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开始行动(2)

?在矿山机器厂办公楼的会议室里,厂里车间主任以上的干部都来参加会议,不大的会议了室里座无虚席。

江云天说:“现在我们还继续刚才的话题。我问你们,那条生产线为什么不能正常运行?你们研究过吗?”

马万山看看总工程师常力夫说:“常工,你说说吧。”

常力夫说:“我们技术科进行了多次试车,证明机械本身所得出的参数和厂方提供的技术资料上的参数有很大的差距。有的机器甚至根本不能运转。为了慎重起见,我们还请了华北理工大学机械系的教授和省重工厅的专家一起进行了实验论证,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这套生产线在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他们怀疑这套设备不是德国莱特公司的产品。”

江云天问:“这条生产线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口的?”

马万山说:“我只知道是通过波恩的劳尔斯环球商贸公司进口的,这家公司的情况我不了解。”

江云天又问:“安装调试的时候德国厂方来人了吗?”

马万山说:“来了三个外国人,他们说是莱特公司的雇员,在厂里住了一段时间。安装完毕以后经过调试达不到技术要求,他们说回国向公司汇报,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消息。”

江云天问王良臣:“王副市长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王良臣说:“现在看来我们有可能是上当受骗了。”

“采取了什么措施吗?”江云天继续问。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王良臣回答。

江云天听王良臣这样回答心里感到很不满意,难道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把将近一个亿的资金白白扔掉了吗?“没办法”这句话应该从堂堂宁康市分管副市长的嘴里说出来吗?江云天强压住自己愤懑的情绪没有发作,因为他还不了解进口这套设备的背景,他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王副市长,”江云天问,“进口这套设备最初的意向谈判我方是谁主持的呀?”

王良臣说:“是董市长,我也参与了。谈判和文件的签署都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好像没有什么漏洞。”

江云天有些不快地说:“进口了一条不能生产的生产线,这个漏洞还小吗?”

王良臣说:“我们应当汲取教训。”

江云天不客气地说:“你说的很轻松啊,用将近一个亿的资金买一个教训,你不觉得有点贵吗?”

王良臣说:“江书记批评得对,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江云天说:“现在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想方设法挽回损失。我问你,事后和劳尔斯公司交涉过吗?”

王良臣说:“多次去过传真,一直没有答复。”

“没有采取其他措施吗?”

“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应当向劳尔斯公司索赔,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啊,这是常识嘛!”

王良臣显出无可奈何的神情说:“江书记,我们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说完他点燃一支香烟就不再说话。

这时候,秘书长曲文治推开会议室的门,匆匆绕到江云天的背后,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他的话显然使江云天感到意外。

“江书记,”曲文治在江云天耳边悄悄地说,“我给公安局打个电话,让他们派些人来吧。”

江云天摆摆手说:“不必,我想不会有事的!”然后他站起来对马万山说,“马厂长,工人同志们想见见我,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吧。我要求你做好两件事,一件是把你们和专家对生产线进行实验的各种数据和德国厂方提供的数据搞一份详细的对照材料。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让常工亲自送到我那里,我有一些问题要向他请教。第二件是把你转产联营搞股份公司的设想和市场调研写一份可行性报告,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也可以写进去,请你亲自送来,我有些事要与你讨论。两件事都要尽快做!好,现在我们下楼吧,工人同志们还等着我们呢!”

透过会议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办公楼前的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厂保卫科穿着警服的工作人员呼喊着试图驱散人群,但无济于事。人越聚越多,把矿机厂办公区这个不小的院落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是闻讯赶来的本厂职工和一些家属。厂党委书记彭梅吓得变了脸色,她搓着手一连问马万山:“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马万山还算沉得住气,他对江云天说:“江书记,你不要出去,先在这里坐一坐,我负责劝退工人……”

江云天并不惊慌,他止住马万山说:“不要紧张,工人想见见我这个市委书记可以理解。只是那么多人我说话他们听不见,是不是劳驾给我找个手提喇叭。”

马万山劝不住江云天,只好赶忙吩咐厂办主任马上接通扩音器。

秘书长曲文治也显得很焦急,他还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他对江云天说:“江书记,我看你就不要亲自出面了,你有什么指示我来传达吧……”

江云天说:“那我还算什么市委书记?有市委书记害怕见群众的吗?你们都放心好了,工人无非想了解工厂的前途,这是他们的饭碗啊!我们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敢面对面给群众一个明确的承诺,还要我们这些党干部干什么?”说完,江云天扯扯衣襟,大步走出会议室。

