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祭祀

回到家,小二正在打烊,我吩咐他立刻准备文房四宝到厢房见我。免费全集txt下载网待他到了,我把到四爷家的经过简要的说了一遍,小二皱了皱眉,说:“公子,您忘性大,所以小的把很多东西都记在纸上。这么多天,来来去去也记了不少张,这次四爷又说了这么些话,怕是用毛笔记完,纸都有二斤多重呢。难道你上山也要带着这些纸别人看见还不笑掉大牙啊”。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小二笑了,道:“公子,您去了四爷家里应酬,小的在家也没闲着,我苦苦研究了一天,终于做成一件新鲜玩意,正好能解决你说的问题。我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我知道小二这小子鬼点子多,顿时来了精神:“赶快拿出来给我看看,要是真好,月底我给你加五十个老钱”,小二见目的已经达到,便笑着从身后拿出东西。我一看,恨不得上前去抽他俩嘴巴,不就是一截一指多长的树枝么,敢情这小子想钱想疯了。小二不慌不忙,解开了树枝上的铁丝,这截树枝立刻分为两半,我仔细一看,原来树枝是中空的,里面被小二塞了一根细直的炭条。为了固定炭条,外面用铁丝系紧。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子是想用里面的细炭条写字经过树枝外壳和铁丝的固定,既能书写平稳,又能防止炭条折断,还脏不到手,每当炭条用完,还可以松开铁丝更换用它替换了毛笔,就可以在一张小纸上面写更多的字。这么好的点子我怎么没想到,简直是太妙了

小二受了褒奖自然是欢喜万分,忙把以前记录所有事项又誊写了一遍,又新加了四爷今天说的。我在一旁看着,心中暗喜:敢情用这炭笔写字真是快啊,不到一个时辰,以前几天写的东西竟然全写完了。小二又拿裁刀,把纸裁成巴掌大小的小册子,装订起来。我把小册子拿在手里,心里特美,心想:赶明儿在四爷和静玉面前炫耀炫耀。

一夜无话,待到次日。我梳洗已毕,早早的来到四爷家里。只见四爷正与人正在前跨院交谈着什么。见我到来,四爷摆手致意,我连忙过去施礼。礼毕,四爷给我介绍方才说话的同伴,我抬眼观瞧,只见一左一右立着两名彪形大汉:往左看,是一个面色黑红的汉子,虽然身高只有六尺不到,但腰身却有我两个粗,环眼扎须,一身皂黑的短褂显得特别简练。右边的大汉面色黄白,并无胡须,身高八尺,发长至肩,身形略显瘦长,目光中有说不出的深邃。四爷一拍黑面大汉的肩膀道:“贤侄,这两位都是我们压山的同伴,也是我的过命兄弟,这位黑面的,是邻镇的洪屠户,以前我还在二龙山的时候,他就在我帐下任先锋官,两膀一晃,有千斤之力,黑熊见他也要退避三分”,我忙抱拳施礼道:“晚辈见过洪叔叔”。洪屠户见我如此客气,也心生喜欢,和四爷说:“现在这么有涵养的公子哥可不多见了,贤侄免礼免礼”;四爷又走到白面高个的近前,介绍道:“这位是二龙山神仙洞的静虚道长”,我又来到道长近前躬身施礼。静虚道长前来搀扶:“贤侄起身,早从四哥空中得知你的事情。今日一见,果真是英雄少年”。

