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1945年。人们都记得抗战胜利的纪念日。
但是这一年的延安,还有几件大事情发生了。
一个是延安文艺的代表作《白毛女》公演了。
那会儿的龙泉的舞台上,很快就学习,并演出了《白毛女》。
但是,在龙泉,最有名的是还是《三十里铺》。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和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
三十里铺来遇大路,戏楼拆了修马路。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咱们二人没盛够。
叫一声凤英你不要哭三哥哥走了回来哩。
有什么话儿你对我说,心里不要害急。
洗了个手来和白面,三哥哥今天上前线。
任务摊在那定边县,三年两年不得见面。
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崖畔上灰塌塌。
有心拉上两句知心话,又怕人家笑话。”
这首优美的征战情歌,历半个世纪,传唱了几代人,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说明优秀民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龙泉文工团的人们把它一次又一次地到处唱,越唱,传的越远了,是的龙泉的百姓都会唱了。
民歌《三十里铺》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根据陕北绥德县三十里铺村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调编唱的。
歌中的四妹子名叫凤英,三哥哥名叫邱双喜,他俩真诚相爱,为了保卫家乡,双喜毅然参军上前线,凤英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为他送行。
《三十里铺》是陕北民歌中的典范作品之一。
曲调婉转悠扬,歌词亲切动人,既反映了陕北人民对革命战争的勇往直前,又表达了出征远离时亲人难分难舍的真实情爱。
其实《三十里铺》是常永昌根据本村真人真事编创出来的。
常永昌,是绥德县满堂川三十里铺的农民,1990年去世。
小时家贫无地,多年
揽工度日,他爱唱民歌爱闹秧歌,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农民歌手。
是因为日本占领了他们的家乡,被迫从山西跑到绥德三十里铺村落户的王家的四姑娘王凤英,长得俊样活泼,敢在村里村外抛头露面,一些封建守旧的人很看不惯。
1937年王凤英竟大胆和本村的青年郝增喜谈恋爱而私定终身,这在当时确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举动,遭到村里人的窃窃非议。
郝增喜的父母却受不了舆论的压力,又嫌凤英家太穷,坚决不同意增喜和凤英结合,以“打断腿”、“赶出门”威胁增喜,死活要拆散这一对恋人。
1938年冬,郝增喜被迫与父母包办的常秀英结婚。
王凤英听见窗外响吹细打的唢呐声,如同万箭穿心。从此一病不起,卧炕一个多月,人瘦的脱了形。
这个爱情悲剧,强烈地震撼了民歌手常永昌的心灵,他常为这对青年恋人的不幸而难过伤心。
1942年农历2月,郝增喜响应政府号召去当兵,离家动身时,王凤英站在自己的硷畔上依依不舍地流泪送行,郝增喜一步一回头走出村外。
此情此景激发了常永昌的灵感:“提起我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和了个三哥哥,他是妈的知心人……”。
他很快构思出了《三十里铺》的前几段,后又找来几个青年改改唱唱,最后由常永昌配曲,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编成了十八段歌词的《三十里铺》。
这首新民歌很快就在当地流行开来。
又很快就被那些四处赶脚的人们,四处唱了出去。
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很多很色的东西在里面。郝增喜的真名也被改为邱双喜。
后来,音乐家们整理出版《三十里铺》时,只用了前面7段,删去了后面的11段,对个别词句有所修改。
郝增喜参军离家以后,王凤英和他失去了联系。
第二年,父母作主强迫将凤英嫁给了绥德县辛店乡郝
家洼村一个农民。而她的丈夫,后来也被日本的飞机炸伤,不能干重活了。
婚后,凤英仍然想着郝增喜,几次提出离婚,遭到婆家和娘家的极力反对。
她万般无奈,又跑到部队上找郝增喜,提出要和他结婚,但增喜顾虑重重始终不给她一句慷慨话,使她的愿望化为泡影,她无路可走,只好又回到郝家洼。
郝增喜参军后,被分配到延安警备司令部警备三旅(驻定边县)给旅供给部长崔世军当警卫员。
1943年他随崔世军去延安开会时见到了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等中央领导。
一天晚上,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观看文艺节目后,毛主席即席讲话中提到绥德三十里铺村“妻送夫、娘送子、妹妹送情郎上前线”的事。
崔世军听后向毛主席汇报说:“那‘四妹子’送‘三哥哥’上前线,说的就是他的警卫员郝增喜的故事。”
毛主席兴趣很高地走过来握住郝增喜的手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原来妹妹送的情郎就是你呀!好哇,年轻有为,好好努力,为革命扛好枪,希望在你们身上。”
郝增喜激动的说:“我一定好好努力,主席。”毛主席又说:“我在延安听过这首歌,很好嘛,边区老乡很爱唱这首歌。”
我说这个,是因为,谢云山的妹妹四奴,也跟着龙泉师范的文工团,也在到处演唱这个《三十里铺》。
而三十里铺的这个三哥哥郝增喜却曾经是梁玉海的,更年轻的战友,一起在三边,驻守在哪里,保卫着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
同这首歌,也激励着这里许多的青年参加了八路军。
龙泉地处陕北中部,是东防日本,北防国民党的战略要地,相对而言经济条件和文化基础较好,是白区工作的同志、抗战前线和其他解放区工作的同志到中央汇报工作和参加会议往返的必经路线之一,中央和西北局的许多领导同志在这里工作。所以这里的人们逐渐地开化了吗,很多的青年走进了八路军的部队里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