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和大烟碟儿

记忆中那一年的北京,闷热少雨,尘土却很大,黄乎乎的天,灰蒙蒙的地,很少见得到晴空,据传明朝末年,李闯王进北京,出了一句民谚:“天洒黄,动刀兵;地蒙尘,走人狼。”人狼者,意指人中之狼,凶徒也,如今虽说海内平定,没有战事,可酷暑时节出现反常的沙尘天气,也不像什么好征兆。

我在从火车站回家的路上,看见这灰黄的天地,已然生出不好的预感,心里说不出的怕,又不知在怕什么,到家一看,瞎老义已经不在了,是前一天走的,我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往常瞎老义的身子骨就不好,眼神儿也不大行,却有很多常人不及之处,比如谁带来一枚翠玉扳指,瞎老义先拿鼻子闻一闻,再用手摸一摸,顶多伸出舌头舔一下,便能说出扳指的年头,也说得出是坟里埋的,还是家里传的,几乎没错过,要没这两下子,又怎敢在鬼市上换取灯儿打软鼓?当年,在古董行里提起瞎老义的字号,没有人不服,他这辈子存下不少珍宝,可惜大多毁于文革,仅是吃烤肉用的铁炙子和狼皮褥幸免于难,还有一路墓道石的买卖,在瞎老义临走前有过交代,他将这些东西全留给我了。

瞎老义虽然去世了,但是人死留名,他的字号仍在,大伙看瞎老义的面子,以为我也有两下子,应该是瞎老义的高徒,隔三差五就有人拿东西请我掌眼,怎样也推脱不开,好在我以往听瞎老义说得多了,真东西也见过不少,躲不开便连蒙带唬地应付应付,倒不至于砸了瞎老义的字号,有时我也卷几包取灯儿,一个人去到鬼市蹲着,想撞大运收几件行货。

那些年瞎老义主要做“墓道石”的生意,河北赤城周边有个叫独石口的地方,顾名思义,当地有一块上古时期留下的独石,巨石孤兀,平地凸起,高两丈多,绕着走一圈大约是百余步,长年累月饱受日晒雨淋,依旧巍然不动,巨石上生有古榆四株,枝繁叶茂,大可蔽牛,关于独石从何而来,古往今来传说甚多,至今没个定论,当地以出石活儿著称,包括墓道里的“墓砖、柱杵、翁仲”等等,在独石口应有尽有,有真的,也有仿的。

这一路生意较为冷僻,讲究可也不少,尤其是带鸟兽纹饰的墓道石,无不有说头,比如“螭首是望远之意;身似鹞鹰的鱼能喷**,可以用来镇火;狻猊有延续香火的含义;单角牛是獬豸,能够分辨忠奸善恶”,相信这些风俗的主顾,大多是乡下的村官和土财主,九十年代初,这股风气又在农村死灰复燃,他们为老祖宗修坟不怕花钱,给自家祖坟用几百年前的墓道石,也是很体面的事,墓道石的种类极多,譬如带阴刻或浮雕的旧坟砖、墓道里的柱杵、镇墓辟邪的翁仲、石俑石马,这些都叫“墓道石”,主顾们各取所需,钱多之人用真的,钱少之人用仿的,这类石活儿大部分出自河北赤城一带,瞎老义在七八年前开始,专做这路买卖,他死后还欠着不少主顾的墓道石,那些人也来找我,我拆东墙补西墙,每天打点这些主顾,更要经常到乡下取石活儿,忙得脱不开身,一想到这是瞎老义给我留下的买卖,怎么困难也不能扔下不做,且对付一天是一天,只好先写封信告诉索妮儿,告诉她今年先不回了,等明年开春再到东北去找金脉。

