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趁火打劫

月旧日,颜靖宇召开了出访欧州之前的最后一次中央仪。

与以往的出访柚国前的悄况一样,颜靖宇要提前安排好国内工作。虽然在政治改革之后,当元首不在国内的时候,不会出现权力真空,共和国的国家领导权将按照宪法修正案的规定,由其他领导人暂时掌握。更重要的是,在现代通信技术面前,并不存在领导人出访他国后无法控制国内局势的情况,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在共和国,特别是在国家领导人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安排好国内工作非常有必要,即便是当年的纪佑国与王元庆,也不会对与权力沾边的国内问题大意轻心。

当然,在这次会议上,颜靖宇与阎尚隆都提到了美国国务卿紧急访问法德意等欧盟主要成员国的事情,并且对局势做了分析。

作为随行访问人员,裴承毅也参加了会议。

事实上,裴承毅不仅仅是随行访问人员,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外交任务。因为颜靖宇将在巴黎、拍林、罗马等地分别与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领导人商讨军事合作问题,甚至有可能在此期间与法德意达成意向协议,而颜靖宇并不是一个精通军事的国家领导人,所以需要由陪衬去负责谈判磋商工作。也就是说,裴承毅将充分利用其陆军上将与国防部长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在国际上的威望,表达出共和国的诚意。更重要的是,在共和国高层中,裴承毅一直积极主张与欧盟合作,通过拉拢欧盟来制衡美国,达到分裂西方世界的目的,让共和国用最小的代价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霜主。如此一来,裴承毅自然得在与欧盟的外交往来中做出积极贡献。

万幸的是,裴承毅不仅仅是军人。也不仅仅是军人出身的政治家。本站新地址已豆改为:聊胎0肌巩姗敬请光白阅读!

因为在从政之前,先后指挥过几场对外战争,与多个国家的军队以及中央政府有过密切往来,还在巴基斯坦工作了好几年,甚至以非正式身份帮助过阿根廷,所以没人怀疑裴承毅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俗话说得好!久病成医。与涉外问题打的交道多了,就算不是外交官,也没有系统学习过外交知识,也会对外交有所了解。事实上,早在印度战争前,也就是受第二次军事改革影响。前往巴基斯坦担任驻外军事顾问之前,裴承毅就在总参谋长项铤辉的支持下,到国防大学与外交学院联合举办的外交常识速成班学习了3个月,掌握了必要的外交知识。

总而言之,在进入中央政府的那天。裴承毅就拥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在担任国防部长的7年间,裴承毅也参加过很多涉外工作。要知道。从他开始,共和国的所有军火贸易都得以涉及国家安全未由经国防部批准。也就是说,这项之前由外交部与商贸部掌握的权力回到了国防部的手中。当然。这也算得上是“物归原主”吧。虽然主权国家间的军火贸易属于贸易范畴,只有涉及到对外援助与秘密交往,才应该由掌握了主要军事情报资源的国防部插手,但是在任何一个大国,特别是掌握了尖端军事技术的大国,军火贸易绝对与国防都有关。比如在美国。任何一家军火企业要想把武器装备卖给别的国家,首先就得与国防部的许可清单做对比,并且得到国防部的支持,然后才提交给国务院与国会,如果连五角大楼都过不了。根本就不用劳烦国会的议员了。

通过这些工作,裴承毅进一步熟悉了与国防安全有关的对外工作。

问题是,对裴承毅来说,此次欧州之行肯定不轻松。

虽然在元言人宣布颜靖宇将访问欧盟口国与参加研讨会的消息前,裴承毅就知道美国会采取积极行动。事实上,元首府拖到旧月打手具有发布消息,就是不想给美国当局太多的准备时间。但是在美国国务卿去了巴黎、拍林与罗马之后,裴承毅在这三个地方遇到的麻烦肯定大得多。

