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91章 全球经济危机的机遇

bookmark

唐绍仪和唐国安两人手握重金、雄心勃勃的准备全面振兴民族产业,甚至于将民族工业的脚步跨向海外之,不过,秦铠将手中关于美国产业的数据摆放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两位都是财政部的高官,自然对于南洋体系的现状知根知底,也是大为吃惊。

自从《中美旧金山条约》签订后,他们这批留美学童,也算是在西洋人面前真正的扬眉吐气了,少年时的旅美经历,事实上并未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美国内蕴的巨大潜能,毕竟,他们所学所见,也只是正在崛起美国的一个角落。

就是唐国安亲自执掌推进的美国金融大投机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美国经济的潮起潮落,但根本未曾正真意识到,就是这个整体经济结构具备很大问题的国家,竟然在上一次的经济打击后,依然迸发出惊人的发展力。

唐国安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正如火如荼实施中的美国铁路股票清仓计划,“总理,上个月我们仅仅透过3个经纪公司的卖空,就造成了纽约股市几乎崩盘,摩根财团和哈同财团进行了联合收购,动荡了一周之后这才企稳……我建议再秘密策划一次86年的大崩盘,一定能再次重创美国经济!”

对于这厮的想法,秦铠自然是颇感满意,金融的力量,在这时代远未被各国重视,即便是全球最大的伦敦债券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只是为大英帝国海外利润提供回流的场所,同时为大英帝国庞大的商业利润找到更合适的增长空间。而各国金融中。各种制度上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倒不是美英**,主要是金融的发展需求远超时代的脚步而已。

“国禄(唐国安)的想法很好,不过……简单复制上一次的投机,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摩根财团……还有美国佬的经纪人公司,虽然未必完全看明白我们的大手笔,但是,你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家伙的头脑可一点都不简单,只有顺势而为,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泰山压顶的溃败!”

“总理,您的意思是……”

秦铠看了看手中的机密文件,一脸沉思的模样,镇定自若的将唐国安的计划进行了一番扩充,这时代最能够打击西方各国的机会,显然并非由自己来创造,反倒是自由经济下、无序而疯狂扩张的西方经济本身。

美国延续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英法德的道路,在这一天上。甚至被后世称之为“西方的右翼”,但是。各国对扩张新事物的法制缺位,以及政府无法监管的疯狂资本逐利行为,最终导致的一次次经济危机,却是西方各列强各国无法避免的魔咒!

自己选在这个时机布局巴拿马运河,自然并非是心血来潮,太平洋彼岸的哪个国家,显然不是能轻易征服的,拥有一个多世纪海上强权的英国,甚至都被迫与美国签署了一系列丧失美洲权益的条约,所以,一切盲目的军事行为,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即便自己把战舰开上美国佬的东海岸,但是,却根本无法完成占领。

那样的话,可能整个西方国家都会联合起来,对于自己来说,这样的局面,可不利于刚刚起步的中国经济,巨舰大炮的最终目的并非是消灭,而是为了更大更实际的国家利益和发展……而很快,新的发展机遇机会来临!

“少川、国禄,我根据情报司和派驻海外使馆收集的消息判断,尽管西方各国这几年间发展迅猛,但是,我们在远东的崛起,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吸血式的工业发展和商品倾销,犹如10年前那样的经济衰退,或者会很快出现征兆……我们需要的只是耐心!”

秦铠大耍神棍风范,不过口头的依据却是桌上和身后那些天知道的绝密资料,不过,他以往亲手操刀的一次次胜利,却让这样的判断拥有更加极高的可信度,当然,他的依据自然是历史上原本就即将发生的第十四次全球经济危机……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欧美经济数年间的蓬勃发展,自然源于铁路大建设促进的重工业发展,而数年间欧洲完成的近10万公里铁路建设,又极大的促进了本国经济,加之电力技术进入了一个技术爆发期,直接促成了过去五年间的经济高速发展。

自己记得,率先进入第十四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应该是上一轮经济危机中受创最轻的德意志帝国,在铁血俾斯麦领导下的德意志帝国,过去十余年间国内施行了极为有效的工业卡尔特化,也就是工业商品的垄断分销模式,而这一模式,在秦铠看来,倒是和后世新中国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某种类似的本质……国家主导着重要的经济命脉!

