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倒计时的信号

一仁和国国家示首首步访问欧洲,算是给了法德意等欧洲心凹今天大的面子。这件事情也可大可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截然不同的

义。

因为地处欧亚大陆,被夹在共和国与欧盟之间,所以消息公布之后。俄罗斯新闻媒体最先做出反应。母庸置疑,所有俄罗斯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国家元首没有按照惯例首先访问集约集团成员国等众多同盟国家与友好国家,而是去了欧洲。摆明了想与欧洲联手围剿俄罗斯。

与以往的类似报道不同的是,俄罗斯新闻媒体这次把话说得非常透彻,用上了“联合。与“围剿。等非常敏感的字眼。由此看得出来,俄罗斯当局对共和国国家元首首访欧洲的关注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站在俄罗斯领导人的立场上。首先需要担心的就是共和国与欧洲正式同盟。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共和国与欧盟正式同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会联手对付俄罗斯。

如同美俄秘密结盟,中欧秘密同盟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虽然在任何时候与任何情况下,共和国当局与欧盟当局都没有承认对对方饰结了秘密同盟条约,法德意等志在完成统一大业的欧州强国更是坚决否认与共和国同盟的可能性。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早在沼年前后,也就是美俄秘密同盟几成定局的时候,中欧同盟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了。当然,站在客观立场上,共和国与欧盟、哪怕是部分欧盟国家饰结军事政治同盟条约的可能性确实不存在。毕竟欧盟与美国的关系斗而不破,欧盟也不可能为了共和国而与美国开战。由此可见,欧盟与共和国最多饰结了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仅能保证双方和平友好共处准同盟条约。也就是说,欧盟不会为了共和国与美国开战。而共和国也仅仅希望欧盟能够在战争期间保

问题是,牵涉到俄罗斯之后。中欧的准同盟关系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共和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必多说,关键在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前面提到过,在乌克兰入盟的问题上。欧盟就与俄罗斯龌龊不断,且相互记恨于心。即便在国家关系中,没有感情一说,站在利益的角度上。欧盟要想正常化,而且成为得到公认的大国,就得统一欧洲大陆,就得向东扩展,就得侵占俄罗斯的生存空间。更加重要的是,如同俄罗斯很难与共和国长期和平共处一样。随着欧盟完成统一大业,成为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大国,欧盟与俄罗斯也很难站在同一片蓝天下。如此一来。站在欧盟的角度上,如果能够在统一之前消除最强大的潜在敌人,何乐而不为呢?换个。角度,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如果能够将另外一个,强大的潜在威胁抚杀在摇篮之中。自然有百利而无一害。由此可见,欧盟与俄罗斯不是没有矛盾,只是没有俄罗斯与共和国的矛盾那么突出。

搞清楚这一点,再来看中俄欧的三角关系,也就不难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了。

说得无情一点,欧盟不会为共和国向美国开战,却不见得不会对俄罗斯投井下石。别说俄罗斯的新闻媒体对此深信不疑,认为欧盟将从西面发起进攻,即便是一些欧洲的新闻媒体也认为,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欧盟应当考虑适度东扩,以拓展战略安全空间。虽然欧洲的新闻媒体说得非常客气,以欧洲自身战略安全为由来重申东扩的重要性,但是在欧盟的东部边境线已经到达芬兰一波罗的海三国一波兰一斯洛伐克匈牙利一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一线的情况下,继续东扩就得侵吞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等同于直接打压俄罗斯。考虑到整个国际局势,欧州新闻媒体的这一论调,等同于战前宣传。

当然,谁都知道,欧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强国,即便法德意等国联手,欧洲集体安全组织的军事实力仍然非常有限,很难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如此一来,欧盟绝对不可能成为对俄战争的主力,最多只能扮演落井下石与趁火打劫的角色。也就是说,欧盟不会急着参战。甚至不会正式参战,但是只要出现俄罗斯战败的迹象,比如共和国的大军越过母拉尔山,攻入俄罗斯欧洲地区。欧盟就很有可能出兵控制俄罗斯西面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与摩尔多瓦,甚至会出兵占领俄罗斯西部地区,以求在欧亚大陆核心地区建立一道战略屏障,将共和国阻挡在千里之外。