曲文治紧紧地跟在江云天的身后。他很佩服新任市委书记处事不惊的胆量,但他又不能不为江云天担心。因为他知道这个厂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使职工的生存陷入困境,他们心头形成了无处发泄的积怨。这积怨一旦爆发很可能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他从心底希望江云天能力挽狂澜,使这个企业得到重生。但他知道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他不知道江云天将怎样对待眼前这个群情激愤的场面。他决心在必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把他所知道的一些真相告诉群众。

副市长王良臣却是另一番心境。刚才他已经领略了江云天话锋的犀利,这使他第一次接触这位市委书记心里就产生了几分怯懦。这时候他更加理解董伟清为什么一开始就把江云天看作是自己难以相容的敌人了。利益的纽带把他王良臣与董伟清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因此,他的心底也很自然地对江云天埋下了深深的芥蒂。他对进口这条生产线的始末可以说了如指掌,他知道,进口生产线的内幕一旦被揭开,那么他与董伟清都难辞其咎,何况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么,董伟清和王良臣之间究竟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关系呢?

那时的审计局副局长王炳华曾经向市人大上书,要求审计126国道过境路两次拨款共计一亿五千万元资金的财务账目,这使董伟清惊得不知所措。只要下决心去查,不管你做得多么诡秘,最终都难逃败露,董伟清当然懂得这一点。

面对王炳华向市人大的上书,董伟清真是一筹莫展。

就在董伟清求告无门的时候,使他想不到的是,时任市交通局副局长的王良臣竟然主动登门拜访。

那是一天晚上,在董伟清家的客厅里,王良臣落座之后便开门见山地对董伟清说:“董主任,我知道你现在处境不佳,不过,我想办法还是有的……”

董伟清一脸莫名其妙的神情。“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他说。

王良臣笑笑说:“董主任真的没有听说审计局王炳华给市人大上书的事?”

董伟清也笑一笑说道:“哦!你是说那件事啊?让他去查好了,肚里没病能死人吗?”

王良臣敛起笑容说:“看来董主任信不过我,算我自作多情!那就不打扰了!”王良臣说着站起身来。

董伟清虽然疑惑,但他不能放过任何求生的机会,于是,他急忙拦住王良臣说:“王局长,既然你说到这份儿上,我当然感激不尽。在说出你的办法之前,我想听听你的条件。”

王良臣摇摇头说:“董主任,你看错人了,我不是来要挟你,更不是来敲诈你。你也没有什么把柄落在我的手里,这一点请董主任放心。我只是想日后董主任当上市长以后不要忘记我就行了。”

要求如此简单,这使董伟清感到意外。“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当然不会忘记朋友!”他说。

王良臣重又坐下说:“董主任知道市人大主任最小的儿子在什么地方工作吗?”

董伟清说:“不知道。”

王良臣说:“就在我的征稽科。这个人是个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花花公子,但他的老子却对这个不肖之子特别的溺爱……”

董伟清听出了一些门道。

王良臣继续说:“为了弄点儿钱花,去年冬天他和一群狐朋狗友到温州去贩过一回公路施工机械的电器零件,指望回来以后强卖给一些施工单位发一笔横财,谁知他们从来没有做过买卖,去了温州以后就被骗了。五十多万元货款就这样白白地丢了,而他投到里面的钱又都是借来的,债主天天来逼债,已经拖了半年的时间也没有凑齐这笔钱。他自知理亏,不敢向老子开口要。前几天憋得没有办法找到我借钱,但我知道,一旦借给他就成了肉包子打狗再也回不来了……”

董伟清听到这里完全明白了。

“多少钱?”他问。

“他入的那一股是十五万,现在还差十一万多。当然,如果董主任手头不方便,我可以代为筹集。”王良臣很仗义地说。

董伟清想了想问:“成功的把握大吗?”

