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宜昌保卫战和大庸争夺战

bookmark

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中日两国都已经是刺刀当胸子弹上膛,已无退路,唯一能做的就是战斗战斗再战斗。

对于这次大决战,中日两国政府都进行了最广泛地动员,集中了两国手中几乎全部或者是一多半的战争资源,说是一场大决战一点都不夸张。

根据陈锋的命令,华中战区作为此战的主力,西南战区和重庆特别战区作为辅助力量,对于来犯的日伪军要干净利落的予以击溃或者是歼灭,一城一地的的是算不得什么,不要在意那些条条框框,一切都已打败日军为最终目的,授予前线指挥官极大地自主权。

薛岳,作为老头子的心腹干将,自老头子被刺杀之后,薛岳的人生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当听说老头子指定陈锋作为继承人之时,薛岳十分担心那个年轻人能不能扛起中国抗战的大旗,同时担心那个年轻人会不会一上来就排除异己巩固政权,而他这个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掌握着党国最精锐的武装力量的高级军官会不会第一个被清理?

但是这些担心随着陈锋一系列的大动作消弭于无形,不管是自掏腰包赎买桂系、川系、滇系军阀的军权还是接纳延安的共党,再到后来的军政分离,陈锋每一步都走的很稳,而且都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

而陈锋对军队的整编换装不但同意了军令,同时也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武器装备不统一,军装不统一,训练方法不统一等多个不统一。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后勤部门的压力,让中国的国防力量最起码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支国家的正规军队。

惊雷行动是陈锋入主重庆之后进行的第一个大的军事行动,就目前而言,这个行动很成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三个月到半年内可以将中国北方的日伪军赶到朝鲜半岛,结束北方的战争。

而一向是中国国防力量短板的海军。现在也大有起色,陈锋自己折腾的那支海军很是出彩。接连在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中国海军自甲午海战之后,终于在一次走入了世界各国的眼里。

这一系列的动作让薛岳等人见识到了陈锋超高的指挥艺术,在很多打了一辈子仗的高级军官眼里,陈锋指挥作战就好像是玩儿似的,看起来完全没有章法,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每一次都能创造军事史上的奇迹。

这次日军倾全力来犯,要是隔了以前,薛岳肯定是有点担心的,毕竟原来第十一军不足30万人就整的第五战区、第六战区以及第九战区焦头烂额的。现在日本人一次性集中了6、70万大军来犯,势必会引起一阵恐慌的。

但是现在薛岳却一点都不担心,日军虽然有数十万大军,而且有大量的重型装备配合,然而现在他薛某人也是鸟枪换炮。不得了了。他麾下80多万大军不但全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而且每个士兵手里的家伙也都换了,以前一支三八大盖都能让他们乐上小半天,现在就算是一支原版正装的毛瑟步枪未必能引起那些家伙们的兴趣了,因为他们手中拿的可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单兵装备。

作为最前沿的几个战区之一。华中战区下辖的24个整编师清一色的ak突击步枪+m1911型手枪,此外华中战区还有3个装甲师,共装备有t34主战坦克770辆、轻坦克980辆,另外还有大量的装甲车。

此外,华中战区还有大量的炮兵部队,足足9个旅,除了原第九战区组成的3个山炮旅之外,陈锋又给增添了3个炮兵师的编制,全都是口径的重型榴弹炮。

有了这些家伙,薛岳对于这次作战很有信心,他唯一担心的是长江里的那些日本军舰,陆军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将触角伸到水里去啊,况且海军军舰的舰炮可不是吃素的,离得远了咱打不着人家,离得近了就得挨轰。海军舰炮可不像陆军炮兵那样只有几十毫米口径,动则几百毫米,那一炮下去方圆几十米内就是绝对死亡区域。

不过陈锋并没有将对付日本海军舰队的任务交给薛岳,而是交给了空军,陈锋要求空军方面不惜一切代价将游弋在长江里的那支日本海军舰队给干掉,同时让周铁蛋的特战队配合空军行动。

8月18日,宜昌保卫战打响,华中战区副司令长官张自忠亲自到宜昌前线指挥作战。

日军在宜昌方面共投入了4个师团的步兵以及50余艘大小战舰,总兵力十万余人,由日军华中派遣军参谋长冢田攻中将指挥。

冢田攻此人很崇拜德意志军队,以精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德国方面战史著名。关于德军一九一八年之塞姆河大反攻,即史家所称之德军最后攻击,冢田曾搜集一切材料,辑为专书,仅斯帕德军大本营之活动材料已搜集一厚册。一战后,冢田专门赴德问学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执弟子礼甚恭。