真要走到这一步,欧盟的行动不但不会遭到美国反对,反而有可能获得支持。

原因非常简单,美国离俄罗斯更加遥远,即便有心,也无力参与欧亚夫陆上的地面战斗,更无法左右欧亚大陆上的地面战争。在俄罗斯必然战败的情况下,如果欧盟不出兵。意味着俄罗斯将被共和国控制。到时候就算欧盟会铁了心的跟美国同盟,甚至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参战,可是以欧盟的那点军事实力,没阅读最新童节就洗涧书晒细凹姗齐伞一,三十的米景,很难成与候,也就丹法在战争期间帮垫兆艰。想发挥欧盟的影响力,就得充分利用欧盟与共和国的关系,即在紧要关头由欧盟出兵控制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西部地区,迫使共和国承认俄罗斯的独立性,使共和国无法彻底解决俄罗斯。如此一来,即便俄罗斯遭到肢解,只要其欧洲部分还存在,就有再度复兴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大战之后,在欧亚大陆上直面共和国的不再是俄罗斯,而是完成了东扩壮举的欧盟。如果欧盟能够抛弃历史成见,吸收俄罗斯的话,更能使欧盟成为共和国的直接对手。当然,只要欧盟成为共和国的对手,那就是美国的天然盟友。显然,这一结局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美国。

事实上,如此浅显的道理,任何政治家都看得出来。

关键也就在这里,即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这一结局的认识自然不再。

拿俄罗斯来说,因为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俄罗斯、甚至是唯一的受害者。所以俄罗斯的新闻媒体反映如此强烈。关键是,新闻媒体只是民间舆论,不代表官方态度。在新闻媒体大肆叫嚣的时候,俄罗斯当局并没明确表态。归根结底。俄罗斯当局不可能不知道中欧联手的危害性。只是在利益背景下,俄罗斯的那点声音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且俄罗斯当局出面痛陈厉害关系的话,反而会使欧盟有所警惧,从而促成中欧结盟。对俄罗斯当局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先搞清楚中欧关系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再对症下药。

之前一直很积极的美国新闻媒体在这件事情上的反应速度还不如俄罗斯新闻媒体,足以证明美国当局也看出了其中的厉害关系,而且发现很难左右局势,也就顺理成章的保持了沉默,而美国的新闻媒体则借此转移国内视线,借助俄罗斯新闻媒体的大肆妄传,把民众的注意力转向国际斗争。

相对而言,欧洲的新闻媒体,特别是法德意等国的新闻媒体最为尴尬。

中欧关系的实质是什么,法德意等国的领导人不可能不清楚。欧盟东扩会的结果是什么。法德意等国的领导人也不可能不知道。一个,最简单的证据就是,田年前后,法德意等欧洲主要强国纷纷以加强集体安全组织在欧盟的影响力为名。扩大军费开支,变相加强了欧洲的军事实力。这一举措足以证明,在全面军备竞赛中,欧盟不但无法独善其身,还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重要的是,对欧盟来说,“机遇。大大超过了“危险。”当时就有一些俄罗斯与美国的新闻媒体认为,在常备军事力量足以保卫本土的前提条件下。法德意等国借机加强军备,正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机遇做准备,而这个机遇就是以法德意等西欧国家为核心,统一整个欧洲大陆。

“欧洲大陆”匙免理名词,而不是政治名词,而地理上的欧洲,指的是欧亚大陆上乌拉尔山以西的整片地区。

也许有人会质疑,向东扩张。对西欧国家有什么好处?

可以说,很多人会将“欧盟东扩”与“清算历史”联系起来。共和国都在国土扩张上表现得非常理智。西欧列强会犯糊涂吗?拉乌克兰、白俄罗斯与摩尔多瓦入盟,除了使欧盟的区域面积增加近岛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扩大糊之外。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新增大约凹。万人口。因为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还不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甚至比不上东南欧的几个“穷国”所以新增凹力万人口,不见得是好处,甚至有可能拖累整个欧盟。更重要的是,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并非资源大国,除了粮食之外,两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值的一提的战略资源。由此可见,东扩给欧盟带来的好处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好处可言。问题是,对欧盟没有好处,不等于对某些欧盟成员国没有好处。

