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超规模海军军备案

法国在外交上的屈服,显然也是迫不得已的举动,当然,对欧洲各国而言,远东中国在军事上的强大已经是毫无争议可言的事实,但中国政府表现出来对外交协定的遵守,却也让各国更加迫切的希望通过外交渠道,来确保各自在远东的利益,而这显然是秦铠目前最希望看到的趋势。%

就在中法协定实施后不到一个月,1897年9月20日,德国首相霍恩洛亲王率先向世界宣布,德意志帝国与远东中国达成永久和平协定,双方承诺在5年内完成贸易关税互惠协定,承诺互相认可国籍身份签证,并对友邦国民给予法律规定的保护。

而且,一个新名词出现在这份新协定当中,双方计划建设两国元首专属电报通讯线路,以确保两国在任何利益上的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对于无线电报远距离传输尚属机密的时代,无疑是代价极其昂贵的设想,但却充分表明了两国在外交上的立场。

德国人十分愉快的宣布这一新协定,无疑是给欧洲各国施加更多的外交压力,以彰显德意志帝国在对远东中国的影响力,要知道,这时代的欧洲,互相间敌视、冲突是基本常态,所谓国家间毫无信赖可言,完全依托来自俾斯麦时代延续的多方密约、互相制衡的外交形态。

威廉二世亲自召见了中国驻扎柏林大使王黎,向他祝贺两国建立的友好态势,而后,在9月23日。这位高傲而志向远大的君主。在德国主流媒体《德意志前进报》上刊登了帝国施政报告。他毫无保留的阐述了自己对海洋霸权的深信。

“德意志帝国不仅仅要成为欧洲大陆的第一陆军强国,更要成为大西洋上的海军强国……海神的三叉戟,必须也应该由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来掌握!”

秦铠自然知晓这位德意志皇帝自信的来源,虽然在1896年德意志帝国的军费大幅度上涨,轻松突破了2亿2千万德国马克,约合1100万英镑,但这其实相对于整个德意志帝国如日中天的经济状态,完全是无足轻重的开支。德国已经在1896年成功的超越了英国,成为了这时代国民经济第二强国。

根据情报司整个德意志帝国的收入更是史无前例的达到了60亿德国马克,这可是近3亿英镑的巨大财富,虽然大英帝国拿出了让世人吃惊的巨额订单,但光从军费开支而言,威廉二世根本未曾感受到压力所在,但德意志帝国海军最大问题,在于国内重工业在造舰能力上储备。

德皇威廉二世正在重演秦铠熟悉的历史,而且,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海军。呈现出远比历史上更强大的实力……经过4年的庞大军费投入后,加上中国对德的大力军售。德国海军完全超越了历史上曾经的规模,已经建成了一支包括4艘皇帝级战列舰、4艘凯撒级战列舰、5艘轩辕级战列巡洋舰的庞大新舰队,加上之前建造的4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德皇确实有了足有骄傲的资本……至少在目前,即便是大英帝国也不可能轻易挑战德国的海上力量。

威廉二世在四年前拒绝了俄国人继续签署德俄再保险协议后,已然完全打破了欧洲的均势,在过去的四年间,俄罗斯帝国、法兰西共和国正义前所未有的速度靠拢,唯一的问题是,俄罗斯帝国在这时代表现出来的力量,因为在远东一系列的实力,显然羸弱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至少海军吨位数上依然拥有世界第三的法兰西共和国在与俄国的同盟问题上遮遮掩掩,而俄国人因为在海军军备上的全面落伍,两年前被吵的沸沸扬扬的留里克号,结果在下水后,就直接被英国、德国已经上马的战列巡洋舰彻底的碾压了。

现在,俄罗斯帝国在海军上全面落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更加依赖于向法国输入战舰技术,但可笑的是,法国海军如今还深受绿水学派的影响,加之之前中英远东战争中驱逐舰大范围使用的巨大影响力,法国人如今正在逐步摒弃之前的鱼雷艇战术而转向中型驱逐舰与战列舰的组合。

