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

北京城,1887年的2月,这一年的寒冬似乎特别漫长,虽然持续的下月已经停歇了近大半个月,但是寒冷的气候丝毫未见转暖,而原本在豫亲王府进行的准内阁会议现在已经正式移入隆宗门内的军机处,而那块悬挂了两百年的军机处招牌也正式取下,转而换上内阁二字。

李中堂亲自手书了这龙飞凤舞的二字,以表达他壮志得酬的感慨,而随着宪政五大纲要的颁布,从法统上确认了延续两百余年的满清王朝的终结,宫内久病不愈的光绪丝毫未有好转的迹象,而秦铠在这时候恰大好处的提出了让醇亲王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的亲妹妹入宫,一应名义上还需签署的权力转移诏书由这位叶赫那拉氏以光绪的名义进行颁布。

如此行事,秦铠也是接受了来自身边幕僚和远在广州的赵烈文的意见,光绪皇帝和这个小叶赫那拉氏现在都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真正意义上废除满清皇权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既然目前都在掌控之中,却没有理由不充分利用一番。

何况,为自己掌控的紫禁城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在初期为在内阁中的地位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尤其是现在内阁诸多事务还没最终尘埃落地之时。

2月3日,经过准内阁大佬们的一致同意,颁布了内阁关于国政的第一道内阁公文,史称民宪立国宣言。宣言正是宣布满清270年政权的终结,不过由于现在还保持这君主立宪的幌子,宣言中仅宣布成立中华民主联合政府,而淡化了满清皇帝的位置。

而宣言中最重要的是两条,第一强国理念,认同中华民族之各民族皆我之国民,对外则要抵抗强权,使民族平等,第二条为富民,强调政府与国民协力解决食衣住行问题。使民生幸福。

这提法是在秦铠提出的基础上经过仔细推敲后才提出的,而秦铠刻意未将民权的概念列入其中,实则在这大破大立之际,提出所谓的民主实则是造成割据和分裂的诱因,而除此之外,宣言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明确规定了完成宪政的时间表。

时间表上,以五年为期限。完成宪法的最终制定和公布,并且进行以行政省为单位的投票表决,第二是在内阁任期上,宣布了宪政内阁的三个阶段,在初期为确保国家稳定,将实行军政管理。在三届内阁任期后,完成从军政到宪政的过度。

这些提法,得到了所有大佬的一致认同,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前,每个人都意识到。任何人阻挡这历史的潮流,结局只会是与那个已经走到尽头的满清王朝一样的结局,即便是最保守的陕甘总督谭钟麟也不再坚持他的观点,而是将注意力转到地方政府体系的过渡上来。

2月4日,就在民宪立国宣言宣布后的第二天,一系列的新政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布了。首先就是关于宪政后政府机构的调整,作为在军政时期重要的双头结构军队和政府,内阁宣布成立过渡内阁和军政部,内阁政府主持国家事务,而军政部主持军队整编和国防。

不过,秦铠之前在宪政大纲中建议改组建立的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农矿部、工商部、教育部、交通部等新政府部门,由于内阁阻力较大,加上要改组清政府的六部存在较大问题。他也没有继续坚持在中央构建这些机构,而是法令中提到了一个新国家部门的过渡计划。

过渡期内,在法令中给予了地方足够的自治权,各省督抚可以依据此提议建立相关的地方机构,这也是之前上海督抚密议时承诺给地方更大自治权的内容,不过,地方政府的任命都需要经过内阁同意,这一点是确认内阁权威的必要手段。

2月5日,中华民主联合政府内阁宣布第一任内阁成员,内阁总理、直隶总督领北洋大臣李中堂,内阁成员为首席阁僚、监督院院长翁同龢、军政部部长、两广总督领南洋大臣秦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张佩纶、云贵总督岑毓英、四川总督丁宝桢、陕甘总督谭钟麟、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奕劻。

郡王爷奕劻出现在内阁名单中,多少有些外界意外,不过明眼人一眼就明白这其中的以为,这位原本就是个摆设的郡王爷也就是个内阁平稳过渡的一个幌子,不过,这位郡王爷估计要遭那几百人旗人的集体诅咒了。

同日,内阁颁布了三号法令,废除满蒙八旗的特权和特殊待遇,八旗吃了两百多年的铁杆庄稼老树米终于宣告走到了尽头,宣布对裁撤已经失去原有职能的宗人府、内务府,对原有国家权力机构的六部进行全面接管,对所有官员进行重新考核,裁撤冗员。

