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惊人的政策变化

丹尼尔?德鲁向联邦财政部杜尔助理的金钱秘密交易在这关键时刻获得了优厚的回报,在杜尔的授意和引导下,对于美国铁路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中,重点突出了铁路产业这数年间停滞不前的局面,而选择性低估了美国铁路对西部开发和重工业的促进作用。

虽然,这样的爆发性和略带盲目性的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阵痛,但是已然会对美国西部经济采掘业和重工业的开发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让美国民众和美国财政部看到的,却是一个负债累累,濒临崩溃的美国铁路产业。

因为价格上的恶意竞争,导致了美国铁路公司盈利能力上短腿,虽然拥有近十万公里的铁路,却因为运营、维护的高昂费用和恶意竞争下毫无利润的价格,导致连年亏损,又因为被民众寄予厚望的铁路工业泡沫的破裂,导致了经济危机的蔓延,更是坐实了这份报告的结论。

不过,尽管面对着联邦财政部这样的报告结论,杜尔现在还是送来了一个至关重要消息,政府高层尽管认可了报告的事实,但是却接受了和各大铁路公司关系密切的财团游说,总统戈洛佛?克利夫兰可能会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而计划的内容肯定将与受困于美国经济的铁路公司有莫大关系!

虽然不清楚计划的具体内容,唐国安、王晨煜、丹尼尔三个人还是惊讶非常,参与这一次投资惊人的股票收购计划,说实在的,唐国安、王晨煜两个原本的门外汉的担心远不如熟悉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幕的丹尼尔?德鲁。

丹尼尔在最初加盟的时候,也有过不适合现在投资的言论。不过,对于西海岸给出的0万美元的目标薪酬。虽然要拿到这笔在这时代足以富足几代的金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不过他却是经纪人中有这能力和资本来做这件事情不多人选之一。

但年与他齐名的那些在华尔街叱咤过风云的人物,其中不少人现在早就在大财团里找到了衣食无忧、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奢华的职业,而他,却因为被人下黑手而受到重创。数年间大起大落,早让他暗中打定捞一票就走的目的。

所以。这一次王晨煜找上他、并且签约后就一次性支付的第一笔薪酬10万美元后,他立刻义无反顾的扮演起这个高级顾问的角色……但是,当时以他的观点来看。投资的最贱时期。应该是在美国经济回暖之时,而不是在不知道谷底的情况下作出。

但是,负责具体制定目标的唐国安和王晨煜,依然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秦铠发布的计划,而他在签订合约后,拿到的第一期收购计划。就让他大吃一惊,投资金额4000万美元。全额持股75家铁路、钢铁公司。

要知道,这时代许多的股票,包括联合太平洋铁路这些大型的公司的股票都跌破发行面值,要在这样萧条的市场上拿到足够份额的股票,绝对是一件需要高超操作手段的技术活,这也是他不断抛出吸入股票、刺激股市买卖热情的最终目标。

若是以两个月前那疲软的市场交易量,每天十几万股的成交量,就是买入到年底,这第一笔的投资基金还无法全部兑换为股权……而现在的情况下,股市的成交量几乎是放大了10倍,加上经纪公司与公司优先股股东的暗箱交易,这才顺利的购入了第一期75家投资公司的将近3100万股的股权。

甚至部分公司的控股权都在不知不觉中落入秦铠的掌控,不过,他可没打算去经营或者这拆分这些公司获利,所以他这些股权都被分摊在许多**的控股集团,而这一切的收购计划,都隐藏在大量的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之中。

在这一轮收购计划中,也有财团跟进购买股票投机的,不过没人有想西海岸经纪公司这样的决心,绝大多数的财团在获得小利后,显然对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最终选择了抛出获利了结,而这种投机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帮助了秦铠的大采购计划。

但是,有条不紊推进的计划中,原本在这第一批购入的股权后,将会有一段时间的缓冲期,用来消化因为股市虚假繁荣造成的投机行为,等股票价格回复到相对低位的时候,在进行第二轮的采购计划……当然买通联邦财政部的杜尔发布一些利好消息,早就在计划之中。

