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皇权斗争的激化

早9月的北京城,虽然距离大清祖制皇帝亲政的日子还有六个但是随着清流保守派李鸿藻的一封《请议皇帝亲政仪式》的折子,立刻就把矛盾表面化了。

朝堂上的官员也是各自抓紧机会赶快出招,20日,闽浙总督张佩纶奏请尽快筹办皇帝亲政事宜,折子自然是写的huā团锦簇,有理有据,随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南巡抚张之洞、东阁大学士阎敬铭、浙江布政使赵舒翘、河南巡抚鹿传霖一干大员纷纷上折子附议。

而朝堂上,兵部尚书英桂、工部侍郎叶德辉、吏部尚书徐桐、刑部郎中刚毅等京官则启奏,折子里尽是阿谀奉承之言,什么太后听政,国泰民安,四海平和,什么夷狄附从、江山稳固,而最终的目的,不过是请慈禧太后继续听政数年。

在这个问题是原本态度最为重要的几位中枢阁僚,却出人意料的集体失声,但是失声的背后,却不代表这些亲王、郡王毫无动作。

24日,上海招商的最后统计结果送到了秦铠手上,在李东来的全{舅运作下,当日出席私宴的商家无一例外的都决定投入大笔资金经营产{业,一共订立的产业合约217笔,南洋机床体系拿到的机器订单总额达肼惊人的万两,在一年内,能为南洋体系提供的近00万的利润和一大笔日后的维护费用。

同时马尾海运也获得了大笔的货运订单,这消息,让何大掌柜又有冲动要购置海船………………而席恒终于带来了洞庭东山帮大佬席正甫的消息,席家将全力帮助两广筹措这笔资金,预计在两个月内完成交割。

而一早,秦铠就收到帝师翁同在府上设宴的邀请,数日前他就去礼仪性的拜访过翁同,在光绪亲政这个问题上,这位的急切心思一点不输于光绪亲爹醇亲王奕只是没想到这位会这么急切的邀请自己。

当日赴宴的自然不止秦铠一人,出人意料的是,秦铠在宴席上见到了左宗棠左大学士,这位看到秦铠出现也是淡定开玩笑说道:“秦总督,现在的北风还真是大啊,竟然把你也给吹来了!”

秦铠笑嘻嘻的拱手致意“左大人,刮这北方,我回去的时候可就的逆风而行了,实在是有些个麻烦!”

两人哈哈大笑这话中所指,都是心知肚明,现在的情况虽然不能说很糟糕,但是这件原本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挑明后反倒是变得十分的奥妙,若是人人都装糊涂,那些后党请太后训政数年,倒是没人跳出来反对那也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现在,这边提前发难,把这大清祖制的东西搬出来现在让慈听政可就变成了违背大清祖制的事情,现在后党那边似乎也出现了一#不寻常的情况,所以帝党这边自然是大喜,人人都感觉胜利在望。

翁同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推动此事,一旦皇帝亲政,他这个帝师那才是真正的帝师,否则也就是教太子读书的闲官。

出席这私宴的都是清流大佬和重量级的人物,除了秦铠和左宗棠外,翁同还请了户部尚书李鸿藻、兵部侍郎许庚身、侍郎宝廷、大学士潘祖荫,这些都是极力支持光绪亲政的官员很显然,今天这私宴不简单。

翁同稣才敬了两轮酒,果然就迫不及待的抛出了惊人的话题“昨日皇上看了徐桐的折子,十分震怒,之言这些乱弹琴的奸臣乱我大清祖制!”

李鸿藻早接上话头“诸位,现在的朝堂之上,奸佞小人可不再少数,毫无礼义廉耻可言,不思如何报国,眼睛只盯着宫里面看,见风使舵之徒尤为可恨。”

这两位的把话题扯起来,自然是想要这些位表个态,秦铠看了看居中而坐的主人翁同,这老家伙说光绪骂奸臣,这话自然不可全信,不过光绪从四岁登基,至今已经12年了,时时刻刻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下,自然早想摆脱这位“亲爸爸”的掌控,这倒是事实。{舅他琢磨着,光绪估计那是胆量也不大够,而这位帝师自然是要为己的学生皇帝壮胆,所以才迫不及待的要拉上一票人,现在朝堂上自然没有人会出声反对光绪按时亲政,那玩意是违背大清祖制,这罪名谁可都背不起,所以后党那票人打的是继续听政的旗号。

而今天来这里赴宴的,早都猜到了这码事情,自然都是大谈皇帝亲政的必要,就连秦铠也是夸夸其谈,唯有左宗棠并没有急着发表看法,一轮谈下来,他这个大清军机大臣的意见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都等着他发表看法。

