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这道就叫硬菜吧!

第312章 这道……就叫硬菜吧!

杨川所说的‘大杀器’,其实是三样‘小玩意儿’:架子车、围栏和投石机。

架子车,还真就是一个架子车。

车上,支着一个架子。

架子的正面是一面能够折叠打开的护盾,包裹了夹层羊毛毡和牛皮,展开后足足有三丈二尺八寸宽、高为一丈二尺三寸;背面则是一架弩机……

也就是说,所谓的架子车,不过是改良简化后的‘金刚车’而已,只不过更加轻便,两三个兵卒即可推动,在一些山间小道上也能顺利通过。

至于说围栏。

好吧,当张安世第一眼看到这些折叠起来的精铁架子,并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老师郑重其事的搬来一大堆废铁,好像没什么用处。

可是,当杨川让阿铁那帮半大小子演示一遍后,张安世登时便目瞪口呆,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铁架子,一旦展开,可不就是精铁打制的‘鹿角’?

‘鹿角’又叫‘拒马’,是眼下最为常见的一种防御兵械,一般使用削尖了一头的木头交叉捆绑,排列几排或者十几排,是对付骑兵突袭的好东西。

“在附近有山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快速制作一批鹿角,问题是,放眼望去,这方圆近百里,全都是草原、戈壁,根本就无木可伐,仓促之间,想要从运动战立刻转入防御战,有了这种围栏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似乎看出张安世的疑惑,杨川温言笑道:“所以呢,在没有开战前,便要充分考虑到开战后的所有细节,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遗漏,方能算得上一名称职的军司马。”

他没说称职的将军。

他也算是看出来了,张安世这哈怂虽然厉害,但其军事天赋终究还是赶不上卫青、霍去病,那还不如趁早将其培养为一名优秀的军司马。

张安世听从杨川的建议,令人将那些‘围栏’藏于峡谷口两侧,一旦自己的兵马通过,便可在极短时间内,将那些精铁打制的围栏布置好,形成一道极具威慑力的防线,阻断匈奴骑兵的追击。

一场你追我赶的运动战,转眼间,就成了一场防御反攻战……

……

万事俱备,只欠一抽抽。

是的,准确来说,就是一抽抽。

面对残暴、血腥而狡猾的匈奴人,杨川其实并不能保证自己的诱敌深入之计能否奏效,便只能寄托在他们的‘脑子一抽抽’。

不过还好。

张安世亲率两千骑兵,故伎重演,在经过一番撩拨、挑逗和刺激后,匈奴人的两个万人队终于忍不住狂怒,气势汹汹的追了上来。

此外,数十里外,还有五六千人的一支骑兵,也向葫芦沟方向快速移动。

站在高高的山崖上,极目远眺,苍茫大地上,张安世和他的两千少年骑兵‘抱头鼠窜’,眼看着就要被追上了。

陡然之间,那一队人马兜了一个大圈子,斜刺里的进入一片丘陵地带,终于将身后的两支精锐骑兵摆脱开来三五里之遥;然而,对方到底是匈奴的精锐,只用了不到一炷香工夫,便再一次咬住了张安世等人的尾巴。

看来,这两条大鱼终于咬死了钩子。

该到拉网收线了。

张安世一声呼哨,率先向葫芦沟方向狂奔而来;那两千少年骑兵精神大振,也是策马狂奔的跟上,很快的,他们便进入了葫芦沟。

紧跟其后的匈奴人不疑有他,继续猛追,也就落后三五里左右。

“阿铁,准备动手。”

“等到两支万人队完全进入葫芦沟,再行点火,力争将这两万畜生一网打尽!”

大战在即,杨川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一脸的平静与淡然,可是,在他的眼底,却似有两团火焰在燃烧,嘴角挂着一抹古怪的微笑:“用旗语告诉另外的人,这边炮响时,葫芦腰位置即可点火。”

“至于地上埋设的那些大礼包,让等待命令,总归是要给这些狼日哈的一个天大的惊喜。”

就在那两支万人队快速进入峡谷口、杨川便要下令点火时。

突然,远远的,二十余里外,另有一支五千余人马的匈奴骑兵出现了。

“公子,点火?”阿铁问道。

“等等,”杨川皱眉说道:“二十余里外,又来了一支匈奴骑兵,人数在五千左右。”

阿铁几人闻言大喜,乐不可支的嘿嘿笑道:“那就等一等,让他们全部进去后,咱再点火?”