所以,如今正在由法国协助建造的纳瓦格号、伟大的西索号战列舰,毫无疑问的继承了法国海军战舰一些重大弊端,而且更像是法国马特尔级战列舰的外销型,在12000多吨位的舰体上,法国人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结合了俄国要求,但结果却是一艘经济型的远洋舰,但在火力、射程上则远远落后于已经开始全面配备基础射击指挥仪的英国、德国。

但是,1897年9月,全球的海军强国,再次经受了一场来自远东的狂风骤雨,中国政府突然对外宣布,为应对中国版图扩大后的海外领地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确保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依照中国海军十年规划,将正式启动10年海军建造案。

这一次中国政府提出的海军建造计划之庞大,直接出乎了欧洲各国的想象,海军部抛出了建造2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60艘驱逐舰的庞大计划,直接的建造费用自然没有对外公布,不过,按照之前中国向德国出手夏级战列舰120万英镑的出售价,这一次庞大的中国海军战舰建造计划,耗资将近两亿五千万元(约合5000万英镑)的巨额支出。

当然,作为庞大海军计划的内容,自然不仅仅是建造钢铁战舰,要护卫辽阔的海疆,大批海外军港建设也在这一庞大计划之中,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内,建立沿着越北、菲律宾、马来亚、南华漫长的海军补给线,同时,沿着在藩属国缅甸海、孟加拉海建立前哨军港。向东。在同盟国夏威夷王国建立大型海军基地。并在南华巴布亚建立大型军事要塞。

整个报告涉及中**费开支约合7亿三千万元,按照1896年大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约4亿4千万元计算,未来每年海军费开支就将近占到18%的惊人程度,这不免让整个世界都大吃一惊,如此庞大军费开支,显然并非为了建造一直用于演习的海上力量。

军政部方面显然也出于配合内阁颁布军费案,在10月3日于中国广州召开的环亚军事联络会后,邀请了到会的英、德、法、美等国外交官和武官参观了当日驶入广州黄埔军港的天狼号战列巡洋舰。对于这种排水量高达17000吨、安装了双联三座巨大的13.5寸主炮的超级怪物,顿时让当天的各国武官颇有些惊慌失措的感觉。

中国人竟然悄然无息的就将主炮口径从之前的12寸提升到13.5寸的大口径,这意味着,相比同级的轩辕号战列舰拥有的10寸主炮而言,这型新型战列舰的火力投射能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中国海军将领并未直接介绍这型战舰的战斗力,但是当天英国驻华武官鲍威尔就向国内拍发了密电,将中国海军换装主炮的内容作为头等大事向国内报告。

他在撰写的报告中,自然长篇累牍的将他从各个方面获悉、甚至是花钱收买的消息进行了分析,而在海上力量的分析中。这位曾经在英弗莱息白号战列舰上与费希尔爵士共事过的资深海军专家,更是十分明确阐述了他的警告——

“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因为在主炮技术上的提升,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以海军投射火力的能力而言,20艘安装了10寸主炮的战列舰,如果全部换装13.5寸主炮,从理论上而言,在单位时间内投射火力的吨位将提升3倍……对于一支即将建造20艘新型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的远东海军强国而言,这意味着至少100%以上的战力提升……大英帝国在远东,将失去所有的影响力……”

而三天后,德国驻华公使施莱尔带着则亲自拜会了秦铠,这位的来意,秦铠这次倒是只猜到了一个……

“亲爱的秦,我带来了来自柏林的重要信息,威廉陛下对于您在海权上重大举措十分的震撼,而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建设,还需要贵国的大力支持……皇帝陛下虽然大力追加了海军军费的支出,但是,德意志帝国的重工业力量,在海军建设上尚有瓶颈,我们迫切希望与贵国签署海军技术上的交流协定!”施莱尔十分诚恳、迫切的说出了他的第一个来意。