丹尼尔?德鲁显然明白了一点,原来的计划显然不能继续施行了……但是,更让他吃惊和难以置信的是,美国政府即将作出的刺激经济的计划,从现在看起来,竟然完全落入了聘用自己的这家财团的预料之中,否则,他根本想象不出,在两个月前,那种经济形势下,财团如何敢于砸下400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

这个想法,让他更是心惊肉跳,财团身后的势力真是深不可测啊……难道竟然在政府顶层也有财团的势力!这个问题,让他十分的不解,却也不便开口询问!

不过,他只是略作思考,就放弃了继续追询这个问题的**,自己仅仅是刚刚加入了财团,虽然这次的并购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过,那只是对方付钱雇佣自己而已,自己该做的就是做好这单活,然后远离这个让自己伤心之地,到海外去过逍遥日子。

他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市场中的投机氛围浓厚,由于西海岸经纪公司暂时性的停止购入、卖出股票,华尔街的交易量下滑严重,但是去前期的不错的涨幅,大批的投机自资金涌入,加上股票抛单不足,又推高了股价。

原本这种情况下,他是不建议进行购入操作,不过鉴于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他希望恢复小幅度的购进,视美国政府提案推出后的情况。再进行决策。

王晨煜自然也是反对在这种投机氛围中进行交易。因为由于资金涌入,一些股票在短短十天内的涨幅已经超过了过去两个月的幅度,所以,他倒是反对现在进行购入。而唐国安在这问题上并没有发表太多意见,在他看来。只要为南洋体系赚到更多银子,让国家尽快富强,自己所做的一切才有价值!

三人闭门讨论了足足一个时辰。王晨煜和丹尼尔更是争论不止。不过谁也没有能够说服对方,唐国安也懒得参与这两个家伙的争辩,别看王晨煜只入门了两个月时间,不过由于由丹尼尔的指点,加上这厮这方面天赋实在不错,这能耐长进可谓是一日千里。

现在两人都是列举了大量原理和交易的预想。唐国安听了都觉得颇有道理,而双方也没有能彻底驳倒对方的依据。毕竟美国政府方面的消息才是最大的未知数,双方列举了一长串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在报纸上讨论热点,确实都大有可能成为下一轮新的经济热点。

但是,在美国政府的刺激计划颁布之前,以前的猜测,都仅仅是猜测而已……

唐绍仪急吼吼的拿着电报冲进了总督府,却看到赵烈文坐在桌案后面正在埋头挥笔批阅公文,他忙禀告,说是纽约有关于投资计划的急电需要面呈秦大总督。

赵烈文自然知道这件事情,不过他对于细节也并没有具体了解过,光是两广那堆积如山的重要公文,就让他闲不下来,哪有功夫管秦烈风在海外捣鼓的什么计划,不过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可是一清二楚。

“少川,秦总督去了湛江港,你这不是晚来了一步嘛……要不立刻拍发电报?”老赵砸吧砸吧嘴巴,让唐绍仪冒了一头冷汗。

这个小插曲,导致晚上才出现在湛江港的秦大总督郁闷了半天,自己看纽约那边的事情告一段落,这次决定到雷州工业区来看看,没想到去在这节骨眼上出现了这么重大的变故……当然,如果自己置之不理,凭借着之前购入的大笔股权,已然能获利丰富。

但是,对于掌握了美国经济历史规律的他来说,即便是100%的利润,在他看来也是个不合格的结果,而且秦铠自然很明白蝴蝶效应的结果,自己若是在这一次的大计划中从美国人那里掠夺了大量财富,那后续的美国经济发展历史很可能就会发生大变化。

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所知的后阶段美国历史很有坑发生变化,到时候经济危机、股市涨跌那都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那样的话,自己要再来一次这种超低的大举动,自己的先天优势,显然也会大受影响。

所以,这一次非但要成功,而且还要大大的成果……但是,这一次美国政府会做出什么经济刺激计划呢?他开始仔细从光脑的历史数据中搜索美国历史上这时代的资料,却是一无所获,真实历史上,这阶段美国股市还是一片萧条。

在缺乏外在诱因的前提下,美国钢铁业和铁路工业陷入了最后疯狂的杀跌中,而现在,股市在秦铠这个超级大金主的推动下,纽约证券交易所打了鸡血般在两个月多点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飞跃!