杨川回头望一眼葫芦沟深处,略微有些迟疑。

两万匈奴精锐,张安世在另外一头能不能顶住其猛攻?即便使用了先进的‘精铁鹿角’,可是,那也扛不了太久啊……

“等一下,让张安世他们先顶一会儿,”杨川终于下定决心,冷笑道:“这来都来了,不将其全部弄死,本厨子的这一番布置可就大打折扣了。”

“阿铁,给弟兄们传讯,葫芦腰位置暂时不点火,出口位置的那些大礼包,倒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先点火。”

“咱这一道菜,就叫硬菜……”

……

杨川的临时决断,可就苦了张安世和他的三千少年兵。

两万匈奴精锐骑兵紧紧咬着身后,只差三五里之遥,随便一个小小的变故,便可能导致被人给追上,分分钟被打出屎尿。

所以,部队进入葫芦沟,张安世喝令一声‘全速前进’,两千少年骑兵快速完成中途换马,快马加鞭,速度骤然暴涨一大截,终于将后面的追兵再甩开二三里。

不过,也就多了二三里而已。

对于精擅长途奔袭的匈奴精锐来说,二三里之地,也就那么一小会儿工夫。

好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历练和磨合,这一支由三千匈奴少年组建的骑兵队伍,无论是在战斗力还是战斗意识方面,都有了一个长足进步,彼此之间的配合也基本能够做到心有灵犀的默契。

张安世等人窜入葫芦沟的那一刻起,另一头出口处,一千名少年在数百名工匠的帮助下,开始快速布防,将那些‘精铁鹿角’拉开、摆好,只留下一道不足十丈的口子,以便自己人快速通过。

同时,那百十辆‘架子车’也被快速推过来,就在‘精铁鹿角’的正后方一字摆开,弩机‘咔哒咔哒’响个不停,却是将第一批‘箭匣’卡在弩机正上方的箭槽里,犹如一百多头奇奇怪怪的凶兽,让那些正在忐忑的少年兵略感心安。

这也难怪啊。

他们这些少年人在张安世的带领下,虽然也打了十几仗,可是,每次都是袭营、骚扰、暗杀、诱敌深入,像眼下这种正面对抗的硬仗,可是一次都没有经历过。

蹄声隆隆,烟尘滚滚。

张安世和两千少年奇兵狂奔而来。

“快快快,鹿角合龙!”

“弩机角度调整完备,随时准备发射!”

wωω● ttkan● ¢ ○

“弓箭手准备!”

“……”

一阵短暂的纷乱后,匈奴人来了。

峡谷地形狭长、逼仄,两万人马无法全面展开,可是,一旦来到谷口这片宽阔地带,登时便露出其可怖的面目。

在这一刻,匈奴骑兵的可怕,终于开始展露。

与那些骚包的羌人完全不同,匈奴人不喜欢在马背上杂耍,也不喜欢摆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更不会发出各种怪叫、怪笑,自然便不像一群傻逼那般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成为汉军弓箭手的活靶子。

匈奴人很沉默。

他们一个个沉默着,黝黑而棱角分明的脸庞上,基本没什么表情。

如果说有,那就是他们的眼睛很黑,黑亮,隐约间,似乎有森冷的气息在弥漫,让这一支军队看上去像一条凶狠的野狼,越是接近猎物,便越发的沉默、冷静而冷血。

尤其当他们看见,自己的猎物逃出生天后,竟然在一片甚为宽阔的谷口摆上鹿角、战车等,似乎想要在临死前蹦跶几下?

匈奴人很生气。

但是,生气的匈奴人更加沉默。

他们默默取下身上的硬弓,弯弓搭箭,在彼此距离尚有七八十步之遥时,射出了他们的第一波箭。

乱箭纷纷,攒射如雨。

伴随着一阵令人心悸的破空之声,第一波箭雨落在架子车的巨大护盾上,发出一片噼里啪啦的声响,;更有一些羽箭掠过护盾的上方,直奔数十步后的那一排骑兵而去。

紧接着,第二波、第三波箭雨如期而至。

架子车的护盾上扎满了匈奴人的狼牙箭,就像一百多只瑟瑟发抖的刺猬,同样保持着沉默。

然后。

等到冲在最前方的匈奴人踏入五六十步时。

架子车后的弩机一阵‘咔哒’乱响,‘嗡’的一声,整个车身猛的向后一缩,便有一大片弩箭泼洒出去,转眼间,便将数百骑匈奴人覆盖其中。

没有什么十分夸张的场景。

那些身穿皮甲、头戴羊皮帽子的匈奴人中箭后,只会‘呃’的闷哼一声,便会连同胯下战马一起向前继续疾冲十几步,一头栽倒在地,便成了一具死尸。

嗡!