此后我陆续跑了几趟冀北独石口,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只要同当地老乡混熟了,什么事都好商量,自古以来,冀北山民好客成俗,在他们那地方,客人进门喝茶吃饭一概用特号大碗招呼,你去到那也得懂规矩,一是喝茶不能喝得碗底朝天,二是上桌吃饭,不能吃到一半放下筷子,否则会视为瞧不起主人,吃饱之后要把两根筷子平放在碗口上,听说天冷的时候,你到村子里还要跟主人全家睡同一处大炕,决不可避嫌推脱,临别之际,板栗大枣柿子等土产,定让你能带走多少带走多少,此地整村整村出石匠,仿古的石活儿做得很地道,更有从山上扒出的坟砖墓石,这一忙活起来,再没有多余的心思了,那阵子我是一天接一天的混日子,但有时连着做噩梦,闭上眼就见到棺材里的死人拖着肠子爬出来,我认为可能是自己想得太多了,却也不免惴惴不安,直到我在豫西深山中,遇到一位早已躺在棺材里的奇人。

常言说得好——“发财遇贵人,倒霉遇勾头”,我去豫西也因有个勾头,经常来杠房胡同找我的人当中,有一位是我的远房亲戚,人送绰号“大烟碟儿”,要按辈分算,我该叫他表叔,实际上比我大不了多少,人家是萝卜不大,长在辈儿上了,我也不知道这辈分是怎么论从哪论,反正是远房亲戚,一表三千里,太远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我觉得很吃亏,只肯称呼他的绰号“大烟碟儿”,因为他烟瘾大,整日里烟不离口,街面上的人全这么叫他,他这个人穷讲究,心大胆小,经常惹事,却不敢担当,也不知他们家祖坟上的哪根蒿草长歪了,运气向来不好,他十几岁那年,突然想了解女人的秘密,控制不住冲动去扒女厕所墙头,里头什么样还没看到,却让路过的居委会发现了,被两个街道大妈揪送派出所,还没等民警问,自己就哭着把从小到大犯的各种错误全交代了,包括他爹两年前去野炕嫖过一次,那年头判得重,他爹被发去了大西北劳改,大烟碟儿是先蹲拘留后退学,从那开始一直在社会上混,到如今高不成低不就,整天到处晃悠,一贯不务正业,凭着能说会道,在鬼市上倒腾些假东西,他看别人挣钱格外眼红,也去农村找老乡收购古董,收回来再想办法找买主儿,他总跟我说只要赶上时运收着真东西,好比平地捡块狗头金,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可如今那些在农村种地的老乡们,也开始学得不忠厚了,提前到城里买几件假货摆在自家炕头,等到有收古董的贩子们进村到他家里来,便谎称是在地里刨出来的,他没少在这方面吃亏上当,让那些老农坑怕了,太偏远的地方他一个人不敢去,何况又没有足够的眼力,去了也是白去。

那年夏天始终不下雨,到处都是蒸笼般的热,这么热的天气,大烟碟儿却非要找我吃烤肉,在瞎老义去世之后,我没再用铁炙子烤过肉,因为没收到像样的东西,可拗不过大烟碟儿,当天仍是在那间破屋里,用松塔松枝点上火烤肉吃,还喝了几两白酒,天热满头是汗,我想到他是有事要找我说,正寻思他会从哪说起,只听大烟碟儿仰天长叹道:“唉……你哥哥我是多么要强的一个人,当初是那么有理想有抱负,可争不过命啊,命不行,再怎么要强全算白饶,当年只不过扒了一次女厕所墙头,什么都没看着呢,就给抓进了派出所,前途从此毁了,还把我们家老头子搭了进去,你说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谁没做过些几件出格的举动?怎么偏让我这么倒霉?”

我说:“你进了派出所还没等人家审你,自己先主动交代了,那能怪得着谁?”

大烟碟儿又叹道:“吃亏就吃亏在那时候小,不懂事,以为公安把人逮进局子,二话不说,先拿铁砂枪顶住屁股轰一枪,什么好汉能架得住这么一下?你哥哥我一想,士可杀不可辱啊,趁早自己坦白了,好歹保住屁股,管他从宽还是从严呢,所以全撂了,哪想到铁砂枪打屁眼儿全是谣言,唉……这个这个……”

我说:“碟儿哥,咱们不提那些丢人现眼的事了,你近来买卖做得怎么样?”

