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生死航道

般情况下,跟踪战略核潜艇不是“好玩”的事。

杜兴华在潜艇上服役20多年,担任“虎鲸”号艇长期间,多次执行跟踪俄罗斯与美国战略核潜艇的任务。美国将2~改装成“巡航导弹潜艇”的“俄亥俄”级部署到关岛之后,杜兴华在2年之内执行了“追踪任务”。

与被称为“深海刺客”的攻击核潜艇不同,战略核潜艇是海军的重点保护对象。

美苏冷战时期,红色海军不但将战略核潜艇当作支柱力量,还将保护战略核潜艇当作头号任务。虽然美国没有苏联那么“极端”,但是美国海军仍然动用了一半以上的攻击核潜艇保护战略核潜艇。

日本不属于“一般情况”,而是“特殊情况”。

与法国一样,日本首先建造战略核潜艇,而不是首先建造攻击核潜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快获得“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坏处是战略核潜艇缺少保护。

实战证明,不管是反潜航空兵、还是反潜战舰,都无法有效对付性能先进的核潜艇。

最厉害的反潜武器就是一艘更加先进的潜艇。

常规潜艇、哪怕是AIP常规潜艇都跟不上核潜艇的航行速度,持续潜航时间远不如核潜艇;水面战舰很容易被侦察卫星发现,行踪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反潜飞机的巡逻时间非常有限,无法持续为战略核潜艇提供保护。只有攻击核潜艇,或者是性能相当的“电动潜艇”才能伴随战略核潜艇活动,为战略核潜艇提供最有效的掩护。

半岛战争爆发时,日本还没有攻击核潜艇。

严格地说。日本地2战略核潜艇是攻击核潜艇。因为只配备了潜射巡航导弹。没有配备潜射弹道导弹。

“东瀛菊花”地性能非常“糟糕”。

远在1C0多千米外。“刺豚”号地侧舷被动声纳就截获了“东菊花”号发出地巨大噪音。测出了航向与速度。

杜兴华严格按照“规则”与日本潜艇玩起了“猫捉耗子”地游戏。

因为战略核潜艇发射导弹前有明显征兆。国家战略预警系统会提前发出警报。所以“刺豚”号一直尾随在“东瀛菊花”号地屁股后面。距离保持在150链到2C0之间。“东瀛菊花”号向西航行地时候。杜兴华会把距离稍微缩短一点。反之则把距离稍微拉大一点。主要是日本潜射巡航导弹地射程只有1500千米。必须到达吐噶喇群岛东面大约350千米处才能用导弹攻击上海、杭州这些共和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大城市。杜兴华早就收到命令。只要“东菊花”号胆敢“轻举妄动”。可以在不经请示地情况下予以击沉。当然。潜艇绝不会像战舰或者战机那样。在攻击前发出警告。

12月211日。半岛战争爆发第三天。

“海豚”号与“白鳍豚”号赶到,加入“猫捉耗子”游戏。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2日本常规潜艇赶到,分别在“东菊花”号巡逻海域地两端埋伏下来,但是杜兴华根本没把常规潜艇放在眼里。哪怕没有2~姊妹艇的支持,杜兴华也有绝对的把握在3钟内干掉3艘日本潜艇。

让杜兴华有点不敢相信地是,日本潜艇似乎没有发现附近的3个“同类”。

枯燥的“追踪任务”持续到2025年1月下午。

收到超长波电台发来地“战略电报”后,杜兴华立即命令潜艇上升到潜望镜深度,将卫星通信天线伸出海面,接收了新命令。

潜艇下潜的时候,杜兴华才松了口气。

命令不是让“刺豚”号击沉“东瀛菊花”号,而是在2天之内赶往济州岛附近海域。

虽然命令中没有提到与潜艇作战无关的事情,但是杜兴华已经猜到,陆战队即将攻打济州岛,航母战斗群为陆战队提供支援。为了确保航母战斗群的安全,需要更多地潜艇执行“护航反潜”任务。命令中明确提到,“刺豚”号执行的是“自由猎杀”任务,从7日凌晨开始,可以在不经请示的情况下,击沉所有进入战区、对航母战斗群或者共和国海军舰艇构成威胁的“敌舰艇”。