嗡!嗡!嗡!

连续五波箭雨,将冲在最前方的匈奴人射死了几大片,那些凶悍的骑兵却还在向前猛冲,用手中的弓箭,进行徒劳的反击。

他们一个个的悍不畏死,面对汉军的这种弩机齐射似乎并不在乎;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汉人的这种弩箭最多只能射出三五波。

然而,这一次。

他们似乎有些失算。

因为,这一百多辆架子车上的弩箭,在射出五波后,只经过不到三五个呼吸的停顿,便开始了它们的第二轮齐射。

而且,第二轮齐射的弩箭,射程似乎更远、威力更大,带着一阵摄人心魄的破空之声,能将他们身上的两三层皮甲轻松射穿。

“弓箭手掩护!”

“变换队形,凿阵!”

匈奴人在谷口留下一大片死尸后,终于反应过来,一名不配拥有姓名的万户王厉声怒吼:“变换队形,凿阵!”

所谓凿阵,便是将骑兵的队形摆成一个尖刀形状,最为勇猛的百夫长、千夫长甚至万夫长是刀尖,然后,依次扩大,远远看去便如一把尖刀或凿子,疾冲向前,迅速扎进地方阵营。

汉帝国的北军中,便有一支不足八百的重装骑兵,专门用来凿阵。

如匈奴人这般身穿单薄的皮甲想要凿阵,只能说是无奈之举,因为,面对那十几排寒光森森的‘精铁鹿角’和泼洒而来的弩箭,没有铁甲护持的战马和骑兵,差不多等若是冲上去送死……

但是,就是这种临时的应变,却打乱了汉军的节奏。

当两个千人队猛冲而出,只用了七八个呼吸便撞上精铁鹿角时,另外两个千人队也动了。

他们选择了两翼冲锋,让汉军的弩箭不得不转变方向。

与此同时,随着一片乱战中,匈奴中军位置悄然冲出三支人数不详的队伍,同样摆出凿阵冲锋的队形,气势汹汹的向汉军方向冲撞过来。

张安世脸色苍白,与那三千少年射出一波箭雨后,怒吼一声:“前队列阵,立盾!”

“后队换钩镰枪,准备正面迎敌!”

他大致明白,就算汉军有十几排设计精巧、极具威慑的‘精铁鹿角’抵挡匈奴骑兵,可是,在如此不计后果的冲锋下,这一道防线根本就无济于事。

搁在以前,他早就领着骑兵溜之大吉。

可是,老师在此地苦心布置,自然是想要将这两万匈奴人尽数歼灭,自己一旦溃退,可不就坏了老师的大事?

不知怎么回事,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张安世满脑子都是杨川那温和的微笑,好像在说:“相信自己,能行的……”

一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战’终于爆发。

三千少年兵,在张安世的指挥下,全部压上去,借助精铁鹿角、架子车举盾和他们手中的木盾,抵挡住一波又一波匈奴人的箭雨和冲锋;躲在后面的兵卒,手持钩镰枪,整齐划一的一顿戳。

戳戳戳!

血雨腥风,也无外乎此也。

每个人的头脸之上、甲衣上、兵刃上,沾满了黏糊糊、热乎乎的鲜血,也不知道是人血还是战马的血,总之,每一个人都很沉默,就在那里硬扛着,就像一台没什么感情的绞肉机,将源源不断冲上来的匈奴人戳死。

可能是一炷香工夫。

也可能是三五个呼吸。

这种战斗,考验的便是人类的坚持和韧性,考验的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意志力,一旦开始松懈,便会如被烈火炙烤的积雪,一两个呼吸间,便会烟消云散。

对张安世等少年人来说是如此,对匈奴人,亦如此。

张安世的武艺不错,虽不能与卫青、霍去病那种猛人相提并论,但在同龄人中间,无论是十八般兵器还是力量,都能算得上是佼佼者。

可是,在这种高强度的战斗状态下,他很快就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疲惫和无力,伴随而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

那些匈奴人疯了。

连人带马的猛冲上来,浑然不顾精铁鹿角将战马的肚子瞬间撕开几道可怕的伤口,就连肠子和五脏六腑都会喷出来,混合着浓烈的血腥味儿,令人作呕。

在前排巨盾的空隙,张安世第一次看清楚,原来,匈奴人长这般模样?