一时间,北京城内旗人一片哗然,不少八旗闲汉鼓噪着要去铲除汉人逆贼,不过很快就在情报司和粤军的铁腕打击下,抓捕了一大批到处捣乱的旗人,对于其中为首的旗人,周瑞东更是快刀斩乱麻在菜市口砍了十几颗脑袋。

不过,让旗人略感奇怪的是,内阁至始至终没有颁布法令来驱逐内城八旗的住民,这让他似乎看到了些许希望,不过,这希望很快就被挤破门逼债的汉人彻底破灭了,他们立刻明白了一点,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根本不消时日,这些旗人都会一个个沦为乞丐。

聪明点的,早早打好了包裹,收拾细软离开京城向北而去,那里或许还有旗人的一条活路,而有能力继续活在京城的,都是些尚肯干活糊口的旗人,很快,他们就变卖了内城房子,到外城购置小房子,渐渐融入到茫茫人海之中。

2月6日,连日增发的《中国时报》、《申报》、《福建新报》、《广东新报》长篇累牍的刊发各类分析宪政改革的文章,更是把工业兴国、富国强兵的口号喊的震天响。

不过在这看似风起云涌的时候,在华的列强们反响各异,英国公使威妥玛爵士在李中堂亲自拜访之后,很快公开表示支持新内阁的和平过渡,希望内阁能延续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同时继续承担清政府与英国银行的债务关系。

作为这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人的表态代表着在华大部分列强的看法,一个强盛的中国显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但是,一个动乱和毫无贸易保证的中国,更是依靠中国庞大人口基数进行贸易的列强更无法接受的。

而且,这一次发生在中国的变化之巨大,已经完全超出了列强们的预期,在他们看来,就目前建立起来并不稳固的国家权力中枢,要向完成权力过渡,这其中还有这不少不可预见的障碍,而威妥玛爵士现在要确保的,仅仅是英国在华利益的延续,或许,趁着这个机会,英国在华的利益还能得到一个顺利的发展。

与英国政府表态颇为背离的却是俄罗斯帝国公使博白傅,在内阁连续办法新法案之后,他公开表示中国可能会陷入较长期的动乱和割据之中,而同时他向遥远圣彼得堡的亚历山大三世拍发了电报,对于远东中国可能出现动荡局面做了如下预期。

“在中国,将会短暂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以北京以北长城为界限,满族、蒙古族人将会形成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新势力,必须尽快利用这一有利局面,打开帝国在远东的局面!”

而很快,博白傅得到了来自圣彼得堡的回电,亚历山大三世和他的智囊团正在全力拓展俄罗斯帝国的经济和工业化进程,所以,对于进一步拓展远东的影响力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不过,斯拉夫人对土地变态的渴望,还是让俄罗斯人作出了新的决定。

两年前远东作战的失利,可谓是俄罗斯帝国自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最耻辱的失败,虽然战争的规模并不大,丢失的土地也是与清帝国条约中并无最后定论的土地,但是,那场失败导致的直接后果却是十分的严重。

黑龙江做为外东北唯一一条可以通航的水道被中**队彻底截断,这意味着,从西伯利亚至滨海地区的唯一可大规模运输的水路通道被彻底截断,要绕行外兴安岭遥远的寒冬之地才能对滨海地区进行补给,而那样的补给线,损失在路途上的物资远远大于运送到的物资,那样的行动根本是毫无价值,所以,帝国被迫依靠海上线路对海参威进行补给。

但是,由于在两年前的战争中,俄罗斯对远东的航运业也遭到了极大的损失,短短不到半年的战争中,一共损失大型整齐货船超过一百条以上,在这个通讯还极其不发达的时代,至今还有大批船只下落不明,对远东滨海省的长途补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所以,这一次,亚历山大三世的智囊团中的军事代表人物、俄罗斯元帅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大公、亚历山大三世的胞弟提出了一个远东扩张的新计划,这是一个包括在延伸西伯利亚铁路至滨海省的方案和在远东地区大规模增兵的计划,而实施这项铁路扩张计划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准备利用东三省满蒙残余势力!

