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明争暗斗

润东并不希望在纪佑国面前讨论离任留任的事情。

按照赵润东的想法,即便是潘云生,也要在军情局再干几年,彭茂邦与庞兴龙更不说了。就算庞兴龙已经干了两届,不能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也可以在其他重要位置上发挥作用。

人难免有点私心。

虽然纪佑国离任后不再过问国家大事,如果不是潘云生“殉国”,他根本不会来北京,但是赵润东的第一届任期内多少都有纪佑国的影子,基本上继承了纪佑国的原班人马,赵润东的影响力一直没有超越纪佑国。

到了第二届任期,赵润东准备放手干上几年。

此时的国际局势正好符合赵润东的想法,不管是日本核问题,还是初显端倪的半岛战争,未来数年之内,共和国的周边局势不会太平。作为军人出身的元首,赵润东的“军功”连纪佑国都比不上。如果能够在可能爆发的半岛战争中获得胜利,化解外部危机,不说超越纪佑国,赵润东至少能够获得与纪佑国同等的地位与威望。

如此一来,赵润东自然希望领导班子保持稳定。

虽然潘云生没有明说,但是故意在纪佑国面前提出这个问题,摆明了想让纪佑国在下一届领导班子的人选问题上发挥点影响力。

赵润东心里有数,纪佑国心里也有数。

实际上,纪佑国压根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插嘴。如果想掌握国家大权,纪佑国在5年前就会谋求连任。

气氛有点尴尬。连李存勋与刘晓宾都感觉到了。

“老赵……”纪佑国暗暗叹了口气。有种上当受骗地感觉。“不管怎么样。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说不干就不干。”

赵润东苦笑了一下。说道:“大家都走了。我这个光杆司令能做什么?”

“老赵。这话就严重了。”潘云生干咳了一声。说道。“我已经安排好了。李存勋虽然年轻了一点。但是能力不比我差。刘晓宾与李存勋搭档了十多年。能力有目共睹。你不但没有赔。还赚了一个。”

赵润东苦笑了一下。没有跟油嘴滑舌地潘云生罗嗦。

“我也一样。项铤辉是近年来最出色地将军。论打仗地能力。他比当年我们这些从猫耳洞里爬出来地士兵强多了。论实战经验。我们更加不能跟他比。论指挥能力。第四次印巴战争、东海战争、老挝战争、越南战争、南海战争。全是他在前线指挥或者在后方担任总指挥。不管怎么看。他都是能够找到地最优秀、最理想地军人。不说别地。他比我这个老家伙年轻几十岁。就算熬更受夜也比我厉害得多。”

说完,彭茂邦还呵呵一笑,朝潘云生点了点头。

赵润东叹了口气,露出一副无话可说的样子。

“老赵,看来这几年你没有少吃苦头。”纪佑国也笑了起来,“老彭跟小潘一唱一合,别说你,谁都有得受。”

“老纪,你可不知道,他俩唱双簧,我是有苦难言啊。”赵润东笑着摇了摇头,“既然如此,军情局与总参谋部的问题还不大。”

“老赵,我可不会干第三届。”庞兴龙立即开口说道,“不管是惯例,还是我个人意愿,明年国务院都要换人。”

赵润东没有开口,纪佑国也没有开口。

庞兴龙迟疑了一下,说道:“说能力,黄国巍外交部长与顾卫民国防部长都有能力担任国务院总理。未来几年,国际形势肯定会进一步恶化,一个懂外交或者懂国防的总理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产业结构调整大体工程已经确定了下来,趁此机会调整国务院领导班子也很有必要。”

赵润东沉思了一阵,朝纪佑国看了过去。

“我是听众。”纪佑国笑了笑,说道,“我已经离任,早就不过问国家大事了。

谁要我发表意见,我现在就离开。”

“老纪,大家都尊重你。”潘云生暗暗叹了口气,说道,“老赵,你说说吧。”

“小庞的话没错,可是……”赵润东叹了口气,说道,“黄国巍地态度太软,很难在国家大事上起到擎天柱的作用。顾卫民的资历太浅,国防部那点事都能让他累得半死,哪还有能力管理国务院。”