大烟碟儿这次来找我,正是想说此事,打算让我跟他合伙到乡下找几件真东西,这次把家底儿全带上了,在近处找不到像样的东西,想发财就得豁出去担些风险,到这种偏远地区碰碰运气,运气好的话,一趟能顶十趟,他对我说:“咱俩既是亲戚又是兄弟,你哥哥我长这么大没求过别人,你不帮谁,也得帮我一次。”说到去什么地方,大烟碟儿早有主意,递过一张纸让我看。

我看那纸上有字,接过来念道:“**赛过我亲爷爷……”我很是不解,问道:“什么意思?要带我去参观主席纪念堂?”

大烟碟儿听着也不对劲儿,仔细一看发现我把纸拿反了,那是他顺手从一张旧报纸上扯下来的书页,他翻过来让我看另一面,纸上七扭八歪地画着地形图,当中有座大山,他说那是豫西伏牛山通天岭,以前曾有人在通天岭黄泉沟的村民手中,收到一只玉杯,通体玉质的酒杯,杯上还带金扣,古代只有皇帝或诸侯王祭神时才能用这种金扣玉杯,通天岭可能有古墓,解放前村民们耕地时,曾挖出过石俑玉璧,听说深山里还有飞僵。

通天岭近乎与世隔绝,古时候不仅有野人山鬼出没,相传还有飞僵,不过那都是解放前盗墓贼和古董贩子口中的传说,几百年以来谁也没见过,鬼市儿上流传着很多类似的小道消息,大部分不能当真,大烟碟儿却上了心,他根据别人的讲述,画下了这张简易地图,让我无论如何让跟他走一趟,其实他这张图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如果是做挖坟盗宝的勾当,我并不想跟他折进去,只去通天岭下的山村走一趟收几件东西倒没什么,我听说河南跟山西交界的伏牛山,是太行秦岭余脉相连的皱褶区,山势不是一般的大,通天岭就在这片大山之中,自古以来,豫西匪患严重,专出“趟将”,豫西乡言土语将土匪称为“趟将”,清朝末年到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加上连年旱灾,正是遍地出土匪的年头,那时候豫西的趟将不下十万之众,以东陵盗宝闻名的军阀头子孙殿英,当初也是在豫西做趟将起的家,在过去的迷信传说中,上有九重天为玄天,下有九重泉为黄泉,仅听黄泉沟这名字也是凶险,跟通天岭正好相反,一个高一个深,可见山势落差之大,虽说今时不同往日,豫西的趟将在解放后被全部剿灭,早已没有匪患了,但是通天岭深山闭塞,罕有人迹,难保不会遇上意外,让大烟碟儿一个人去我也不放心,又激起了猎奇之心,答应跟他走一趟。

我们寻思计划时常赶不上变化,途中走一步看一步,之前没必要做太多准备,于是转天就凭着一条几十年前的传说,出发前往豫西那片大山,通天岭山势雄伟,北接太行,西连秦岭,群峰如塑,那是多大的山脉,上哪去找一条不起眼的山沟?

没想到地图册上还真有这么个通天岭黄泉沟,位置虽在大山里,却有险路可通,哪怕是深山老林,只要通了路,有村舍人家,你就不必担心遇上野兽,我们取道进山,途中搭了辆过路的运输小货车,开小货车跑运输的司机是个退伍兵,和我们一样同是里城中人,姓皮,一身的腱子肉,我听有其余路过的司机认识他,都管他叫“厚脸皮”,大概是他的外号,厚脸皮司机打包票说可以把我们捎到通天岭,下车走几里山路边是黄泉沟,但到地方要收车钱,大烟碟儿嘴皮子都磨破了,他是一分钱不肯少要,又告诉我们那地方山陡路险,要经过很多悬崖,山路不平整,非常难走。大烟碟儿无法可想,只得同意按说定的价格付钱,搭了这厚脸皮司机的车。

