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战略警戒

度突然讲入最高战略警戒状态。没有对身在前线指挥承毅产生影响,因为前线指挥官没有战略管辖权,反而让远在万里之外的项铤辉与李存勋震骇不已。

按照共和国的战略警备机制,总参谋部属下独立运作、与军情局平行的战略情报局现假想敌对国的战略异常举动后,会把战略警报同时给总参谋部、军情局与中央警备司令部。总参谋部与军情局必须在数分钟内做出情势评估,由中央警备司令部决定是否转移国家领导人。如果需要立即转移,中央警备司令部下辖的元卫队将在数分钟内把包括元、委员长、总理、协商会主席、国防部长在内的国家领导人送往最近的战略指挥中心,或者送上共和国的“空军一号”随后由元或者其他最高领导人下达战略动员令。

即便是最低要求,从现假想敌对国的战略异常举动,到国家领导人进入战略指挥中心或者登上“空军一号。”整斤,反应过程不能过旧分钟。如果提前进入战略警戒状态,元将在接到战略威胁警报后的分钟内下达战略还击命令。也就是说,即便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从敌国的战略弹道导弹件空算起,共和国能在力分钟之内射战略弹道导弹进行战略反击。

射程在旦四千米以上的战略弹道导弹的飞行时间在力分钟以上,共和国的战略反应机制能够保证在敌国的导弹落下之前进行反击。因为大规模核战争中,肯定先打击对方的战略反击力量,所以加快反应度、缩短反应时间对保存战略反击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退一万步,敌国的袭击来得很突然,一举摧毁了共和国的6基战略弹道导弹基地,因为任何核大国时刻都有至少打手 艘战略核潜艇在执行战略警戒任务,如同共和国与美国这样的核大国,平常有3到瞰战略核潜艇在海上巡逻,局势紧张时会让所有战略核潜艇出海,所以在6基战略反击力量被摧毁之后,只要有艘战略核潜艇在敌国的战略打击下生存了下来,就能对敌国进行致命反击。

正常情况下,级大国三位一体的战略威慑力量中,战略轰炸机部队叙制、时不间断的执行战略巡逻任务,也就是时刻保证至少有打手 支战略轰炸机编队在本土上空巡逻,避免所有核力量被敌国的突然袭击摧毁。执行战略巡逻任务的战略轰炸机在接到命令之后,能够立即对敌国实施核反击。

随着导弹技术提高,6基战略弹道导弹早已实现机动部署,战略生存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即便是射程过打手 力力千米、最多携带口枚力万吨级核弹头、力个中段诱饵与旧个末端诱饵、采用新型固体燃料火箭动机、具有三次变轨能力的“曰型战略弹道导弹的射质量也不到伤吨,可以用载重能力为吨的重型卡车装载,依靠公路机动部署,在共和国境内任何地点对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敌国进行战略打击。

为了确保战略反应机制行之有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习。虽然一般情况下不要求国家领导人参加,但是按照不成文的规矩,每届国家领导人都要在任期的第一年参加演习,熟悉共和国的战略反应机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年都能参加。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总参谋部与军情局的情势判断尤其关键。

暂且不说错误的情势判断会扰乱国家领导人的工作安排,战略反应机制启动后,国家领导人将立即离开极易遭到打击的都。在到达战略指挥中心或者登上“空军一号”之前无法准确掌握外界情况,如果需要立即进行战略反击,总参谋部与军情局的情势判断就是国家领导人进行战略决断的唯一依据。换句话说,如果总参谋部与军情局的情势判断有误,又被国家领导人采纳,共和国起的就不是战略反击,而是先制人的战略打击,必将导致毁灭性的灾难。

受技术条什限制,战略预警系统经常出错请警报。

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在美苏冷战期间,北美防空系统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前身总共出口万多次虚警,平均每天3次以上。哪怕只犯一次错误,都将导致美国把手里的数万枚核弹头投向前苏联。前苏联的战略预警系统也在的多年的冷战期间出了数万次虚警,其中任何一次虚惊都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灾难。共和国扩大核武库之后建立了更加完备的战略预警系统,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出故障。根据战略情报局的统计数据,在团年到凹年的占年间,共和国的战略预警系统总共出打手 心口多次虚警,平均每天2次以上。

