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货卖三家

叫阎嫦曦来陈锋就是想要当面问一问她,现在她阎嫦曦是阎家的人,但是如果她阎嫦曦过门之后她会怎么处理阎家和陈家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

而阎嫦曦的回答让陈锋很满意,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前一句是对阎家人说的,一旦她阎嫦曦出嫁那就是泼出去的水,阎家只是她以前的源头,但不再是她生存的全部了。后一句是对陈锋说的,一旦过门,她阎嫦曦就是他陈锋的人了,一切以陈大官人的意志为准。

既然如此,即使接受了阎嫦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面对阎嫦曦这位知性美女要说不心动那是在骗自己,既然自己已经接受了三个女人了,再多收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有了陈锋的承诺,一顿饭当然是宾主尽欢,不过宴席将散之时阎老西突然笑着问道:“肃严,蒋委员长要组建10—15个日械师的事和你有关吧?”

陈锋想了想说道:“确实和我有关,我和蒋委员长做了个交易,两年内我为中央军提供10个师以上的日制武器装备,另外还给他组建一个野战重炮师和3到5个重迫击炮旅。而他则要为第四十集团提供四千万大洋的资金以及三万吨油料,这些东西也是要在两年内付清的。”

“你哪来那么多的日制武器?”阎锡山惊讶地问道。

“当然是缴获的了,经过几次大战我军共缴获了十几万支日制三八大盖和大量的轻重机枪,而且这次攻陷天津更是将日军囤积在天津口岸的大批武器装备收入囊中。而中央军的每个师的编制也就一万余人,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也不过几万支步枪,几千挺轻重机枪而已。”陈锋道。

“原来如此,肃严啊,现在我们也算是一家人了,要不你也卖老汉我几个师的装备吧,价格方面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就和老蒋出一样的价格,老汉我也不贪心,5个师的装备就行了,你看怎样?”阎老西道。

“五个师的装备到也不多,但是我们缴获的日制装备也不是很多,给中央军15个师以后就剩不了多少了,但是却有大批的毛瑟步枪,火炮也没问题,120mm的重迫击炮要多少有多少。”陈锋笑着说道。

“毛瑟步枪?中正式还是毛瑟1924?”阎锡山皱着眉头问道,要说现在中国战场上最好的步枪是哪一种,以蒋中正名字命名的中正式当然是最好的了。(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三八式也不错,由于该枪口径小,所以射击精度高效果好。再加上三八大盖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炸膛时几乎都是炸枪管,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况发生。同时三八大盖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太平洋战场上,给美军很大困扰,从枪口炽焰判断日军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高稳定特性,使得停止效果不好,杀伤力反而不高。只要不是打中要害部位,一般是不会死人的。

与之相反,中正式是毛瑟1924式的翻版,使用毛瑟枪弹,比三八式使用的枪弹威力明显大,毛瑟停止效果好,杀伤力高。按道理说人们应该更喜欢中正式。

但是就此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而言,再先进的武器到了中国都得降级,当时全中国生产中正式步枪的兵工厂有数十家,但是除了汉阳厂和金陵厂生产的中正式步枪质量相当不错以外,其他地方生产的中正式差别太大,当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一些粗制滥造的中正式实战中有效射程只能够打300来米。再加上三八大盖在拼刺上性能相当不错,所以对于弹药经常接济不上的中队而言,三八大盖反而更受欢迎。

“那不都一样吗,中正式不就是毛瑟1924吗,呵呵呵。放心,都是中央军使用过的,虽然也有一部分地方部队使用粗制滥造的那种,但是数量不是很多,总体而言比日械师威力只强不弱。我可以为晋绥军提供2个师的日械装备,另外的三个师则全部为中央军标准配置。如果要火炮的话,短时间可以调集一个炮兵旅的装备。”陈锋想了想说道。

“行,什么时候可以交货?”

“第一批一个日械师一个国械师以及100门重迫击炮,随时可以交货。”陈锋回答道。

“陈司令,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我们八路军穷,但是也是打鬼子的部队,你也的卖给我们一些武器装备,我们人少,一个师就可以了。”朱老总也不失时机地说道。

陈锋想了想说道:“朱老总,不是我陈某人厚此薄彼不卖给你们八路军,而是一杆三八大盖外加50发子弹80大洋的价格不知道贵军能不能承受得起,就按一个师一万支步枪计算,单单步枪就得80万大洋,再加上轻重机枪迫击炮等重武器,一个师最少也需要180万大洋。我知道你们那边经费紧张,大家都是抗日的部队,我建议你们买一些性能较差的步枪,例如汉阳造、水连珠之类的步枪,价格便宜不说,弹药也好补充,到时候我给你们算个友情价。”