准时赶往战区成了杜兴华最头痛的问题。

共和国海军的潜艇进入西太平洋,主要有3条“水下走廊”,从北到南,依次是宫古列岛与冲绳诸岛之间地“水下栈道”(位于冲绳海岭中的一条狭窄航道)、与那国岛与台湾岛之间地“中央回廊”(台湾海沟北面的一条水下航道)、以及“海底快车道”(巴士海峡中地一条水下航道)。一般情况下,排水量较小、更加安静的电动潜艇喜欢走“水下栈道”,而排水量较大、噪音比较明显地核潜艇喜欢走

车道”。

毋庸置,这3条“水下走廊”都受人制肘。

收复钓鱼岛之后,共和国海军一直在寻找新的水下通道。

电动潜艇大规模服役,成为“主战”潜艇,海军进出西太平洋变得更加方便。主要是电动潜艇更加灵活、安静,更适合在浅水水域航行。

2023年,杜兴华指挥“刺豚”号进行第三次巡逻,从吐喇海峡进出西太平洋。

与“水下栈道”相比,吐噶喇海峡的平均水深接近200,更适合潜艇通行。最大的问题是,受黑潮(又被称为日本暖流,发源于菲律宾海盆,沿菲律宾群岛东部海域北上,途径琉球群岛东部海域,沿日本本土东部北上,最终汇入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吐噶喇海峡内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除了靠近海面的暖流之外,在350米以下深度还一股流向与速度随季节与温度变化的逆向寒流。

对生活在吐喇群岛的渔民来说,会聚的洋流是丰收的基础。

对试图通过吐噶喇海峡的潜艇来说,会聚的洋流则是灾难的征兆。

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之后,不但加强了冷战时期美国在大隅海峡建立的“海底声纳网”,还在吐喇海峡建立新的“海底声纳网”,加强对共和国海军的封锁力度。按照日本海军制订的计划,203年之前,将在琉球群岛的所有可以供潜艇通航的海峡建立“海底声纳网”。

虽然“刺豚”号性能先进,但是高速航行时仍然会产生流体噪音。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潜艇通过敷设有“海底声纳网”的狭窄海域时,必须将航速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减少发出的噪音。

杜兴华用实践证明,“刺豚”号以航速能够“安全”通过吐喇海峡。

问题是,当时杜兴华选择在7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弱的时候通过吐喇海峡,现在却得在1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强的时候步入“地雷阵”。

时间上的差别,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有别的选择,杜兴华不会拿价值35潜艇、33官兵与自己的生命冒险。不从吐喇海峡返回黄海,只能走“水下栈道”,将绕道650海里。即便“刺豚”号甩开脚丫子飞奔,最快也只能在60=后到达战区,无法在2天内赶到。

对军人来说,执行命令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因为“刺豚”号没有及时到达战区,导致航母战斗群遭到棒子潜艇袭,杜兴华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

战争本来就充满了危险,合理的冒险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

至少杜兴华这么认为。

华剑锋离开“一线”后,杜兴华名义上成为共和国的“头号潜艇艇长”,实际上至今都没打破华剑锋创造的数个纪录。不管是击沉舰艇的数量、吨位、参战次数,华剑锋仍然是不容争议的“头号王牌”。

与华剑锋“相交”数十年,杜兴华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能力方面,杜兴华不比华剑锋差。在海军潜艇学院,杜兴华的好几门功课的成绩比华剑锋还要优秀。杜兴华只缺乏一种东西:冒险精神。

不是杜兴华不敢冒险,而是在做出冒险决策的时候,总有所顾虑。

这既是好习惯,又是坏习惯。

小心谨慎是潜艇艇长必须具备的素质,华剑锋也不例外,冒险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要谨慎。只是当小心过头、谨慎过分的时候,就会错失很多良机。用俗话说,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的!

现在没有其他选择,让杜兴华不得不冒险。

与华剑锋不同的是,杜兴华没有那么“潇洒”。让搭档荣康健修改航线后,杜兴华一直呆在指挥中心。虽然没有干预荣康健的指挥工作,但是杜兴华的担忧谁都知道。

日本会不会下黑手?