王良臣说:“我看只要他把董主任借钱的事告诉他老子,事情就一定会有转机。”

董伟清说:“好吧,钱我出。事情如果办成了,这钱就算我送给他了。”

两人商量好以后,王良臣就开始行动。他办事很有板眼,当他把十二万元钱送到人大主任小公子手里的时候,没忘了让他写一张借据。并告诉他,事情办成以后,这张借据当面撕毁。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拿上这张借据让董伟清过目。

事情正如王良臣预料的那样,在讨论董伟清任职的人大常委会上,人大主任说了不少董伟清的好话,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把审计局副局长王炳华建议审计126国道过境线账目的上书公之于众。只是当有人问起此事的时候,由审计局局长出面进行澄清。董伟清最终以当选为宁康市副市长。此后不久,交通局局长被调离,由王良臣接任局长。当董伟清官星高照很快擢升为市长的时候,王良臣就由交通局进入了市政府大院,坐在了原来董伟清坐过的那间办公室里……

正因为王良臣与董伟清有这么一层特殊的关系,很自然地把江云天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他知道,打倒江云天的机会或许就在矿机厂这条不会动的全自动生产线上。只要江云天试图去解开这个秘密,那么,还没等他揭开的时候,他的末日就到来了。

此时此刻,陈少峰的心情也非常复杂。他倒不担心江云天把握眼前局势的能力,他所担心的是,江云天一旦给这个厂五六千名职工和家属作出某些承诺,那么他很可能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虽然陈少峰对从德国进口这条生产线的详细情节不太了解,但他凭直觉还是能感觉到其中有隐情,因为他也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其中的某些工作。本来今天早晨他想把自己心中的疑虑预先告诉江云天,但是他没有来得及说……

三年前的初夏,陈少峰被突然通知参加一项进口设备的谈判。在这之前,作为宁康市计委主任的陈少峰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企业要引进什么设备。他只知道是市长董伟清指名要他担任中方谈判代表的翻译。因为陈少峰在北大上学的时候,除了必修的英语之外,他还选修了俄语和德语。现在好,终于派上了用场。但是多年不用就未免有些生疏,因此他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这项技术性很强的翻译任务。但是,当他坐在了谈判桌一旁的时候,他的心便安定下来。因为坐在对面主宾席上的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华人。据说他就是总部设在德国波恩的劳尔斯环球贸易公司的总裁劳尔斯先生,他的公司是以德国莱特机械制造公司代理销售商的身份和宁康市政府进行贸易谈判的。

正如王良臣副市长所说,为矿山机器厂进口现代综采设备生产线的谈判程序无可挑剔。在价格方面,双方几乎没有通常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就按照劳尔斯公司的报价很快达成协议,这使陈少峰感到惊讶。

在谈判即将结束的时候,劳尔斯提出邀请董伟清率团到德国对莱特机械制造公司进行考察,董伟清却很大度地说道:“莱特公司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机器制造企业,贵公司经销他们的产品,我信得过!”他就这样大度地婉拒了对方的邀请。

协议的签字仪式是在谈判结束以后马上进行的。劳尔斯公司的德籍副总裁和宁康市副市长王良臣分别在协议上签字并交换文本。紧接着是庆祝酒会,作为翻译,陈少峰一直跟在董伟清的身后,当董伟清和年轻的劳尔斯总裁碰杯的时候,陈少峰听见董伟清问劳尔斯:“你的父亲身体好吗?”

劳尔斯说:“谢谢你的关心,他很好!他让我向您致意。”

这又使陈少峰感到意外。劳尔斯的父亲是谁呢?他很想问一问那位劳尔斯。但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因而终于没有问。但他暗暗思忖,看来董伟清认识这位劳尔斯先生的父亲……

此刻,矿山机器厂办公楼前的院子里人声鼎沸,江云天已经走到楼梯口准备下楼。陈少峰想,关键时刻哪怕提醒他的老同学一句也好哇!想着,他顾不得礼仪,快步越过副市长王良臣来到江云天的身边说道:“你要慎重!”

