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09章 点石成金的手段

bookmark

高建彬知道秦惜月说的是秦元峰和陈海平,他们是南河县永兴镇的书记和镇长,现在正在挖空心思想要做出政绩来,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遇,秦惜月的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还和蔬菜种植户签订包销合同,一旦这些群众发家致富了,这样的成绩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让他们获得提拔的机会。南河县的领导们也不是傻子,市委的领导们更是聪明,现在要的就是推广新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的典型,只要下面的乡镇有了政绩,县里市里的领导们当然也就有了受到省委看重的方面。高建彬说道:“既然他们支持你,公司的资源和重点就倾斜一下永兴镇,也算是我私下照顾两个家伙,这样是双方共赢的局面,对公司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秦惜月笑道:“遵命,我的大男人,我会全力的调动资源来辅助永兴镇的菜农,目前我们石桥镇的有机蔬菜销售的技术经验,都是南江省数一数二的,别的地市没有我们这么大的力度和规模。只要我再把对永兴镇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公司的农副产品产业链,农业改革工作的成绩自然而然就能出现了。他们既然都是你的兄弟们,这对我而言也就不是外人了,这个事情我肯定会办好的。至于下一步公司的目标和走势,你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吗?”

高建彬说道:“我之所以让你开这个公司的目标有两个,第一就是打破石桥镇有机蔬菜进出口公司的垄断地位,制造新的竞争对手出来,保持石桥镇的有机蔬菜销售良性发展。第二,就是全力的掌控南江省有机蔬菜销售的出口渠道,做成省内最大的经销商,获得其中惊人的财富。我给你的指标就是,在今年内先把公司建成海州市最大规模的农副产品销售公司,这是个战略性的规划,前期我们可能付出的很多,但是你无法想象以后的成就到底会有多可怕。有机蔬菜的前景可以说极为辉煌,成为群众餐桌上的主流只是时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认识到有机蔬菜的价值,同样,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这个行业产生激烈的竞争,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里面的道理就不用我再仔细说了吧!”

有着石桥镇这么好的资源不加以利用,简直有入宝山而空手回的感觉,高建彬的目的就是,最终把石桥镇建成全省最大的有机蔬菜销售龙头,而不是简单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随着有机蔬菜的前景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单纯的生产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别的地方也可以大面积的推广和复制,石桥镇的道路必须要改变原有的理念和模式,由种植变为掌控销售渠道,敲门砖敲开之后就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了。石桥镇有机蔬菜进出口公司成立的原因,就是源于高建彬当初的设想,他在全镇推行有机蔬菜种植的时候,已经看到了现在要走的这个步骤,眼睛也真是够毒的。

处于这样的构思和战略目的,高建彬当时对于石桥镇这个唯一的出口企业大力扶持,把所有的资源都向这里靠拢,这个企业也不负重望,为石桥镇的农业改革工作,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但是没有引进良好的竞争机制,这个企业在全镇已经形成了垄断的格局,在非常时期当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延续到现在这是高建彬所不希望看到的。不能说高建彬是过河拆桥的人,他对于石桥镇有机蔬菜进出口公司其实非常的有感情,在他主持石桥镇全面工作的时候,这家公司为石桥镇换来的是大笔的外汇,给老百姓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为高建彬的新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推行立下了汗马功劳,以铁的事实证明了高建彬的战略思想,对于国家的农业改革工作是何等的有价值。

但是垄断就意味着自大自满,高建彬要想实现当初制定的规划,就只有采取引入竞争的手段,来打破这个局面。有竞争才有前进的动力,只要大家符合游戏规则,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被人家吃掉了算你倒霉,谁也不敢说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适者生存是当今企业永恒不变的法则,这样的环境面前没有任何的人情理由可以讲。国家实行的可是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企业生死的是市场和环境,当初国营企业从国家的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出现了那么多的破产和兼并重组,就是这个弊端造成的。企业需要的是自我竞争意识和能力,不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一味的进行扶持保护只会加速企业的寿命减少。