以前我不止一次在八大胡同听说书人讲过:“僧道妇女不可临敌,一旦临敌必有绝技在身”,眼前的道人虽不着道袍,但依旧仙风道骨,气宇轩昂,料想也必定是厉害的角色。

介绍完毕,四爷对我说:“今儿是四月十八,乃黄道吉日,正是百草初生、参苗萌发的时节。我们山里人习惯把此时称为放芽草;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时节适宜进山抬参,一个是阴历六七月间,叫做放黑草,民间俗称青榔头市;另一个是阴历八九月间,叫做放刷帚头,民间俗称红榔头市”,听完四爷介绍,我脑子里又开始画浑,什么青榔头红榔头的。四爷见我不解,有说道:“贤侄你留神记住,这榔头可不是指耕地种田的榔头,是指人参的果实,六七月间参果初发,颜色黑青,形似榔头,故称青榔头;八九月间参果成熟,颜色鲜红光洁,故称为红榔头,这些都是我们山里人自造的土话,难登大雅之堂”,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静虚道长接过四爷的话:“这放芽草既是抬参的最好时节,又不是抬参的最好季节”,我听后,心中不禁暗想:“不愧是牛鼻子老道,说话果然够玄够怪,什么话都得反着正着一起说,而且还都不出错,要是放到太平盛世,也不愧是一名国家的栋梁“。心中虽然如此所想,但脸上不能表露出来,还得谦虚地接道:“道长此话怎讲,晚辈望求赐教”。人都喜欢被捧着说话,就比如,一个教书先生,有十分的能耐,你要捧着他说,他能给你教出十二分来;又比如,一个媒婆,手里有十名如花似玉的姑娘,你要捧着她说,她能给你领出十二个来。静虚道长当然也不能跳出这个俗套,见我虚心有加,他也是耐心相答:“说它不是最好的季节,是因为这个时节的参苗初生,很难辨认,如果不是道行极深的抬参人几乎不能发现;说它是最好的时节,是因为大家都怕抬不到人参而都呆在家里,我们抢在前头,自然能够有所斩获”。旁边的洪屠户终于耐不住性子,捅了捅四爷说:“有话咱们边走边聊,先祭拜了老把头再说”,四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可奈何的说:“老洪啊,老洪,你是一直改不了你性急的毛病了,既然如此,咱们先到把头庙罢”。

四爷一声令下,我们四人和随行的五个伙计一起携带了足够的纸禡香袔前往把头庙。入了把头庙,我们几人边烧纸边诚心念老把头临终前写的绝命诗。传说老把头之所以会被如此尊敬,除了升天成仙、解救路人之外因为他忠肝义胆,据说他当时本能够逃生,是因为寻找与他同去的失踪兄弟张禄而导致饥饿而死的。这当中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山东莱阳有一户孙姓人家,老两口就一个儿子,取名为孙良。这一年,山东大旱,灾民把方圆几十里的草根树皮都吃干净了,每天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孙良听说关东不咸神山出产人参,便和家人商量要闯关东。可家人早就听说关东山高林密、虎豹成群,死活也不答应他去。可孙良是个有志气的人,说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做成,最后家人无奈,凑齐了点盘缠送他上路。孙良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不咸山内,林子里数不尽的獐狍野鹿,奇花异草,把个孙良乐得找根棍子一拄就放起山来。只可惜,他一连走了好几天单棍都没开眼。这天,他正在林子里放山,突然遇到了同行。神山里人烟稀少,人见人格外亲。一打听,这人也是山东莱阳的,叫张禄,经过交谈两人还挺投缘,于是就搂土为炉插草为香,结拜为生死弟兄。孙良比张禄大两岁,孙良为兄张禄为弟。别看张禄年龄没孙良大,可他放山的年头多,很有经验。他就教孙良认识什么是几品叶,什么是“刺官棒”一种假人参,还给孙良讲人参精变大姑娘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说,在孙良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一天,孙良和张禄分头出去遛趟子搜人参,约好三天后回来见。孙良出了戗子简易窝棚走了一头晌儿,在一个向阳坡上发现了一大片人参。他乐坏了,一口气儿挖了好几棵,又在那儿的树上刻了“兆头”记号,就捧着人参回到窝棚里去等兄弟张禄。可是一连等了三天张禄也没回来,孙良担心兄弟出意外,就出了戗子去找人。 茫茫林海,孙良走啊走,找遍了大山各处;他找啊找,找遍了河沟坡岔;可是到处也不见兄弟的踪影。就这样,孙良一直找了六六三十六天,连饿带累,就昏倒在一块大卧牛石头旁。他醒来后,咬破手指在大石头上写下了绝命诗,绝命诗的版本有很多个,其中一个是这样写的:

家住莱阳本姓孙,

漂洋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好兄弟,

找不到兄弟不甘心。

三天吃了个喇喇蛄,

你说伤心不伤心

日后有人来找我,

顺着古洞河往上寻。

写完,孙良就靠在这块卧牛石上死了。最玄的是,老把头死后尸体竟能靠着卧牛石岿然不倒。一伙伙进山的猎户、采药人发现孙良的绝命诗之后,就开始传诵他的义举,传来传去,最后竟传到康熙耳朵里。为验明真伪,康熙还亲自来到长白山的卧牛石上观看,果然看到老把头的尸体立在那里,康熙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此人勇敢忠义,我封他为山神爷老把头,今后农历三月十六就是他的生日。” 康熙皇帝话音刚落,就见孙良的尸体摇了三摇要倒下去。康熙有点奇怪,就命令手下人说:“快放倒一棵树,树墩给他作凳子。”

不一会儿,树墩弄好了,孙良的尸体果然稳稳当当地坐在上面了。

从此,孙良就成了受封的山神爷老把头。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是老把头的生日,挖参人、采山的、猎人、木帮都要放假,杀猪宰羊为山神爷过生日。山里的人也不坐树墩,因为那是山神爷的板凳,是祖师爷的位置。