厚脸皮司机说:“钱不白花,哥儿俩找没人的地方偷着乐去吧,我带你们走乌鼠洞,那是条近路,天黑之前准到。”他驾驶汽车往大山深处前进,我们看见沿途因风化剥蚀,形成了山顶平整边缘陡峭的崮形地貌,这些方形的山丘或大或小,都和坟头相似。

听说古代通天岭有种很奇怪的动物出没,这种动物“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这是形容它的脸像人脸,嘴唇奇长,满身的黑毛,和人一样会笑,看这描述近似野人或人熊,但早已经灭绝了,因为两千年前伏牛山通天岭的气候温暖潮湿,到处覆盖着森林,到后来水土流失,连山猫土狗也不多见了,仅剩下荒山野岭,途中除了山就是山,还都是形同坟崮的秃山,群山连绵起伏,有如一座座巨大的坟丘,一直延展到天的尽头。

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18章 人头灯笼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15章 玉棺金俑第4章 我和大烟碟儿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5章 玉棺金俑第3章 千年噩梦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3章 千年噩梦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5章 玉棺金俑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1章 鱼第16章 铜镜幽灵第3章 千年噩梦第18章 人头灯笼第15章 玉棺金俑第13章 潜山鬼话第8章 洛阳古冢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9章 黄河里的妖怪第13章 潜山鬼话第4章 我和大烟碟儿第9章 黄河里的妖怪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9章 黄河里的妖怪第11章 鱼第20章 重开世界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4章 阴间宝殿第8章 洛阳古冢第3章 千年噩梦第3章 千年噩梦第14章 阴间宝殿第8章 洛阳古冢第19章 转生活神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11章 鱼第11章 鱼第18章 人头灯笼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4章 阴间宝殿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8章 洛阳古冢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2章 湖底沉城第11章 鱼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4章 阴间宝殿第8章 洛阳古冢第20章 重开世界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17章 搜傩志异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20章 重开世界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2章 湖底沉城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16章 铜镜幽灵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4章 阴间宝殿第16章 铜镜幽灵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20章 重开世界第12章 湖底沉城第13章 潜山鬼话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12章 湖底沉城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3章 潜山鬼话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19章 转生活神第8章 洛阳古冢第11章 鱼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1章 鱼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5章 玉棺金俑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5章 乌鼠洞奇遇
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18章 人头灯笼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15章 玉棺金俑第4章 我和大烟碟儿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5章 玉棺金俑第3章 千年噩梦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3章 千年噩梦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5章 玉棺金俑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1章 鱼第16章 铜镜幽灵第3章 千年噩梦第18章 人头灯笼第15章 玉棺金俑第13章 潜山鬼话第8章 洛阳古冢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9章 黄河里的妖怪第13章 潜山鬼话第4章 我和大烟碟儿第9章 黄河里的妖怪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9章 黄河里的妖怪第11章 鱼第20章 重开世界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4章 阴间宝殿第8章 洛阳古冢第3章 千年噩梦第3章 千年噩梦第14章 阴间宝殿第8章 洛阳古冢第19章 转生活神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11章 鱼第11章 鱼第18章 人头灯笼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4章 阴间宝殿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8章 洛阳古冢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2章 湖底沉城第11章 鱼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4章 阴间宝殿第8章 洛阳古冢第20章 重开世界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17章 搜傩志异第6章 窟子军和飞仙村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20章 重开世界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2章 湖底沉城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16章 铜镜幽灵第17章 搜傩志异第14章 阴间宝殿第16章 铜镜幽灵第2章 古墓中吃人的壁画第20章 重开世界第12章 湖底沉城第13章 潜山鬼话第1章 瞎老义鬼市耳录第12章 湖底沉城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3章 潜山鬼话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19章 转生活神第8章 洛阳古冢第11章 鱼第10章 神秘的大佛第19章 转生活神第11章 鱼第5章 乌鼠洞奇遇第15章 玉棺金俑第7章 通天岭下的土龙第5章 乌鼠洞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