少有些不解,这秦烈风把自己扯到这“两广工业推进司”的位置上,给人给权就是不给钱,若非这份事业是他梦寐以求的,他才懒得搭理呢,不过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自己一直梦想的实业救国,现在机会就放在面前,哪有放弃的道理。

只是……这银璺f啊!他有些不解的问道:“烈风,听说两广税赋收入这几年都暴增的,难道这消息都不准确嘛?”

“这消息自然做不得假”听到徐建寅质疑两广税赋,赵烈文已经开口辟谣了“烈风来广东当巡抚的那一年,广东厘金收入、包括土药(鸦片)厘是76万两,缴纳朝廷的海关税是230万两,而去年尽管广东已经没有了土药厘,工商税收入却达到220万两,海关税涨到了570万两,已经接近上海港了!”

徐建寅对于这些数据自然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仅仅是广东的税收,广西虽然富足不如广东,这税收想来是不少,惊讶之余他更是不解“烈风,既然有钱为何不向府县的工商放贷呢,这可是造福一方的大好事!”

赵烈文说的这个数字,自然不包括南洋体系内的收益,从左口袋拿税出来放到右口袋这种无聊的事情秦大总督自然不会去做的,但这么一大笔巨额银子,秦铠完全没有想过要去投资在各种内需产品的民用工业上!

“仲虎兄,不瞒你说我以为,推动民用轻工产业的所有资金,目前而言都必须来自于民间,而我唯一打算提供的只有三样东西——机器、培训和政策,而且除了政策外,机器和培训都不是免费的,因为那都是工人们努力生产的成果!”秦铠笑眯眯的否决了徐建寅的建议。

“这是为何?难道百姓的生活不应该改善嘛?而且我以为,这些产业的壮大,还将进一步增加地方税收,这不是好事嘛?”徐建寅更加不解的问道,就连旁边的赵烈文也兴趣十足的看着这位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秦大总督。

秦铠没有立刻回答徐建寅的问题,他端起茶杯起身四周看了看,然后走到回廊之上,徐建寅、赵烈文两个对望一眼也跟着走了出来。

“仲虎兄、赵先生,你看那棵苍松!”秦铠忽然指着huā园中那颗三人才能合抱的大树。

徐建寅、赵烈文莫名其妙的看着那个老松,笔直的树干直插天空枝繁叶茂,着实壮观的很,两人都是一脸不解,这老树和这位秦大总督抠门的不肯投资于地方小产业有一根毛的关联嘛?

秦铠自然看到这两位的不解,只是微微一笑“仲虎兄,你游历泰西多年,当知道是什么改变了这世界格局吧!”

“这个我在烈风你的书里面看到过,在泰西我也亲眼目睹,那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大〖革〗命!掌握了强大的机器才能掌握国家的命运!”徐建寅不无感慨的应道。

在这时代,若是说与秦铠最有共同语言的,他自问非这位徐仲虎莫属,徐建寅非但有异常善学的能力,这推进工业化上的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一份特别的执着,为了〖中〗国工业化曾游历英、法、德泰西诸国更是对德国工业精益求精的态度赞叹不已。

“仲虎兄,你看到了泰西列强崛起的原因,但这工业化绝非简单的机器替代人的变化”秦铠一指那颗挺拔的苍松“若以这苍松来比拟华夏之工业之未来,看的不是这枝繁叶茂,huā开huā落、落叶归根,这些都是常态,但是这苍松合抱的躯干,才是这枝叶依附的根本!”

说道这里,秦铠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着正低头思索的徐建寅和赵烈文,赵烈文对于工业化虽然不是一窍不通,不过他所长不在于这里,对于秦大总督的比喻,他自然很听懂了其中的意思,很显然,工业有其最核心的东西,但是具体所指,他根本不可能想到。

而徐建寅略一思索已经悟到了一些思路,不过一时间并不能融会贯通,但是,这想到的东西让他异常〖兴〗奋,他一指那棵苍松“烈风,我明白了一些,现在的局面下,我们要追赶列强的工业成就,就必须全力以赴有所侧重的发展!”

秦铠很认真的点点头“仲虎兄,若我们的大工业比之这棵苍松,钢铁、机床、化工就是这合抱之躯干,教育、医学、技术人才就是这大树深入地下的根系,而其他的产业都是依附这躯干,躯干强健则枝繁叶茂,躯干羸弱则枝叶必然凋零。”

这番话立刻引起徐建寅和赵烈文的共鸣,作为这时代最有见地的科学人和学者,他们代表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层,但是秦铠这个比喻,两广工业日后的规划已经跃然纸上,赵烈文以学者和官员的观点自然完全同意这一做法,当前国家保守列强侵略,两广数年的蓬〖勃〗发展,虽然谈不上已经赶超列强,但绝对到了自保有余的地步。

而徐建寅虽然从方略上也深感这么做的必要,却还是心有疑虑,毕竟轻工业的壮大和民间经济的发达,带来的将是国富和民富,虽然秦铠的方略中并没有抛弃轻工业的发展,只是在将扶持的力度上远远置于躯干产业之下。

“烈风,你说的这个道理,我也深以为然,只是这些地方产业发展起来,对两广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啊!”

