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二战线

月日凌晨。在戈兰高地东面叙以军事分界线卜响起的枪,一羽了一件事情,即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原本臃肿不堪、效率低下的情报机构,也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为果断迅速的行动单位。

因为认为策划的痕迹过于明显,所以双方都不想去深究到底是谁打了第一枪。

当然,公共新闻媒体还是得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一番。

直到几个年之后,仍然有不少西方新闻媒体认为,打第一枪的是叙利亚。在一些西方学者眼里,叙利亚当局有至少点理由挑起战争。一是叙利亚当局一直在为重新控制妾兰高地努力。二是大马士革距离前线太近,没有任何安全保证。三是叙利亚在3年前吃过一场败仗,复仇心切。四是叙利亚这些年来的国防建设初有成效,军队恢复了信心。最后就是叙利亚想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新核心,需要在军事行动有所建树。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说法,别沾点理由,其中任何一点理由都能让叙利亚主动挑起战争。

作为阿拉伯国家的新闻媒体,半岛电视台与西方同行截然相反,一直坚持认为挑起战争的是以色列,而不是叙利亚。半岛电视台没有做太多的分析,只提到了一点。即冲突爆发前,戈兰高地上的以军已经进入进攻阵地,刚刚抵达以色列的2个美军陆战师也先后到达戈兰高地,其中打手 个陆战师还做好了战斗准备。

因为直接当事人没有出面澄清,有能力搞清真相的机构也没有采取行动,所以到底是谁让以色列卷入了这场中东地区在引世纪上半叶规模最大的战争,就算新闻媒体说得再详细,也没人可以下定论。

事实上,谁打的第一枪并不重要。

以色列必须参战,再不行动,就只能坐着等死,了。叙利亚也想趁此机会有所为,至少耍洗刷3年前的耻辱,自然希望以色列更加积极一点。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场双方都“期待已久”的战争。

落到实际问题上,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与力碧年的叙以战争相比,因为失去了突然性,所以冲突爆发后,力的是以色列陆军的远程炮兵,然后才是以色列空军。问题是。叙利亚军队也不是力碧年时的那支军队了。在以色列发起进攻前,叙利亚军队就做好了战斗准备。所以在以色列陆军的远程炮兵炮击大马士革以南地区的叙军防空阵地的时候,叙利亚的防空部队已经撤走,而且叙利亚陆军的远程炮兵立即进行了反击。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高科技战争,会由远程炮兵首先交手。

当然,双方的远程炮兵各卑千球。

因为以色列是“有核国家。”而且拥有不俗的科技实力,又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国,所以除了战略打击武器之外,以色列几乎能够获得美国的一切武器装备。正是如此。以色列成为了中东地区第一个装备了电磁炮系统的国家。严格说来。因为电碰炮系统包含了移动式供电系统,所以到战争爆发的时候,以色列还是中东地区唯一装备了电碰炮系统的国家。与共和国陆军的电磁炮系统一样,以军的电磁炮系统可以机动部署。因为国土面积狭小。几乎没有战略纵深。而建造配备大口径电磁炮的大型战舰超过了以色列的承受能力,所以以色列军方像开发了可以搭乘步兵的“梅卡瓦”主战坦克一样,别出心裁的弄出了“火力支援舰”将电磁炮系统放到了大型集装箱货轮上,再把这些货轮部署在近海,从而解决了没有足够炮兵阵地的问题。

与以色列相比,叙利亚的远程炮兵就没有这么完备了。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8,洲故请登法阅读!

虽然叙利亚与共和国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受《伦敦条约》的限制,共和国无法向非核国家出售移动式供电系统,也就无法为巴基斯坦之外的盟国提供完整的电磁炮系统。针对这一问题,生产电磁炮的厂商提出了解决办法,即设置固定的炮兵阵地,从大容量民用主干电网中获取电能,或者干脆建立单独的供电系统。因为移动式供电系统本身就很昂贵,所以这种搞基础建设的方式不会大幅度增加采购成本。从长远装备来来,少了维护费用后,还能降低装备成本。

当然,为了提高炮兵的生存率,每门电磁炮除了有一个主阵地之外,都有数个,甚至数十个备用阵地。因为把原本应该集中部署的电磁炮分散部署,所以整个系统的生存能力并不低。

这场惊心动魄的炮战。宣告了电磁炮时代的全面到来。

事实上,这也是电磁炮之间的第一场较量。在以往的战斗中,电磁炮利用惊人的射程与超强的威力,彻毒压制住了传统火炮与火箭炮,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电磁炮到底有多厉害,却没人说得清楚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还是电磁炮第一次对海作战。