因为核大国间相互确保摧毁,核威胁从未消失,所以虚警率再高,也不能废除战略预警系统。为了避免预警系统出错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每个核大国都建立了完备的战略反应机制,由多个机构评估战略情势,交叉对比后做出战略决断。美国总统做出战略决断前,就要听取包括国防部、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在内的多家机构的情势评估报告。

虽然共和国的战略反应绷啊双省众么复杂,但是国家示需要3个独力谗作机构的亡二,其中总参谋部与军情局的评估报告最为重要。除非敌国的核弹头已经落到共和国本土,不然只有在总参谋部与军情局的情势分析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元才能做出战略反击决策。为了确保元在战略决策上犯错,在元向战略反击部队下达反击命令的时候,必须由总参谋长、或者军情局长、或者战略情报局长、或看中央警备部队司令同时向反击部队下达命令。换句话说,必须有诺政府高层领导人与打手 名军队高级将领同时下达反击命令,战略反击部队才会动反击。

如此复杂的决策与指挥体制,肯定有其合理性。

从中也能看出,总参谋长与军情局长在共和国的战略力量中的重要性。当年纪估国把军情局从总参谋部的下设机构提升为独立运作的情报机构,正是为了避免军情局在总参谋部的管辖之下丧失独立判断能力。

接到战略情报局出的警报,李存勋立即用专线电话联系了项铤辉。

两人在电话里谈了不到打手 分钟,达成共识之后,分头动身前往元府。

万幸的是,李存勋与项铤辉都认定印度进入最高战略警戒状态,不等于印度打算立即动用核武器,对共和国没有构成致命威胁。

两人赶往元府途中的时候,共和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已经启动。

按照部分国家的看法,战略防御具有与战略打击同等的战略地位,因为当某个国家持有足以抵抗敌国战略打击的坚固盾牌时,就会无所忌惮的使用进攻的利矛,提升战略防御能力,等于降低战略打击门槛,从而使战略打击常态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战争,如果共和国没有足以抵御日本战略打击的战略防御能力,不但不会先制人的摧毁日本核设施,甚至不会挑起战争。但是共和国与美国一直认为战略防御系统是纯粹的防御系统,不但与战略打击能力毫不相干,还对全面销毁核武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共和国与美国建立起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之前,核大国之间确保相互摧毁的战略打击机制就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战略防御机制,导致级核大国的核武库中塞满了足以毁灭全人类打手 四次的核弹头。战略防御系统出现之后,不但有效降低了核武器的威慑能力,打开了核裁军的大门,使核大国的核武器数量减少了慨以上,还为最终销毁所有核武器奠定了基础,从根本上瓦解了悬在全人类头顶上的达莫克利斯之剑。

两种不同的观点,反映了两个层面上的核国家的根本利益。

无力建立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核国家自然不希望手里的核武器变成摆设,而有能力建立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国家自然不想放下手里的盾牌。

因为只有共和国与美国有能力建立完备的战略防御体系,所以两斤,级大国在这个问题上有一致利益。

按照共和国与美国达成的《战略谅解备忘录》,两国均不针对对方的战略防御系统。

换句话说,共和国与美国衡量战略威胁的标准不是对方是否启动战略防御系统,而是对方是否调动战略打击力量。也就是说,在共和国启动战略防御系统,提高战略防御级别之后,不会对美国造成影响。

当初共和国与美国达成《战略谅解备忘录》的目的是使战略防御系统常态化,通过建立战略防御系统,打压包括俄罗斯、法国在内的二流核大国,拉开级大国与普通大国之间的距离,巩固两个级大国的地位。

因为战略防御系统按照预设方案启动,所以不需要项铤辉与李存勋操心。

两人来到元府的时候,元卫队已经加强了警备级别”架倾斜旋转翼运输机已经停在西圃园的草坪上,2具巨大的精力螺旋桨呼呼转个不停,随时都能起飞。

“你们怎么现在才来?”前来迎接两人的焦飘山显得焦躁不安。

“元在哪?”项铤辉直接问了一句。

“还在书房具,元说要见到你们之后才肯离开。

项铤辉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李存勋朝四周的警卫扫了一眼,跟在项铤辉身后,加快步伐朝书房走去。

“我说了,现在不能离开,先安排委员长与总理离开,我必须留下来

网来到书房外,项铤辉与李存勋就听到了王元庆的吼叫声。

“元,项总与李局长到了。”

