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余姚的阳明学派

王直车马一行,走过了兰江桥,来到城中的市集中心,过了许多牌楼,兀自出现一座豪华的学社,学社门前是一座宣讲台。之前见过许多类似的宣讲台,只是都没有这座宽大。建筑门匾额写着“龙华学社”四个金漆字。宣讲台上有几个衣着士人服饰的读书人在演说,周围还有一群乡民和学生在观望。车队在此作停留。

王直见这里人多,便叫方廷助、才助、宋无想去打点生意,比如推销车中衣衫或者文具,或者直接换取乡民家门前的吊红柿子。他自己则带了叶宗满和吴承恩前去讲台看个究竟。

讲台上站了几个人,为首者一袭蓝衣,头戴望山冠帽一顶,眉毛开散,嘴巴上方的须较为浓重,下巴须短少,年纪比王直大几岁的样子,正在宣讲一番学术内容。旁边第二人,亦戴望山帽,身着浅蓝布衫,嘴上八字胡,嘴下须较长,手背在身后,聆听为首者讲话,但很有教授先生气度,年纪与为首者相仿。

周围尽是书生学士,年纪有老的,也有少的,还有乡绅和平民在听讲。王直和叶、吴二人在两个年轻人旁边站定,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认真地默不作声一阵子。

只听为首蓝衣人继续说道:“阳明老师最近提出了‘四句教令’,虽然的确是堪比上古圣贤所言的教令,但是我觉得大有文章可做。我认为‘为善去恶’的根本,应当在于‘无’。心体本无善无恶,意动也是无善无恶的;良知和物理都是无善无恶的。即所谓‘四无’是也。”

旁边的教授先生则摇摇手道:“不不不,我还是觉得你不要擅自更改老师的教令定义为好。一个字都不要改,请保留其本源。你的聂豹师兄早已提醒再三,你这样走下去,可能误入歧途,远离‘心学’本旨……大家务必请严格遵从阳明老师的教诲!”

……听到这里,王直似乎知道了他们都是余姚名人、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弟子。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是朝中大臣,兵部主事——等同于军事部长,曾经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当年的地位,相当于是一位战区司令。加上在发展陆吴心学上的造诣,所以他在江浙一带名望很高。陆是指南宋陆九渊,吴是元代吴澄,陆九渊曾和朱子朱熹齐名,都是历代儒学大师。

王直询问旁边的年轻人,这人年纪不满三十,颈部戴有一副银制项圈,见他亦非常人,王直问他道:“不知道台上二人高姓大名,是阳明老师的哪位弟子?”

这人恭敬回答道:“哦?台上的呀,眉开者名叫‘王畿’,绰号‘龙溪先生’,正是这龙华学社的堂主,王门‘浙中左流’的创始人。使得一手好剑,铁剑名‘龙华’。”

他话音刚落,挨肩的另一位年轻人,接过话茬子道:“诶……对,龙溪先生旁边儿的‘八字胡’就是钱宽钱德洪,是某代钱王的嫡孙,为了避讳,大家都直接称呼他‘德洪’,他在灵绪山专门研究《易经》相关问题,打得一手好符,所以诨号‘绪山先生’。”王直朝他望去,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个人手持一柄镶了紫边的白色算命幡。

“又不知道二位如何称呼呢?”王直朝两人行了个抱拳礼。

戴项圈的回道:“不才上虞胡景华。是左流门人,虽然痴长各位几岁,但是刚刚入门不久。”

王直暗忖:“哦,原来是上虞人,就在余姚西边。”

那持紫白幡的回答道:“我叫卜吉,字算子,祖籍山东巨野。德洪兄正是我的师兄。大家赐我个外号叫‘千机算’……诶,对,你们可以叫我‘卜算子’。”王直观察此人年纪应该与自己差不多:二十五六。

王直给二人做了自我介绍,道:“我名王直,宋氏商会的商人。”并让叶、吴二人行礼绍介。

一番礼毕,王直又道:“不知聂豹是哪位高人?”

胡景华回答说:“聂豹大师兄是王门‘江右流’的创始人,阳明老师在江西时收的徒弟,现在去了福建当官。‘江右流’,简称‘右流’。”

王直说道:“原来如此。”

吴承恩插说道:“这‘右流’想必跟‘浙中左流’是有所区别的吧?”

卜吉道:“诶,是的,我们是不同派系。右流自命正宗。左流则意图突破思想限制。但即使是同流之人,我们的思想也不尽相同。比如德洪兄,方才言论你也听明白了,他本是左流中人,却也力图要保留老师思想的原貌,这一点与右流聂豹并无不同。”

吴承恩继续道:“这里好像有点儿麻烦。我听那龙溪先生王畿的言论,他的道理和释老两家学问倒是有几分相通的,莫非他是要统理三教不成?但我细细揣摩,他虽是王门中人,莫非与我罗教有所关联?”