旧月口日,军情局就把美国国务卿在巴黎与法国总统见面会谈的情报送了过来。

裴承毅并不关心军情局是用什么办法搞到这些情报的,他只需要知道。由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的准确率在慨以上,而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军情局还没有犯过严重错误。也就是说,裴承毅没有理由怀疑军情局提供的情真如此的话,那么欧洲之行的第一站就是个大麻烦,因为美国国务卿已经在巴黎做出承诺,只要法国能够按照美国在两年前的提议,在欧盟的集体安全框架中为美国留个位置,并且承认美国仍然是欧洲战略安全的主要保障,美国就将与法国进行更加深入的技术合作,提供包括门级复合蓄电池生产工艺在内的众多关键技术。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务卿还暗示了法国总统,美国已经在旧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艺上取得了突破。并且会考虑与欧洲盟国分享这项技术。也就是说,美国不但钓起了旧口的胃口。迈让法国变得更加贪婪六毫无疑问,美国国务卿的保证基本上不靠谱。

前面提到过,美国的科技开发即有政府因素,又有民间成分。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国家体制中,政府只不过是一家由全体公民选出来的、专门负责管理国家与社会的企业,因此政府也不能违背法律,更不能把其他企业踩在脚下。

事实上,美国联邦政蒋在对内问题上一直没有多大权威。

拿金融体系来讲,早在闪世纪末。以摩根为代表的美国金融家就通过经济危机迫使美国联邦政府交出了铸币权,并且成就了美国投资银行的辉煌史。虽然在此之后,有数位美国总统妄图收回铸币权,即将联邦储备银行收归国由,由联邦政府来发行与担保美元,但是这些美国总统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肯尼迪与克林顿,一个被暗杀。另外一个被搞得声名狼迹。

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特别是众多大企业根本利益的关键技术上。真正其主导作用的也是美国的企业,特别是由企业背景的利益集团。而不是联邦政府。如此一来,就算美国国务卿在巴黎做了再多的保证,哪怕这些保证都以立法的方式的到了肯定,只要最终违背了美国的利益,或者说失去之后不会损害美国的利益,美国企业都能以再立法、或者废除立法的方式来收回承诺。

美国不是没有这么做过,而是经常这么干。比如在力世纪呐年代的海湾战争前,美国就承诺,所有出兵的盟国都有机会分享战胜伊拉克、帮助科威特复国之后带来的好处,而且这也是其他国家出兵的主要动机。可搞到最后,为了不让其他国家分享战果,美国没有一气呵成的推翻萨达姆政权,而是等了十多年。才用第二场战争把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而那些在海湾战争期间出钱出力出兵的众多欧州国家没有一个能够捞到好处。

所谓吃一亏长一智,法国不是没吃过亏,而是吃过很多次亏。

任何智商正常的政治家都应该知道。美国的保证当不了数,而且美国是世界上最擅长玩弄手段的国家。

问题是,法国总统非常重视美国国务卿的建议,而且表达出了合作

向。本站新地址已里改为:聊胎0胁甩姗敬请光白阅读!

事实上,这就是关键。

作为情报机构,军情局绝对不会在提交给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情报书中提到任何主观意见。即便某些时候,像裴承毅这种与军情局有关系的官员会要求军情局在情报报告中提出建议或者意见,刘晓宾也会非常小心,绝对不会提出过于尖锐,而且带有明显偏见的建议。

可以说,在保持客观公正上,刘晓宾与李存勋完全一样。

如此一来,在报告措词上,刘晓宾显得非常小心,比如在提到法国总统回答美国国务卿提议的时候。他用的就是“感兴趣”这个模棱两可的词。虽然在前面还有一个定语。但是这个词本身就表示法国总统并没采纳美国国务卿的建议。

准确的说,是法国总统不打算采纳美国国务卿的建议。

毫无疑问,法国总统的想法非常直接,那就是利用美国来制衡共和国,迫使共和国元首在巴黎做出更大的保证,并且拿出实质性的东西来,而不仅仅是一句话。换句话说,在此之前,法国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不要提供技术,是共和国与美国说了算的事情。

因为共和国与美国一直认为欧盟是一个长远威胁,所以在技术输出上来取了非常一致的态度。甚至可以说,共和国与美国积极推动全面核裁军,并且向几乎所有国家施压。让《伦敦条约》成为了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性裁军条约,就与打压欧盟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随着该条约生效,作为欧盟唯一的核国家。法国的国际将一落千丈,更加没有能力团结其他欧盟成员国,也就无法使欧盟实现一体化。