而华尔街股市的繁荣,也变相牵扯到那些影响美国未来计划大财团的利益,很显然,美国的政策也发生了让让自己始料不及的变化……一个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是关于钢铁和铁路工业方面的!这让秦铠有些纳闷……

不过这倒是给了秦铠一个小小的提示,他立刻想起了影响美国铁路工业的一个大举措,美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上,并没有向后世共和国那样全部由国家资金来投入,而是大量引入了民间的资金,其中甚至有大笔的海外财团的投资。

但是,美国早期铁路的盲目建设,这结果现在是有目共睹的,铁路公司毫无经营价值……没有价值的企业,显然不能够吸引足够海外资金的投入,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一些列的优惠措施,当然,其中最有诱惑力的措施,莫过于对于建造铁路的公司免费授予土地的政策。

在全美铁路建设如火如荼的过去,这项政策的受益还主要集中在大型铁路公司的身上,毕竟,大型铁路的建设需要筹措惊人的资金,事实上,这时代对于美国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太平洋铁路建设中,这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线,耗资近8000万美元,可谓是代价惊人,如果,不以刺激性的措施,根本不可能有公司敢于接受这样的挑战。

所以,当时美利坚政府从贷款和奖励上大做文章,参众两院更是通过了一系列修正案,最终同意将太平洋铁路通过区域周围10英里的土地免费授予铁路公司,铁路公司将获得铁路的沿线面积惊人的土地回报。

这土地的授予并非严格按照铁路线进行划分的,毕竟在东太平洋铁路和西太平洋铁路从两侧共同修建时,需要经过众多荒无人烟的土地,所以各州又制定的相应的修正案,铁路公司以建造铁路的里程数获得各州大片的土地。

而根据修正案规定,铁路公司获得土地的权益,包括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土地上林业的砍伐权、土地下矿产的开采权,这些土地的价值,在这时代显然是被大大低估的,但即便是这样,铁路公司因此获得的收益,已经是大的惊人。

只是,这样的刺激政策,另一方面也是造成铁路线重复建设,难以运营的一个诱因,可谓是有利有弊,在短时间内,很难说的出优劣。

想到这里,秦铠忽然想到了那个刺激美国铁路新一轮建设的提案,由于铁路公司受经济危机影响,陷于经营困难,所以美国的大型财团建议美国政府支持大型铁路公司对小型铁路的兼并,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铁路运营效率。

而为了继续刺激铁路建设,更是提出了将免费土地的授予范围,从原来的建造铁路周边十公里的范围,提高到20公里……但是,这项议案,自己记得应该是历史上经济复苏后才有的,难道,自己的蝴蝶翅膀已经带来的惊人的变化?