“陈司令说的有道理,只是不知道陈司令那边有多少汉阳造和水连珠,这个价格又该怎么算呢?”朱老总急忙问道。

“要说这类武器装备还真不少,装备十个八个129师这种级别的部队还是没问题的,至于价格吗,说了友情价就是友情价,汉阳造和水连珠每支20大洋。但是咱们提前说好了,弹药我哪里也不是很多,每支步枪配多少子弹我不敢保证。另外还可以给你们提供一批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数量吗限定在500挺以内。”陈锋笑着说道。

“好好好,实在太感谢陈司令了!!!”朱老总感激地说道。

“朱老总不要客气,鄙人一直认为不管是还是共军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以后怎么样大家都不清楚,但是最起码在把小鬼子赶出中国之前大家还是友军,还是兄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守住我们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份家业,是友军就应该并肩作战,彼此帮助也是应该的。”陈锋笑着说道。

汉阳造虽然是军阀混战时代的步枪,但是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虽然落后了中正式两代,比日式的三八步枪也落后了一代,但是仍不失为一把结实可靠的步枪。该枪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由于该枪存在着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1898年德方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将其取代。该型步枪遂转售给土耳其、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的清政府。

基于清政府的洋务派对“毛瑟”品牌的迷信,德国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为毛瑟步枪,成功地将设计资料和生产机械卖给了清政府。故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定名为八八式。1899年江南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此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为当时中国生产时间最长的一种轻武器,也是自清政府的新军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各个武装部队的轻武器装备的主要枪型。

由于该枪的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同时,因前期进口的德国产1888式步枪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国内前期的仿制品也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故其早期枪型也被称之为“老套筒”。

由于生产时间长远,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役不与,其中包括辛亥在内。该枪从辛亥一直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传奇的神话.

中正式步枪制造成功后,国民政府虽一度希望将生产汉阳造的步枪机具修改为制造中正式,但是随后抗日战争爆发使这项计划延后,金陵与汉阳厂也因抗战内迁重庆,在内迁的同时汉阳兵工厂生产步枪的机具移交给21厂(金陵兵工厂改组后代号),使得汉阳造的生产集中在单一厂区,巩县兵工厂步枪部门被炸毁后中正式的产能大幅下降,因此在抗战时期八八式步枪仍在军中占有重要地位,21厂的汉阳造持续生产到1944年厂内机具才完全修改为制造中正式后才告停产,可以毫不夸张底说汉阳造是中国抗战时期枪械第一功臣,什么中正式、水连珠、英七七以及后来美国人支援中国的那些武器都得靠边站。

由于数量庞大且耐用,因此即使是抗战胜利以后,汉阳造仍持续在国内各势力间使用,至朝鲜战争时期依然可见八八式步枪的踪影。直到韩战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由军援以及自产获得大量苏联新型单兵武器后,八八式步枪才退出现役转为民兵使用到80年代才完全淘汰。

陈锋卖给八路军汉阳造甚至是老套筒,看似有点瞧不起共.产党,但是实质上却是帮了八路军大忙了,同样的一支三八大盖的价格却可以换四支汉阳造,对于武器弹药极其匮乏的八路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更重要的是,由于国民政府明里暗里的阻挠,即使中.共能筹集到大量的金钱也没有那个敢卖给他们武器装备,况且量还这么大。老蒋的意图很明显,想要枪支弹药就去和日本人抢,希望以此来削弱八路军的实力,因此听到陈锋的这个方案之后朱老总也极为高兴。

如果按照陈锋的这个方案执行的话,一个万余人的步兵师所有的武器装备全部配备下来也最多35万大洋,甚至更少。国民政府装备一个师的钱,八路军则是可以装备五个师,这样划算的买卖不干才有毛病。

这样一来,陈锋这一趟南下收获可就大了,除了拿下16个师的订单以外,还与国民政府、晋绥军、八路军确立了供货合同,货卖三家打开了军火市场,这样一来,等第四十集团军的武器生产能力提升上来以后,市场也打开了,想不赚钱都难啊!