对于宜昌冢田攻是志在必得,根据情报部门传回来的情报先是,宜昌方面只有中国新成立的华中战区的2个步兵师的兵力,而且这两个师都是以之前被击溃的支那溃兵和新招的新兵组成,战斗力十分有限,即便没有海军的支持,单单靠手中的陆军也能轻易地打下宜昌。

所以冢田攻从一开始摆出来的就是一副强攻的架势,在未与海军方面沟通的情况下,冢田攻就命令麾下的4个师团齐头并进向宜昌正面征地发动了强攻。

冢田攻想当然的认为,凭中国守军的战斗力,2个师也就相当于大日本皇军的一个师团,甚至于还远远不如,现在他一下子摆出四个师团,中国守军应该会主动撤出宜昌吧!即使是抵抗,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

但是事实上,在进攻宜昌的第一天,日军就遭到了张自忠所部的猛烈阻击。由于陈锋明确表示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所以张自忠直接命令部队沿宜昌附近有利的地形进行布防,甚至于将城门一带全部改造成了防御工事,城内的老百姓也被紧急转移走了一多半,剩下的全都躲进了防空洞。

张自忠所部在宜昌城外共建立了4道防线,2个师零2个团6万余守军分批次进驻阵地,阻击日军。另外,在战场以西300公里处,有3个整编师正快马加鞭赶往宜昌前线。

冢田攻所部第一天就发动了23次冲锋,但是都被张自忠所部给打了下来,所部损失惨重。不得已,冢田攻只得联系海军方面,要求他们立即配合陆军方面做战。

但是就在海军刚刚出了武汉港口,在赶往宜昌的途中遭到中国空军的阻击,80余架中国轰炸机在30余架战斗机的掩护下突然出现在长江航道上,对日本海军舰队展开了追逐轰炸。

日本海军舰队也不甘示弱,一方面利用军舰上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反击,一边向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发报,请求空中支援。

很快从武汉机场起飞的日军战机就赶抵战场,双方空军在长江上空进行了一场极为惨烈的空战。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双方才结束这次空中搏斗,此战双方各增援2次,共投入620余架战机。最终以日军被击落183架、被击沉16艘舰艇,中国空军被击落112架战机而告终。

在宜昌保卫战开始的同时,日军第十一军主力12个师团外加伪军9个师,共计48万人在指挥官阿南惟几大将的指挥下沿常德向前推进,其前锋部队已经到了大庸(张家界)。

而华中战区则是以15个整编步兵师、3个装甲师、7个炮兵旅迎战,指挥官为薛岳,另外在大军后面,陈毅率领6个整编师作为预备队压阵。

大庸此时还只是一个督察区,相当于一个县,还不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旅游大市张家界。但是这里却是通往湘西进入重庆的必经之路,所以这里也就成了中日双方争夺的重点。

不过这里相对于宜昌来说,对于守军更有利。大庸多山,多大山,而且地广人稀,守军沿山布防,日军是仰山而攻,处于不利地位。

再加上地形的限制,日军一下子根本不能投入太多的兵力,只能采用添油战术。因此战斗从一开始日军的伤亡就很惨重,而且进展很小。

阿南惟几自从吃过薛岳两次亏之后,对于这位中国将军很是重视,在视察完前线之后,阿南惟几认为这样打下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添油战术是兵家大忌,这样既便是打上一年两年也不可能打下大庸,只会徒增伤亡。

鉴于麾下有四十多万大军,所以阿南惟几一方面继续攻打大庸,一方面则是派出2个师团南下古丈,准备抄了大庸前线数十万中国守军的后路。

但是薛岳岂能给日本人这个机会,当日军的两大师团抵达古丈县罗溪镇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里竟然早就有中国守军驻扎,而且还修有完备的工事。

