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地质专家的到来

既然找到了原因,陈锋也就不怎么着急了,按照小狐狸的说法,只要有积分儿子是不愁的。大不了自己先兑换一万分应应急,就当花钱买儿子了!他现在倒是很好奇小狐狸说的惊喜是什么!

7月20日,花荣打来电话,前往重庆的人员已经回来了,陈锋点名要的李仲揆先生和他的学生们也都安全到达了大同。

接到花荣的电话之后,陈锋大喜,同时心里也大大松了一口气。两个月前他就向国民政府提出申请,希望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名誉教授李仲揆先生能到归绥协助第八战区寻找煤田和石油。

为了能将这位中国的地质专家调到归绥,陈锋不惜赠送了国民政府一个加强师的武器装备,终于让国民政府高层松了口。

现在人们虽然知道李仲揆之名,也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地质专家,但是没有人比陈锋更了解这位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了。说起李仲揆现代人知道的并不多,但是要是说李四光恐怕没有人不知道。

李仲揆就是李四光,著名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光绪三十年官费赴日本留学读大阪高工船用机关科,其间加入同盟会,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

随后,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28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为武汉大学建设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选定了武汉大学的新校址。1932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代理校长,1937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名誉教授。

陈锋现在急需这么一位地质专家协助他前往西伯利亚,部队要发展机械化势不可免。但是现在限制第八战区部队机械化最大的因素就是油料,经过一年多的艰难建设。从归绥开往蒙古国乌兰巴托的铁路线已经通车。而乌兰巴托连通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铁路线也马上就要竣工了,尽管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油料以及其他物资通过这条铁路线运抵归绥,但是此时苏联的石油生产工业也不是很发达,根本担负不起陈锋所部的巨额消耗。因此寻找新的油田势在必行。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穿越者。陈锋对于二战的发展趋势可是十分清楚。别看现在苏德之间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德国那个小胡子至始至终都将苏联视为最大的敌人,“巴巴罗萨”计划开启了侵略苏联的步伐。苏联被拖入了二战的深渊。

战争一开始苏联红军的表现实在令人你很不满意,西部工业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沦陷了,到时候苏联连自己都顾不上了,那还顾得上陈锋,因此必须尽快在靠近第八战区的地方寻找石油,并且迅速开采,这样才能保证在大战来临之后第八战区油料的供应。

然而真正能担负起寻找石油重任的人才还真不多,最后还是康泽为陈锋提了个醒,这才让陈锋想到了李四光这个名垂千古的地质专家。

20日下午,在三十多架战机的护卫下,2架运输机从大同起飞,赶往归绥。飞机起飞之前,隶属于第49集团军的陆航团李卫华上校专门给北方空军司令部发了一封电报,详细告知了他们起飞的时间以及预计降落的时间。

得知李四光等人预计下午六点在归绥军用机场降落,陈锋立即推掉了5点以后所有的工作,同时命令陈府的大厨备几桌好菜,晚上他要宴请李四光等人。

里2运输机机舱里,已经50岁的李四光对于这次北上心里颇有一些疑虑,他不知道哪位新崛起的大军阀召他到塞北干什么,自己有什么价值值得哪位大军阀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老师,哪位陈将军为什么要把我们调到塞北?”李四光的得意门生杨建刚好奇地问道。

“蔡院长没有详细说明,只是让我们收拾好东西等待第八战区的飞机,我想可能是哪位陈上将想要开设地质方面的学校或者是关于地质方面一些研究吧,需要我们这些人去帮他。”李四光说道。

“老师,我听说塞北天天在打仗,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一个女学生紧张地问道。

“呵呵,王晓贤,这个你应该放心。我叔叔是第一战区的一个团长,来之前我打电话问过他了,他说哪位陈上将带兵很有一套,自从他们把日本人赶出塞北之后,小鬼子就在也没有能力突破张家口一线的军队,更不会深入归绥一线。而且在塞北地区还有全国最强大的空军部队哦,如果我们的工作地点是在归绥的话,那么我们比在重庆还要安全。”杨建刚笑着回答道。

“建刚说得对,第八战区的官兵英勇善战是出了名的,哪位陈上将可是政府最有名的抗日英雄,既然他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将我们弄到塞北就肯定会保证我们的安全的。”李四光对这些同来的学生说道。

就在这时,前面传来机组人员的声音:“李教授、各位同学,马上就要到归绥了,刚刚接到地面指挥中心传来的消息,陈总司令亲自到机场迎接你们!”