在以军炮击叙利亚空军的防空阵地时,叙利亚陆军的远程炮兵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按照无人侦察机与战略侦察机提供的数据,压制以军的炮烁因为以军的电碰炮都部署在海七,所以叙军远程炮乏川的是海上目标。

因为这场炮战对共和国与美国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公布的消息非常

按照以色列方面公布的战报,在摧毁了刃多处防空阵地的情况下,只有一艘“尖力支援舰”被对方的反击炮火击中,而且损伤不是很严重。而按照叙利亚当局公布的战报,至少在炮战中击中了搬“火力支援舰”而且击沉了其中打手 艘。

事实上,当时被击中的确实有狼大型舰船,而且其中一艘确实被击沉了。

只不过,被击沉的不是以色列的“火力支援舰”而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正在前往特拉维夫港的快速集装箱货轮。更重要的是,当时这艘货轮运送的正是以色列当局需要的弹药。因此在被炮弹击中,并且发生了猛烈爆炸之后。被叙利亚当局、以及共和国的情报部门认为是以色列的“火力支援舰”发生了爆炸。

当然,这场炮战的最大意义不是干掉了多少舰船。

根据裴承毅回忆,当时对这场战斗最感兴趣的不是陆军,而是海军。战斗结束后,林啸雷就找到胡荆安,索要了与炮战有关的全部资料,并且让胡荆安提交了一份详细的奂战过程报告。虽然胡荆安是联合司令部的参谋,不听总参谋部指挥,但他是海军军官。所以得服从海军上将的命令。

也就是在这场炮战之后。共和国海军加大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

同样的,美国方面也没有落后。

众所周知,强制电碗干扰系统问世之后,海战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水面舰艇加强了电碰防护,大量采用了电磁屏蔽系统之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几乎成为了所有制导反舰武器的克星。对付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代价太大。比如使用闭路制导系统的话,不但弹药的命中率偏低,而且需要弹药拥有很高的突防速度,大大提高了弹药的制造成本。每次攻击花费的弹药量增加了好几倍,从而使对海攻击的总花费增加了几个倍。

用一些海军将领的玩笑话来说。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廉价的对海打击方式,恐怕以后只能用采用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战斗机使用自由落体炸弹,在飞行员目视的情况下。对海面舰艇进行俯冲轰炸。

说直接点,就是用喷气式飞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术,打一场引世纪的海战。

所谓的“廉价武器”除了一些非常有想像力、却很难实现的“概念武器”之外,最有吸引力的就是电磁炮了。

与其他制海武器相比,电磁炮有射程、有射速、有不错的投送能力。更重要的是,电磁炮的主要使用非制导弹药、或者惯性制导等闭路制导弹药,几乎不受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影响。当然,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即电碰炮一般采用高抛弹道,炮弹在落地之前需要两次通过电离层,因此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为炮弹要重返大气层,在下落阶段会产生很高的温度,炮弹尖部的驻点温度甚至在一万摄氏度以上,所以电磁炮也很难使用复杂的制导炮弹。事实上,共和国与美国开发的制导电磁炮都采用了很特殊的结构,而且在弹道末段采用了减速系统多半是通过反向火箭发动机幕减速,使得炮弹的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使用率也就不会高到哪里去了。

当然,电磁炮最大的优势就是炮弹的末段速度非常快。

问题也就在这个地方,因为弹道高,速度快,电磁炮的炮弹很难打击移动目标。准确的说,是海面高速移动目标。在战舰的最大速度纷纷向冯节、甚至沁节靠拢的时候。就算电磁炮在全射程情况下的炮弹飞行时间也不会超虹分钟,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算是一艘长度在3出米左右的大型航“母也能以巧节的速度跑出大约继口米,也就是相当于旧个舰体长度的距离。算上战舰转向等等因素,要想命中打手 发炮弹,需要让如发炮弹同时落下。显然,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正是如此,共和国与美国海军都在想办法提高电磁炮的对还打击效

苦于没有第一手数据,共和国与美国海军在这方面的研究,多半停留在理论阶段,最多搞点测试。离真正实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当然,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