彭茂邦愣了一下,干咳了两声。

见到这场景,李存勋与刘晓宾很想起身离开。

国防部地问题,多半不是顾卫民造成的,而是彭茂邦造成的。不说别的,军队换装工作,起主导作用地应该是掌握国防预算的国防部,在彭茂邦的“压力”下,国防部几乎将所有工作都“推”给了总参谋部,让总参谋部起了决定性作用。

“黄国巍的问题确实很大。”见到纪佑国打定主意不开口,潘云生说道,“干了这么多年外交工作,性格早就定型了,要想让他在关键

挥关键作用,确实很难。除了提拔地方官员之外,合适的人选。”

“提拔地方官员也是个办法。”彭茂邦嘀咕了一句。

赵润东没有说什么,朝庞兴龙看了过去。

“从地方提拔官员,只能选择省级干部,其他太年轻了。”庞兴龙迟疑了一下,说道,“目前看来,广西、上海与山东几个地方的官员都不错。”

听到这,纪佑国仍然不露声色。

别说纪佑国,就连李存勋都看出了主要领导人地态度。

潘云生与彭茂邦一唱一合,目的只有一个:让王元庆返回中央。原本这件事应该由纪佑国出面,毕竟王元庆是纪佑国地“门生”,在广西干得非常不错,5年试点工作的成绩非常惊人,连外界都认为王元庆将在2022年返回中央。问题是纪佑国不但不表态,还不提任何意见,潘云生与彭茂邦只能硬着头皮上。

赵润东地态度很含糊,庞兴龙则左右为难。庞兴龙必须依靠赵润东,不然会被彭茂邦与潘云生吃得死死的。在赵润东态度不明地情况下,庞兴龙不但不能摆明了反对王元庆返回中央,还不能明确支持王元庆反对中央。在不得不表态的情况下,庞兴龙只能左右逢源,提出了三个候选人。

赵润东不表态,不是不想表态,而是碍于纪佑国的面子不好表态。

庞兴龙首先提出黄国巍与顾卫民,摆明支持顾卫民,因为谁都知道黄国巍只能干外交,不是当总理地料。庞兴龙支持顾卫民的原因很简单,顾卫民是赵润东的“部下”。赵润东提出顾卫民的缺点,主要是试探纪佑国的态度。结果纪佑国没表态,潘云生与彭茂邦却“打蛇随棍上”,间接“否决”了顾卫民,摆明不支持顾卫民出任国务院总理。

在此情况下,赵润东不考虑纪佑国的感受,也得考虑潘云生与彭茂邦地感受。

最终,除了纪佑国,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赵润东的身上。

“从地方提拔官员也是个办法。”赵润东呵呵一笑,说道,“其实,最大地问题不是国务院总理人选,而是下一届领导班子中太多新面孔了,即便年轻人的能力不错,在经验方面也有所欠缺。老的走了,问题难办啊。”

虽然赵润东回避了直接问题,但是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彭茂邦抽了两口烟,朝潘云生看了过去。

在“总参军情二人组”中,彭茂邦主要贡献影响力,潘云生才是“狗头军师”。

“老赵这话确实没错。”潘云生灭掉了烟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年轻人缺乏经验,我们可以扩大领导班子地规模,大家群策群力,总比几个人开闭门会议好得多。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起到老人带新人的作用,还能把握好方向,保证不在大方向上出问题,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听到这话,刘晓宾偷偷踩了李存勋一脚。

潘云生的话非常有水平,不但化解了矛盾,还为王元庆争取到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小潘说得没错,我们都年轻过,经验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如果不给年轻人锻炼地机会,怎么让他们长经验?”彭茂邦有点后知后觉,“只要老赵在,大方向与政策的连贯性都不是问题。扩大领导人班子地规模,还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获得锻炼机会。不说明年地事情,从长远考虑,都应该这么做。”

庞兴龙暗自苦笑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

“这么说来,我觉得可以增设国家副元首。”赵润东摆明了态度,“这几年,我的身体也不大理想,增设国家副元首很有必要。”

这番话表明,赵润东采取了以退为进地策略。

国家副元首的最佳人选肯定是地方官员,而不是在中央混了几年,已经拥有了人脉的国务院官员。如此一来,王元庆成为了国家副元首的唯一选择,顾卫民则是国务院总理的最佳选择。看上去,国家副元首更有分量,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实权。只要没有确定下一任国家元首,国家副元首就是“备份”。赵润东这么做,无疑是想摆脱纪佑国的影响,不让王元庆在中央发挥太大的作用。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潘云生与彭茂邦也有点为难。