运输机缓缓降落,随着舱门的打开,李四光等人慢慢走下飞机。刚刚适应外面的阳光,李四光等人便看到不远处一大群人正向他们走来,居中的便是一位肩扛三颗星的年轻上将。

尽管李四光不认识陈锋,但是这身军装就是最好的名片,全国除了这位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察哈尔省主席以外,还哪有如此年轻的上将,即使是蒋委员长最信任的胡宗南、杜垏明等人也不过是陆军中将的军衔,比起这位陈上将可差远了。

“仲拱(李四光的字)先生一路辛苦了,各位同学也辛苦了!”陈锋抓着李四光的手热情地说道。

“陈将军客气了,能见到中国最年轻的将军是我们的荣幸,呵呵呵!”李四光急忙说道。

“仲拱先生说笑了,鄙人已经在府上备了酒宴,权当为先生以及诸位同学接风洗尘了,请!”陈锋笑着说道。

“那多谢陈将军了!”

酒宴的饭菜并不是很丰盛,尽管陈家并不缺钱,但是这是老爷子定下的规矩,不管是宴请什么人,荤菜不能超过六个,素菜不能超过六个,整桌饭菜的造价不能超过一个大洋,这是硬性规定,任何人不能违反,包括陈锋。

而且这种规定不仅仅是在陈家执行,现在已经在整个绥察地区全面执行,即使是政府设宴也是这样的标准,唯一一次例外就是在陈锋结婚那天,老爷子专门特批了500万大洋作为婚礼的费用,因此那天饭菜的标准就高了不少。

尽管没有想象中的山珍海味玉液佳酿,但是这顿饭吃的还是很很高兴的,宾主尽欢,也让李大教授对于陈锋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说实话,之前李四光对于包括陈锋在内的所有军阀都没有什么好感,在李四光看来,连绵不断的军阀纷争、割据与混战,使战火遍及大半个中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空前灾难,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自强的进程。

但是通过今天的接触,他发现这个新近崛起的军阀似乎并不像是那种置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不顾的人,陈锋优雅的谈吐和渊博的知识令李四光很是惊讶,而且那种远见的卓识更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第二天上午,陈锋专门在自己的办公室单独会见了李四光,并且将他与苏联政府的合约拿给李四光看。

看完合约,李四光皱着眉头问道:“陈将军,你的意思是让我带着我的学生到苏俄勘探石油?”

“正是这样,是有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工业的血液,缺了它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根本不可能完成。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石油我们军队就无法装备大量的坦克装甲车以及汽车,没有这些东西我们的军队永远只能用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永远不可能实现机械化,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稳固的油料来源!”陈锋正色道。

“这个我知道,但是为何我们非要到苏联去勘探石油呢,国内为何不行,虽然说我们国家是个贫油国,但是我坚定诺大个中国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石油储存呢,我认为与其花大力气到过伟勘探油田还不如就在我们国内寻找。”李四光道。(未完待续……)