随着共和国发集了打破僵局的信号,法国终于获得了选择权。

即便这只是个假像,因为法国当局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法国政府也要借美国的影响力来获得更大的好处。事实上,就耸美国愿意、而且能够为法国提供先进技术,法国当局也得考虑一下有没有必要从美国引进这些先进技术。仍然拿至关重要的复合蓄电池来说。就算美国愿意把口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艺卖给法国,并且帮助法国的企业掌握,共和国也能够通过提前推出旧级复合蓄电池的方式,让法国企业的巨额投资金都白费掉。要知道,就在刀年前,大萧条的规模大到颠峰的时候,共和国就通过提前将8级复合蓄电池投入国际市场的方法,迅速占领了高端电动产业,一举成为高端工业国,并且一直将这个优势保持到现在。

换个角度,法国当局还得担心美国别有用心。

众所周知,大萧条结束前,美国就仿照共和国的方式,以年为一斤。

期涯行新丫共与仓面推广新产品为契机,轮番推动技术曲就是说,基本上每过旧年,高端领域的工业生产技术就将革新一次。共和国是在力石年将打手2级复合蓄电池推向市场的,那么到历年,冶级复合蓄电池就将进入民用市场。按照一般的发展规模,共和国的企业将在田年左右开始为旧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作做准备。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共和国完全可以在田年推广旧级复合蓄电池。事实上,已经有足够多的消息证实,美国的6级复合蓄电池生产工艺将在田年左右成熟,预计在2沥年左右量产。即便实际情况不会如此乐观,因为美国从来没能按照计划完成高端科研工作,乐观估计,至少也要到猫7年才能让旧级复合蓄电池量产,在四只前扩大产能。如此一来,美国也存在着淘汰落后技术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便与美国签署了协议,而且美国当局履行了协议,法国也要把数年之后才能拿到口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艺,而投入量产将是更晚的事情。到时候,不但新技术无法改变法国的处境,反而会让法国背上沉重的包袱。事实上,美国企业不但不会因此损失什么,反而找到了处理落后产能的新途径。

总而言之,只要法国总统不是笨蛋,就不会把美国的甜言蜜语当成真心话。

也就是说,法国当局的意思只是希望向共和国施加压力,让共和国能够在技术输出上做出更大限度的让步。

问题就在这里,共和国到底应该做出多大的让步?

也许有人认为,这么重大的事情,应该由元首考虑,轮不到国防部长为难。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哪怕在纪估国与王元庆时代,元首也不会事必躬亲。在很多时候,元首的主要工作就是从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在内的智囊团提供的建议与意见之中,选出最好的,最能维护国家利益,也最有可能落实的一个。并且安排具体的人员,将其变成行动。显然。裴承毅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因为拉拢欧盟是由他提出来的,而且也是他在支持,所以在采取行动的时候,自然得由他出大力。

按照颜靖宇的安排,只要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都由裴承毅决断。

当然,这里还牵扯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裴承毅是“炎黄计哉”的知情者,甚至是参与人员。要知道,即便是颜靖宇,也只是知情者,而不是参与人员。如此一来。在众多关键技术上,裴承毅的发言权甚至超过了颜靖宇。

关键是,能够向法国提供什么样的先进技术呢?

力日,裴承毅单独去了元首府,得到的答复却是让他自行决断。

颜靖宇不是在推卸责任,毕竟他对技术的了解远不如裴承毅,也就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拿主意。

当然,除了裴承毅之外,另外一个拥有重大发言权的人就是刘晓,宾。

正是如此,在离出发不到旧个小时的时候,裴承毅找到刘晓宾,两人单独谈了好几个小时。

按照刘晓宾的说法,法国至少希望共和国能够提供包括口级复合蓄电池批量生产工艺在内的众多成熟技术,而且要求通过培等方式,让法国企业在2到3年之内掌握、并且具备实际生产能力。因为美国当局很有可能以联合开发的名义,引诱法国,所以在与法国当局谈判的时候,共和国必须做出让步。

严格说来,提供打手2级复合蓄电池的问题并不大。

用刘晓宾的话来说,就算共和国不卖技术,美国也会卖技术。更重要的是,随着旧级复合蓄电池将在田年之后陆续投入民用市场”2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艺算不上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尖端技术。

关键只有一斤”那就是要不要向法国提供旧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艺。

毫无疑问,共和国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已经掌握了生产工艺,没有急着投放市场,一是军事采购占用了绝大部分产能,而是配备口级复合蓄电池的产品仍然是“奢侈品小”还有足够多的利润空间,那些主宰全球高端电力产品的共和国企业都没有更新产品结构的想法,也就没有必要急着推广新工艺。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刘晓宾没有给出建议,而是让裴承毅“见机行事。”