眼窝略深,鼻梁略高,额头略扁平,眼睛大致有两三种,淡蓝色的,浅灰色的,黑色的,几乎每一个人都留着一圈大胡子,沾满了鲜血和汗水,看上去……吗的,看上去也不过如此啊?

一钩镰枪戳过去,还不照样在胸腹上捅出一个血洞。

往回一拽,照样削掉这些狼日哈的半截胳膊或一只手,让他们疼得浑身哆嗦,喉咙深处发出一连串负伤野兽般的嘶鸣之声?

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突然消失了。

张安世相信,那三千少年人应该都差不多,因为,就在那么一个瞬间,他明显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气息骤然弥漫开来,让每一个浸润期间者精神大振,猛的打上几个冷战,原本几近枯竭的血气之力,竟奇迹般的开始恢复过来。

“杀!”

“杀!”

“杀!”

骤然之间,杀声震天,直入云霄。

三千少年儿郎,在极度的疲惫、恐惧和紧张下,突然爆发出一股难以抑制的狂怒与杀意,让他们手中的巨盾更加牢固、稳定,让他们手中的钩镰枪也更加犀利。

这,便是老师经常说的勇气吧?

有那么一个瞬间,张安世恍惚想起,杨川曾经不止一次的教导他,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一场不得不拼命的战斗时,管他对面的敌人是天下第一剑客,还是凶残无比的匈奴人,往死弄就是了!

只不过,这是战争,并非武侠。

个人的感悟,在有时候其实微乎其微,根本就抵挡不住兵败如山倒的洪流,这三千少年郎,就算意志力再坚定上一万倍,也不过是将这种绞肉机的状态多坚持十几个呼吸、或者,几十个、几百个呼吸。

总体来说,这一仗,要败了……

张安世的鼻子突然一酸,想起了老师杨川,想起了父亲张汤,想起来三名小师娘,刘满、织娘、娜仁托娅……对了,还有那个刚刚拜入师门没几天的霍光。

那家伙虎头虎脑的,一脸的人畜无害,跟咱张安世一样,一看就是个老阴π。

可惜,从今往后,再也……

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就在此时,七八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炸裂开来,地动山摇,无论是汉军还是匈奴人,只觉得呼吸猛的停滞了那么一瞬间,旋即,便被一股滔天热浪掀翻在地。

张安世被气浪掀起,向后飞出七八尺方才滚落在地,一颗心啊,都快要停止跳动了。

三千少年人都差不多,噼里啪啦落了一大片。

至于那些匈奴人。

好吧,除了冲在最前方跟他们拼命的那些匈奴人,同样被那一股无与伦比的热浪掀飞,重重落在地上哼哼着往起爬,被率先反应过来的少年兵胡乱戳死;谷口那片空地上,硬生生的空出了七八片地方,露出一些巨大的深坑。

深坑周边一圈,寸草不生。

深坑向外七八尺处,才是大片大片的残肢碎肉,有断腿,有断臂,更多的,则是各种动物的内脏和肠肚,花花绿绿的,血肉模糊,一时半会儿都分不清到底是人类的还是战马的。

这一场巨变,自然来自大汉厨子杨川的手艺。

他喜欢这种爆炒的感觉。

他称这一道菜为【硬菜】……

匈奴人被这十七八下炸蒙了。

尤其是那些距离爆炸中心不太远、但没有达到杀伤范围的匈奴人,被一股又一股猛烈的热浪掀翻,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像一群没有了视觉、没有了感觉、没有了听觉的僵尸,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却一脸的茫然,都不知道该干什么、该说什么。

很多人的眼眶、耳朵、鼻孔和口腔里,缓缓渗出了鲜血。

这便是热武器的真正威力。

表面看去,热武器需要依靠弹片、碎石等杀伤敌人;而实际上,真正猛烈的杀伤,却还是爆炸瞬间形成的真空和那席卷而过的炽热气浪,会在瞬间将人类和战马的内脏震破,将一些比较脆弱的器官撕成碎片……

也许,这是开天辟地以来,黑火药的第一次发威。

就连远处指挥战斗的杨川,也是心神巨震,忍不住回头看一眼葫芦沟的另一端。

“好了,可以关门了。”

眼看着那五千多匈奴人终于也钻进了葫芦沟,杨川一声令下,阿铁点燃了手边的四根引火绳。

ωwш⊙тTk an⊙c o

轰轰轰轰!