第469章 三国协约第367章 汪伪政权的成立第113章 救援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国策纲要》第603章 莫斯科条约与二号人物第354章 疯狂的“奴隶”贸易第431章 兽入鲁西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战计划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临城下第74章 抚恤制度第698章 德国投降第168章 华北方面军的变化第399章 收获与移民第415章 逼蒋抗日(中)第644章 大东北战略——梅津上任第622章 大东北战略——序章第225章 齐聚塞北第406章 德国侵占挪威第28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暴怒的东条英机第695章 系统升级与澳岛第580章 血战郑州(三)第384章 秋山静子之死第604章 扩兵备战第604章 扩兵备战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战第254章 刘莉的爱情第26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战前部署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惨烈阻击(一)第31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土狗炸弹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347章 成功购岛第216章 徐州变局第18章 二次交易第678章 赌博第290章 七:系统升级与魂牵梦绕的女人第149章 战车第557章 视察南洋领(一)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将之花凋谢在无名第591章 副委员长第317章 大战的序幕第618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上)第638章 大东北战略——进攻还是防守第327章 全歼(三)第98章 小团体第270章 三:战前会议第528章 御前会议第33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偷袭军火库第102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379章 打回来第191章 憋屈的谈判第508章 日本媒体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论调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击第443章 陈锋的小激动第312章 战雷(六)第203章 急剧上升的死亡率第1章 陈家大少第411章 帝国危机第290章 一:要升级了第391章 重创战车第三师团第398章 谈判与重任务第483章 日荷会谈第279章 互有算计第98章 小团体第495章 大云山——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前奏第382章 总攻的前奏第490章 美国激烈的反应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254章 刘莉的爱情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轰炸第290章 六:塞北军政大学的毕业礼第111章 日军骑兵第四旅团的末日第562章 海军雄起(二)第107章 奇袭锡林浩特第625章 大东北战略——日军反击策略第624章 大东北战略——开战第418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上)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沟伏击战第381章 大和神鹰的陨落(下)第344章 会议2第436章 日泰勾结第434章 驻军秋明第442章 反应不一(下)第3章 重建保安团第490章 美国激烈的反应第51章 魂祭作战计划(二)第176章 杀鸡儆猴第419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下)第16章 剽悍的老娘第249章 视察独立营第641章 大东北战略——关东军的反击第150章 朝野震动第397章 舌辩群儒第533章 日军的军纪整肃计划第375章 序幕——焦头烂额的彬山元第390章 惊闻“虎烈拉”第465章 赛音山达之战第375章 序幕——焦头烂额的彬山元第167章 投桃报李缓和关系
第469章 三国协约第367章 汪伪政权的成立第113章 救援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国策纲要》第603章 莫斯科条约与二号人物第354章 疯狂的“奴隶”贸易第431章 兽入鲁西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战计划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临城下第74章 抚恤制度第698章 德国投降第168章 华北方面军的变化第399章 收获与移民第415章 逼蒋抗日(中)第644章 大东北战略——梅津上任第622章 大东北战略——序章第225章 齐聚塞北第406章 德国侵占挪威第28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暴怒的东条英机第695章 系统升级与澳岛第580章 血战郑州(三)第384章 秋山静子之死第604章 扩兵备战第604章 扩兵备战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战第254章 刘莉的爱情第26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战前部署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惨烈阻击(一)第31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土狗炸弹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347章 成功购岛第216章 徐州变局第18章 二次交易第678章 赌博第290章 七:系统升级与魂牵梦绕的女人第149章 战车第557章 视察南洋领(一)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将之花凋谢在无名第591章 副委员长第317章 大战的序幕第618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上)第638章 大东北战略——进攻还是防守第327章 全歼(三)第98章 小团体第270章 三:战前会议第528章 御前会议第33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偷袭军火库第102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379章 打回来第191章 憋屈的谈判第508章 日本媒体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论调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击第443章 陈锋的小激动第312章 战雷(六)第203章 急剧上升的死亡率第1章 陈家大少第411章 帝国危机第290章 一:要升级了第391章 重创战车第三师团第398章 谈判与重任务第483章 日荷会谈第279章 互有算计第98章 小团体第495章 大云山——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前奏第382章 总攻的前奏第490章 美国激烈的反应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254章 刘莉的爱情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轰炸第290章 六:塞北军政大学的毕业礼第111章 日军骑兵第四旅团的末日第562章 海军雄起(二)第107章 奇袭锡林浩特第625章 大东北战略——日军反击策略第624章 大东北战略——开战第418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上)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沟伏击战第381章 大和神鹰的陨落(下)第344章 会议2第436章 日泰勾结第434章 驻军秋明第442章 反应不一(下)第3章 重建保安团第490章 美国激烈的反应第51章 魂祭作战计划(二)第176章 杀鸡儆猴第419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下)第16章 剽悍的老娘第249章 视察独立营第641章 大东北战略——关东军的反击第150章 朝野震动第397章 舌辩群儒第533章 日军的军纪整肃计划第375章 序幕——焦头烂额的彬山元第390章 惊闻“虎烈拉”第465章 赛音山达之战第375章 序幕——焦头烂额的彬山元第167章 投桃报李缓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