第944章 打响日本本土第一炮第1311章 东线那个圈圈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战(二)第491章 八山岛的暗袭第272章 无人敢言,那就我来说吧第933章 做空英国第1211章 拖美国下水第691章 汉城事毕第780章 分割包围第719章 择日而战第858章 海军发展白皮书第153章 暗战河内府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886章 三大舰队第508章 惊人的政策变化第39章 你死我活第879章 指挥艺术下的残杀第1156章 美国佬打起来了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1196章 添乱的长安级战列舰第1105章 指挥仪设计师第714章 民国诸葛第155章 袁世凯的困惑第614章 不平凡的子弹第176章 诱敌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300章 海上的追逐第172章 战争新模式的诞生第399章 悄悄的进吉林城第353章 中美旧金山条约第130章 狭路激战(二)第493章 慈善和产业辐射网第507章 打响华尔街第一枪第713章 政党兴起第931章 两个港口的利益交换第1185章 无法拒绝的提议第224章 特斯拉的抉择第1267章 中国的战争新立场第1009章 危机边缘第1316章 舰炮下的均势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669章 建交风波第462章 广东政体革新方案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987章 “舜”级战列舰第211章 新的产业第539章 御书房的算计第350章 公审暴徒第598章 亲兵队、突击第178章 楔形舰阵第1206章 射击指挥仪的竞争第1249章 巴尔干混战第110章 全都拿下第707章 琅威理提督第1349章 特拉华号的终结第744章 第一战果第68章 马尾三大将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618章 炊饼国海军新动向第87章 历史的宿命第453章 601舰的绝杀第731章 大工业新布局(二)第304章 最早实战的潜艇第404章 黑龙江城的风云第1245章 大中国的影响力第657章 东北大革命第621章 十年的差距第99章 王宫秘事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942章阿利亚包围网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340章 秦铠的新理论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1207章 罗斯福的野望第487章 海军观摩训练计划第1036章 突袭与破交第1253章 宣战第432章 围城打援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709章 无线信号机第798章 以血还血第921章 闪击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41章 风云再起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2章 马尾船政学堂第547章 躺着也中枪的淮军第1200章 海军新时代的序幕第801章 亮出一点点底牌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第134章 法国俘虏的杯具人生第954章 抢滩登陆第1348章 特拉华号的决断第349章 那会属于华工的公平正义第97章 炮口下的战栗第754章 重创第67章 战争的号角第221章 红色骷髅旗第732章 新的挑战
第944章 打响日本本土第一炮第1311章 东线那个圈圈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战(二)第491章 八山岛的暗袭第272章 无人敢言,那就我来说吧第933章 做空英国第1211章 拖美国下水第691章 汉城事毕第780章 分割包围第719章 择日而战第858章 海军发展白皮书第153章 暗战河内府第277章 腹黑赵烈文第886章 三大舰队第508章 惊人的政策变化第39章 你死我活第879章 指挥艺术下的残杀第1156章 美国佬打起来了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1196章 添乱的长安级战列舰第1105章 指挥仪设计师第714章 民国诸葛第155章 袁世凯的困惑第614章 不平凡的子弹第176章 诱敌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300章 海上的追逐第172章 战争新模式的诞生第399章 悄悄的进吉林城第353章 中美旧金山条约第130章 狭路激战(二)第493章 慈善和产业辐射网第507章 打响华尔街第一枪第713章 政党兴起第931章 两个港口的利益交换第1185章 无法拒绝的提议第224章 特斯拉的抉择第1267章 中国的战争新立场第1009章 危机边缘第1316章 舰炮下的均势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669章 建交风波第462章 广东政体革新方案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987章 “舜”级战列舰第211章 新的产业第539章 御书房的算计第350章 公审暴徒第598章 亲兵队、突击第178章 楔形舰阵第1206章 射击指挥仪的竞争第1249章 巴尔干混战第110章 全都拿下第707章 琅威理提督第1349章 特拉华号的终结第744章 第一战果第68章 马尾三大将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618章 炊饼国海军新动向第87章 历史的宿命第453章 601舰的绝杀第731章 大工业新布局(二)第304章 最早实战的潜艇第404章 黑龙江城的风云第1245章 大中国的影响力第657章 东北大革命第621章 十年的差距第99章 王宫秘事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942章阿利亚包围网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340章 秦铠的新理论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1207章 罗斯福的野望第487章 海军观摩训练计划第1036章 突袭与破交第1253章 宣战第432章 围城打援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709章 无线信号机第798章 以血还血第921章 闪击第661章 强兵和富国第41章 风云再起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2章 马尾船政学堂第547章 躺着也中枪的淮军第1200章 海军新时代的序幕第801章 亮出一点点底牌第700章 新宪法和新战舰第134章 法国俘虏的杯具人生第954章 抢滩登陆第1348章 特拉华号的决断第349章 那会属于华工的公平正义第97章 炮口下的战栗第754章 重创第67章 战争的号角第221章 红色骷髅旗第732章 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