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中国的海域和中国的规矩

李中堂入主内阁后,在经过近三个月的整合后,重生在这个就体制上的帝国中枢终于开始缓缓的运转起来了,督抚和朝堂势力的结合,实在是一个奇怪的团队,不过,只得庆幸的是,随着满清权贵的退出,督抚和官员们都爆发出了一种让人惊讶的动力,而内阁这一新体制的出现,既让野心家看到的前途,也让实干派看到了希望。

而对于他而言,在为这个破庙裱糊了三十多年后,终于有机会彻底实现一番自己的当年的报复,这让两鬓早已发白的他倍感动力,为了这一机会,他做出来重大的取舍,而到目前为止,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值得的,帝国正向着更好的方向转变。

虽然,他也知道,体制上的积重难返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不过,以他和诸多汉族高官来看,沉疴重疾显然不适合以猛药来治,这其中涉及太多的利益,而那一切都是之前几十年间维系这个官僚体制的根本,这一点也让他有些迷茫。

不过好在军事上的连连胜利,让整个国家暂时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中,各地满族官员纷纷下野,而一部分负隅顽抗的权贵发起所谓勤王的可笑举动,很快就被各省督抚快速的镇压下去了,各地平叛的捷报雪片般传来,当然,治军出身的他,自然明白这其中可能的猫腻,不过,现在这时候,国泰民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在整个淮军体系的安排上,这倒是他几个月来办的最顺手的事情,满族官员在各省的稽核中能被留任的十不足一,空缺出大批职位,而事实上,九大督抚除去东三省外,能够拥有独立势力的,事实上也仅有两广总督秦铠、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云贵总督岑毓英。其他如张佩纶完全是依靠粤军的支持,而浙江方面,淮军依然有着很大的势力。

而四川总督丁宝桢原本就与他关系密切,虽然在行事上保持着中立。但是川内大批官员都与淮军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陕甘总督谭钟麟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所以,虽然看似裁撤庞大淮军损失不小,事实上,整个淮军体系反而是控制力大大增强了。

他上任后做的第二件事情,却也是从秦铠那边学来的。《福建新报》、《申报》在营造舆论上的巨大能量,让他意识到官办媒体的重要性,不过,淮军体系内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和技术,而他显然不想在这些小事情上承秦铠的情,所以,很快,通过海关税务司赫德的介绍。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进入了他的视野。

这位早年在华北大旱期间从事赈灾而获得清政府官员认同的英国人,虽然绝对是一个大英帝国狂热分子,但是进入中国后。很快就融入了中国官场,他与曾纪泽关系密切,而且还是曾府邀请的英语教师,而在国内主要活动是进行赈灾和推进科学技术的普及,这也让与他接触的、中国知识分子出身的官绅颇有好感。

所以,在与李提摩太进行商议后,由盛宣怀那边拨付20万两白银,在天津筹办了《天津时报》,原本李提摩太提出新报纸应该命名为《中国时报》,不过。遗憾的时,秦铠已经在北京领先一步将这份报纸办了起来,最后只能求其次。

李中堂一步步实施着自己的布局,一切看起来都让他当年“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的抱负近在咫尺,不过。眼前的危机他自然不是视而不见,即便是在他看来最需要倚重的英国人,也在无时不刻的算计着自己正准备重新装裱一番的这座破房子。

赫德昨日忽然拍来急电,偷偷告诉他朝鲜可能出事了,英国和俄国在北方的利益已经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局面……这消息的准确性自然不容置疑,赫德虽然是英国人,他也知道,这个自1863年起就为清政府服务、并于自己有着深厚私谊的英国佬,在这种事情上完全没有必要隐瞒什么!

事实上,中国和英国人在缅甸的利益冲突,已然也是一个不知道何日会爆发的隐忧,曾纪泽受命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爵士的会商,因为威妥玛爵士突然的离职,目前还被无限期的拖延着,据说新任英国公使巴夏礼爵士是军官出身的强硬派,远不如威妥玛爵士那般好打交道,这让他也多了几分担忧,毕竟新内阁若是在这件事情上处理不当,那绝对是不是件好事!

而今天一早,该发生终于还是都如期而至了,从兵部送来朝鲜王室的国书,一同送达的还有淮军驻汉城军务总办袁世凯的呈文,两份文件都证实了赫德送来的消息,英国远东舰队三艘巡洋舰占领了巨文岛,甚至现在都已经完成了简易港口的修建……看起来事情发展都有些出乎意料,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了!