杜兴华不能肯定,荣康健也不能肯定。

潜艇战不同于其他战斗,如果吐噶喇海峡内真埋伏了1艘日本潜艇,且出其不意的干掉“刺豚”号,恐怕会像当初华剑锋在冲绳诸岛海域干掉美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一样,没人会将其当成一回事。

真要这么完蛋,那就死得太冤了。

杜兴华不想死得糊里糊涂,没人想死得一声不吭。

潜艇到达吐噶喇海峡水下航道东面入口处的时候,杜兴华接过指挥权,亲自指挥潜艇进入航道。

是有去无回,还是有惊无险,十多个小时后就见分晓。

月底最后几天,保分类前六,求兄弟们提供月票!

第67章 关键时刻第14章 两手准备第154章 全面挑战第44章 第一枪第8章 随败犹荣第106章 张网捕鱼第93章 时机成熟第4章 重要证物第40章 掉包第54章 第一人第114章 蜂拥而至第6章 喧宾夺主第36章 牵制力量第8章 疑云重重第53章 战前动员第30章 直接动因第1章 联合国风云第10章 新人报到第125章 电磁先锋第137章 新世界第105章 再赴战场第2章 赤子之心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127章 新生力量序二插翅飞虎第168章 软硬结合第35章 绝路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71章 剧7941第59章 积极应对第134章 无条件投降第8章 疑云重重第97章 石激起千层浪第59章 未来第10章 冲突升级第57章 关键一步第55章 冷遇第132章 停战接触第42章 大显神威第97章 高消耗战争第25章 逃生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87章 舰队北上第6章 一路走好第116章 大国舞台第38章 理想惹的祸第17章 养虎为患第35章 尴尬的霸权序三狮群围猎第38章 自主决策第114章 最后叮嘱第48章 小内阁第25章 无价的道义第30章 战略要地第91章 契机第6章 拷问第78章 针锋相对第2章 职责使然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16章 微妙变化第10章 冲突升级第40章 关键装备第32章 考察第1章 无核新时代第80章 战争计划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09章 持续消耗战第32章 提前开始第98章 狂暴工具第21章 替代品第86章 海军在行动第36章 战争恶魔第74章 情报网络第9章 最高威胁第38章 定位第49章 胜利与问题并存第61章 未来军事力量第7章 珠联璧合第125章 毁灭炮击第30章 半小时第84章 战略截击部队第17章 战争部署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41章 积重难返第44章 改写命运的情报第57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29章 因果关系第52章 利益共享第30章 英雄第17章 高潮迭起第79章 表演时间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50章 围点打援第27章 机会第60章 军事变革第42章 正面交火第101章 中国意第50章 疯狂反扑第138章 战略布局
第67章 关键时刻第14章 两手准备第154章 全面挑战第44章 第一枪第8章 随败犹荣第106章 张网捕鱼第93章 时机成熟第4章 重要证物第40章 掉包第54章 第一人第114章 蜂拥而至第6章 喧宾夺主第36章 牵制力量第8章 疑云重重第53章 战前动员第30章 直接动因第1章 联合国风云第10章 新人报到第125章 电磁先锋第137章 新世界第105章 再赴战场第2章 赤子之心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127章 新生力量序二插翅飞虎第168章 软硬结合第35章 绝路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71章 剧7941第59章 积极应对第134章 无条件投降第8章 疑云重重第97章 石激起千层浪第59章 未来第10章 冲突升级第57章 关键一步第55章 冷遇第132章 停战接触第42章 大显神威第97章 高消耗战争第25章 逃生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87章 舰队北上第6章 一路走好第116章 大国舞台第38章 理想惹的祸第17章 养虎为患第35章 尴尬的霸权序三狮群围猎第38章 自主决策第114章 最后叮嘱第48章 小内阁第25章 无价的道义第30章 战略要地第91章 契机第6章 拷问第78章 针锋相对第2章 职责使然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16章 微妙变化第10章 冲突升级第40章 关键装备第32章 考察第1章 无核新时代第80章 战争计划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09章 持续消耗战第32章 提前开始第98章 狂暴工具第21章 替代品第86章 海军在行动第36章 战争恶魔第74章 情报网络第9章 最高威胁第38章 定位第49章 胜利与问题并存第61章 未来军事力量第7章 珠联璧合第125章 毁灭炮击第30章 半小时第84章 战略截击部队第17章 战争部署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41章 积重难返第44章 改写命运的情报第57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29章 因果关系第52章 利益共享第30章 英雄第17章 高潮迭起第79章 表演时间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50章 围点打援第27章 机会第60章 军事变革第42章 正面交火第101章 中国意第50章 疯狂反扑第138章 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