恼羞成怒的阿南惟几不顾参谋长的劝阻,命令部队立即对罗溪镇发动进攻,可惜的是,日军猛攻一日,除了给自己造成一些伤亡之外,罗溪镇阵地岿然不动。

第79章 死局(三)第168章 华北方面军的变化第365章 扫尾第535章 代号“元宵”第470章 乌兰巴托大决战第310章 战雷(四)第611章 长沙城外的战斗断更之人在囧途第425章 神秘的会议第559章 视察南洋领(三)第477章 外蒙风云(上)第341章 二战风起好生意第382章 总攻的前奏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轰炸第146章 攻占天津第439章 “大东亚战争”的准备第559章 视察南洋领(三)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16章 剽悍的老娘第44章 丰厚的奖励(一)第517章 1940—丰收之年第425章 神秘的会议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446章 要开战了第696章 谋划隆美尔第695章 系统升级与澳岛第91章 糖衣来袭(三)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501章 激战新墙河第354章 疯狂的“奴隶”贸易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70章 天下名扬(三)第362章 密谋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349章 大战落幕第455章 开启支线任务——“消灭苏联”第290章 一:要升级了第290章 八:系统变化第73章 公祭(三)第368章 激烈的反应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欧战场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621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第573章 孙殿英投敌第423章 好日子来了第2章 第一个系统任务第609章 出油了打脸了!!!第420章 1940年的发展规划第453章 钢铁洪流的碰撞第181章 红蓝对抗训练第693章 神风特攻与撤兵第98章 小团体第213章 反攻(2)第287章 袭石门第290章 三:战斗总结第545章 奇袭海拉尔第656章 天上掉馅饼第47章 疯狂扩编(二)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102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488章 决定日本命运的一步 二合一第503章 组建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第382章 总攻的前奏第33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偷袭军火库第370章 序幕——顾家营镇遭遇战第549章 唯一的办法第250章 陈锋的惊讶第104章 狡猾的后宫淳第162章 必须死第350章 亚瑟的担心第411章 帝国危机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将之花凋谢在无名第485章 美日谈判的前奏第519章 万分期待的1941年第375章 序幕——焦头烂额的彬山元第493章 第九战区的求援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瓮中捉鳖第357章 冲突与强势第692章 绝路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451章 突围前的小溃败第17章 扩编与剿匪第568章 海军雄起(八)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团军第174章 南下第169章 人才第116章 改变世界的利器第617章 盟军痛苦的一天(下)第22章 战争的号角第664章 军政分离第412章 日本要和谈第603章 莫斯科条约与二号人物第308章 战雷(二)第601章 第八战区的主要任务第585章 美日开战前奏(三)第653章 大东北战略——接收岳父的遗产第175章 抵达开封第204章 克莱儿病危第83章 破局(一)
第79章 死局(三)第168章 华北方面军的变化第365章 扫尾第535章 代号“元宵”第470章 乌兰巴托大决战第310章 战雷(四)第611章 长沙城外的战斗断更之人在囧途第425章 神秘的会议第559章 视察南洋领(三)第477章 外蒙风云(上)第341章 二战风起好生意第382章 总攻的前奏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轰炸第146章 攻占天津第439章 “大东亚战争”的准备第559章 视察南洋领(三)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16章 剽悍的老娘第44章 丰厚的奖励(一)第517章 1940—丰收之年第425章 神秘的会议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446章 要开战了第696章 谋划隆美尔第695章 系统升级与澳岛第91章 糖衣来袭(三)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501章 激战新墙河第354章 疯狂的“奴隶”贸易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70章 天下名扬(三)第362章 密谋第184章 粉墨登场的康兆民第349章 大战落幕第455章 开启支线任务——“消灭苏联”第290章 一:要升级了第290章 八:系统变化第73章 公祭(三)第368章 激烈的反应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欧战场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621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第573章 孙殿英投敌第423章 好日子来了第2章 第一个系统任务第609章 出油了打脸了!!!第420章 1940年的发展规划第453章 钢铁洪流的碰撞第181章 红蓝对抗训练第693章 神风特攻与撤兵第98章 小团体第213章 反攻(2)第287章 袭石门第290章 三:战斗总结第545章 奇袭海拉尔第656章 天上掉馅饼第47章 疯狂扩编(二)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102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488章 决定日本命运的一步 二合一第503章 组建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第382章 总攻的前奏第33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偷袭军火库第370章 序幕——顾家营镇遭遇战第549章 唯一的办法第250章 陈锋的惊讶第104章 狡猾的后宫淳第162章 必须死第350章 亚瑟的担心第411章 帝国危机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将之花凋谢在无名第485章 美日谈判的前奏第519章 万分期待的1941年第375章 序幕——焦头烂额的彬山元第493章 第九战区的求援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瓮中捉鳖第357章 冲突与强势第692章 绝路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451章 突围前的小溃败第17章 扩编与剿匪第568章 海军雄起(八)第141章 请君入瓮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团军第174章 南下第169章 人才第116章 改变世界的利器第617章 盟军痛苦的一天(下)第22章 战争的号角第664章 军政分离第412章 日本要和谈第603章 莫斯科条约与二号人物第308章 战雷(二)第601章 第八战区的主要任务第585章 美日开战前奏(三)第653章 大东北战略——接收岳父的遗产第175章 抵达开封第204章 克莱儿病危第83章 破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