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

“四月半清剿计划”是一场有预谋的大规模屠杀,被中兴社以“连环信”破局。伯颜在各方的阻力和大都的紧急催促之下,不得不将此次屠杀行动搁浅。

半途而废的杀戮不仅没能吓住潜在的的抵抗者,反而让更多的民众走向了对立面。深受压迫的江南半壁已经积蓄了足够的怒气值,就如一堆堆干透了的木柴,只要沾上一点火星子就能熊熊燃烧起来。

元军这边,在主力北上后,受命全权坐镇临安的董文炳自守犹显不足,更没有余力进取。

形势对于宋人是极为有利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将分散在州县乡野之间诸多各自为战的复宋志士和反元豪杰们统合起来,势必能形成一股惊人的力量,足够将南国的局面逆转过来。

这个时候有资格、有威望整合各方抵抗力量的当然只能是在福建新成立的大宋小朝廷了,占据正统名分、拥有天然的号召力,显然是任何其他势力无法比拟的。

于是张镝以自己在温州接受的最新官职饶州刺史、建昌军副都总管的名义,通过泉州的渠道向小朝廷上书,强烈请求趁敌空虚收复失地,并毛遂自荐愿意亲自领兵为前驱。

福安府(福州)刚刚在五月初一日拥戴新皇登基,正迫切需要一场像样的胜利来振奋一下人心士气。所以即便没有张镝的上书,出征也应当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先锋的人选当然不会是张镝这样的外围人员。

长期以来,张镝从没有依附过任何一个权贵,现今福安府权势最大的陈宜中、张世杰等人都不待见他,自然不可能委以重任。

小朝廷中真正看重张镝的人物只有一个半,一个是指陆秀夫,半个则是指文天祥,而最近才到福安府的文天祥其实自身都难保。从温州被“鉴别”一个多月回来后,虽然小朝廷还算厚道把右丞相的位置还给了他,还加了兼知枢密院事的职衔,但实际的权力一点也不让他抓住。文天祥是希望做实事的人,忍受不了这样的闲置,加上一贯来的耿直本性,有什么就说什么。先是当面责备陈宜中不该独自南逃,抛下两宫在临安被元军折辱,让这位当朝执政很是难堪。接着又议论张世杰拥兵自重,唯务远遁,让这位军中大佬极为不满。

就这么把当朝两位实权人物都得罪狠了,哪里还能有他好过。所以在福安府,文天祥名义上是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似乎文事武事都能插上一脚。但实际上却处处碰壁,几乎任何一件小事都难以达成。他提出的一个个反攻策略无一被采纳,先是建议谴舟师北上淮东呼应扬州的李庭芝、真州的苗再成、通州的杨师亮,一举光复两淮,进而图取两浙,但此议被陈宜中当做了耳旁风,根本不听他的。接着他又提出由自己北上建牙温州(已改称瑞安府),统筹反攻大局,更无人应许。陈宜中和张世杰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位置让给他?想想都不可能。

左也不是,又也不是,文天祥几乎就是自说自话,完全被孤立,搁置在一旁。军政大权都被陈、张二人牢牢的握在手里,又有什么办法。最后只能选择不干了,向朝廷提出辞呈,辞去右丞相之职。没想到这辞职申请却极为利索的批准下来了,连一点表面的挽留都没有,真是极大的讽刺。

五月中旬,小朝廷最终的决策公布了,谴将四出分兵反攻各地。以赵溍为江西制置使,反攻邵武;以傅卓为江东招谕使,反攻江东;以吴浚为江西招谕使,反攻江西;以李钰为浙东制置使,反攻浙东。上面用的都是陈、张二人的嫡系,压根没有出现张镝的名字,而文天祥则被打发去南剑州自募兵勇,美其名曰外建督镇。

张镝得知朝廷的最终策略后,暗自痛惜了一番,陈宜中器小,张世杰无谋,只有一文天祥而不能用,真是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他已经基本肯定,这一次反攻计划是注定要失败的。

眼下情势,上策就应该如文天祥所言,联结淮东图谋两浙,集中优势兵力攻下临安乃至健康,则江南人心振奋,就如一百多年前高宗皇帝时那样逆势而起,将北虏赶过江去,其余各地州县基本就能传檄而定。

中策则将主力前移浙南,步步蚕食,想办法引元军前来决战,以众击寡,着重解决敌人的有生力量。

下策才是分兵四出占领州县,表面上能很快光复大片土地,实际上却每一处都防守空虚,坐等敌人集中而来各个击破而已。过去东南完璧之时都不能抵挡元军的攻势,而今用十几万新募之兵匆匆打下诸多城池,又如何守得住呢?

