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战争迹象

战争的迹象再明显不过,全球新闻媒体都在猜测战争将在什么时候爆发。

各大新闻媒体聘请了知名人士对即将爆发的“南亚战争”进行评论,大部分评论员认为战争将在1日前后爆发。首先由巴基斯坦向印度宣战,共和国随即根据同盟条约向印度宣战。两国将在4小时内打垮还未恢复元气的印度空军,夺取战场制空权。巴基斯坦将主要在西部战场上作战,力争尽快攻占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共和国除了为巴基斯坦提供必要的支持之外,将把主要力量集中在东部战场上,争取在1到1天之内收复藏南地区,完成地面作战行动。

对印度来说,要想避免战争,必须在1日之前采取行动。

在众多新闻评论中,C的报道最受关注,因为谁都知道,C与CIA关系密切,其报道多半与CIA有关。

按照C的报道,战争不会在日之前爆发。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C特别聘请曾经参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工作的退役空军少将约翰.霍普金斯做特邀评论员,对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作战效能进行全面介绍。 _ttКan_¢Ο

“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都属于“导弹防御系统”,而“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力量不是拦截能力,而是探测能力。虽然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比较固定,即便是具备变轨机动能力的弹道导弹也具有可探测性,但是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较高,飞行速度较快,能够在数分钟到十数分钟内击中目标,能否及时准确的探测到来袭的弹道导弹,直接决定了拦截结果。

探测能力,正是“导弹拦截系统”的瓶颈。

能够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前将其.摧毁,自然是最理想的防御方式。因为大部分中短程弹道导弹采用了机动部署的发射方式,即便进攻方掌握了绝对制空权,也很难摧毁敌人的所有弹道导弹,所以“导弹拦截系统”一般不针对还未发射的弹道导弹,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在开战之后摧毁印度的所有弹道导弹。

不能将导弹摧毁在地面,就只.能在导弹发射之后将其拦截。

在此情况下,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弹道导弹发射.后还未离开大气层,也就是在“助推上升阶段”将其摧毁。因为印度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超过1千米,可以部署在远离前线的后方,而共和国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最大射程只有千米与千米,即便共和国与巴基斯坦能在4小时内夺取制空权,也无法阻止印度在4小时内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所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很难对处于“助推上升阶段”的印度导弹构成威胁。

弹道导弹离开大气层后,进入“中段弹道”。

虽然不是没有办法拦截大气层外的弹道导弹,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与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都能对高度在千米以下的太空目标(包括导弹与卫星)进行拦截,但是共和国没有将具备“外太空拦截能力”的防御系统提供给巴基斯坦,而印度的“烈火”Ⅱ型与“烈火”Ⅲ型中程弹道导弹的“中段弹道”都在千米以上,也就无法在此阶段拦截印度的弹道导弹。

到此,只能在弹道导弹进入“再入大气层弹道”阶.段进行拦截。

在9日到11日进行.的拦截试验,全都针对“再入大气层弹道”,足以证明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能力有限。

在此阶段,拦截时间以秒计算!

因为采用了“弹体分离技术”,所以印度的种中程弹道导弹的再入大气层速度都在马赫以上。从1千米(大气层最大高度)到地面,最多3秒!在这3秒内,不但要发现并且跟踪导弹(弹头),还要进行拦截,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数据,6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3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只能为巴基斯坦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障”。

在理想情况下,即已经掌握目标弹道、在第一时间确定目标数据,“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对目标持续照射1秒,才能确保摧毁;拦截第二个目标之前,“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大约秒的冷却与再瞄准时间。也就是说,3秒之内,1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个目标。

“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有所不同,在一般作战模式下,当目标进入大气层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将同时发射枚拦截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一次拦截。随后拦截系统自动甄别拦截情况,如果已经摧毁目标、拦截系统自动搜索第二批目标,如果未能摧毁目标、拦截系统将发射第二批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二轮拦截。因为每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有6条火控通道,所以可以同时拦截6个目标。在8%摧毁概率的情况下,一次能够拦截9到1个目标。

如此算下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4枚导弹。

客观的说,拦截能力并不差。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最多同时拦截1个目标而已。

关键还是如何探测与发现目标。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消息,共和国部署在巴基斯坦奎达的“远程警戒雷达”是货真价实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采用超长波频段,最大有效探测距离超过4千米,能够对3千米内的弹道导弹发射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后3秒内测算出导弹的飞行弹道,为拦截工作提供至少分钟的预警时间。

“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提供的目标参数。为此,共和国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海南与东南地区建立了座“导弹预警中心”。

虽然在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帮助下,原先固定部署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具备了机动部署能力,但是受雷达工作体制的限制,雷达天线体积非常庞大,即便能够进行空运,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组装与调试。

按照霍普金斯的猜测,9到11日进行的导弹拦截试验中,数据由共和国部署在西北与西南的雷达提供,而不是由部署在奎达的雷达提供。即便由共和国的工程人员负责雷达的组装与调试工作,也需要1天才能使雷达正常工作。

如此一来,日之前,巴基斯坦都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导弹防御能力。

共和国要想鼓动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必须为巴基斯坦提供充分的战略安全保障。

从共和国与巴基斯坦的后勤准备工作来看,战争也不会在日之前爆发。

虽然共和国拥有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战略空运能力,其庞大的运输机群能够每天为前线运送数万吨作战物资,在目的有限的情况下,共和国不会投入太多的地面作战部队,但是为了夺取制空权,共和国空军必须全面出动,对印度全境的空军基地、防空阵地、战略指挥中心、通信中心等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轰炸,战争爆发后4小时之内的物资消耗量不会低于万吨,算上地面作战行动,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共和国必须在战争爆发前向前线运送1到1万吨作战物资。