王直问道:“愿闻其详?”其他几个人也都很有兴趣,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罗教乃是近些年在山东兴起的一个门派,罗教教主罗清本是漕帮中人,后来悟道创立了罗教,教义中即夹杂佛家和道家的理念,核心内容也是“祛恶扬善”。

胡景华说道:“这也正常。世间道理大多是相通的。王龙溪师兄只是把话讲明了些。”正说着,台上王畿咳嗽了几嗓子,继续道:“儒教与佛教本无大异,差别只是在于程度的不同……德洪兄就算要阻止我,我也要这么说!”

王直等人闻此语,会心一笑,也不敢说他的不是,毕竟这如何处理善恶的道理,在每个人那里就有不同见解。王直只是小声说了一句:“此间言谈,确实禅意甚浓……不过,我很喜欢,哈哈!”这话叶宗满听得出来,王直所谓的喜欢并不是真的喜欢,而只是不排斥而已,他理解大哥对从善的东西都不排斥——王直浑然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无信仰者,虽然他好像什么都懂点,什么知识都愿意接触,这肯定是有风险的。

正说着,宋无想、方廷助从旁边抬过一盒箱子,装了满满一箱子的吊红柿子。王直道:“这是干啥?”边上走来的才助回答道:“刚才卖了两件衣衫,对方换给我们这箱柿子。你尝尝看呗!”王直就从箱中取了一枚柿子,右手一捏,它露出芯子来,橙红色的瓤子散发着诱人的气味。

“柿子降火功效好啊!”王直不觉自言自语了一声,道:“我最近就是辣椒这新鲜玩意儿吃多了,上火上得厉害,牙龈都肿胀了。”

“辣椒刚进中原沿海不久,吃不惯也正常啊。”胡景华说道。吴承恩等人亦附和此句,连点头低声说:“是啊是啊……”

王直一口气将柿子的内里吸啜而尽,赞到:“好吃好吃,来来来,你们几个吃吃看。胡兄、卜兄,也请尝个。”胡景华和卜吉想必平日里就吃了很多,所以两个人都客气地婉拒了。

王直只觉得好像立即消肿止痛了,继续道:“话说最开始,我以为辣椒也和西红柿一样,都是西番国的产物,后来才听说是西班牙人从大海西方的一片土地上,移植引进的。最近才经由葡萄牙人,推广到我们明朝来。”

胡景华道:“是的,很多东西都是被当做礼物上贡朝廷的。民间也是后来才慢慢学会使用的。要朝廷准许才行,不得私自贩售,这既是礼节,也是法律。”

王直道:“要是朝廷能更开明就好了,我们的视野就能更开阔了。你说西方那片土地,跟东方的玄洲,也就是扶桑国有什么联系?”

吴承恩道:“莫非你是怀疑两个地方是一个地方吗?”

王直道:“是啊……地球是圆的嘛。具体情况可能要去问皮雷斯先生了。当时忘记问了,过段时间咨询下火者亚三先生或者约瑟菲娜吧。我的确是对此深表疑虑啊……”

吴承恩道:“《山海经图》在这方面确实画得不够详细,有空我去翻翻皮雷斯先生给的资料。”

王直道:“承恩呐……你以前在罗教公干过吗?”王直猜测吴承恩可能和王龙溪一样,跟罗教有瓜葛。

果然,吴承恩直接表白道:“没错。我少年时做生意失败,考举又不中,就在罗教江淮分舵里当过一段时日的‘执事’,打打杂。”

王直道:“怪不得你这么博学,似儒似佛似道,又非儒非佛非道……我们有空什么时候得去拜见一下阳明先生,看他有何见教。”吴承恩谦虚道:“哪里哪里,见的多了,自然就把自己搞复杂了。人活一世,要长进的东西还有很多。你说的是,有机会我就陪你同去就是了。”

wWW★ ttκǎ n★ co

方廷助和绫凑过来,绫道:“去哪里去哪里,我也要去……”王直道:“别闹。赶紧吃几个柿子,将箱子搬回车上。记住我们仓储的原则,要压缩占用空间,你这柿子太多了。其它衣衫物品如何再换置呢?尽量多收些银子和铜钱吧。”廷助、才助、宋无想等人,皆道“遵命”。

吴承恩又道:“这心学发散甚广,在我们江淮,还有泰州学派。心斋王艮先生,也是其中集大成者。”

