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联合国大戏台

七月八日,战场态势发生重大转变。

开战后首次取得局部制空权的巴基斯坦空军没有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当天上午全面出动,重点轰炸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目标,还在下午出动四个战斗机中队,轰炸了印度西北地区的军事目标。

印度空军全面退缩,仅派战机保护大城市与战略要地。

战争爆发仅六天,巴基斯坦由被动变为主动,从防御转为进攻。

为了配合空军的作战行动,巴基斯坦陆军的远程炮兵部队在当天下午炮击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目标,地面进攻部队开始向停火线推进。

虽然巴基斯坦总统谢里夫一再强调,巴基斯坦的主要目的是收复被印度霸占的克什米尔地区,无意攻占印度国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在中国的支援下,巴基斯坦不但掌握了制空权,还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甚至有人预测,如果印度仍然无所作为,巴基斯坦陆军将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攻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并且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完成占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行动。

这一天,在如火如荼的战场之外,还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

由美国发起与组织,英国与法国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墨西哥、德国、土耳其、巴西等四个轮值理事国参与,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了《敦促印巴停火与协商谈判》的议案,以此希望由联合国调解印巴冲突。

正式提交议案前,贾培尔没有忘记致电纪佑国,希望中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美国的这一行动表明,贾培尔比桑托斯还不希望印度战败。

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就在安理会提出过类似的议案,希望通过联合国调解印巴冲突。当时,美国联合几个盟国,压下了这份议案。十天不到,美国的态度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

此时,美国的处境确实非常尴尬。因为没有料到中国会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所以一场原本应该轻松获胜的战争,变成了印度建国七十年来最惨重的失败。作为战争的始作俑者,美国除了向印度提供情报援助之外,难以有所作为。

战争继续打下去,印度铁定会丢掉克什米尔地区。

对桑托斯政府来说,丢掉了克什米尔地区,等于丢掉了存在的合法性。对国大党来说,则等于失去了执政的基础。

同时,无论如何,美国也不希望印度目前的在野党人民党上台。

当初,人民党初次执政就进行了核武器实验,打破了五个核大国的垄断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抛起了一股研制核武器的风潮,让原本就蠢蠢欲动的伊朗与朝鲜心痒难耐。数年之后,朝鲜试爆原子弹,导致朝鲜半岛风声鹤唳,美国不得不花大力气安抚日韩。伊朗核问题更是错综复杂,至今都牵动着美国的痛觉神经。如果让人民党再次上台,谁能保证在下一次印巴战争中,印度不会把原子弹当成砸人的板砖,乱扔一气?

同样的,美国也不希望桑托斯下台。

就算国大党保住了执政党的地位,桑托斯下台后,最有资格出任印度总理的是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与前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的儿子、年仅四十二岁的拉胡尔•甘地。与他的父母一样,拉胡尔是不折不扣的亲俄份子,不会轻易投靠美国。

由联合国出面调停,不但保住了美国的面子,也将皮球踢给了中国。

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只要能够让拉胡尔上台执政,俄罗斯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印度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

只有中国才有阻挠调停的动机,因为巴基斯坦占领整个克什米尔,等于帮助中国解决了中印西部边境上的麻烦,对中国有利。

对中国不利的是,四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大部分国家都希望通过联合国促成印巴停火。

中国会冒着与全世界对抗的风险,在安理会投否决票吗?

八日,北京时间下午三点,共和国外长黄国巍启程前往联合国。

伊斯兰堡时间晚上七点三十分,谢里夫宣布暂停军事行动二十四小时。

随后,印度临时总理桑托斯也宣布暂停军事行动二十四小时。

中国没有明确表态,可是中国的影响却有目共睹。

美国东部时间八日下午五点,安理会成员国代表与印巴代表进行闭门磋商。

四个小时后,会议结束。美国国务卿林奇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宣布磋商取得了积极成果。黄国巍没有接受记者采访,直接返回了中国驻纽约领事馆。

