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重创战车第三师团

bookmark

伪军的突然叛变以及正定县城的失守令日军极为愤怒,摆在彬山元等人面前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是,伪军还能不能用?尽管一直以来日军对于伪军都谈不上信任,从武器装备以及编制上一直都限制着伪军,而且还在每个团级以上的编制上设立日军顾问,实际上相当于监军,负责监视督促伪军作战。

然而如此多的措施依然遏制不住伪军叛变,而且还是整个师整个师的叛变,于是伪军能不能用就成了日军高层急需考虑的事情了。如果不能用,那华北地区十几万伪军该怎么处理,整个中国四五十万伪军又该怎么处理?如果还能用的话,那又该怎么用才能避免伪军叛变?

以往虽然也有伪军叛变,但是规模远没有这次这么大,造成的后果也远远比不上这次。于是引爆了日军高层关于伪军的讨论。

绝大多数的军官还是认为伪军能用,毕竟伪军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伪军负责后方的治安,可以节省出大量的兵力用于进攻。不然的话单单就日军的这点兵力,搞治安就得耗去一多半,还谈个屁的进攻。因此80%的日本军官认为伪军能用,而且还必须用,不过得选择性使用,而且不应该给伪军军官绝对的自主权。

于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紧急下达命令,从即日起所有皇协军团以上的编制增加一个副职,而这个副职将会由日军担任。副职军官同时兼任一个直属战术单位的最高指挥官,也就是说以后伪军团以上的单位除了有一个顾问以外。还要增加一个副职,即副团长、副旅长、副师长。

与顾问不一样的是,这个副职可不是虚职,而是实职,要担任直属营、团等最高指挥官。这样一来伪军的自主权再次缩减,日军对伪军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

不谈日军怎样控制伪军,整个北方的战局随着陈锋的那几个命令再度发生了变化,第八战区各个部队全军似乎一下子打了鸡血。在接下来的进攻中势头更猛。最北方的第61集团军在八路军的配合下顺利拿下了承德城,日军第14师团以及混成第5旅团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向东突围,而关东军第八师团、第二师团紧急南下作战。经过五天午夜的战斗,第61集团军虽然打退了日军的反扑,但是也无力追歼日军第14师团,双方隔着青龙、迁安一线对峙这。

而忻口方向的战斗进展更是顺利,虽然驻山西第一军有近十万日伪军。但是在前段时间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一万四千余人,再加上他们除了要应对第40集团军近十万大军的进攻,同时还有应对第二战区近20万大军的围攻,所以截止12月11日,驻山西第一军已经丧失了晋中一半以上的治安区,除了太原以外。还控制在第一军手里的城市只有古交、寿阳、阳曲、阳泉十余个县市了,处境十分艰难。

石门方向的战斗最是惊心动魄,在攻下正定县城之后,杨毅命令部队连夜出发,赶往石门。很快就兵临石门城下。接着马操所部也迅速南下,与杨毅所部汇合。并且于12月11日对石门展开了全面进攻。

木村兵太郎尽管狂妄残暴,但是此人还是有些手段的。任凭杨毅、马操所部怎么进攻,第三十二师团以及混成第三旅团就是龟缩在城里不出战,数万大军守着城防工事与第八战区十余万大军对峙。同时,为了防止第八战区空袭以及可能出现的空降兵,木村兵太郎竟然将上万中国老百姓赶上城头,将他们一排一排地用铁丝绑好。

木村兵太郎与彬山元通过电报,彬山元告诉木村兵太郎,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时间,能拖延多长时间算多长,最多一个星期石门之危就解了。正因为如此,木村兵太郎才想出了如此龌蹉的招数。

眼看石门久攻不下,而日军现在还不知道在酝酿什么阴谋,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陈锋决定先放开石门不管,而是派特战队迅速抢占了井陉关,同时派大军出井陉关,直接杀往阳泉,而石门地区只留守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战车旅团。用陈锋的话说,这次的作战目的是围歼华北方面军驻山西第一军,进攻石门是一个辅助措施,现在攻不下来也没关系,只要将正太铁路截断,那么筱冢义男所部就完了。

当10万机械化步兵越过井陉山区出现在阳泉之时,日军彻底慌了,筱冢义男不得不再度收缩兵力,以防被陈锋所部各个击破。尽管如此,第一军已经在战略上处于了绝对的下风,在山西战场日军与中国/军队的兵力之比达到了1:4,火力更是相差悬殊,处境更是相差很远。