对于德国人可能的反应,秦铠其实早有预料,这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德意志帝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取的红利,让这个拥有强大创造力的国家在过去的26年间完成了工业化的现代进程,但是,如今的德国资本主义很大程度上还收到国内保守的容克贵族势力影响。

偏向保守的容克贵族们,强调是对他们有重大利益农业的保护,随着新兴工业的产生,部分投身产业的容克贵族们则趋向于关税保护和流通商品的生产,这直接导致了德意志帝国在重工业产能的早期投入不足,这个庞大的帝国,更强调的是像克虏伯、伏尔铿这样的精品重工!

在俾斯麦纵横的欧洲三皇同盟时代,这一生产策略确实为德意志帝国提供了最精良的武器,但随着威廉二世海权**的迅速膨胀,德国重工业已经呈现出难以支撑整个帝**力扩张的难题……反观大英帝国,虽然如今在国民经济已然落后于德意志帝国,但却拥有极大的重工业、尤其是造船业的实力。

现在的德国,需要来自海外的重工业支持,而自己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也正在快速转向建立整体化的工业体系和商业体系,而非早先由南洋体系主导的工业模式……

德国人的此行的目的,显然是希望中国加入到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但时至今日,秦铠根本没有下定这一决心,他立刻十分明白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亲爱的施莱尔,我们已经先贵国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技术帮助,但是,我们已经与英国签署了中立协定,所以目前而言必须保持中立的立场,所以,我并不能答应签署这类军事意义上的重大协定!”

秦铠的拒绝,施莱尔倒也没有表露出太大的失望,事实上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显然是德皇威廉二世突发奇想而为之,德国海军提出了庞大海军军备案,国家财力倒是并无太多问题,问题在于国家重工业基础以及海军造船业的技术积累……所以这位德国皇帝听到中国人的庞大造舰计划,第一时间就想到,远东中国可能由他需要的工业积累!

施莱尔来之前,显然也仔细推敲过这一提案的可能性,毕竟,德国必须拿出让中国人足以放弃英国市场利益的条件,但目前而言,德国显然拿不出这种条件……远东中国,可不是二十年前那个羸弱的国家,而是一个在远东强盛无比强国。

就在他略感失望,却不得不接受之时,秦铠忽然话锋一转,“亲爱的施莱尔,你也知道的,我国也正在为海军建造大批战舰,军方工厂全力开工也同样面临产能问题,但如果是国内非军方工厂承接贵国的订单,这将仅仅是贸易问题,将不涉及外交的约定!”

……这几句话,让施莱尔也有些听不明白,一方面,这位秦大总理不愿意和德国签署直接涉及军事方面的协定,但另一方面,却表现出毫无顾忌向德国出口大宗军售的意愿!

施莱尔的思绪飞速转动,仔细琢磨了足足有半分钟,这才确信自己的判断应该没有问题,他立刻顺着这位秦总理的话题表示,“亲爱秦总理,太感谢您对德国的友谊……德国方面愿意与中国保持各方面的合作,自然也包括与贵国民营工厂间的贸易……如果能达成这一协定,这将是我回国履职最好的成绩单!”