胡景华应和道:“王艮师兄,强调‘百姓日用即是道’。亦属于左流中人。但鉴于其它观点,又独树一派。对旧礼教,颇有微词。”胡景华的意思是:左流的人,思维都有点跳跃,可能和“罗教”一样,本属于“外道”。我们可用“右中左”、“正中外”来标识其思想倾斜的立场。

第4章 宋氏商团(2)第50章 约瑟菲娜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4章 宋氏商团(2)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43章 台州舵第32章 茶会进行时第42章 盐帮三杰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70章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第21章 堺第21章 堺第28章 京都(2)第1章 宋素卿第35章 回到堺市第67章 蒙巴萨第50章 约瑟菲娜第36章 素卿庄上第55章 军师谢和第41章 盐商徐惟学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14章 《纱窗外》第28章 京都(2)第30章 祗园节第31章 将军足利义晴第29章 细川高国第10章 出使琉球第25章 去往京都第5章 与梁椿问对第13章 中山世土第15章 冲绳民谣节第55章 军师谢和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60章 双屿开市第69章 从西非到地中海第31章 将军足利义晴第18章 坊津水贼第23章 去京都前的准备第22章 会合众第40章 郑绳之殁第64章 从锡兰到古里第41章 盐商徐惟学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7章 琉球使者郑绳第29章 细川高国第54章 谢氏娇花第35章 回到堺市第56章 三请谢和第11章 火长与舵手第40章 郑绳之殁第29章 细川高国第59章 龙头凤尾第38章 回宁波前的准备第19章 丰后国的女海贼第51章 从宁波到余姚途中第38章 回宁波前的准备第45章 宋素卿之死第58章 从余姚回到宁波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52章 金家小姐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30章 祗园节第61章 下西洋第22章 会合众第4章 宋氏商团(2)第55章 军师谢和第29章 细川高国第4章 宋氏商团(2)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21章 堺第66章 从忽鲁谟斯到蒙巴萨第39章 回宁波遭遇风暴第23章 去京都前的准备第70章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第22章 会合众第48章 鬼才吴承恩第51章 从宁波到余姚途中第9章 戈麦斯商会第57章 心学宗师王阳明第30章 祗园节第14章 《纱窗外》第4章 宋氏商团(2)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21章 堺第38章 回宁波前的准备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33章 别了,京都第11章 火长与舵手第5章 与梁椿问对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35章 回到堺市第7章 琉球使者郑绳第40章 郑绳之殁第5章 与梁椿问对
第4章 宋氏商团(2)第50章 约瑟菲娜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4章 宋氏商团(2)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43章 台州舵第32章 茶会进行时第42章 盐帮三杰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70章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第21章 堺第21章 堺第28章 京都(2)第1章 宋素卿第35章 回到堺市第67章 蒙巴萨第50章 约瑟菲娜第36章 素卿庄上第55章 军师谢和第41章 盐商徐惟学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14章 《纱窗外》第28章 京都(2)第30章 祗园节第31章 将军足利义晴第29章 细川高国第10章 出使琉球第25章 去往京都第5章 与梁椿问对第13章 中山世土第15章 冲绳民谣节第55章 军师谢和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60章 双屿开市第69章 从西非到地中海第31章 将军足利义晴第18章 坊津水贼第23章 去京都前的准备第22章 会合众第40章 郑绳之殁第64章 从锡兰到古里第41章 盐商徐惟学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7章 琉球使者郑绳第29章 细川高国第54章 谢氏娇花第35章 回到堺市第56章 三请谢和第11章 火长与舵手第40章 郑绳之殁第29章 细川高国第59章 龙头凤尾第38章 回宁波前的准备第19章 丰后国的女海贼第51章 从宁波到余姚途中第38章 回宁波前的准备第45章 宋素卿之死第58章 从余姚回到宁波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52章 金家小姐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30章 祗园节第61章 下西洋第22章 会合众第4章 宋氏商团(2)第55章 军师谢和第29章 细川高国第4章 宋氏商团(2)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21章 堺第66章 从忽鲁谟斯到蒙巴萨第39章 回宁波遭遇风暴第23章 去京都前的准备第70章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第22章 会合众第48章 鬼才吴承恩第51章 从宁波到余姚途中第9章 戈麦斯商会第57章 心学宗师王阳明第30章 祗园节第14章 《纱窗外》第4章 宋氏商团(2)第24章 京都使者团第21章 堺第38章 回宁波前的准备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33章 别了,京都第11章 火长与舵手第5章 与梁椿问对第62章 从宾童龙到马六甲第35章 回到堺市第7章 琉球使者郑绳第40章 郑绳之殁第5章 与梁椿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