从法德意三国的立场出发,欧盟东扩绝对不是无利可图的事情。

众所周知,法德意三国一直是推动欧盟一体化的主要力量,而实现一体化,也是实现法德意三国国家利益的根本手段。用一些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来说,早在引世纪初。法德意三国就在一体化问题上达成一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更是让这三个国家感受到了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性。大约在匹年左右,法德意三国的决策层就达成了一份绝密协议,即在实现一体化之后,三个国家在“欧国。决策层中拥有同等的话语分妾。并且控制“欧国。半数以上的议席。以达到利用“欧国”实现本国利益的根本目的。因为各种原因。法德意三国将英国排挤在外,等同于将美国挡在了大门之外,所以大萧条期间,法德意三国打出亲华牌,积极推动中欧关系正常化,用共和国来制衡美国。

问题是,共和国也不会真心诚意的支持欧洲完成统一大业。

受此影响,法德意一直在竭力提高“三讥川干“在欧洲的地位,特别是在欧照产生的凝聚效“地刘这个目的,法德意三国绕过英国。在欧盟内部搞了个。“欧州集体安全组织”并且以此推动军事一体化进程。为政治一体化提速。不可否认。在国际大环境下,集体安全组织极大的增强了法德意三国在欧盟内部的号召力,使军事一体化变得指日可待,也使政治一体化逐渐明朗化。

可是有一点,却是法德意三国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按照欧盟的游戏规则,除非将反对者排除在外,不然就无法绕过英国实现政治一体化。说简单点,英国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力。

客观的讲,只要英国当局不改变亲美立场,脱欧入美只是迟早的事情。

要命的是,美国当局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即利用英国来遏制欧州的崛起势头,使法德意的统一大业遭受重创,甚至变得遥遥无鼎

说透彻一点,闹到最后,很有可能得由法德意三国亲自出手将英国赶出欧盟。

真要走到这一步,对欧盟幕兑绝对是一场天大的灾难。要想将损失降到最低,法德意三国就得想办法在此之前修改欧盟的游戏规则,即出台退出机制。如此一来。法德意就需要更多的内部支持。因此东扩吸收乌克兰、白俄罗斯与摩尔多瓦就变得异常重要了。出于同样的原因,法德意才会在土耳其入盟的问题上来取强硬立场,也才会在希腊退出北约之后稳住这个。打算脱欧入亚的成员国。

由此可见,法德意正是欧盟东扩的主要推手。

回到原先的问题上,法德意主张东扩,却不等于其他欧盟成员国愿意为此买单。

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欧盟东扩自然是有利有弊。从长远来看 欧盟东扩肯定是弊大于利。不管怎么说,统一的欧洲绝对是超重量级对手,如果没有俄罗斯这道天然屏障,或者俄罗斯的屏蔽作用被削弱,欧盟对共和国构成的威胁甚至远远超过了俄罗斯。也就是说,与其面对统一强大的欧州,还不如面对长期不振的俄罗斯。从目前来看,欧盟东扩却是利大于弊,最大的好处就是抵消了美俄秘密结盟产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共和国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胜算。抛开长远利弊之争。如果共和国不能在战争中取胜、甚至不能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胜利,任何长远利弊都是空谈。正是如此,在明知道有可能养虎为患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仍然不遗余力的支持欧盟东扩。

从这个角度出发,裴承毅在就任国家元首之后首访欧州。正是在向法德意表明立场。

再来看俄罗斯新闻媒体的反应,自然不足为奇了。

因为共和国当局无法完全解释中欧友好的重大意义,至少不能让国民完全相信欧盟是共和国的盟友,所以在裴承毅访欧这件事情上,共和国的新闻媒体表现得比较稳重,即没有含糊其词,也没有大肆报道。

当然,从政治上讲,不管新闻媒体如何进行报道,都无法改变裴承毅访欧的重大意义。

曰年口月 4日,在完成了中央政府全部高级官员的任命工作、并且为国务书部署了全年工作计划之后,裴承毅率同包括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经贸部长、工商部长等众多国务院官员,以及总参谋长、海军与天军参谋长在内的庞大访问团,搭乘“共和国一号”元首专机从新都启程,开始了访欧行程。

直到这个时候,共和国的新闻媒体才“赤膊上阵”

报道中,中国国际电视台引用了外交部长在接受特邀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即中欧友好关系建立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之上,拥有无比坚实的基础。不会受到任何国家与任何势力的影响与破坏。