然后高建彬点了支烟,说道:“这次由于二期工程的操作不当,动迁户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我必须要在短时间里让他们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我的计划是要把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做成全省的龙头企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培训技术人员和普通人员,这四千多个群众里面,估计有文化的年轻男女,怎么也可以挑选出四五百个,自己培养是代价大了点,可是要从长远的角度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首先就是公司技术人员的流失率相对要低得多,以后想要在这个行业立足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稳定军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加上农副产品技术方面的培训,是在劳动中进行的,顶多也就是不挣钱而已,赔是赔不了多少的。我看到的是,如果公司招收了这么多的动迁户,社会上的评价和反应会是相当宝贵的财富,至少在石桥镇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两天后石桥镇绿源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就到动迁户的临时居住点进行了招聘,高建彬完美的实现了他对动迁户的两个方案,在石桥镇的声誉更是到了新的高度。就在国家三部委《关于停止别墅类及高档住宅建筑审批的公告》后,凤雪依和余曼妮都打来了电话,告诉他二期工程的豪华型居住小区方案规划,已经通过了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审批。这绝对是海州市甚至于南江省,最后一批别墅类以及高档豪华住宅的工程项目,三部委的公告对于全国房地产界的震动可以说非常强烈,此次消息泄露的范围非常小,基本上保密很成功,在中纪委和监察部的大力配合下,没有出现房地产商大规模建造高档小区的现象。

突然之间石桥镇的二期工程,就通过网络和报纸等媒体,走进了人们的视线里,两个房地产企业联合起来,公开的在媒体上做炒作楼盘,一千多套别墅式建筑和几百栋高档住宅迅速开始升温。国家的公告非常明确,以后将不再审批该类型的建筑,这一点才是升值的关键,这就和跑车豪华轿车的限量版一个道理,物以稀为贵!两家企业公布了这次二期工程别墅的设计者,居然几位著名的西方建筑大师,名字和简历都清清楚楚的登在报纸和供人查阅,如果与事实不相符,甘愿承担法律责任,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于楼盘预售的渴望。

从效果图上面看起来,别墅群以欧式的别墅风格为主,具有西方高贵的贵族元素在里面,被称为皇家庄园类型的居住区,房地产

公司宣称,住在皇家庄园是身份的象征,是实力和财富的象征,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单看这个就很能吸引人的眼球,里面充满着自信和霸气,网络上的评论指出,这几个著名的大师其费用那也是天文数字,而且能够请动他们为国内的楼盘做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证明。高档住宅是源于国内的设计师,都可以从网络上查看到,到了这样的层面,出品的设计那绝对是非常经典的,都是业界鼎鼎大名的人物,要是糊弄客户的话名声就要臭了,以后还怎么混呢?

房价绝对会非常昂贵,这是显而易见的,光看看投资就知道了,但是所有的人都感觉太值了!事实也是这样,没有钱别来这样的地方购买啊,一开始人家就把这里定位成有财富地位的客户才能入住的地方,打嘴官司的人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类型。但是两家企业都没有说明是什么时候开始预售,海州的很多人都着急等待着消息,这里的升值潜力傻子都能看出来。

其实周围几个地市甚至于省城都有不少的购房者,看中了石桥镇二期潜在的价值,旁边就是全国乡镇园林式建筑的典范—石桥镇新区,有河流从中流过,北侧还有没有开发过的小山,而且最重要的是,石桥镇没有任何的污染源存在,一派空气清新的田园风光,住在这里绝对会延长寿命的。石桥镇新区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大城市,再加上交通十分方便,海石路直通海州市区,距离机场高速公路都很方便,简直就是块宝地!

不宣传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里的好处,经过媒体的渲染,就成了最完美的绿色生态园林式居住区,看着火爆的行情,高建彬实实在在的放了心,这次凤雪依和余曼妮都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那么土地使用费就可以早点到帐了,她们的企业甚至于完全不需要向银行贷款,反过来说银行还巴不得贷款给这个项目,稳赚不赔的事情谁都愿意支持。不过那些原来的开发商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后悔的简直想要自杀,白白的把这么好的地皮以白菜价送给了别人,谁让当初没有内部消息,不知道国家要出台这样的政策呢?其实他们也知道,就算是知道也白搭,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本来就对于这类的建筑审批极其严格,没有实实在在的高层关系,想都不要想,他们只是看着别人赚钱眼红而已。

高建彬没有想到的是,被人唾弃的石桥镇二期工程,现在居然成了人们眼里的一块肥肉,找他走关系的越来越多了,都知道二期工程是石桥镇政府联合两家企业开发的楼盘,高建彬肯定有一定的话语权,至少两家企业都要卖他个面子。这个时候找石桥镇政府别的领导干部,那一点用处也没有,这是常识性的问题,只要是对于石桥镇熟悉的人都能做出判断来,高建彬在这片土地上才是一言九鼎当家主事的人。

找高建彬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要个住房的名额,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要买的时候价格低一点,这样的楼盘一套动起来就是几百万,一般的家庭是根本承受不起的。高建彬看到这样的情形真是哭笑不得,什么时候二期工程也能有这般光景了?现在工程项目还没有开始建造,房地产公司也没有开始预售,找他有什么用呢?