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章 - 重逢第三十五章 利器第十四章 老鹰第五十七章 云南(二)第八十二章 三婴(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六章 龙脉(十一)第五十章 赤魅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章 - 日记(九)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九章 - 探宝(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十七章 重返(五)第六章 山神第十一章 放山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五章 开战第六十章 转意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一)第二十章 鼠洞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二章 拜寿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七章 决战(五)第七十二章 不归(二)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八章 杀计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七章 - 决战(十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二章 决战(十)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六章 龙脉(十一)第七十三章 风水第四十二章 观虎(二)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七章 - 捏骨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三章 - 长宁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十七章 重返(五)第三十四章 突变第七十六章 曹氏第四十章 斗鲨第十二章 压山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章 龙脉(五)第四十八章 红艇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十七章 重返(五)第二十九章 兽鱼第七十二章 不归(二)第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十一章 观虎(一)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六章 天池第三十章 重逢第五十四章 方家第四十二章 观虎(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八章 - 探宝(四)第二十三章 暗门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二章 - 日记(一)第六十三章 盗墓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七章 - 捏骨第五十九章 激将第九十七章 破阵(三)第二十四章 遭擒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五章 龙脉(十)第六十三章 盗墓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八章 龙脉(四)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二章 - 归心第八十七章 逼毒(一)第八十五章 翻五(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一章 胶澳-第五章 激战(一)第二十章 鼠洞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四章 决战(二)第八十三章 再叙第九十四章 奇族(二)第七十四章 穿山第八十五章 翻五(二)第六十八章 斗鸡(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九十七章 破阵(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九章 - 探宝(五)第十章 启程第五十八章 初试第四十七章 玉诱(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五章 龙脉(十)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四章 - 探宝(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七章 决战(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六章 决战(四)第四十六章 玉诱(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四章 - 探宝(一)第十四章 老鹰第九十一章 捉鬼(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八章 决战(六)第二十二章 九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章 决战(八)第四十六章 玉诱(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八章 龙脉(十三)第九十章 捉鬼(一)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八章 - 水怪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三章 重返(十一)第七章 山规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章 - 精武第二十一章 激斗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章 重返(八)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八章 - 探宝(四)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六章 - 日记(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五章 决战(三)第五章 赴宴
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章 - 重逢第三十五章 利器第十四章 老鹰第五十七章 云南(二)第八十二章 三婴(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六章 龙脉(十一)第五十章 赤魅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章 - 日记(九)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九章 - 探宝(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十七章 重返(五)第六章 山神第十一章 放山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五章 开战第六十章 转意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一)第二十章 鼠洞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二章 拜寿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七章 决战(五)第七十二章 不归(二)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八章 杀计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七章 - 决战(十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二章 决战(十)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六章 龙脉(十一)第七十三章 风水第四十二章 观虎(二)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七章 - 捏骨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三章 - 长宁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十七章 重返(五)第三十四章 突变第七十六章 曹氏第四十章 斗鲨第十二章 压山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章 龙脉(五)第四十八章 红艇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十七章 重返(五)第二十九章 兽鱼第七十二章 不归(二)第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十一章 观虎(一)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六章 天池第三十章 重逢第五十四章 方家第四十二章 观虎(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八章 - 探宝(四)第二十三章 暗门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二章 - 日记(一)第六十三章 盗墓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七章 - 捏骨第五十九章 激将第九十七章 破阵(三)第二十四章 遭擒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五章 龙脉(十)第六十三章 盗墓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八章 龙脉(四)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二章 - 归心第八十七章 逼毒(一)第八十五章 翻五(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一章 胶澳-第五章 激战(一)第二十章 鼠洞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四章 决战(二)第八十三章 再叙第九十四章 奇族(二)第七十四章 穿山第八十五章 翻五(二)第六十八章 斗鸡(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九十七章 破阵(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九章 - 探宝(五)第十章 启程第五十八章 初试第四十七章 玉诱(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五章 龙脉(十)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四章 - 探宝(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七章 决战(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六章 决战(四)第四十六章 玉诱(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四章 - 探宝(一)第十四章 老鹰第九十一章 捉鬼(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八章 决战(六)第二十二章 九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章 决战(八)第四十六章 玉诱(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八章 龙脉(十三)第九十章 捉鬼(一)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八章 - 水怪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三章 重返(十一)第七章 山规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章 - 精武第二十一章 激斗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章 重返(八)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八章 - 探宝(四)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六章 - 日记(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五章 决战(三)第五章 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