元军留守力量固然不足,但若集中起来,对比宋人新建的小朝廷而言并不处于下风。小朝廷有上策不用而取下策,就是自己分散力量,等元军收拢兵力反应过来之时也就是全面溃败的时候。

张镝当然不希望这种最坏的结果发生,但自己的建议不可能被朝中当权派听取。自己的力量又尚未强大到能够轻易扭转宋元双方的胜败。更何况,中兴社的实力也还不能过早的暴露出去。

当前三十万新移民尚未消化完成,从中理论上可以新编十万材勇,但此时还只是一个数字。未经过多少正规训练的农民,上战场只有送命和逃命两种选择。真正能打仗的正兵和经过训练材勇拢共不过一万多人,不仅要守卫偌大的两块基业,还要用来作为练兵种子,不能轻易拿出去损耗。

话又说回来,既然小朝廷并不搭理自己,张镝也没打算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他是看清了大宋这帮文官武将的死德行,外战外行、内斗内行,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旦稳定下来,就开始自己找不痛快。当初拼着性命护送两个小王到温州,事情完了却被一脚踢到一边,那就是个最鲜明的教训。这一回,就坐看他们自己玩去,再吃个教训,到头来免不了大败亏输的下场。

总的来说,时间还是太紧了,现在张镝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中兴社整合完成,先牢牢的稳固地盘,再练出十万精兵,届时就不用这么前怕狼后怕虎,纵横天下,想怎样都是自己说了算。

现在,趁着宋元双方热热闹闹打起来,无暇顾及自己的空档。张镝正好安心于建设后方。他的第一个重要决定即是召开一次中兴社主管以上的大会,将各条线、各处力量梳理梳理,捋捋顺。