历史上,俾斯麦的倒台和威廉二世的重工业倒向,却打破了原有德国工业的平衡,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最先在这个高度贸易保护的新帝国爆发!但可惜的是,尽管如今德国几乎是中国商人投资的乐土,那里可少不了情报司眼线,但至今秦铠还未获得任何经济危机爆发的信息。

这些信息,让秦铠保持着充分的冷静,新政府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巨大期望,结果导致了一个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局面,过去三年间,德意志帝国与中国政府签署了超过50项大型合作项目,很显然,这其中的巨大贸易利润,很可能缓解了德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现在需要的,显然是握紧钱袋子,然后等待最佳的机会,而他这番话,立刻让唐国安和唐绍仪兴奋了起来……

唐绍仪想到的自然是国内工业发展的大蓝图,“总理,英国公使鲍尔正在向我们建议通过伦敦市场发行国家债券,我原本可没打算让英国人赚咱们的大洋,计划通过南洋银行发行5000万国债,但若是欧美经济可能步入衰退期的话,我建议可以考虑通过英国人再发5000万的国债,用于实施欧美的设备采购……”

这家伙……还真是个金融的脑袋,唐绍仪的一番胡话,倒是让秦铠也大感满意,这番借鸡生蛋、顺带还掏了鸡窝的做法,跟后世那些金融大鳄的做法如出一辙,很显然,这厮显然早有预谋,只是没有机会发挥而已!

“5000万太少了……1个亿吧……对了,问问王晨煜,能不能在纽约市场上也圈一笔钱……”秦铠脑袋转了转,“3到5年期限的债券,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如果机会合适,我可不介意以抄底价买下任何有价值的工厂!”

秦铠哈哈一笑,一拍手立刻把唐绍仪的海外收购计划扩大的一倍,略一琢磨,立刻转头跟唐国安说道:“国禄,巴拿马那边的事情赶快出手,这由你全权负责,随时报告动向,这边可等不得,什么时候开工无关紧要,但主动权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

唐国安很快获得了纽约花旗银行秘密资金的支配权,而他接受任务后,立刻着手准备美洲的一系列计划,现在他正在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个来自底特律工业城的亨利财团慢慢蹂躏,最终收入囊中……

当然,在总理官邸里的另一轮更重要的会议正在召开,所有内阁高层和幕僚都出现在这里,很显然,今天的会议讨论的,绝对是极其重要的大事件……现在主角自然暂时不由秦大总理来担当,是现任教育卫生部长张简。

“……新政府运作四年后,国家拨付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国民教育,过去四年间,财政部一共拨款7100元,同时,通过总理的国家教育基金募集超过4700万元实物和资金投入,如今,两广、两江、两湖、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云南、东三省一共945县已经完成初等教育布局,尚有四川、陕甘、蒙古、大北海(新西伯利亚)的国民教育正在推进中,西藏、新疆仅的驻军区设立初等教育学校……”

张简侃侃而谈,对于早已将兴办新学作为自己毕生重任的他而言,能够在这个位置上亲自部署这一举世无双的巨大工程,自然是满心的自豪,投入近一亿两千万元的巨额资金,在短短四年间,就打造了一个至上而下,直接垂直辐射到县级的中等教育和辐射到乡镇的初等教育体系,全国一共建造了5500多所学校,每县至少一所中学、两所以上小学的规模,绝对是让他们做梦都偷笑的丰功伟绩。

说到这一让人咋舌的数字,他看了眼上面端坐的秦铠,这不得不佩服这位大总理开创兴的睿智,“国家教育资金”这一举着秦大总理金字招牌民资基金,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就完成了直达基层的教育慈善产业链。

大批地方产业的受益者,纷纷慷慨解囊,将教育作为了第一等的捐助目标,几乎不用任何人宣传,众人似乎都知晓了这一庞大资金后面的那位大人物……很显然,张简事后也意识到这一教育基金存在巨大价值……

若干年之后,恐怕普天之下的读书人之中,无一不与这位秦大总理有着若有若无的哪一丝联系,而这也注定了南洋体系在未来无法撼动的统治地位!

不过,今天讨论的,却不是这一丰功伟绩,而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百倍的议题!