早在刃年代初,共和国海军的一名获得了弹道学博士学位的年轻军官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案,即修正中段弹道,延长大气层外的飞行距离,让炮弹到达日标头顶上空之后进行俯冲攻击。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大大缩短了末段弹道的飞行时间,让目标来不及规避,从而缩小了需要覆盖打击的范围,提高了打击效率。问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要想延伸中段弹道,就得使用轨道火箭发动机,即在炮弹到达弹道顶点时,获得一个沿可进地轨道飞行的速度曰母庸置疑。这具发动机不会小到哪工乙而且不能使用液体燃料,只能使用固体燃料炮弹发射时承受了数万个的过载,液体燃料很容易在这个时候泄,限制了发动机的推进效率。要在末段进行接近于直角的俯冲攻击,还得使用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如此一来,一枚劲千克的炮弹,恐怕只有匈到的千克的有效战斗质量,而这么点质量,其威力就非常有限了。虽然从理论上计算,如果炮弹的着点速度在力马赫左右。就算没有装炸药,的千克的炮弹也具有大约打手 四毛焦的巨大动能。能够轻而易举的砸毁世界上的任何一艘战舰。但是炮弹威力提高,战舰的防护也会随之提高,等到这样的电碰炮服役的时候,恐怕的千克的炮弹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当然,这些理论研究。最需要的还是实战提供的一手数据。

非常可惜的是,印度战争之后,共和国海军就没有表演的机会。事实上,连共和国陆军都没遇到真正的对手。本站祈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法阅读!

叙利亚远程炮兵打弃以色列的“火力支援舰”无疑是“一手数。

共和国方面需要这样的数据,美国方面也不例外。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场炮战,至少证明了一点,即电磁炮能够对排水量数万吨的大型舰船构成威胁,而且电磁炮炮弹的威力不见得比反舰导弹差。

这个结论,足以让共和国与美国海军在电磁炮上投入更多的经费。

别的不说,联年底,共和国海军就获得了一笔数百亿元的特别拨款,专门用来推动螺旋电磁炮的研究工作。而让共和国海军获得这笔拨款的原因很简单,美国海军在当年下半年开始的秘打手 财年度的国防预算中分到了大头,而且在开发螺旋电磁炮的项目中投入了上千亿美元。

双方同时加强螺旋电磁炮的开发力度,是因为要想提高电磁炮的口径,准确的说是投送能力。只能在螺旋电磁炮上下功夫。轨道电磁炮受基本工作原理的限制,继续提高炮弹质量的话,付出的代价将难以想像。

在军备竞赛的推动下。双方都提高了开发基点。

按照共和国海军在昭年初公布的一份资料,第一种螺旋电磁炮的口径将从原来计划的打手 曲磅。

当然,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炮弹质量,还有射程。

轨道电磁炮的极限射程在劲千米左右,而螺旋电磁炮很有可能没有极限射程。也就是说,螺旋电磁炮在理论上具有把炮弹直接送入近地轨道的能力。

事实上,这也是螺旋电磁炮最吸引海军的地方。

要知道,如果能够直接将炮弹送入近地轨道,就不需要在炮弹上安装轨道火箭发动机了,只需要安装一具小型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从理论上计算,在此情况下。炮弹的有效载荷在慨以上。也就是说,一枚质量为冯0千克的炮弹,在落到目标上的时候,质量将在幼千克以上。果真如此的话,就算这不是装了炸药的炮弹,而是一根铁棒,也能砸沉一艘万吨级巡洋舰。更重要的是,在有效载荷为幼千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采再“子母弹”的技术来提高打击效率。说形象一点,这就好比在对付身前的敌人时。霰弹枪比狙击步枪更加适用。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随着以色列参战,裴承毅也忙碌了起来。

双方的炮战还没结束,裴承毅就给罗少鹏下达了命令,让他立即率领部队南下,并且听从南方前线指挥部的指挥。随后,裴承毅联系了苏劲辉,让他在利用第二战斗单位时,充分考虑持续作战的可能性,不要一下使出全部力气。

这个时候,第八战斗单个的第一批部队已经到达了阿勒颇。

土耳其战场上,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已经包围了美军的欧洲军团。因为以色列突然参战,所以袁晨皓没有急着动手,而是主动联系了裴承毅,表示为了配合苏劲辉,可以调整进攻计发打手 。