第651章 策反之功第159章 剑指荷属东印度第563章 惊天密折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1106章 机械火控的未来第731章 大工业新布局(二)第1140章 最近的战列舰在那里第755章 马沙科夫将军号的运气第1057章 超强英舰的覆灭第711章 欧洲的烽火第20章 给巡抚大人的礼物第64章 大变革的序幕第1369章 群攻犹它号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985章 巴拿马的阴谋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1252章 施里芬计划补丁第464章 康梁出世第312章 不该拿的吐出来第575章 攻击的跳板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1315章 突破波尔多战线第1009章 危机边缘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328章 血案庭审外的阴谋第691章 汉城事毕第1281章 雨夜截击第800章 军政之源第177章 两个层次的碰撞第991章 全球经济危机的机遇第1312章 加勒比海的棋子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756章 弹雨第455章 俄国佬痿了第787章 英国的条件第837章 造船厂的意外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425章 南北演变的开始第427章 聚焦苏楚娜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272章 无人敢言,那就我来说吧第316章 秘鲁的肮脏交易第350章 公审暴徒第1260章 血色黎明第256章 合众人之私第1113章 新的谈判第931章 两个港口的利益交换第597章 枪已上膛第640章 豹河突破战第1337章 出击,无所畏惧第925章 包围网上的屠戮战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1280章 印度洋危机第322章 卡米尼亚的中国军队第1000章 大胃口第1363章 致命一菊第719章 择日而战第555章 新军中的辩论第1166章 海峡之战(二)第158章 中华南洋公司第142章 袁世凯的谋断第496章 决定出手第316章 秘鲁的肮脏交易第842章 军事交流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1048章 怒海猛击第957章 火海东京都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179章 暴风雨前的决战第342章 百年教育的成本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557章 潘公子的眼线第521章 A等绝密计划第1309章 四海轮设计第995章 巴达维亚的烽烟第58章 布局顺化第580章 搅局的淮军第102章 海外计划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161章 招商局的困扰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104章 顺化的新局面第489章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第524章 京师的对策第351章 海上遇敌第10章 逼上广州第574章 后党的总攻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349章 那会属于华工的公平正义第901章 决胜关键第200章 谨慎的扩张第159章 剑指荷属东印度第1032章 南亚之全面战争第851章 农税政治红利第1310章 搞掉那个障碍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
第651章 策反之功第159章 剑指荷属东印度第563章 惊天密折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1106章 机械火控的未来第731章 大工业新布局(二)第1140章 最近的战列舰在那里第755章 马沙科夫将军号的运气第1057章 超强英舰的覆灭第711章 欧洲的烽火第20章 给巡抚大人的礼物第64章 大变革的序幕第1369章 群攻犹它号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985章 巴拿马的阴谋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1252章 施里芬计划补丁第464章 康梁出世第312章 不该拿的吐出来第575章 攻击的跳板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1315章 突破波尔多战线第1009章 危机边缘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328章 血案庭审外的阴谋第691章 汉城事毕第1281章 雨夜截击第800章 军政之源第177章 两个层次的碰撞第991章 全球经济危机的机遇第1312章 加勒比海的棋子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756章 弹雨第455章 俄国佬痿了第787章 英国的条件第837章 造船厂的意外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425章 南北演变的开始第427章 聚焦苏楚娜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272章 无人敢言,那就我来说吧第316章 秘鲁的肮脏交易第350章 公审暴徒第1260章 血色黎明第256章 合众人之私第1113章 新的谈判第931章 两个港口的利益交换第597章 枪已上膛第640章 豹河突破战第1337章 出击,无所畏惧第925章 包围网上的屠戮战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1280章 印度洋危机第322章 卡米尼亚的中国军队第1000章 大胃口第1363章 致命一菊第719章 择日而战第555章 新军中的辩论第1166章 海峡之战(二)第158章 中华南洋公司第142章 袁世凯的谋断第496章 决定出手第316章 秘鲁的肮脏交易第842章 军事交流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1048章 怒海猛击第957章 火海东京都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179章 暴风雨前的决战第342章 百年教育的成本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557章 潘公子的眼线第521章 A等绝密计划第1309章 四海轮设计第995章 巴达维亚的烽烟第58章 布局顺化第580章 搅局的淮军第102章 海外计划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161章 招商局的困扰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104章 顺化的新局面第489章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第524章 京师的对策第351章 海上遇敌第10章 逼上广州第574章 后党的总攻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349章 那会属于华工的公平正义第901章 决胜关键第200章 谨慎的扩张第159章 剑指荷属东印度第1032章 南亚之全面战争第851章 农税政治红利第1310章 搞掉那个障碍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