大约在北京时间九日上午十点半左右,纪佑国接到了黄国巍打来的电话。

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纷争没有得到解决,且印巴双方都对安理会的调停决议感到不满。安理会还将在两个小时后举行第二轮磋商,商讨印巴在不接受停火调停的情况下,是否进行制裁。

皮球再次踢到了美国脚下。

按照纪佑国的授意,黄国巍将提出对发动战争一方进行严厉制裁的议案,并且要求以联合国的名义发布谴责声明。

局势对印度,对美国都非常不利。

巴基斯坦手中有印度挑起战争的物证与人证,即印度特种部队在克什米尔巴控区的作战行动,与被俘的印度特种兵少校。另外,战争是以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导弹攻击的方式打响的,巴基斯坦打的是自卫战争,印度打的是侵略战争。

相反,印度手里没有巴基斯坦制造两起新德里爆炸案的任何证据。

只要黄国巍提出制裁印度的议案,美国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支持,印度将遭到严厉制裁,甚至被国际社会孤立。如果反对,美国的狼子野心就昭然若揭,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也将公然于天下。

纪佑国手里还有一个“撒手锏”,即美国情报机构策划与制造了新德里爆炸案。

他没有急着使出来,一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二是时机还不成熟,三是不能将美国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结果,当黄国巍提出制裁印度的时候,美国投了弃权票。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纪佑国很是兴奋了一阵。

当年,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中国在迫于无奈之下投了弃权票。这次,终于轮到美国人投弃权票了。

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一消息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

一直将联合国当作自家“后院”的美国,竟然在如此重大的表决中投了弃权票!要知道,在联合国七十年的历史中,美国在安理会表决中投的弃权票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如果在以往,美国肯定会投否决票。

这次,投否决票的不是美国,而是俄罗斯。

这没有超出纪佑国的预料,俄罗斯与印度有巨额经贸往来,如果对印度事实制裁,俄罗斯受到的影响最大。

再说了,纪佑国没有指望通过联合国制裁印度。

在第二轮磋商没有取得成果的情况下,由英法提议,决定继续进行第三轮磋商。

此时,二十四小时的停火期限已过,战火重燃。

元气大伤的印度空军仅能勉强保证要地防空,巴基斯坦空军则全面出击,继续轰炸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目标。

九日,伊斯兰堡时间夜间九点三十分,部署在克什米尔印巴停火线西侧的三个巴基斯坦装甲师越过停火线,开进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向斯利纳加挺进。

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地面战斗正式打响。

为了避免遭到“侵略”的指责,巴基斯坦用了“自卫反击”的名义。

激烈的地面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在印度军队的顽强抵抗下,巴基斯坦陆军仅仅推进了五千米。

十日上午,巴基斯坦总统与陆军总参谋长宣布了这一“伟大的胜利”。

安理会的第三轮磋商也提前召开,二十个国家的代表仅休息了不到六个小时就再次坐到了会议桌旁。

因为巴基斯坦与印度没有宣布实施暂时停火,所以会议在隆隆炮声中进行。

从这时开始,第四次印巴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以战促和。

十日下午,发生了一起不太引人瞩目的事情。

中国海军特混舰队到达阿拉伯海,并且在前往卡拉奇港的途中,遭遇了美国海军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并且遭到了美军舰载机的跟踪监视。

天黑之后,特混舰队进入巴基斯坦专属经济区,得到了巴基斯坦战机的掩护。

到此,中国向印度洋派遣海上作战力量的行动走完了第一步。到达阿拉伯海之后,特混舰队转为执行近海巡逻任务,为巴基斯坦提供预警支持。

直到十一日凌晨,印度才派来战机监视特混舰队的行动。

因为中国没有参战,且中国舰队执行的是撤侨与护侨任务,所以印度战机没敢袭击中国特混舰队。

同一天,第2335号决议在安理会获得通过。

因为在讨价还价的谈判中,决议内容被改得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样子,所以这项决议对交战双方没有任何约束力。