袁晨皓的积极态度,让裴承毅松了口气。

按照他的要求,除了用远程炮火打击欧洲军团之外,不要采取其他

动。

到这个时候,中东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决定最终胜负的,不是第九战斗单位能否挡住美以联军的锋锐,也不是欧洲军团能否顶住共和国陆军的压力。而是第入战斗单个能否赶在美军做出调整肃杀入土耳其境内,并且用强有力的进攻告诉对手,安卡拉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第35章 尴尬的霸权第5章 旋风战争第133章 逢场作戏第35章 主动迎战第133章 高地第124章 领跑者第9章 热点时局第4章 停战谈判第124章 将帅之别第6章 性格决定成败第27章 生死一线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94章 大清洗的征兆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0章 取舍第175章 政治领袖第37章 风起云涌序二插翅飞虎第133章 逢场作戏第19章 针锋相对第115章 面对诱惑第111章 新风向第146章 攻坚战第33章 各有所需第89章 雅浦海战第45章 风雨飘摇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75章 战争爆发第147章 擅自行动第25章 输掉的战争第151章 最后一线希望第79章 独角戏第33章 各怀鬼胎第42章 冷战阴影第3章 情报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26章 一线希望第55章 冷遇第20章 做文章第70章 王牌登场第128章 知错就改第30章 超大规模第30章 英雄第30章 战略要地第64章 有条不紊第24章 众矢之的第105章 再赴战场第4章 重要证物第96章 争分夺秒第65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53章 当务之急第56章 领头羊第71章 剧7941第143章 五加九会议第7章 恶魔第123章 游戏规则制定者第24章 出山第65章 国家意志第73章 重南轻北第33章 幽灵折戟第64章 龙出升天第141章 理想战术第35章 主动迎战第21章 动荡的根源第27章 权宜之计第1章 关键事件第70章 替代方案第38章 透甲长矛第6章 试验部队第82章 大好机会第70章 换位指挥第75章 全面化第113章 西面开打第81章 微妙关系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38章 最后的难题第56章 前方第71章 剧7941第32章 稳住朝鲜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65章 随机应变第4章 杀人于无形第37章 战术规划第98章 齐心协力第22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第122章 特种炸弹第40章 难题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5章 雷霆一击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戏第32章 信号第1章 激活第61章 未来陆军第59章 左右开弓第73章 新纪录第15章 论争第38章 头号威胁
第35章 尴尬的霸权第5章 旋风战争第133章 逢场作戏第35章 主动迎战第133章 高地第124章 领跑者第9章 热点时局第4章 停战谈判第124章 将帅之别第6章 性格决定成败第27章 生死一线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94章 大清洗的征兆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0章 取舍第175章 政治领袖第37章 风起云涌序二插翅飞虎第133章 逢场作戏第19章 针锋相对第115章 面对诱惑第111章 新风向第146章 攻坚战第33章 各有所需第89章 雅浦海战第45章 风雨飘摇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75章 战争爆发第147章 擅自行动第25章 输掉的战争第151章 最后一线希望第79章 独角戏第33章 各怀鬼胎第42章 冷战阴影第3章 情报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26章 一线希望第55章 冷遇第20章 做文章第70章 王牌登场第128章 知错就改第30章 超大规模第30章 英雄第30章 战略要地第64章 有条不紊第24章 众矢之的第105章 再赴战场第4章 重要证物第96章 争分夺秒第65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53章 当务之急第56章 领头羊第71章 剧7941第143章 五加九会议第7章 恶魔第123章 游戏规则制定者第24章 出山第65章 国家意志第73章 重南轻北第33章 幽灵折戟第64章 龙出升天第141章 理想战术第35章 主动迎战第21章 动荡的根源第27章 权宜之计第1章 关键事件第70章 替代方案第38章 透甲长矛第6章 试验部队第82章 大好机会第70章 换位指挥第75章 全面化第113章 西面开打第81章 微妙关系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38章 最后的难题第56章 前方第71章 剧7941第32章 稳住朝鲜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65章 随机应变第4章 杀人于无形第37章 战术规划第98章 齐心协力第22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第122章 特种炸弹第40章 难题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5章 雷霆一击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戏第32章 信号第1章 激活第61章 未来陆军第59章 左右开弓第73章 新纪录第15章 论争第38章 头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