秦铠哈哈一笑“所以我才请你来主管这‘两广工业推进司,嘛!仲虎兄,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现在的百姓和千年之前的百姓有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问题显然完全脱离了刚才的论题,这让徐建寅一愣,旁边的赵烈文这会儿终于喝上了亲卫给他另外泡好的茶水,正在自斟自饮…听到这问题,立刻接口说道:“烈风,以我看来,若以职业来分,恐怕是千年未变吧,农夫还在种田,屠夫还在杀猪…官府衙门依旧朝南而开!”

徐建寅看了看这会儿喝着小茶的赵烈文,这回答确实概括得差不离,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恐怕千年之前的百姓,即便从事想同的职业,也没有现在的效率,而且现在现在的百姓所用的农耕器具也有所提升吧这两位的睿智秦铠自然不用怀疑,他微微一笑也认同了他们的观点…“仲虎兄,你在泰西游历多年,你以为工业〖革〗命的关键点在哪里这问题未免太多宽泛了…徐建寅一时间哪会总结的出来,琢磨了一下,哈哈一笑说道:“烈风,你直接说吧,我想到很多,却无法归纳成一个关键点!”

“其实关键点就是两个东西,铁和煤!仲虎兄,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种产业可是自身无限复制壮大的,而煤铁复合体却做到了!”

“蒸汽动力的产生和机床加工的工具可以显著提高矿井的效率…廉价的煤炭和钢铁通过冶炼工序,又可以反过来提高蒸汽机与机床的产量。而机床可以用来制造更多的机床和精密的蒸汽机,更多的蒸汽机又能提供更多的动力,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一系列的相关技术通过如此之多的相关工序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加工能力和能源采集的正反馈系统,煤铁复合体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行业自行发展…持续的投资可以使这个复合体的规模和精密程度指数化扩大,直到自然发展的界限。”

秦铠的这一番侃侃而谈,就连一旁的赵烈文也是听得眉飞色舞,怪不得这秦烈风这些年都在玩命似的扩张煤铁基地,原来早已深谙这工业之精髓。

而徐建寅的感触更是深刻,他在泰西诸国看到了蓬勃的工业进步,也有了许多的感触,今天听到秦铠之言,他这才恍然大悟,看似庞大无序的工业〖革〗命和工业体系,确确实实正如秦铠所言,围绕着煤铁产业疯狂增长。

而其他的所有产业,都无法达到煤铁复合产业这样的几何级扩张程度,这正是工业〖革〗命区别与几千年文明史发展的根本区别,而煤铁产业的壮大,最终将会产生无数的机械,来反哺其他的轻型工业!

看到徐建寅低头沉思,秦铠也是微微一笑,这样的理论自然不是他所独创的,后世早已进行了精辟的总结,而他听到过最好玩的演绎莫过于俄国般的重工业戏说。

staln饿死了乌克兰的农民,将他们的粮食拿到欧洲去换到了一座钢铁厂,然后用这座钢铁厂所生产出来的钢铁又建造了一座钢铁厂,这样stalm就有了两座钢铁厂,然后又用这两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两座钢铁厂,于是stnn就有了四座钢铁厂,接着再用四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了四座钢铁厂,stnn就有了八座钢铁厂,最后stalm又用这八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了八座钢铁厂。这时,stalm就有了十六座钢铁厂,然后stnn就有足够的钢铁来制造坦克打htl≡去了。

这样的戏说无疑是幼稚的,但却蕴藏着深刻的经济规律,通过不断地增加对重工业的投资,完全可以进行重工业生产体系的简单自我复制,的确可以实现类似生物繁殖一般的指数型数量增长,唯一的短板无疑是足够的工人和技术人才资源,而茁壮的重工业体系将会成为经济的永动机。

徐建寅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秦铠在两广工业化上的布局,而他也明白,自己这空手套白狼似的督办府县轻工业,将是何等重要的一份事业,虽然困难重重,但若是能尽早办成,无疑是福泽一方的大事业,他立刻要回自己的报告,仔细思索起继续推进地方产业的办法。

赵烈文刚才听得也是感触良多,不过这会儿看到徐建寅的话题结束了,赶忙插上话来“烈风,两件事情,一是婆罗洲的刘阿生来了,已经安排住进了客栈,我们以什么形式来接待他?第二件是突发事件,南华舰队巡视南华领土,征服了勿里洞岛的土著,荷兰人抗议说那是他们的领地!”