石桥镇的工作到了这个程度也就暂时性的告一段落了,解决了动迁户和二期工程的问题,石桥镇又走上了正轨,剩下的事情就高建彬准备返回东部新区一趟,作为党校的校长,他还没有履行过自己的职责呢!刚想让纪馨彤通知党委成员开个会,没有想到市委办主任岳海涛打来了电话,说道:“高书记,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今天下午两点半丁书记和石部长要到海州来,郭书记请你两点钟到机场与他汇合,一起迎接省委领导。”

高建彬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张文华说过省委对于这次石桥镇二期工程动迁户上访的事件非常愤怒,群众封锁海州市区导致交通全面的瘫痪,网络和媒体对于此事的图片和报导,引起广大网民的巨大反响,严重的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石桥镇政府三位被纪委双规的领导干部,和海州市委里面的三位常委有着紧密的关联,调整海州的班子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总要给动迁户一个交代!

范晨蕾接到高建彬的电话显得很激动,说道:“高书记,您有什么指示?”要知道虽然她把自己定位是高建彬的下属,但是这位高书记基本上没有怎么和她联系过,这样的情况一直让范晨蕾心里有点忐忑不安。高建彬笑着说道:“晨蕾同志,这次我接到了张书记的电话,由于石桥镇的动迁户上访事件处置不当,周市长将会调到省城任职,至于空出来的市长位置,我就向张书记推荐了你,张书记原则上也是同意在省委常委会上争取通过。丁书记和石部长此次来海州,就是为了调整海州市的领导班子,我事先和你说一下这个事情,免得组织上找你谈话的时候乱了方寸。自己好好的思考一下该如何陈述,这是必须要走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省委如果有重大的人事调整或者任命,都是石宣部长带队下来,丁永真副书记轻易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这次两位组织工作的核心领导一起到了海州,就证明事情已经是比较严重了。这三位常委都是当年张文华担任书记的时候一手提拔的,海州常委会的决定,张文华通常都会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ωwш ✿тт κan ✿C〇

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他对于海州常委会的控制能力,就要严重被这次调整拖累了,这也是作为曾经的海州市委书记难以接受的局面。所以他才会专门打电话询问高建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对于京都张家来说,高建彬是值得培养和支持的成员,他的意见和发展得到了张家的高度重视,只要对他有利的事情,张文华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出手,何况丢掉了三个常委的份额,那市长的职务就必须要在省委常委会上争取过来。

海州市作为南江省的第四大城市和经济增长速度第一的城市,张文华对于海州市的掌控力,不容许任何派系的挑战,这里也可以说是他的根据地。既然陈省长把市委书记给了他的嫡系郭永健,省委书记周国林也绝对不会再让他得到市长的职务,除了南江省的常委会需要平衡以外,就是牵扯到海州市日益强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石桥镇和东部新区两块最重要的地方,有着高建彬的存在,那里就成为了培养领导干部的摇篮,省委领导们自然清楚以后这两个区域对全省的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省长也不敢招惹众怒,你自己把海州市独占了,别的人怎么办?

高建彬赶到机场的时候,省委领导坐的飞机都已经开始降落了,郭永健和周雪娇看着姗姗来迟的高大爷真是无可奈何,这家伙根本就是卡着点来的,早来一会他都不愿意。丁书记和石部长两位省委领导驾临海州市,这是多么重要的接待,可是人家全然没有紧张的意思,这不是大爷是什么?