看来,陈少峰只有说这样一句话的机会……

第79章 最佳证人(1)第90章 酒杯交错(2)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75章 误抓市委书记(2)第80章 最佳证人(2)第35章 纸包不住火(2)第59章 谁主沉浮(1)第1章 前言第51章 情感漂移(2)第13章 实地考察(3)第21章 开始行动(2)第80章 最佳证人(2)第40章 大权谁握(1)第21章 开始行动(2)第13章 实地考察(3)第31章 分头行动(2)第44章 政府“不干预”政策(1)第69章 制造事端(1)第77章 官高一级,权大一级(1)第4章 市委书记之位(1)第81章 围剿策略(1)第78章 官高一级,权大一级(2)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49章 心不甘,情不愿(2)第28章 狭路相逢(2)第4章 市委书记之位(1)第34章 纸包不住火(1)第39章 官场也是市场(3)第42章 大权谁握(3)第38章 官场也是市场(2)第36章 纸包不住火(3)第75章 误抓市委书记(2)第18章 敏感话题(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87章 杀机四伏(1)第24章 幕后黑手(1)第51章 情感漂移(2)第56章 正面冲突(1)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70章 制造事端(2)第35章 纸包不住火(2)第83章 韬光养晦(1)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72章 会晤省领导(2)第48章 心不甘,情不愿(1)第49章 心不甘,情不愿(2)第50章 情感漂移(1)第25章 幕后黑手(2)第54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3)第64章 不择手段(2)第61章 正面反击(1)第83章 韬光养晦(1)第29章 狭路相逢(3)第11章 实地考察(1)第94章 最后摊牌(2)第4章 市委书记之位(1)第91章 自食其果(1)第70章 制造事端(2)第46章 官场也是家(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44章 政府“不干预”政策(1)第11章 实地考察(1)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34章 纸包不住火(1)第30章 分头行动(1)第93章 最后摊牌(1)第46章 官场也是家(1)第32章 企业联谊会(1)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45章 政府“不干预”政策(2)第12章 实地考察(2)第8章 官商一家(2)第72章 会晤省领导(2)第11章 实地考察(1)第2章 一纸调令(1)第20章 开始行动(1)第20章 开始行动(1)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25章 幕后黑手(2)第33章 企业联谊会(2)第71章 会晤省领导(1)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16章 遇到贵客(1)第94章 最后摊牌(2)第47章 官场也是家(2)第68章 柔情似水(2)第93章 最后摊牌(1)第71章 会晤省领导(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21章 开始行动(2)第7章 官商一家(1)第52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1)第77章 官高一级,权大一级(1)第52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1)第76章 误抓市委书记(3)第53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2)第66章 不择手段(4)第56章 正面冲突(1)
第79章 最佳证人(1)第90章 酒杯交错(2)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75章 误抓市委书记(2)第80章 最佳证人(2)第35章 纸包不住火(2)第59章 谁主沉浮(1)第1章 前言第51章 情感漂移(2)第13章 实地考察(3)第21章 开始行动(2)第80章 最佳证人(2)第40章 大权谁握(1)第21章 开始行动(2)第13章 实地考察(3)第31章 分头行动(2)第44章 政府“不干预”政策(1)第69章 制造事端(1)第77章 官高一级,权大一级(1)第4章 市委书记之位(1)第81章 围剿策略(1)第78章 官高一级,权大一级(2)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49章 心不甘,情不愿(2)第28章 狭路相逢(2)第4章 市委书记之位(1)第34章 纸包不住火(1)第39章 官场也是市场(3)第42章 大权谁握(3)第38章 官场也是市场(2)第36章 纸包不住火(3)第75章 误抓市委书记(2)第18章 敏感话题(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87章 杀机四伏(1)第24章 幕后黑手(1)第51章 情感漂移(2)第56章 正面冲突(1)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70章 制造事端(2)第35章 纸包不住火(2)第83章 韬光养晦(1)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72章 会晤省领导(2)第48章 心不甘,情不愿(1)第49章 心不甘,情不愿(2)第50章 情感漂移(1)第25章 幕后黑手(2)第54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3)第64章 不择手段(2)第61章 正面反击(1)第83章 韬光养晦(1)第29章 狭路相逢(3)第11章 实地考察(1)第94章 最后摊牌(2)第4章 市委书记之位(1)第91章 自食其果(1)第70章 制造事端(2)第46章 官场也是家(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44章 政府“不干预”政策(1)第11章 实地考察(1)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34章 纸包不住火(1)第30章 分头行动(1)第93章 最后摊牌(1)第46章 官场也是家(1)第32章 企业联谊会(1)第41章 大权谁握(2)第45章 政府“不干预”政策(2)第12章 实地考察(2)第8章 官商一家(2)第72章 会晤省领导(2)第11章 实地考察(1)第2章 一纸调令(1)第20章 开始行动(1)第20章 开始行动(1)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25章 幕后黑手(2)第33章 企业联谊会(2)第71章 会晤省领导(1)第89章 酒杯交错(1)第16章 遇到贵客(1)第94章 最后摊牌(2)第47章 官场也是家(2)第68章 柔情似水(2)第93章 最后摊牌(1)第71章 会晤省领导(1)第5章 市委书记之位(2)第21章 开始行动(2)第7章 官商一家(1)第52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1)第77章 官高一级,权大一级(1)第52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1)第76章 误抓市委书记(3)第53章 副省长亲临视察(2)第66章 不择手段(4)第56章 正面冲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