第六十五章 除旧布新 潘司吏出狱归顺第二百四十六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章 死而复生 缘是蝴蝶梦庄周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脱险 弘济桥向死而生(下)第八十六章 虞桥反攻 阵而战以步克骑(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兴北伐(一)第一百十一章 兵临城下 太平湾两军对阵(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兴大会战(十三)第二十七章 揭榜东归 携友夜访黄林镇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穷水复 下处州东行遇阻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颜之乱(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红巾化白头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检司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辩 事务官选拔考试(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敌锋 元军抢渡又不成第三百二十八章 扬州的执念第三十章 整军备武 赵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针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国的凝视(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兴大会战(十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鞑子的反扑(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国的凝视(二)第二十三章 昌国整军 兵不在多贵在精第七十八章 元军屠城 肆凶暴罄竹难书第十一章 夺船风波 寨主郑狗之烦恼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阳 拥二王仓皇南狩第十四章 广州遇险 南海大胜蒲家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禅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点江山 第一届中兴大会(十)第四百十七章 白沟河 决战(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动(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号特情(一)第八十九章 南门之变 军粮尽全师而退(下)第二百六十章 声言其罪 鸣鼓伐之(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来的特派员第六章 表功飨士 携书持礼拜府尊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红巾的反贼(一)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钟都头引蛇出洞第九十三章 组织架构 治民还需先治吏(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练兵 东粤国灰飞烟灭(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鞑子的反扑(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十一章 夺船风波 寨主郑狗之烦恼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兴大会战(十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国的凝视(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军议风波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岛攻略(三)第四百零七章 战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际 困临安坐以待毙第一百六十八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个击破(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红巾的合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七章 虞桥反攻 阵而战以步克骑(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败 兰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零八章 战略大反攻(十)第二百六十章 声言其罪 鸣鼓伐之(五)第二百零五章 猎头战争 大甲人并不好惹(一)第八十六章 虞桥反攻 阵而战以步克骑(中)第三百零二章 杨村驿绞肉机(五)第七十四章 暗度陈仓 示之弱攻之以强第三百九十四章 辽东客商马越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兴大会战(十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岛攻略(四)第四百零一章 战略大反攻(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袭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动(一)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会猎泉州 一战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零三章 杨村驿绞肉机(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八十八章 南门之变 军粮尽全师而退(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八)第二百十六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九)第三十一章 顿解燃眉 十万金帛随船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四)第五十七章 连岛起义 鹰集山游击破敌(上)第二百十七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十)第三百九十二章 祸水东引第六十一章 故布疑阵 陷绝地瓮中捉鳖(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十二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兴化之战 疾风劲草陈文龙(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国无外交(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针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兴大会战(十)第一百五十章 奸谋败露 魏良辰舍身救友第二百四十六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乱局初定 四明军夺取庆元(上)第四十一章 海上阎罗 荆泰贼恶贯满盈第十八章 屯驻吕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十二章 中兴药局 良医悬壶济众生第六十二章 故布疑阵 陷绝地瓮中捉鳖(下)
第六十五章 除旧布新 潘司吏出狱归顺第二百四十六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章 死而复生 缘是蝴蝶梦庄周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脱险 弘济桥向死而生(下)第八十六章 虞桥反攻 阵而战以步克骑(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兴北伐(一)第一百十一章 兵临城下 太平湾两军对阵(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兴大会战(十三)第二十七章 揭榜东归 携友夜访黄林镇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穷水复 下处州东行遇阻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颜之乱(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红巾化白头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检司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辩 事务官选拔考试(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敌锋 元军抢渡又不成第三百二十八章 扬州的执念第三十章 整军备武 赵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针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国的凝视(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兴大会战(十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鞑子的反扑(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国的凝视(二)第二十三章 昌国整军 兵不在多贵在精第七十八章 元军屠城 肆凶暴罄竹难书第十一章 夺船风波 寨主郑狗之烦恼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阳 拥二王仓皇南狩第十四章 广州遇险 南海大胜蒲家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禅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点江山 第一届中兴大会(十)第四百十七章 白沟河 决战(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动(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号特情(一)第八十九章 南门之变 军粮尽全师而退(下)第二百六十章 声言其罪 鸣鼓伐之(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来的特派员第六章 表功飨士 携书持礼拜府尊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红巾的反贼(一)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钟都头引蛇出洞第九十三章 组织架构 治民还需先治吏(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练兵 东粤国灰飞烟灭(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鞑子的反扑(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十一章 夺船风波 寨主郑狗之烦恼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兴大会战(十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国的凝视(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军议风波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岛攻略(三)第四百零七章 战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际 困临安坐以待毙第一百六十八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个击破(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红巾的合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七章 虞桥反攻 阵而战以步克骑(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败 兰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零八章 战略大反攻(十)第二百六十章 声言其罪 鸣鼓伐之(五)第二百零五章 猎头战争 大甲人并不好惹(一)第八十六章 虞桥反攻 阵而战以步克骑(中)第三百零二章 杨村驿绞肉机(五)第七十四章 暗度陈仓 示之弱攻之以强第三百九十四章 辽东客商马越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兴大会战(十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岛攻略(四)第四百零一章 战略大反攻(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袭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动(一)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会猎泉州 一战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零三章 杨村驿绞肉机(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八十八章 南门之变 军粮尽全师而退(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八)第二百十六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九)第三十一章 顿解燃眉 十万金帛随船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变 蒲寿庚狼子野心(四)第五十七章 连岛起义 鹰集山游击破敌(上)第二百十七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十)第三百九十二章 祸水东引第六十一章 故布疑阵 陷绝地瓮中捉鳖(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十二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兴化之战 疾风劲草陈文龙(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国无外交(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针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兴大会战(十)第一百五十章 奸谋败露 魏良辰舍身救友第二百四十六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乱局初定 四明军夺取庆元(上)第四十一章 海上阎罗 荆泰贼恶贯满盈第十八章 屯驻吕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十二章 中兴药局 良医悬壶济众生第六十二章 故布疑阵 陷绝地瓮中捉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