第956章 资源分配权的争夺第676章 鲜明的对比第644章 说你是,不是也是第443章 被停职了第940章 谈判前的序幕第612章 还人情的方式第591章 好悬啊第469章 家族既江湖第925章 让,让你们急得跺脚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96章 回家(十一)第194章 东窗事发了第65章 两难之间(十四)第151章 省委书记也无奈第196章 市委领导的反应第339章 谋定而后动第503章 变动前的布局第438章 招商引资的争夺第545章 带来的新消息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757章 岭南大调整第762章 露西传递的消息第906章 微服私访(八)第683章 扑朔迷离疑云重重第274章 规划故乡的资源发展第849章 调整的三杯酒第160章 吴江县的陷阱第180章 高建彬的损招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837章 岭南的新时代第349章 外滩闲话第675章 躺在病床上打葡萄糖也中枪第35章 新经济园区宣传(上)第387章 石桥镇的浑水(中)第629章 婚宴第629章 婚宴第295章 来了撑腰的人了第639章 人生如戏啊第646章 刺杀未遂引起的连锁反应第53章 两难之间(二)第484章 调查组的案情分析第409章 点石成金的手段第204章 同学们的支持(二)第898章 我们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821章 交通事故的定性第956章 资源分配权的争夺第333章 深度开发的试点准备工作第286章 大学生村官和梯队建设第771章 博弈的双方第974章 提醒的很及时第628章 专门吃窝边草第465章 闭门家中坐枕头天上来第214章 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疯狂第52章 两难之间(一)第71章 新镇规划(三)第777章 调整的大戏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221章 关于交易的话题第405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上)424章 高家的茶好贵啊第212章 京都内的声音第359章 舞吧再续前缘第354章 名动洽谈会开幕式第387章 石桥镇的浑水(中)第14章 县委书记的重视第92章 回家(七)第236章 站队的问题第820章 不可原谅的错误第463章 高市长又拍桌子了第596章 省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第84章 过年了(八)第237章 杜天宇的招揽第490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第457章 选个秘书我担得起第474章 岭河市的五星级大酒店第128章 飞来艳福第293章 高建彬的人脉关系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489章 赞扬和肯定第741章 师出有名第68章 两难之间(十七)第227章 石桥镇的暗涌第259章 站得高才能看得清楚第270章 投资开发区的打算第777章 调整的大戏第597章 招商引资六百亿的军令状第37章 新经济园区宣传(下)第489章 赞扬和肯定第973章 人头猪脑第494章 我刨你家祖坟了吗第903章 微服私访(五)第341章 稳定队伍的手段第778章 硬顶了老板第63章 两难之间十二第898章 我们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56章 两难之间(五)第937章 打机锋第862章 雷霆暴雨震阳西第25章 新经济园区(中)第788章 关上门自己玩
第956章 资源分配权的争夺第676章 鲜明的对比第644章 说你是,不是也是第443章 被停职了第940章 谈判前的序幕第612章 还人情的方式第591章 好悬啊第469章 家族既江湖第925章 让,让你们急得跺脚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96章 回家(十一)第194章 东窗事发了第65章 两难之间(十四)第151章 省委书记也无奈第196章 市委领导的反应第339章 谋定而后动第503章 变动前的布局第438章 招商引资的争夺第545章 带来的新消息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757章 岭南大调整第762章 露西传递的消息第906章 微服私访(八)第683章 扑朔迷离疑云重重第274章 规划故乡的资源发展第849章 调整的三杯酒第160章 吴江县的陷阱第180章 高建彬的损招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837章 岭南的新时代第349章 外滩闲话第675章 躺在病床上打葡萄糖也中枪第35章 新经济园区宣传(上)第387章 石桥镇的浑水(中)第629章 婚宴第629章 婚宴第295章 来了撑腰的人了第639章 人生如戏啊第646章 刺杀未遂引起的连锁反应第53章 两难之间(二)第484章 调查组的案情分析第409章 点石成金的手段第204章 同学们的支持(二)第898章 我们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821章 交通事故的定性第956章 资源分配权的争夺第333章 深度开发的试点准备工作第286章 大学生村官和梯队建设第771章 博弈的双方第974章 提醒的很及时第628章 专门吃窝边草第465章 闭门家中坐枕头天上来第214章 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疯狂第52章 两难之间(一)第71章 新镇规划(三)第777章 调整的大戏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221章 关于交易的话题第405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上)424章 高家的茶好贵啊第212章 京都内的声音第359章 舞吧再续前缘第354章 名动洽谈会开幕式第387章 石桥镇的浑水(中)第14章 县委书记的重视第92章 回家(七)第236章 站队的问题第820章 不可原谅的错误第463章 高市长又拍桌子了第596章 省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第84章 过年了(八)第237章 杜天宇的招揽第490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第457章 选个秘书我担得起第474章 岭河市的五星级大酒店第128章 飞来艳福第293章 高建彬的人脉关系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489章 赞扬和肯定第741章 师出有名第68章 两难之间(十七)第227章 石桥镇的暗涌第259章 站得高才能看得清楚第270章 投资开发区的打算第777章 调整的大戏第597章 招商引资六百亿的军令状第37章 新经济园区宣传(下)第489章 赞扬和肯定第973章 人头猪脑第494章 我刨你家祖坟了吗第903章 微服私访(五)第341章 稳定队伍的手段第778章 硬顶了老板第63章 两难之间十二第898章 我们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56章 两难之间(五)第937章 打机锋第862章 雷霆暴雨震阳西第25章 新经济园区(中)第788章 关上门自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