听到焦畿山的话,王元庆才把目光从警备司令的身上转向了大门口。

“元,张将军也是为你的安全考虑,没有必要火吧?”项铤辉快步走了过去,朝站在王元庆对面的中央警备部队司令张志阳少将点了点头。

“我没有火,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李存勋走过去的时候,朝张志阳看了一眼,低声说道:“你先出去吧,战略防御系统已经启动,我与项总都认为是虚警。”

“虚警?”虽然李存勋把声音压得很低,还是被王元庆听见了。

听到李存勋这么说,张志阳少将转身离开了书房。虽然李存勋不是正郑二八,旧是军情局长对应中将军衔。所以他得服从革存勋的二:六

李存勋点了点头,在项铤辉旁边坐下后,说道:“我与项总都认为是虚警。虽然印度进入了最高战略警戒状态,包括印度总理在内的高层领导均已疏散,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印度的战略打击力量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我们也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情报。由此断定,这要么是针对我军即将在东线起总攻的防御性举措,要么是针对可能扩大的战争进行的战略防御演练。”

“在战争时期进行战略防御演练?”王元庆显得无法相信。

“排除后者,就只有前者了。”项铤辉拿起了香烟,说道。“虽然排除了印度采取极端战争手段的可能性,但是我与小李都认为,印度此举有更加深刻的含义。”

“更加深刻的含义?”王元庆看了项铤辉一眼,把目光转舟了李存勋。

“最让我们担心的不是战略核威胁,而是印度使用战术核武器。”

王元庆的眉头跳了几下,适宜李存勋说下去。

“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核大国已经达成初步共识,不管是哪斤,国家,均不能在战争中对敌国使用核武器,但是在细节方面,并没统打手 一意见。

换句话说,如果印度在守卫本土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对付我军作战部队,而且是在本土上使用核武器,那么印度的行为有没有对我们构成核威胁,我们又该不该对印度进行核报复呢?”李存勋接住项铤辉递来的香烟,说道,“从国际法的角度讲,任何国家都有捍卫国土的权力,而且有权在本国范围内使用一切战争手段。由此可见,如果印度使用战术核武器,我们不能进行战略核反击。界定战术核打击与战略核打击的基本标准是核武器的爆炸地点,也就是说,即便我们为了战术目的使用核武器,只要核弹头在印度境内爆炸,都是战略核打击,不是战术核打击。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值得我们担心的就是,在印度无法用常规军事力量守住东部地区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没有急着开口。

“如果印度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先要考虑的就是我们的全面核报复。”项铤辉接过李存勋的话题,说道,“如此一来,印度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战略警戒级别,疏散包括总理在内的国家领导人,避免国家权力与军事指挥机构被我们摧毁。由此判断,印度很有可能正在为使再战术核武器做准备。”

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照你们的思路分析,在印度使用战术核武器之后,我们进行战略核反击。到这一步,印度有什么理由不对我们进行战略打击呢?”

项铤辉与李存勋都皱起了眉头,显然被这斤。问题难住了。

“以印度战略核力量的水平,有资本向我们叫板吗?就算我们先对印度实施战略核打击,只要印度的核弹头落在我国境内,印度就将完蛋。作为印度领导人,鲁拉贾帕尼不可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不管是战术、还是战略,只要有核武器有关,他就得三思后行,绝不会给我们进行战略核反击的机会。”

项铤辉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元的意见。

“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李存勋却没有立即改变观点,“开战至今,印军的表现非常低迷,随着我军在东线战场上起总攻,印度很快就会丢掉整个东部地区。虽然鲁拉贾帕尼在战争问题上非常谨慎,而且在开战后利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的机会,一举控制了印军高层将领,推行紧急战时政策,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在印度获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的情况下,印军的中级军官、特别是那些年纪在三十岁左右,受到第四次印巴战争后民族尖义情绪大膨胀影响的中级军官不会铤而走险。”

“你是说”王元庆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必须有所防范。”

见到已经引起元的重视,李存勋没再多说什么。

“军情局要加强对印度的监控,特别是对印度领导与指挥机构的监视力度。”王元庆长出口气,把目光转向了项铤辉,说道,“不管怎么样,绝不能让我们的官兵在印度的核威胁下作战,几个万军人,关系到了共和国的根本安危。战略防御系统要靠前部署,并且安排专门力量寻找与消灭印度的核力量,特别是机动部署的战术导弹。具体采用什么战术,我不是很清楚。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绝不能让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升空,更不能让印度的核弹头在我军头顶上空爆炸。”