“…………确实有些意外!”秦铠眨巴眨巴嘴巴。

第758章 驱逐舰,冲锋第572章 八旗内战第505章 海军的集体主义第289章 李中堂要动手了第1302章 西海岸袭击战第503章 五年的宏伟规划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试点第307章 “刺猬”战舰组合第1297章 决战贝尔热拉卡第581章 杀进京城第136章 反乱海防城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第217章 有梦才有想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617章 影响深远的巨文岛第475章 大投资和大产业第536章 斗争升级第958章 大手笔第1367章 合击大舰队第1068章 敌舰来援第761章 海军新技术的诱惑第26章 广州来客第143章 暴风雨下的逆袭(一)第1362章 密西西比号悲剧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第809章 大包围第472章 婆罗洲大移民第1078章 英国新内阁的困局第497章 南洋第一强国的崛起第750章 怒吼吧,火炮(三)之特种炮弹第936章 轰炸第792章 双城子之战(二)第1296章 法国战场的泥潭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827章 新军制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1144章 战争无可避免第559章 决裂在即第310章 英国人恼了第125章 条约事件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724章 德国的选择第1017章 巨大的筹码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349章 那会属于华工的公平正义第520章 京师风波第151章 李维业的大计划第1140章 最近的战列舰在那里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12章 宝芝林印象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585章 夜袭紫禁城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351章 海上遇敌第370章 土着,全部杀死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46章 毁灭和掌控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第399章 悄悄的进吉林城第605章 大胡子傅兰雅第541章 南湖岛第343章 阿瑟总统的难题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1226章 陆军新武备第1147章 中美洲盛宴的开始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101章 复兴党的新考验第1254章 西北战线第567章 鱼死网破的局面第975章 绝密计划进行式第110章 全都拿下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637章 三千里征战第一步第956章 大轰炸第751章 北洋的奋战第1241章 巴尔干危机升级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1012章 大英帝国表态了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535章 慈禧发难第1241章 巴尔干危机升级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387章 秦铠的密奏第1281章 雨夜截击第526章 复国条约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890章 巴布延海峡遭遇战第1056章 海上伏击战第489章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第1015章 我们全面接管了第887章 布格伊海战第336章 我们在试炮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415章 新骑兵时代第1153章 卖个好价钱第232章 不靠谱的大战略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
第758章 驱逐舰,冲锋第572章 八旗内战第505章 海军的集体主义第289章 李中堂要动手了第1302章 西海岸袭击战第503章 五年的宏伟规划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试点第307章 “刺猬”战舰组合第1297章 决战贝尔热拉卡第581章 杀进京城第136章 反乱海防城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第217章 有梦才有想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617章 影响深远的巨文岛第475章 大投资和大产业第536章 斗争升级第958章 大手笔第1367章 合击大舰队第1068章 敌舰来援第761章 海军新技术的诱惑第26章 广州来客第143章 暴风雨下的逆袭(一)第1362章 密西西比号悲剧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第809章 大包围第472章 婆罗洲大移民第1078章 英国新内阁的困局第497章 南洋第一强国的崛起第750章 怒吼吧,火炮(三)之特种炮弹第936章 轰炸第792章 双城子之战(二)第1296章 法国战场的泥潭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827章 新军制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1144章 战争无可避免第559章 决裂在即第310章 英国人恼了第125章 条约事件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724章 德国的选择第1017章 巨大的筹码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349章 那会属于华工的公平正义第520章 京师风波第151章 李维业的大计划第1140章 最近的战列舰在那里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12章 宝芝林印象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585章 夜袭紫禁城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351章 海上遇敌第370章 土着,全部杀死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46章 毁灭和掌控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第399章 悄悄的进吉林城第605章 大胡子傅兰雅第541章 南湖岛第343章 阿瑟总统的难题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1226章 陆军新武备第1147章 中美洲盛宴的开始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101章 复兴党的新考验第1254章 西北战线第567章 鱼死网破的局面第975章 绝密计划进行式第110章 全都拿下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637章 三千里征战第一步第956章 大轰炸第751章 北洋的奋战第1241章 巴尔干危机升级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1012章 大英帝国表态了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535章 慈禧发难第1241章 巴尔干危机升级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387章 秦铠的密奏第1281章 雨夜截击第526章 复国条约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890章 巴布延海峡遭遇战第1056章 海上伏击战第489章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第1015章 我们全面接管了第887章 布格伊海战第336章 我们在试炮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415章 新骑兵时代第1153章 卖个好价钱第232章 不靠谱的大战略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