“叔平(翁同),我虽然也附议了尽早筹办皇帝亲政的大事,不过此事有三个坎要迈过去,一是宫里面的想法,皇上自己可有决断,太后那边还是个大问题,其二是醇亲王可有决断,若是明日醇亲王奏请太后继续听政,咱们也无需在这里闲聊此事,其三,九门提督和拱卫京畿的中堂大是何想法。”

左宗棠说的不快,不过这里的大佬可都是明白人,都知道这都是关键之处,虽然翁同、李鸿藻之流都相信,若是明年皇帝下诏亲政,西宫也未必有什么大动作,但是,这样冒险的行动,谁也都无法预料具体的结果,稳……才是官道的根本。

“醇亲王那边,不瞒诸位,半个月前我就去见过王爷了,这件事情上,他顺势而为的可能,原本判断该是五五之数,不过至今他未曾上奏太后亲政,我想王爷那边也是在等机会吧!”秦铠喝了。小酒,先爆了个料。

听到秦铠竟然已经私下就这件事情谈听过醇亲王的意向,这让翁同信心大增,他立刻接上说道:“皇帝聪明睿智,而且为人果断,这件事情上绝对不会有丝毫犹豫的,烈风这消息甚为重要,明日,我就去拜访王爷!”

“不可!”左宗棠忽然开口阻止道“叔平…此事我看只可顺势而为,若是宫里面少有局面失控之感,只怕辛酉年的祸事不远啦,九门提督毓朗可是太后手里的红人!”摺mb

一旁的许庚身插话道:“毓朗与我有旧…我到可以去探知一二,肼为想来,天大地大,那还是要看皇命才行,毓朗乃是黄带子、爱新觉罗的子孙,还是可以一试的。”

这件事情谈到这个程度,欠缺的只是行动了…众人各抒己见后,很快朝堂上近日的内幕、宫内的消息很快就成了谈论的主题,而这个刚刚16岁的光绪小皇帝的心思,无疑是这些大臣们最关心的事情,这位皇帝若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物,很显然亲政的可能性就大增,毕竟所谓清流只是个完全松散的官僚团体,就是西宫一道谕旨就可能让清流彻底败退。

宴会后…众人告退之时,翁同却冲着秦铠招招手“烈风…我这边还有一些小事,想要委托与你,随我去书屋小坐吧!”

秦铠自然不便拒绝,也摸不透翁老头想干嘛,这帝师的名头早就让这老家伙有些得意忘形了,竟然在私宴上打探这种敏感话题,虽然在座的未必就立刻把话题传出去,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里的只言片语难保不被这些侍女、侍卫传出去,虽然不至于招祸…但也大有麻烦。

等到了书屋,一个漂亮侍女送上香茗后就主动退下了,翁同拿出一篇文章递给秦铠“秦总督,你可是大清少有的洋务能人,看看这份‘洋务新论,…是否有可取之处!”—

秦铠一头黑线,自己这狗屁文章的水平,说白了,去考个贡生都些个难度,让自己点评文章……不过现在可不能说咱八股文水平太次#接过稿子,好在文章用词断句倒也不难,也没有引用什么太深奥的古论,有一两处他没看明白,不过全文的意思却是看懂了。

很显然,这是一篇讨论如何在大清体制下推广洋务的评论,其中至少有十余处提到两广、闽浙的一些新政,不过文章的重点还停留在兴办新学和开办产业的内容上,对于大工业时代的理解显然也有些片面,认为应重点筹集钱银,引进机器,这样在十年内定能赶上欧洲。

秦大总督很奇怪在保守派出身的翁同手里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要知道,清流一党和搞洋务的李中堂整天为了洋务吵吵闹闹,虽然因为清流干将们,如张佩纶、张之洞,也开始搞起洋务来,而且搞的有声有色,颇为清流长脸,现在在这方面并不像当初那般当面抵制。

但是翁同、李鸿藻这两个旧派大佬还是一场顽固的坚持自己的看法,对洋务派还是不予认同,不过闽浙和两广新学在教育中也并重了传统儒学的教育,所以他们倒也并非完全反动,只是持保留意见而已,现在却忽然拿出来这文章……

一个念头忽然闪过,能让这位如此看重的文章,那也就只有一个人应该可以,想到这,他自然也想到了翁同留下自己,完全不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是要明目张胆的拉拢自己!

“翁大人,此文立意有据,论证得当,而且对西洋之学颇有见{解,而且设想十分大胆、超前,十分难得啊!”秦铠笑眯眯的评述道。

翁同听到秦铠的评价,也是十分高兴“烈风,不瞒你说,这是当今皇上数月前看了你所写的《帝国之崛起》后所写!”