联合国第一次出面调停以失败告终。

黄国巍在单独会见了美国国务卿林奇之后,搭乘专机离开了纽约。

第122章 激战将至第102章 第二战线第92章 私下媾和第21章 屋漏偏逢连雨天第122章 全面销毁核武器第5章 权衡利弊第28章 贸易大战第32章 军事政变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5章 独一无二第124章 将帅之别第53章 快速调整第85章 正规战术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05章 再赴战场第22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第16章 海军革命第18章 双门事件第43章 蓝天之主第25章 欲擒故纵第26章 定性分析第26章 新班子第143章 直捣黄龙第81章 变局第32章 军事政变第23章 非正式会晤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21章 倒计时的信号第56章 前方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章 紧急归队第48章 圆满结果第52章 不屈第133章 假投降第80章 第一次第24章 众矢之的第18章 双门事件第135章 最大一块飞地第123章 进军古巴第22章 王牌艇长的机会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136章 割裂第157章 东家出面第92章 被动局面第23章 毫无秘密第44章 最后手段第55章 后知后觉第103章 众口难调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179章 外长会晤第137章 矛与盾第11章 转机第24章 四法案第5章 变革时代第115章 废墟中的战斗第31章 爱国者第55章 鞭长可及第94章 死亡竞赛第103章 众口难调第6章 喧宾夺主第13章 第一单生意序十七偃旗息鼓第3章 情报第3章 日印结盟第64章 稳重见长第109章 打招呼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63章 外交斗争第82章 调整第31章 换装序幕第45章 惊天阴谋第154章 大时代第11章 相互试探第26章 领袖第96章 现实利益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27章 机会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5章 论争第35章 有备而来第103章 历史性时刻第65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37章 登陆第60章 军备竞赛第49章 戳破牛皮第9章 空降兵第137章 高瞻远瞩第94章 大清洗的征兆第29章 别无选择第48章 说服工作第68章 动员第73章 高耗费战争第141章 最高级别警告第8章 外交归外交第62章 死守第4章 秘密接头第26章 海军参谋长第60章 造势
第122章 激战将至第102章 第二战线第92章 私下媾和第21章 屋漏偏逢连雨天第122章 全面销毁核武器第5章 权衡利弊第28章 贸易大战第32章 军事政变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5章 独一无二第124章 将帅之别第53章 快速调整第85章 正规战术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05章 再赴战场第22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第16章 海军革命第18章 双门事件第43章 蓝天之主第25章 欲擒故纵第26章 定性分析第26章 新班子第143章 直捣黄龙第81章 变局第32章 军事政变第23章 非正式会晤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21章 倒计时的信号第56章 前方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章 紧急归队第48章 圆满结果第52章 不屈第133章 假投降第80章 第一次第24章 众矢之的第18章 双门事件第135章 最大一块飞地第123章 进军古巴第22章 王牌艇长的机会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136章 割裂第157章 东家出面第92章 被动局面第23章 毫无秘密第44章 最后手段第55章 后知后觉第103章 众口难调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179章 外长会晤第137章 矛与盾第11章 转机第24章 四法案第5章 变革时代第115章 废墟中的战斗第31章 爱国者第55章 鞭长可及第94章 死亡竞赛第103章 众口难调第6章 喧宾夺主第13章 第一单生意序十七偃旗息鼓第3章 情报第3章 日印结盟第64章 稳重见长第109章 打招呼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63章 外交斗争第82章 调整第31章 换装序幕第45章 惊天阴谋第154章 大时代第11章 相互试探第26章 领袖第96章 现实利益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27章 机会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5章 论争第35章 有备而来第103章 历史性时刻第65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37章 登陆第60章 军备竞赛第49章 戳破牛皮第9章 空降兵第137章 高瞻远瞩第94章 大清洗的征兆第29章 别无选择第48章 说服工作第68章 动员第73章 高耗费战争第141章 最高级别警告第8章 外交归外交第62章 死守第4章 秘密接头第26章 海军参谋长第60章 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