如果这番话是从国防部长的嘴里说出来的,还算不了什么。

外交部长能把话说得这备直接。足技表明共和国的立场。

正是如此,全球舆论顿时哗然。那些之前还抱有一丝幻想,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意义特殊、却没有多少实际效果的外事活动的新闻媒体猛然认识到,裴承毅首访欧洲,不但要巩固与欧洲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还会在此期间向法德意等欧盟主要成员国摊牌,让只想坐收渔利却不想出钱出力的欧州在战争问题上表态。

果真如此的话,裴承毅访欧的意义肯定非同凡响。

在“共和国一号”到达欧洲上空之前,删等美国新闻媒体就在报道中直言不讳的提到,在法德意等国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裴承毅的欧洲之行就是压垮和平的最后一根稻草,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到底还剩下多少时间,得由欧盟、特别是法德意等国的态度决定。

不管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否准确,裴承毅访欧绝对是全球头等大事。

第51章 步步逼近第27章 海空对抗第44章 最后手段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55章 包饺子第18章 钢铁雄心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58章 声东击西第111章 影响力第36章 黄金搭档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06章 选择第1章 激活第28章 孰轻孰重第18章 军长大会第7章 实战演练第136章 割裂第73章 新纪录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15章 定居点第53章 建议第52章 利益共享第45章 折翅第12章 地面战斗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0章 取舍第37章 时过境迁第91章 守株待兔第2章 情报安全事件第55章 鞭长可及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8章 开门红第67章 紧急调整第36章 栽赃嫁祸第120章 空降兵出动第63章 得意忘形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4章 你情我愿第72章 归宿第85章 全面部署第88章 公开较量第27章 海空对抗第15章 鬼把戏第144章 技术革命第55章 鞭长可及第155章 无法衡量的价值第59章 战场求生第124章 将帅之别第72章 金融战第47章 战况胶着第131章 阴霾重重第30章 棋子第62章 胆大包天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53章 快速调整第3章 换届选举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57章 冲突到战争第47章 外交攻势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31章 军售案第84章 王牌军的实力第71章 意外惊喜第103章 有惊无险第21章 理想化第35章 有备而来第30章 超大规模第54章 对策第51章 第一张战略牌第94章 喘口气第58章 大国心态第105章 果断调整第98章 齐心协力第30章 影子战士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29章 稳定因素第91章 好马无好鞍第116章 条线上的蚂蚱第100章 雷厉风行第96章 风暴高潮第42章 两难处境第24章 推销战争第91章 契机第80章 战争计划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20章 风声鹤唳第51章 刀尖第35章 军士长第75章 国家意志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61章 山地之王第85章 全面部署第31章 两重天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4章 三足鼎立第53章 看不见的战场第6章 一路走好
第51章 步步逼近第27章 海空对抗第44章 最后手段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55章 包饺子第18章 钢铁雄心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58章 声东击西第111章 影响力第36章 黄金搭档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06章 选择第1章 激活第28章 孰轻孰重第18章 军长大会第7章 实战演练第136章 割裂第73章 新纪录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15章 定居点第53章 建议第52章 利益共享第45章 折翅第12章 地面战斗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0章 取舍第37章 时过境迁第91章 守株待兔第2章 情报安全事件第55章 鞭长可及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8章 开门红第67章 紧急调整第36章 栽赃嫁祸第120章 空降兵出动第63章 得意忘形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4章 你情我愿第72章 归宿第85章 全面部署第88章 公开较量第27章 海空对抗第15章 鬼把戏第144章 技术革命第55章 鞭长可及第155章 无法衡量的价值第59章 战场求生第124章 将帅之别第72章 金融战第47章 战况胶着第131章 阴霾重重第30章 棋子第62章 胆大包天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53章 快速调整第3章 换届选举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57章 冲突到战争第47章 外交攻势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31章 军售案第84章 王牌军的实力第71章 意外惊喜第103章 有惊无险第21章 理想化第35章 有备而来第30章 超大规模第54章 对策第51章 第一张战略牌第94章 喘口气第58章 大国心态第105章 果断调整第98章 齐心协力第30章 影子战士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29章 稳定因素第91章 好马无好鞍第116章 条线上的蚂蚱第100章 雷厉风行第96章 风暴高潮第42章 两难处境第24章 推销战争第91章 契机第80章 战争计划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20章 风声鹤唳第51章 刀尖第35章 军士长第75章 国家意志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61章 山地之王第85章 全面部署第31章 两重天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4章 三足鼎立第53章 看不见的战场第6章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