他说完之后,笑眯眯的看着秦铠,原本期望这位会有受宠若惊的表情,不过这一点却是失望了,不过秦铠惊讶倒是有的,《帝国之崛起》这是当初自己送给张佩纶的见面礼,不过是仓促间摘录欧洲诸列强兴衰史而成的小册子,怎么会流到宫里面去了,这小册子的内容并没有付诸刊印,不过其中大部分内容重新编辑后,倒是成为了《南洋大学》历史必修课的重要内容。

翁同自然也看到了秦铠的表情,哈哈一笑“烈风定然是意外这书吧,是老夫写信向张幼樵索要你的书籍,这才拿到的,说实话,此书我看′是大开眼界,谁想到他们一副绅士模样,原来泰西列强的发迹充满了征服和血腥…那日,威妥玛爵士和我聊天之时,我还以此嘲弄了他一番。”

“…………”秦铠一头黑线,这翁老头那是没得救了…真是老古董啊,反倒是光绪似乎脑子还好点,懂得看列强如何发展工业,他也不高兴在这里磨叽,便问道:“翁大人,不知道,你所托还有何事?”

你丫这么多废话…咱可没工夫跟你蘑菇………………

翁同举杯,撇了撇茶叶,喝了。,然后说道:“明日下午,皇上想要招你进宫………………请教一些泰西的事情,此外,皇上还让问问,不知道烈风手中的有多少军力…战力如何!”

前半句话,秦铠倒是听明白了,这光绪皇帝的决断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在这关键时刻招自己进宫,定然是要拉拢自己,前面左宗棠都说明白了,京城内的禁军不掌控,那一切还是都是西宫太后说了算,此外拱卫京畿的淮军,几日内可至的至少能有十万之众吧,这股子力量谁敢轻视。

看起来,这光绪载也没把握搞定这两拨人马,定然是翁同出{主意…看重自己手里的兵权了……`…时值权力交替之际,倒是一个大斟舅机会,是不是借这机会把手伸到京城呢?搞一次大政变,直接干掉慈禧?!

一时间秦铠倒是有些恍惚,这表情落在翁同眼里,倒算是正常的很…毕竟说道兵权问题,那是一个多敏感的话题,这位秦总督很少进京,却是少有的百战良将,在他看来,若是得到这股力量相助,皇上亲政那可就大有把握,当然是需要军队力量介入!

不过,他这想法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秦大总督是有几万兵力,问题是,这地方军队根本不被允许进入京畿,除非皇帝发出勤王诏令,问题是,现在的局面下,勤王…………兵没到,估计皇帝就换了,不过,老翁可没考虑那么多,他觉得行就准备干了!

只是,这消息对于秦铠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兵进北京,那得是多大的机会,虽然现在干掉慈禧、光绪,推翻大清朝,似乎太超前了,这满朝的文武、天下的百姓十之**都还是个奴才心思,而自己掌控的兵力,控制一方那是足够了,要是洒向全国,那是远远不够的……不过,这怎么说也是个机会!

想到这里,他忙拱手说道:“翁大人,我手里能调动的军力计有广东六镇,其中一镇留守广东,抽调五镇人马可有越4万,广西也有四镇,不过广西提督苏元春是淮军的人………………”—

翁同似乎有些失望,哦了一声才问道:“秦总督,你屡次大膘为何才有四万健卒,我问过,京师九门提督所辖就有八旗军近十五#万!”

对于这老家伙的军事无知,秦铠也无法同他沟通,便说道:“翁大人,八旗军早不堪用,我这四万健卒可是在越南歼灭过三万多法国精锐,而早先一万余法军就将五六万淮军、边军一路赶回镇南关!”

翁同这算术倒是算的来的,现在八旗精锐自然比不得淮军精锐,淮军五万打不过一万法军,这为秦大人一下就灭了三四万法军,算下来,战力确实远超这京师的禁军,立时他就来了精神,又叮嘱了几句,让秦铠从坚定光绪的决心方向进言,谈了半个多时辰,这才送客。

等秦铠出了们,亲卫早在门口守候,他正要登车,却看到门右侧还停着一抬官轿,转头问旁边的宋云泽“云泽,那是谁的轿子?”

“报告大人,是左大学士的官轿,大学士坐上去后就没露过面!”

这让秦铠也是十分意外,左宗棠难道酒喝高了………………那也没有出门就赖在人家门口的道理,他立刻想到了一个原因,忙收回登车的脚,转身走到右侧官轿前面,拱手笑道:“秦铠拜见大学士来了!”摺mb

话音刚落,旁边的亲兵就卷起轿帘,左宗棠走了出来“烈风,老夫今天不想坐轿子,琢磨着搭你的马车,如何!”-

………………这算那门子的理由,不过秦铠自然知道这位不是来搭轿子的,笑呵呵满口应下,登上马车后,亲兵立刻护住左右,慢慢的动了起来。

左宗棠上下仔细看了看秦铠,忽然开口笑道:“烈风,我当年部属多有在两广和福州,这些年倒是颇有书信往来,说实话,你办的大事情让我也是万分惊讶,也实在猜不透你秦烈风到底还有多少本事,听说粤军军饷仅有淮军的2成,你是如何做到的!”