整个物资运送工作将持续1周以上,大概在17日左右完成。

部队集结与调动也需要时间。在物资装备阶段,运输机承担了大量任务,而共和国投入的地面部队以空降兵与空中突击部队为主,需要充足的空运能力。如此一来,共和国不可能在后勤准备阶段发动战争。

综合这些因素,霍普金斯断定战争最快只能在日爆发。

几乎没人怀疑霍普金斯的分析,因为他代表的是CIA与美国五角大楼。

面对共和国与巴基斯坦的“挑衅”,印度一边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一边进行战争准备。

11日下午,鲁拉贾帕尼下达了最高战备命令,17多万印度军人进入战争状态。

当天,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与联合国大会上强烈谴责共和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挑衅行为,希望安理会能够为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因为受到共和国的反对,所以印度代表的提议没能在安理会获得通过。

1日,鲁拉贾帕尼下令部署在伯尼哈尔山口的部队主动后撤千米。

持续了1多日的炮战匆匆结束,但是巴基斯坦军队并未就此罢休。1日夜间,巴基斯坦地面部队越过双方实际停火线,占领了原本由印度军队控制的山口南面阵地。

13日,鲁拉贾帕尼召见共和国驻印度大使,希望能够尽快举行“藏南地区边境问题”第五轮谈判,并且暗示印度可以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做出适当让步。

印度的和平信号并没得到回报,在回复印度的外交照会中,共和国外长阎尚隆明确提到,除非印度主动撤出部署在藏南地区的军队,承认“传统线”为双方的实际边境线,不然共和国不会对谈判抱太大希望。

发展到这一步,战争已经不远了。

第129章 坏兆头第122章 激战将至第70章 王牌登场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33章 幽灵折戟第48章 谁绑架谁第64章 不谋而合第13章 政治风暴第112章 行刑第141章 最高级别警告第75章 战争爆发第101章 雷厉风行第109章 打招呼第10章 女儿的支持第35章 军售交易第73章 高耗费战争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17章 战略决策第67章 关键时刻第17章 战争部署第16章 基础第100章 左钩拳第95章 陡增变数第37章 打草惊蛇第109章 决战战场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16章 迎难而上第45章 国家安全战略第31章 爱国者第165章 扩大化第43章 重逢第105章 最佳战果第4章 热点第17章 高原枪声第69章 命不该绝第143章 太极拳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胁第104章 力量决定一切第67章 关键时刻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20章 谋面第56章 双面间谍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45章 较劲第60章 皇家空军第50章 笼中的恶魔第157章 东家出面第70章 王牌登场第38章 孤注一掷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93章 时机成熟第8章 利益之争第130章 登陆美国第22章 我行我素第2章 军情局长的面子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29章 疯狂备战第27章 不烂之舌第72章 代理人第127章 讨价还价第121章 见风使舵序十四鹰击长空第93章 时机成熟第96章 争分夺秒第40章 空军出动第35章 军售交易第90章 未来第23章 找准目标第4章 你情我愿第165章 扩大化第27章 权宜之计第32章 考察第131章 风卷残云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7章 珠联璧合第93章 大转折第139章 致命打击第9章 政治参谋第118章 充分准备第23章 一反常态第51章 醉翁之意第39章 善后工作第44章 死对头第14章 收复失地第73章 大权在握第9章 针对性第18章 独醒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14章 骤然紧张第43章 蛛丝马迹第84章 内讧第15章 统一阴霾第64章 继续前进第10章 新人报到第36章 将帅离心第22章 用心险恶第133章 假投降第89章 祸不单行第152章 联合
第129章 坏兆头第122章 激战将至第70章 王牌登场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33章 幽灵折戟第48章 谁绑架谁第64章 不谋而合第13章 政治风暴第112章 行刑第141章 最高级别警告第75章 战争爆发第101章 雷厉风行第109章 打招呼第10章 女儿的支持第35章 军售交易第73章 高耗费战争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17章 战略决策第67章 关键时刻第17章 战争部署第16章 基础第100章 左钩拳第95章 陡增变数第37章 打草惊蛇第109章 决战战场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16章 迎难而上第45章 国家安全战略第31章 爱国者第165章 扩大化第43章 重逢第105章 最佳战果第4章 热点第17章 高原枪声第69章 命不该绝第143章 太极拳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胁第104章 力量决定一切第67章 关键时刻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20章 谋面第56章 双面间谍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45章 较劲第60章 皇家空军第50章 笼中的恶魔第157章 东家出面第70章 王牌登场第38章 孤注一掷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93章 时机成熟第8章 利益之争第130章 登陆美国第22章 我行我素第2章 军情局长的面子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29章 疯狂备战第27章 不烂之舌第72章 代理人第127章 讨价还价第121章 见风使舵序十四鹰击长空第93章 时机成熟第96章 争分夺秒第40章 空军出动第35章 军售交易第90章 未来第23章 找准目标第4章 你情我愿第165章 扩大化第27章 权宜之计第32章 考察第131章 风卷残云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7章 珠联璧合第93章 大转折第139章 致命打击第9章 政治参谋第118章 充分准备第23章 一反常态第51章 醉翁之意第39章 善后工作第44章 死对头第14章 收复失地第73章 大权在握第9章 针对性第18章 独醒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14章 骤然紧张第43章 蛛丝马迹第84章 内讧第15章 统一阴霾第64章 继续前进第10章 新人报到第36章 将帅离心第22章 用心险恶第133章 假投降第89章 祸不单行第152章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