第416章 逼蒋抗日(下)第552章 拉开苏德战争的大幕第68章 天下名扬(一)第258章 谈判4第70章 天下名扬(三)第82章 死局(六)第173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第140章 陈锋的逆袭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574章 花园口危机第74章 抚恤制度第75章 各有所动第270章 二:大战再起第316章 大华夏风暴第304章 洞房花烛夜第244章 宣战(3)第475章 陈锋的选择第544章 火箭筒发威与陈锋下套第453章 钢铁洪流的碰撞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592章 莫斯科第698章 德国投降第525章 历史的惯性第344章 会议2第534章 审判—死刑第641章 大东北战略——关东军的反击第665章 大建设 大生产 大练兵第632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155章 扬帆远航第393章 被打闷棍了第137章 殃逝第557章 视察南洋领(一)第233章 北方空军第151章 中.共来人第264章 陈铁豹的春天第661章 更深层次的合作第505章 冀南战区第468章 日本的动作第418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上)第559章 视察南洋领(三)第173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第217章 尘埃落定第549章 唯一的办法第436章 日泰勾结第353章 犹太人的希望第638章 大东北战略——进攻还是防守第589章 南下重庆第641章 大东北战略——关东军的反击第190章 准备阅兵第610章 不听话的阿南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256章 谈判2第48章 基地发展战略(一)第75章 各有所动第317章 大战的序幕第580章 血战郑州(三)第384章 秋山静子之死第378章 序幕——被打脸了第467章 希特勒的机会第395章 天理昭彰 报应不爽第631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676章 收复天津第256章 谈判2第506章 破高邑第619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中)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战第679章 “勇”字号作战计划第424章 华夏军火公司的春天第339章 苛刻的条件第208章 全面出击第339章 苛刻的条件第43章 再添一个老婆第234章 以工代赈第357章 过江龙地头蛇座山雕第644章 大东北战略——梅津上任第341章 二战风起好生意第352章 人口买卖第353章 犹太人的希望第194章 热血演讲第23章 摸底保安团第268章 谍战风云(四)第624章 大东北战略——开战第354章 疯狂的“奴隶”贸易第531章 岗村赴任第22章 战争的号角第206章 系统再奖励第100章 国葬(二)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战第199章 鼠疫危机第553章 小伙伴们都笑了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644章 大东北战略——梅津上任第241章 虎!虎!虎!第583章 美日开战前奏(一)第547章 来自海军部的电报第578章 血战郑州(一)第89章 糖衣来袭(一)第462章 6.8大空战(中)第218章 克莱儿的震惊
第416章 逼蒋抗日(下)第552章 拉开苏德战争的大幕第68章 天下名扬(一)第258章 谈判4第70章 天下名扬(三)第82章 死局(六)第173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第140章 陈锋的逆袭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574章 花园口危机第74章 抚恤制度第75章 各有所动第270章 二:大战再起第316章 大华夏风暴第304章 洞房花烛夜第244章 宣战(3)第475章 陈锋的选择第544章 火箭筒发威与陈锋下套第453章 钢铁洪流的碰撞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592章 莫斯科第698章 德国投降第525章 历史的惯性第344章 会议2第534章 审判—死刑第641章 大东北战略——关东军的反击第665章 大建设 大生产 大练兵第632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155章 扬帆远航第393章 被打闷棍了第137章 殃逝第557章 视察南洋领(一)第233章 北方空军第151章 中.共来人第264章 陈铁豹的春天第661章 更深层次的合作第505章 冀南战区第468章 日本的动作第418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上)第559章 视察南洋领(三)第173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第217章 尘埃落定第549章 唯一的办法第436章 日泰勾结第353章 犹太人的希望第638章 大东北战略——进攻还是防守第589章 南下重庆第641章 大东北战略——关东军的反击第190章 准备阅兵第610章 不听话的阿南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256章 谈判2第48章 基地发展战略(一)第75章 各有所动第317章 大战的序幕第580章 血战郑州(三)第384章 秋山静子之死第378章 序幕——被打脸了第467章 希特勒的机会第395章 天理昭彰 报应不爽第631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676章 收复天津第256章 谈判2第506章 破高邑第619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中)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战第679章 “勇”字号作战计划第424章 华夏军火公司的春天第339章 苛刻的条件第208章 全面出击第339章 苛刻的条件第43章 再添一个老婆第234章 以工代赈第357章 过江龙地头蛇座山雕第644章 大东北战略——梅津上任第341章 二战风起好生意第352章 人口买卖第353章 犹太人的希望第194章 热血演讲第23章 摸底保安团第268章 谍战风云(四)第624章 大东北战略——开战第354章 疯狂的“奴隶”贸易第531章 岗村赴任第22章 战争的号角第206章 系统再奖励第100章 国葬(二)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战第199章 鼠疫危机第553章 小伙伴们都笑了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644章 大东北战略——梅津上任第241章 虎!虎!虎!第583章 美日开战前奏(一)第547章 来自海军部的电报第578章 血战郑州(一)第89章 糖衣来袭(一)第462章 6.8大空战(中)第218章 克莱儿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