项铤辉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办。

离开元府,返回总参谋部的路上,项铤辉就向战略防御部队下达了命令,先把机动能力最好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派往山南地区,等到腾出空运力量之后,再把负责末端外大气层拦截任务的地基导弹防御系统与负责末端大气层内拦截任务的地基激光拦截系统送往前线,加强前线作战部队的战略防御力量。

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6章 波澜不惊第55章 后知后觉第65章 国家意志第75章 全面化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34章 不眠夜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10章 新人报到第36章 先进理念第89章 解密第96章 争分夺秒第8章 随败犹荣第66章 有利有弊第62章 死守第79章 独角戏第68章 抢先攻击第30章 直接动因第62章 十万火急第12章 门槛第33章 挥洒自如第63章 得意忘形第78章 烧烤元首第34章 事发突然第83章 围歼第107章 首战扬威第62章 沟通第61章 未来陆军第44章 机械战士第39章 提前参战第11章 喜忧参半第52章 重大收获第90章 大方向第102章 宏伟蓝第58章 高端之争第54章 对策第7章 恶魔第120章 胶着战局第36章 战争恶魔第59章 初次交手第30章 有限冲突第68章 最重要的战果第18章 猜一个准第88章 地面战斗第77章 迁都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9章 分家大会第23章 非正式会晤第62章 惊弓之鸟第91章 斡旋第35章 主动迎战第38章 战斗单位第185章 战火再起第75章 内外并重第46章 家门不幸第42章 联合国大戏台第61章 围城战第83章 无法指望第34章 借刀杀人第37章 时过境迁第91章 斡旋第52章 虚惊一场第56章 快准狠第139章 致命打击第54章 解除威胁第30章 棋子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70章 负资本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44章 紧锣密鼓第3章 血泪史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30章 棋子第83章 双管齐下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44章 技术革命第49章 因循守旧第54章 第一人第11章 定策第79章 表演时间第99章 缴械投降第62章 绝对优势第16章 捧杀第5章 区别对待第89章 快速突击第39章 正中下怀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22章 特种炸弹第34章 里应外合第71章 吝啬鬼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1章 鬼话连篇第72章 图兰风暴第24章 四法案第30章 影子战士第22章 传奇人物第75章 战争爆发第44章 改写命运的情报
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6章 波澜不惊第55章 后知后觉第65章 国家意志第75章 全面化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34章 不眠夜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10章 新人报到第36章 先进理念第89章 解密第96章 争分夺秒第8章 随败犹荣第66章 有利有弊第62章 死守第79章 独角戏第68章 抢先攻击第30章 直接动因第62章 十万火急第12章 门槛第33章 挥洒自如第63章 得意忘形第78章 烧烤元首第34章 事发突然第83章 围歼第107章 首战扬威第62章 沟通第61章 未来陆军第44章 机械战士第39章 提前参战第11章 喜忧参半第52章 重大收获第90章 大方向第102章 宏伟蓝第58章 高端之争第54章 对策第7章 恶魔第120章 胶着战局第36章 战争恶魔第59章 初次交手第30章 有限冲突第68章 最重要的战果第18章 猜一个准第88章 地面战斗第77章 迁都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9章 分家大会第23章 非正式会晤第62章 惊弓之鸟第91章 斡旋第35章 主动迎战第38章 战斗单位第185章 战火再起第75章 内外并重第46章 家门不幸第42章 联合国大戏台第61章 围城战第83章 无法指望第34章 借刀杀人第37章 时过境迁第91章 斡旋第52章 虚惊一场第56章 快准狠第139章 致命打击第54章 解除威胁第30章 棋子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70章 负资本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44章 紧锣密鼓第3章 血泪史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30章 棋子第83章 双管齐下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44章 技术革命第49章 因循守旧第54章 第一人第11章 定策第79章 表演时间第99章 缴械投降第62章 绝对优势第16章 捧杀第5章 区别对待第89章 快速突击第39章 正中下怀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22章 特种炸弹第34章 里应外合第71章 吝啬鬼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1章 鬼话连篇第72章 图兰风暴第24章 四法案第30章 影子战士第22章 传奇人物第75章 战争爆发第44章 改写命运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