“看来,今天我来的确实不是时候。”纪佑国长出了口气,说道,“忙了一上午,我还没有吃午饭呢。先去吃饭吧,下午你们继续讨论,我可得回去教外孙女了。”

纪佑国出来圆场,讨论到此结束。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啥票啥支持都来点吧

第20章 风声鹤唳第28章 贸易大战第59章 低空坦克第50章 亡羊补牢第57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7章 潜移默化第21章 一剑封喉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81章 微妙关系第88章 虎将虎军第135章 最大一块飞地第92章 被动局面第18章 钢铁雄心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105章 西非战火第42章 大显神威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锁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18章 责任第41章 战争动机第39章 以小时计算的决战第44章 死对头第121章 长远谋划第75章 内外并重第57章 偷袭第66章 战争决议序七死亡游戏第25章 无价的道义第40章 窗户纸第76章 虎视眈眈第101章 战略警戒第33章 挥洒自如第3章 暗流第27章 机会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章 打打停停第147章 炮弹开路第39章 九天之上第16章 捧杀第175章 政治领袖第138章 绝对火力优势第125章 电磁先锋第42章 回心转意第125章 两把尖刀第20章 围歼第65章 开创性战役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61章 功败垂成第91章 好马无好鞍第29章 法定程序第28章 促谈第67章 紧急调整第90章 正面进攻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8章 唯一的办法第1章 联合国风云第6章 试验部队第39章 斗法第25章 变脸第39章 潜藏的目的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52章 死灰复燃第93章 铁腕首相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36章 军事储备体制第23章 一反常态第14章 苗头第109章 持续消耗战第46章 由守转攻第20章 愈演愈烈第28章 准备计划第45章 风雨飘摇第99章 否极泰来第44章 担忧与自信第96章 现实利益第7章 最强团队第18章 挖墙脚第128章 黯然离去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22章 王牌艇长的机会第3章 风声渐紧第50章 防御部队第68章 奇迹第64章 有条不紊第114章 突然袭击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101章 烂摊子第12章 备战第56章 积极主动序三狮群围猎第60章 战役穿插第91章 全线反击第5章 军火贸易第13章 最高级别第72章 铁腕总理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35章 有备而来第55章 心照不宣
第20章 风声鹤唳第28章 贸易大战第59章 低空坦克第50章 亡羊补牢第57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7章 潜移默化第21章 一剑封喉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81章 微妙关系第88章 虎将虎军第135章 最大一块飞地第92章 被动局面第18章 钢铁雄心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105章 西非战火第42章 大显神威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锁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18章 责任第41章 战争动机第39章 以小时计算的决战第44章 死对头第121章 长远谋划第75章 内外并重第57章 偷袭第66章 战争决议序七死亡游戏第25章 无价的道义第40章 窗户纸第76章 虎视眈眈第101章 战略警戒第33章 挥洒自如第3章 暗流第27章 机会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章 打打停停第147章 炮弹开路第39章 九天之上第16章 捧杀第175章 政治领袖第138章 绝对火力优势第125章 电磁先锋第42章 回心转意第125章 两把尖刀第20章 围歼第65章 开创性战役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61章 功败垂成第91章 好马无好鞍第29章 法定程序第28章 促谈第67章 紧急调整第90章 正面进攻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8章 唯一的办法第1章 联合国风云第6章 试验部队第39章 斗法第25章 变脸第39章 潜藏的目的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52章 死灰复燃第93章 铁腕首相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36章 军事储备体制第23章 一反常态第14章 苗头第109章 持续消耗战第46章 由守转攻第20章 愈演愈烈第28章 准备计划第45章 风雨飘摇第99章 否极泰来第44章 担忧与自信第96章 现实利益第7章 最强团队第18章 挖墙脚第128章 黯然离去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22章 王牌艇长的机会第3章 风声渐紧第50章 防御部队第68章 奇迹第64章 有条不紊第114章 突然袭击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101章 烂摊子第12章 备战第56章 积极主动序三狮群围猎第60章 战役穿插第91章 全线反击第5章 军火贸易第13章 最高级别第72章 铁腕总理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35章 有备而来第55章 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