秦铠自然听得出,左宗棠前半句话也就是感慨一两句,这最后一句话才是关键,两广到底是湘军的老地盘,广东新军的消息,老左必然也是有渠道了解到的,不过现在提到军队,显然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问如何练兵吧…………

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596章 督抚密议第792章 双城子之战(二)第1118章 商级战列舰第282章 吐槽邻家贼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141章 占领菲律宾的丫丫第173章 紧锣密鼓第718章 澄庆号的奋战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1336章 背道而驰第1101章 复兴党的新考验第1033章 完美的战术机械第1246章 班加西战役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199章 掠夺殖民地的神策第379章 国战的问题第7章 科技巅峰的磨床838章 比火炮更困难的技术第802章 炮台战第53章 新的据点第484章 南华使团的遭遇第820章 兵不厌诈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610章 关外的策略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堑壕战第273章 越北的战事终于结束了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722章 最后的时机第605章 大胡子傅兰雅第1214章 气冷式轻机枪第650章 宗教权第24章 巨炮工程上马第741章 第一次较量第470章 廉政司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917章 无路可退第257章 月黑风高夜第327章 日本的二手舰队第1343章 遭遇集火第1096章 对抗太康舰的计划第639章 地方对抗中央的下场第1252章 施里芬计划补丁第1154章 美西战争的序幕第61章 越南的小棋局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1204章 不成功的项目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脉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53章 新的据点第781章 好消息第902章 大海战的终结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763章 捕俘第956章 大轰炸第393章 链接东北的运输线第1311章 东线那个圈圈第949章 突入日本内海第501章 逆袭华尔街第15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44章 帝国之崛起第1323章 科隆之战序幕第1104章 大有可为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440章 海军出发了第540章 淮军进京第219章 新的产业圈第1330章 俯冲击杀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461章 钻石恒久远第620章 联合巡航第475章 大投资和大产业第224章 特斯拉的抉择第35章 豪华的训练舰第1001章 那些土着都该死第944章 打响日本本土第一炮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532章 陆师动员令第203章 宣光之战(二)第693章 学生运动的萌芽第526章 复国条约第62章 灭国之灾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762章 英国牛排和德国大餐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881章 菲律宾冲突爆发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货第486章 战略上的较量第1317章 驱逐舰对决第673章 英国人的软肋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116章 英国远征军的覆灭第752章 败退第931章 两个港口的利益交换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装移民计划
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596章 督抚密议第792章 双城子之战(二)第1118章 商级战列舰第282章 吐槽邻家贼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141章 占领菲律宾的丫丫第173章 紧锣密鼓第718章 澄庆号的奋战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1336章 背道而驰第1101章 复兴党的新考验第1033章 完美的战术机械第1246章 班加西战役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199章 掠夺殖民地的神策第379章 国战的问题第7章 科技巅峰的磨床838章 比火炮更困难的技术第802章 炮台战第53章 新的据点第484章 南华使团的遭遇第820章 兵不厌诈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610章 关外的策略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堑壕战第273章 越北的战事终于结束了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722章 最后的时机第605章 大胡子傅兰雅第1214章 气冷式轻机枪第650章 宗教权第24章 巨炮工程上马第741章 第一次较量第470章 廉政司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917章 无路可退第257章 月黑风高夜第327章 日本的二手舰队第1343章 遭遇集火第1096章 对抗太康舰的计划第639章 地方对抗中央的下场第1252章 施里芬计划补丁第1154章 美西战争的序幕第61章 越南的小棋局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1204章 不成功的项目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脉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53章 新的据点第781章 好消息第902章 大海战的终结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763章 捕俘第956章 大轰炸第393章 链接东北的运输线第1311章 东线那个圈圈第949章 突入日本内海第501章 逆袭华尔街第15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44章 帝国之崛起第1323章 科隆之战序幕第1104章 大有可为第16章 被咱理念震惊了吧第440章 海军出发了第540章 淮军进京第219章 新的产业圈第1330章 俯冲击杀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461章 钻石恒久远第620章 联合巡航第475章 大投资和大产业第224章 特斯拉的抉择第35章 豪华的训练舰第1001章 那些土着都该死第944章 打响日本本土第一炮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532章 陆师动员令第203章 宣光之战(二)第693章 学生运动的萌芽第526章 复国条约第62章 灭国之灾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762章 英国牛排和德国大餐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881章 菲律宾冲突爆发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货第486章 战略上的较量第1317章 驱逐舰对决第673章 英国人的软肋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1116章 英国远征军的覆灭第752章 败退第931章 两个港口的利益交换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装移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