原本按照筱冢义男的想法,第一军现在已经失去了与中国军队抗衡的资格,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突围,由东或者晋东南突围。这样做的后果虽然会丢掉地盘,但是却能保住部队。但是很可惜筱冢义男的这个建议被彬山元大将拒绝了,因为彬山元对于虎烈拉很有信心,一旦虎烈拉病菌爆发,那么陈锋所部肯定会撤军的,现在多坚持几天,对于帝国的好处也远大。因此彬山元命令驻山西第一军不惜一切代价固守山西!最起码要把太原守住。

昌平方向的战斗则是最为激烈,原本在11日的时候第五十二集团军就已经摧毁了日军的城防工事,可惜12日日军突然派出600多辆战车参战,猝不及防之下第五十二集团军损失不小,之前取得的战果也全部回到了零点。

愤怒的徐虎将手中唯一的一个坦克旅放了出来,以350对阵600。双方在昌平城下展开了一场属于装甲部队的决战。这一战整整进行了4个小时,最终的结果是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惨败。600辆战车被摧毁419辆,逃回城202辆。而第五十二集团军的装甲旅只损失了187辆坦克,其中142辆是缴获的日军九五式轻战车。

其实日本早在1927年就开始生产坦克,但是由于对装甲战术的认识有限,在很长时间内日军一直将坦克联队分割配属于各野战师团,只是将其作为步兵冲锋的大型掩体。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大规模进攻作战均有坦克部队参战。

1934年关东军首先成了独立混成第一机械化旅团。在后来的徐州会战、南昌会战、诺蒙坎战役中,日军都集中采用坦克突击战术。几个月前冈村宁次在南昌战役中使用战车巨炮战术。仅仅用了7天时间就攻占了南昌,再加上得过闪电战二十余天就灭亡波兰这让日军极为震惊,于是日军大本营下令组成机甲军,由吉田德充任司令官,下属战车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战车教导旅团。其中战车第一、第二师团和战车教导旅团均隶属关东军战斗序列,唯独战车第三师团配属在中国派遣军。

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师团长为西原一策中将,该师团下辖战车第五旅团、战车第六旅团、机动步兵第3联队、师团直属速射炮队、搜索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防空队、工兵队、整备队和辎重队。

尽管日军的战车师团建制完备。兵员众多,但是战斗力却并不是很强,这与日本的工业水平以及装甲战车的性能有极大的关系。装甲部队和步兵不一样,步兵的兵员素质和战术运用对战役的影响很大。

而装甲部队的战斗力主要是取决于战车的性能和数量,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主要装备的是九五式轻战车和九七式中战车以及九七改中战车。九五式轻战车是日军在八九式战车投入列装后根据侵华战场的实际需要设计研制的轻战车。该战车乘员3人,装备九四式37MM战车炮1门或九八式37MM战车炮1门。另有2挺机关枪。每小时速度40公里,最大航程250公里。九七式中战车乘员4人,装备九七式47MM炮一门,另有九七式机枪两挺。

与之相比,陈锋所部现在装备的主力坦克可就强大太多了。T34坦克全重32吨,乘员4人。主武器为一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两挺7.62毫米DP/DT机枪,В-2-34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时速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60毫米。

可以说这是二战史上最为经典的一款坦克,即便是放到二战后期也是一顶一的主力。虽然在单兵对抗上面比不过德国的虎式坦克,但是其继承了苏式武器惯有优点,结构简单易操作,并不需要多高文化程度的士兵就能操作,其次这种坦克皮实,远没有虎式坦克那么娇气。

而T34在欧洲虽然只能是一款中战车,但是放在亚洲,与日本人的豆战车相比,体型庞大的T34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款很成功的重型坦克了,这一仗日军坦克虽然在数量上多于第五十二集团军,但是在质量上却差了老远。要不是第五十二集团军的装甲旅只装备了不到200辆T34,剩下的全都用缴获的日本九五式战车代替,否则的话,单单这一仗就足以让日军的战车第三师团出师未捷身先死。

尽管如此,日军战车第三师团也算是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没有半把年别想恢复战斗力,况且以日军那些破烂玩意,即便是让战车第三师团恢复了战斗力也没多大用处,遇上陈锋所部的装甲部队照样死无葬身之地。随着各个战场的迅速推进,陈锋所部的这次南下作战也进入了倒计时!