很快,针对此事的特别内阁会议召开了,不过,今天能来参加内阁会议的督抚却只有三个人,新任直隶总督周馥、军政部总办、两广总督秦铠、闽浙总督张佩纶而已,云南巡抚岑毓宝据说生病了,正在府上静养,而张之洞、丁宝桢、刘坤一、谭钟麟几个都赶回自己地盘处理事务去了,毕竟体制初变,需要平衡处置的事情实在太多,他们也就留下幕僚在京师听消息,若有重要事情再通过电报转述督抚的意见。

而今天涉及的主要是外交事务,跟这些督抚关系也不大,倒是把负责筹建外交部的曾纪泽请来议事,而原本处理对外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奕劻,现在在内阁的地位,更像是一个平衡小皇帝存在的棋子,只是表明一个内阁的态度,满清权贵除了叛乱外还是有另外一个出路的。

李中堂把朝鲜巨文岛的事情先简单说了说,周馥则散发了一份李中堂作为内阁总理草拟的处置意见提纲,具体对英国、俄国还有牵扯在内法国的外交态度,李中堂显然是一个明确的态度,他提出的,以开放朝鲜为代价,利用列强互相牵制。但是任何国家不得有实质占领的初衷依旧没有改变。

不过,英国人这一次显然违反了游戏规则,这让李中堂有些举棋不定,一直来。英国人的存在,对于维系大清这座破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在,满清这座破庙换了主人,但是破庙一时半会儿显然不可能变成新庙,所以,英国人的太多。在他看来还是非常重要的。

介绍完之后,他看了看在座的三位督抚,周馥自然早就和他商议过了,通过外交斡旋来解决这件事情,他们都认为是可以尝试的办法,但是要付诸实施,就算他已经私下和赫德讨论过,还是毫无把握。

目光转向一旁端坐的秦铠。他有看了看张佩纶,这两位现在可是一个鼻孔出气,很自然他先开口问道秦铠道:“烈风。这件事情,你看老夫的处置是否妥当?”

秦铠自然知晓一些这件影响远东整个军事平衡事件的来龙去脉,英国人出兵占领巨文岛,自然不会是仅仅因为俄国去看了看这小岛,然后提出租借的要求,事实上,就在一年前,英国从印度向北扩张的势力与俄国人向南扩张的势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阿富汗,这个三分之二国土处在高海拔区域、交通极端不便利的国家,却是链接西亚、中亚、南亚的要冲。英国自18世纪初就发起了多次对阿富汗的殖民战争,不过却发生了多次反复。

而就在去年,目前接受英国保护的阿富汗权贵与俄国人有了秘密的交易,而这直接导致了在阿富汗发生了潘德事件,俄阿国境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差点升级成英俄两国间的战争。事件最后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了。

但在冲突过程中欧洲突然兴起了一股言论。即俄罗斯的势力将在远东南下,除了目前占据的海参威外,还计划霸占朝鲜北方的不冻港元山港,而这一次俄国太平洋第一舰队不远万里进入远东,也应证了这个说法,所以,英国人为了防止北极熊从太平洋冒尖,才会如此行事,率先抢先占领济州海峡的战略要点,希望借此警告俄国人。

而且,秦铠还深知另外一点,整个朝鲜海岸,并没有十分优良的港口,即便是不冻港元山港或者是釜山港,充其量也就是泊锚点,这个巨文岛面积太小了,若是大舰队躲在里面,被人用水雷封锁住港口,那可绝对是一个死地。

了解这些后,事实上提出对策就不再话下,但是,巨文岛事件引发不仅仅是英国与俄法同盟在远东的权益冲突,更深远的影响,则是来自于冲突后,为制衡俄国、法国远东军队,英国人在远东开始了对日本的全力扶持。

对英国人来说,控制辽阔海疆的重心依然还是在大西洋之上,法国、德国、俄国,乃至奥匈、意大利等国都在小心翼翼的挑战者这时代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远东辽阔的太平洋,虽然拥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在这边已经有足够确保商业船队安全的舰队,即便是老掉牙的香农级装甲巡洋舰依然能够极好完成护航任务。

而与俄国人或者法国人在远东开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这两个国家显然先要考虑一下,他们在大西洋上的口岸被强大、拥有压制性舰队封锁港口后的悲惨情况!所以,巨文岛事件,对于自己而言,或许还算是一个小小的机会……

琢磨到这里,他看了看李中堂,然后十分镇定的说道:“中堂大人,任何的外交斡旋都需要有另外一手的准备,我建议请曾侯约见俄国、法国、英国领事,同时,对于我们藩属国的领地,中国的舰队必须立刻前往进行例行巡航……英国人可以不怕俄国人,但是我们也要告诉他们,在中国的海域里,需要守的应该是中国的规矩!”