显然,刘晓宾能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上飞机前毒裴承毅一直在考虑刘晓宾的话。因为到了巴黎之后,他就将与法国国防部长进行第一次非正式接触,所以在专机起飞之后,裴承毅强迫自己忘掉工作上的事情,去高级乘客舱睡了一觉。

等他醒来的时候,专机已经降落在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的跑道上。

第10章 女儿的支持第100章 左钩拳第140章 回家过春节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26章 海军参谋长第41章 一锅端第44章 闭门决策第104章 战略转折点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权利第67章 快速船队第8章 唯一的办法第57章 坦克大战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58章 大国心态第68章 动员第3章 恶邻第118章 充分准备第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40章 空天战机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48章 创造历史第10章 转折点第31章 真情流露第6章 第一颗火星第110章 叛逃风波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75章 全面化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5章 表态第139章 初见成效第136章 超级反舰导弹第36章 致命决策第53章 高起点第46章 首相眼里的战争第135章 最大一块飞地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54章 全面挑战第23章 问题累积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35章 祖国第13章 政治风暴第80章 死亡之路第98章 东冲西突第24章 扑朔迷离第15章 论争第32章 提前开始第35章 军售交易第9章 头号盟友第36章 黄金搭档第75章 国家意志第43章 重逢第135章 超远程奔袭第78章 招决胜负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26章 航母出击第99章 否极泰来第83章 围歼第27章 实战考验第79章 表演时间第43章 军事政变第21章 倒计时的信号第31章 主动出击第115章 花小钱办大事第9章 不可告人第9章 新老交替第48章 紧锣密鼓第1章 导火索第24章 风暴来临第125章 电磁先锋序九死里逃生第47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第34章 艇长的选择第26章 海军参谋长第94章 空中决斗第154章 全面挑战第19章 请求援助第90章 未来序十一秘密转运第115章 定居点第79章 独角戏第41章 应对措施第113章 抛砖引玉序五潜龙入海第22章 用心险恶第46章 突防第43章 演变的世界第120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118章 充分准备第75章 地面战斗第53章 高起点第18章 民间力量第15章 有理有据第1章 激活第99章 火急火燎第33章 幽灵折戟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125章 追赶者第74章 开盘第1章 联合国风云
第10章 女儿的支持第100章 左钩拳第140章 回家过春节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26章 海军参谋长第41章 一锅端第44章 闭门决策第104章 战略转折点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权利第67章 快速船队第8章 唯一的办法第57章 坦克大战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58章 大国心态第68章 动员第3章 恶邻第118章 充分准备第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40章 空天战机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48章 创造历史第10章 转折点第31章 真情流露第6章 第一颗火星第110章 叛逃风波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75章 全面化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5章 表态第139章 初见成效第136章 超级反舰导弹第36章 致命决策第53章 高起点第46章 首相眼里的战争第135章 最大一块飞地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54章 全面挑战第23章 问题累积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35章 祖国第13章 政治风暴第80章 死亡之路第98章 东冲西突第24章 扑朔迷离第15章 论争第32章 提前开始第35章 军售交易第9章 头号盟友第36章 黄金搭档第75章 国家意志第43章 重逢第135章 超远程奔袭第78章 招决胜负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26章 航母出击第99章 否极泰来第83章 围歼第27章 实战考验第79章 表演时间第43章 军事政变第21章 倒计时的信号第31章 主动出击第115章 花小钱办大事第9章 不可告人第9章 新老交替第48章 紧锣密鼓第1章 导火索第24章 风暴来临第125章 电磁先锋序九死里逃生第47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第34章 艇长的选择第26章 海军参谋长第94章 空中决斗第154章 全面挑战第19章 请求援助第90章 未来序十一秘密转运第115章 定居点第79章 独角戏第41章 应对措施第113章 抛砖引玉序五潜龙入海第22章 用心险恶第46章 突防第43章 演变的世界第120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118章 充分准备第75章 地面战斗第53章 高起点第18章 民间力量第15章 有理有据第1章 激活第99章 火急火燎第33章 幽灵折戟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125章 追赶者第74章 开盘第1章 联合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