第329章 死的竟然是白人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831章 军力部署和大移民第898章 巨舰出击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223章 新飞机和无畏舰时代第898章 巨舰出击第821章 有价票据的尝试第802章 炮台战第405章 骑兵力量的诞生第1172章 加勒比之战(一)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541章 南湖岛第543章 第二计划第1334章 检个软柿子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853章 中俄停战条约第389章 北方的土地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314章 菲律宾阴谋的开局第293章 伦敦交易所风云第14章 十三街风云起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965章 战争的设想第530章 北洋的订单第920章 碾压苏比克湾第1212章 无畏舰的时代来临第562章 帝党造势第1238章后台审核中,暂时无法发布第830章 淮系的妥协第616章 大战略第205章 意外的援军第178章 楔形舰阵第1004章 定点清除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229章 下黑手的名单第332章 杀人者……死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99章 王宫秘事第1364章 会战在即第245章 土围子的战争第737章 俄国人的计划第181章 和议之后的阴谋第46章 毁灭和掌控第310章 英国人恼了第1054章 决战南中国海(一)第438章 以中华的名义第1060章 皇家海军的完美计划第218章 工业之做大做强第206章 掌控雷州府第578章 东西夹击第1116章 英国远征军的覆灭第1304章 围歼西海岸舰队第810章 战后的布局第29章 南洋水师第116章 科技工业的起源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024章 预判出了问题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512章 中国的权利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164章 不寻常的春节第1323章 科隆之战序幕第506章 海军大阅兵第219章 新的产业圈第1100章 德国的要求第377章 契约化联合销售第802章 炮台战第1008章 铁血风暴第395章 狗官的意第702章 隐秘计划和谈判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984章 肥羊的狮子胃口第39章 你死我活第363章 菲律宾的土着闹腾啦第760章 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时机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货第1187章 吉桑贾事件第524章 京师的对策第226章 张树声的算计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1060章 皇家海军的完美计划第1301章 北海包围网第350章 公审暴徒第404章 黑龙江城的风云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299章 咱是文明人第498章 南荷条约第552章 危险的名册第184章 秦铠的停战要求第953章 新武器出场第689章 行动……在黑夜里第304章 最早实战的潜艇第619章 中国的海域和中国的规矩第383章 终于大婚了第1173章 加勒比之战(二)第1139章 超规模海军军备案第898章 巨舰出击
第329章 死的竟然是白人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831章 军力部署和大移民第898章 巨舰出击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223章 新飞机和无畏舰时代第898章 巨舰出击第821章 有价票据的尝试第802章 炮台战第405章 骑兵力量的诞生第1172章 加勒比之战(一)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541章 南湖岛第543章 第二计划第1334章 检个软柿子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853章 中俄停战条约第389章 北方的土地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314章 菲律宾阴谋的开局第293章 伦敦交易所风云第14章 十三街风云起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965章 战争的设想第530章 北洋的订单第920章 碾压苏比克湾第1212章 无畏舰的时代来临第562章 帝党造势第1238章后台审核中,暂时无法发布第830章 淮系的妥协第616章 大战略第205章 意外的援军第178章 楔形舰阵第1004章 定点清除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229章 下黑手的名单第332章 杀人者……死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99章 王宫秘事第1364章 会战在即第245章 土围子的战争第737章 俄国人的计划第181章 和议之后的阴谋第46章 毁灭和掌控第310章 英国人恼了第1054章 决战南中国海(一)第438章 以中华的名义第1060章 皇家海军的完美计划第218章 工业之做大做强第206章 掌控雷州府第578章 东西夹击第1116章 英国远征军的覆灭第1304章 围歼西海岸舰队第810章 战后的布局第29章 南洋水师第116章 科技工业的起源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024章 预判出了问题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512章 中国的权利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164章 不寻常的春节第1323章 科隆之战序幕第506章 海军大阅兵第219章 新的产业圈第1100章 德国的要求第377章 契约化联合销售第802章 炮台战第1008章 铁血风暴第395章 狗官的意第702章 隐秘计划和谈判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984章 肥羊的狮子胃口第39章 你死我活第363章 菲律宾的土着闹腾啦第760章 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时机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货第1187章 吉桑贾事件第524章 京师的对策第226章 张树声的算计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1060章 皇家海军的完美计划第1301章 北海包围网第350章 公审暴徒第404章 黑龙江城的风云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299章 咱是文明人第498章 南荷条约第552章 危险的名册第184章 秦铠的停战要求第953章 新武器出场第689章 行动……在黑夜里第304章 最早实战的潜艇第619章 中国的海域和中国的规矩第383章 终于大婚了第1173章 加勒比之战(二)第1139章 超规模海军军备案第898章 巨舰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