第379章 打回来第54章 作战部署第344章 会议2第379章 打回来第242章 宣战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国与近卫讲话第584章 美日开战前奏(二)第573章 孙殿英投敌第88章 军校建设令第472章 血战乌兰巴托(中)第125章 刺杀进行时(五)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战计划第461章 6.8大空战(上)第36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对战新平堡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团军第270章 一:谍战风云第219章 舆论战和伍连德第11章 决战黄石崖第71章 公祭(一)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乱舞第528章 御前会议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惨烈阻击第610章 不听话的阿南第216章 徐州变局第347章 成功购岛第533章 日军的军纪整肃计划第126章 刺杀进行时(六)第196章 火了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种第691章 登陆菲律宾第161章 战后总结第338章 严重的问题第77章 死局(一)第638章 大东北战略——进攻还是防守第415章 逼蒋抗日(中)第342章 悲催的波兰与中原烽火起第436章 日泰勾结第315章 战雷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战第248章 6年义务教育第474章 谈判进行时第636章 大东北战略——陈锋的阴谋第303章 婚礼进行时第173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第525章 历史的惯性第177章 韩复渠伏法、、求各种第633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161章 战后总结第183章 《察哈尔省发展纲要》(2)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机第198章 疫情初现第633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629章 大东北战略——一触即发第4章 招兵买马第251章 许大壮第551章 大编制第396章 听听大家的想法第270章 一:谍战风云第286章 空降作战第581章 血战郑州(四)第282章 反扑的蝉第103章 大北沟镇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346章 失控的中国战场与波兰投降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653章 大东北战略——接收岳父的遗产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疯狂地进攻第80章 死局(四)第32章 兴和保卫战之节节阻击第278章 激战雁门关第654章 大东北战略——重庆方面的消息第687章 盟军反攻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488章 决定日本命运的一步 二合一第226章 整编师第177章 韩复渠伏法、、求各种第614章 大东北战役的前奏第554章 一条不一样的路(一)第48章 基地发展战略(一)第237章 虚惊一场第357章 冲突与强势第399章 收获与移民第579章 血战郑州(二)第221章 奖励与催婚第323章 战事升级第411章 帝国危机第346章 失控的中国战场与波兰投降第264章 陈铁豹的春天第603章 莫斯科条约与二号人物第266章 谍战风云(二)第365章 扫尾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193章 震撼阅兵第538章 冈村的“战果”第183章 《察哈尔省发展纲要》(2)第100章 国葬(二)第401章 要当爹了第193章 震撼阅兵第309章 战雷(三)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疯狂地进攻
第379章 打回来第54章 作战部署第344章 会议2第379章 打回来第242章 宣战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国与近卫讲话第584章 美日开战前奏(二)第573章 孙殿英投敌第88章 军校建设令第472章 血战乌兰巴托(中)第125章 刺杀进行时(五)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战计划第461章 6.8大空战(上)第36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对战新平堡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团军第270章 一:谍战风云第219章 舆论战和伍连德第11章 决战黄石崖第71章 公祭(一)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乱舞第528章 御前会议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惨烈阻击第610章 不听话的阿南第216章 徐州变局第347章 成功购岛第533章 日军的军纪整肃计划第126章 刺杀进行时(六)第196章 火了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种第691章 登陆菲律宾第161章 战后总结第338章 严重的问题第77章 死局(一)第638章 大东北战略——进攻还是防守第415章 逼蒋抗日(中)第342章 悲催的波兰与中原烽火起第436章 日泰勾结第315章 战雷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战第248章 6年义务教育第474章 谈判进行时第636章 大东北战略——陈锋的阴谋第303章 婚礼进行时第173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第525章 历史的惯性第177章 韩复渠伏法、、求各种第633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161章 战后总结第183章 《察哈尔省发展纲要》(2)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机第198章 疫情初现第633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629章 大东北战略——一触即发第4章 招兵买马第251章 许大壮第551章 大编制第396章 听听大家的想法第270章 一:谍战风云第286章 空降作战第581章 血战郑州(四)第282章 反扑的蝉第103章 大北沟镇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346章 失控的中国战场与波兰投降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653章 大东北战略——接收岳父的遗产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疯狂地进攻第80章 死局(四)第32章 兴和保卫战之节节阻击第278章 激战雁门关第654章 大东北战略——重庆方面的消息第687章 盟军反攻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488章 决定日本命运的一步 二合一第226章 整编师第177章 韩复渠伏法、、求各种第614章 大东北战役的前奏第554章 一条不一样的路(一)第48章 基地发展战略(一)第237章 虚惊一场第357章 冲突与强势第399章 收获与移民第579章 血战郑州(二)第221章 奖励与催婚第323章 战事升级第411章 帝国危机第346章 失控的中国战场与波兰投降第264章 陈铁豹的春天第603章 莫斯科条约与二号人物第266章 谍战风云(二)第365章 扫尾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193章 震撼阅兵第538章 冈村的“战果”第183章 《察哈尔省发展纲要》(2)第100章 国葬(二)第401章 要当爹了第193章 震撼阅兵第309章 战雷(三)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疯狂地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