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战的变局第1042章 黑虎掏心第367章 强者的时代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627章 英国人的态度第354章 森有礼的使命第409章 铁腕的威压第1002章 向前 向前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1333章 空袭(二)第409章 铁腕的威压第1121章 免费的射击指挥仪第478章 重工业的爆发理论第157章 良民? 海匪?第1278章 交趾支那的麻烦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131章 狭路激战(三)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1292章 首战库克海峡第440章 海军出发了第983章 好大一肥羊第712章 中德密约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286章 山雨欲来第232章 不靠谱的大战略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597章 枪已上膛第877章 朝鲜归汉第1052章 大舰队出击第21章 济民药局的幌子第113章 坑爹的北宁府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622章 驱逐舰的登场秀第900章 海上大决战(二)第761章 海军新技术的诱惑第221章 红色骷髅旗第723章 德国人的秘密计划第870章 产业竞争第1319-1320章 碾压式胜利第1339章 战列之夜(一)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067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四)第257章 月黑风高夜第1023章 战斗工兵登场第346章 旧金山谈判(二)开炮啦!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529章 总督府的喜宴第853章 中俄停战条约第401章 要人要兵要钱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1337章 出击,无所畏惧第1291章 蝰蛇行动第151章 李维业的大计划第167章 南征北战第1131章 马尾的败笔第857章 英国的算盘第529章 总督府的喜宴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战(二)第536章 斗争升级第413章 挑战哥萨克骑兵第1219章 超级实验室第775章 决战双城子(一)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881章 菲律宾冲突爆发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1125章 布尔战争入场券第27章 保安团,不要孬种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1221章 摩洛哥危机的应对第5章 大使上任第80章 决战南中国海(二)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232章 海军出击第149章 定远、定远第302章 小李探花第834章 重工业井喷期第854章 赶超英国的梦想第726章 小皇帝不行啦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第420章 阿萨津之战(二)死亡之花第1299章 陆地巡洋舰的毁灭第701章 强大的敌人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第443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1113章 新的谈判第122章 新战舰的下水仪式第896章 决战在即第1138章 大国的强势第758章 驱逐舰,冲锋第716章 参谋部紧急军议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173章 紧锣密鼓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1358章 关岛铁壁(二)第810章 战后的布局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37章 红河上的惨案
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战的变局第1042章 黑虎掏心第367章 强者的时代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627章 英国人的态度第354章 森有礼的使命第409章 铁腕的威压第1002章 向前 向前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1333章 空袭(二)第409章 铁腕的威压第1121章 免费的射击指挥仪第478章 重工业的爆发理论第157章 良民? 海匪?第1278章 交趾支那的麻烦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131章 狭路激战(三)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1292章 首战库克海峡第440章 海军出发了第983章 好大一肥羊第712章 中德密约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286章 山雨欲来第232章 不靠谱的大战略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597章 枪已上膛第877章 朝鲜归汉第1052章 大舰队出击第21章 济民药局的幌子第113章 坑爹的北宁府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622章 驱逐舰的登场秀第900章 海上大决战(二)第761章 海军新技术的诱惑第221章 红色骷髅旗第723章 德国人的秘密计划第870章 产业竞争第1319-1320章 碾压式胜利第1339章 战列之夜(一)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1067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四)第257章 月黑风高夜第1023章 战斗工兵登场第346章 旧金山谈判(二)开炮啦!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529章 总督府的喜宴第853章 中俄停战条约第401章 要人要兵要钱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1337章 出击,无所畏惧第1291章 蝰蛇行动第151章 李维业的大计划第167章 南征北战第1131章 马尾的败笔第857章 英国的算盘第529章 总督府的喜宴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战(二)第536章 斗争升级第413章 挑战哥萨克骑兵第1219章 超级实验室第775章 决战双城子(一)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881章 菲律宾冲突爆发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1125章 布尔战争入场券第27章 保安团,不要孬种第685章 咱手里有牌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1221章 摩洛哥危机的应对第5章 大使上任第80章 决战南中国海(二)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232章 海军出击第149章 定远、定远第302章 小李探花第834章 重工业井喷期第854章 赶超英国的梦想第726章 小皇帝不行啦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第420章 阿萨津之战(二)死亡之花第1299章 陆地巡洋舰的毁灭第701章 强大的敌人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第443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1113章 新的谈判第122章 新战舰的下水仪式第896章 决战在即第1138章 大国的强势第758章 驱逐舰,冲锋第716章 参谋部紧急军议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173章 紧锣密鼓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1358章 关岛铁壁(二)第810章 战后的布局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37章 红河上的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