第67章 战争的号角第769章 通电全国第1165章 海峡之战(一)第1274章 装甲师的出场秀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865章 海上对抗第1246章 班加西战役第483章 苏拉威西岛急袭战第561章 光绪的决心第505章 海军的集体主义第95章 孤拔的野望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692章 欺人太甚第336章 我们在试炮第741章 第一次较量第141章 占领菲律宾的丫丫第438章 以中华的名义第231章 秦铠的宣言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812章 第二次地中海协议第1037章 轩辕号的独舞第231章 秦铠的宣言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746章 东海大决战(二)之联合齐射第715章 复兴之党章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575章 攻击的跳板第83章 全不放过第432章 围城打援第1118章 商级战列舰第210章 秦铠的金融计划第408章 黑龙江城第828章 全面掌握第1321章 冲突在即第1353章 爆捏软柿子第1107章 北方舰队的重任第785章 终极对战第253章 会战,我选主场第389章 北方的土地第1078章 英国新内阁的困局第58章 布局顺化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502章 水师巡阅的背后第634章 让你出局第788章 新条件和推断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75章 消失的舰队第959章 大大的借口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711章 欧洲的烽火第72章 出击第1177章 停战第1338章 阴差阳错第1314章 西太平洋变局第245章 土围子的战争第365章 菲律宾土着不是东西第181章 和议之后的阴谋第1368章 重创南卡莱罗纳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254章 目标,太平洋彼岸第935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二)第341章 政权决定态度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274章 定远舰出事了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821章 有价票据的尝试第985章 巴拿马的阴谋第163章 新型巡洋舰第922章 菲律宾大战略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脸第1238章后台审核中,暂时无法发布第510章 水师战舰的设计蓝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1098章 德国人掺和进来了第462章 广东政体革新方案第274章 定远舰出事了第131章 狭路激战(三)第102章 海外计划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543章 第二计划第677章 三个人的壮举第137章 红河上的惨案第522章 英缅战争爆发第552章 危险的名册第619章 中国的海域和中国的规矩第1067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四)第915章 放进咱的碗里来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1029章 中英宣战第166章 改造完成,开始吧!第1054章 决战南中国海(一)第1117章 非洲战略第1316章 舰炮下的均势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962章 虾夷之国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743章 宣战第212章 技术和利益
第67章 战争的号角第769章 通电全国第1165章 海峡之战(一)第1274章 装甲师的出场秀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865章 海上对抗第1246章 班加西战役第483章 苏拉威西岛急袭战第561章 光绪的决心第505章 海军的集体主义第95章 孤拔的野望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692章 欺人太甚第336章 我们在试炮第741章 第一次较量第141章 占领菲律宾的丫丫第438章 以中华的名义第231章 秦铠的宣言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812章 第二次地中海协议第1037章 轩辕号的独舞第231章 秦铠的宣言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746章 东海大决战(二)之联合齐射第715章 复兴之党章第576章 暗流涌动第575章 攻击的跳板第83章 全不放过第432章 围城打援第1118章 商级战列舰第210章 秦铠的金融计划第408章 黑龙江城第828章 全面掌握第1321章 冲突在即第1353章 爆捏软柿子第1107章 北方舰队的重任第785章 终极对战第253章 会战,我选主场第389章 北方的土地第1078章 英国新内阁的困局第58章 布局顺化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502章 水师巡阅的背后第634章 让你出局第788章 新条件和推断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75章 消失的舰队第959章 大大的借口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711章 欧洲的烽火第72章 出击第1177章 停战第1338章 阴差阳错第1314章 西太平洋变局第245章 土围子的战争第365章 菲律宾土着不是东西第181章 和议之后的阴谋第1368章 重创南卡莱罗纳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254章 目标,太平洋彼岸第935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二)第341章 政权决定态度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274章 定远舰出事了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821章 有价票据的尝试第985章 巴拿马的阴谋第163章 新型巡洋舰第922章 菲律宾大战略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脸第1238章后台审核中,暂时无法发布第510章 水师战舰的设计蓝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1098章 德国人掺和进来了第462章 广东政体革新方案第274章 定远舰出事了第131章 狭路激战(三)第102章 海外计划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543章 第二计划第677章 三个人的壮举第137章 红河上的惨案第522章 英缅战争爆发第552章 危险的名册第619章 中国的海域和中国的规矩第1067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四)第915章 放进咱的碗里来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1029章 中英宣战第166章 改造完成,开始吧!第1054章 决战南中国海(一)第1117章 非洲战略第1316章 舰炮下的均势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962章 虾夷之国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743章 宣战第212章 技术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