随着四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葫芦沟的入口处,两边相距二十余丈的两座石峰猛的向上顶了一下,便缓缓软倒在地,无数的巨石泼洒开来,转眼间便封住了唯一的退路。

“给葫芦腰位置的弟兄传讯,可以点火了。”杨川淡然吩咐一声。

阿铁手中旗帜一阵挥舞,指令便发出去了。

随着几声轰响,葫芦沟被一分为二。

狭长而深邃的葫芦沟里,登时便传出一片喧哗与怒吼,还夹杂着战马的嘶鸣和匈奴人绝望而狂怒的咒骂声。

他们是一群凶残而狡猾的敌人,这一下,谁都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被汉军引入一条真正的死地……

杨川侧耳倾听了几个呼吸,嘴角的那一抹古怪微笑,愈发浓郁起来:“阿铁,拿出咱们的另一样压箱底的玩意儿,以最快的速度,弄死他们。”

阿铁‘哎’了一声,手中两面旗帜使劲挥舞七八下。

于是,葫芦沟两侧的荒草丛中悄然出现数百人,这些人一阵忙乱后,推出一架又一架‘抛石机’;他们好整以暇的调整好抛射角度、距离,这才将一团团被捆绑得十分紧凑的干草放置在抛射架上,并往上面浇了一些黏糊糊的黑色油污。

点燃后的草团子猛烈燃烧,冒出一股浓烈的黑烟。

“发射!”

“发射!”

在旗语指挥下,将近两百架‘抛石机’骤然发力,将熊熊燃烧的草团子抛射出去,滴溜溜的向峡谷底部砸了下去。

浇了黑色油污的草团子,重重砸在地上,登时便溅起一大团火星;那些黑色油污也不知什么东西,即便飞溅在石头上,都要继续燃烧好一阵子,更遑论溅到人和战马的身上。

随着一阵如雨般的连续抛射,整条葫芦沟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一时间,鬼哭狼嚎。

战马哀鸣。

杨川站在一块山崖上,抬头看了看瓦蓝瓦蓝的天空和那鱼鳞状的千里长云,一脸温煦的轻笑一声,道:“还行,本侯的运气比诸葛孔明的略好一些。”

站在一旁的阿铁愕然问道:“公子,诸葛孔明是谁?”

杨川笑了笑,道:“卧龙先生。”

阿铁伸手挠一挠后脑勺,搓着黑不拉几的脸颊,嘟囔一句:“不认识……”

杨川暗笑一声,你小子自然不认识,因为,本侯也不认识啊。

不过,回头可以问一问司马迁,查一下诸葛家的族谱什么的,大约应该能够寻见几位孔明先生的老祖宗……

……

元朔五年,盛夏。

朔方郡沃野县以东三百里的葫芦沟里,有匈奴妖孽通过,想要前来围攻我朔方城,却不料因此而触犯天威,被天道丢下几道天罚神雷所击杀,沟中浓烟四起,火光冲天,哀号之声不绝于耳一日一夜方才停歇。

仅此一下,便灭杀匈奴孽障两万五千余,真正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呐!

故而,这一条状若肥硕葫芦的大峡谷,又名为‘天雷沟’。

啪!

各位客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其实真要算起来,杨川的学问应该比董仲舒、司马迁任何一个人的都要大,毕竟,两世为人的阅读量就十分的惊人,干干丹丹就是千万、万万吧?

记得他当厨子时,最喜欢的便是秉烛夜读,上知天文(修仙)下知地理(盗墓),医学星象占卜什么的,都有所涉猎。

其中,最令他着迷的,却还是说书。

杨川固执的认为,说书人,是汉帝国上下五千年来,最有味道的一种职业,每一个说书人,总给他一种娓娓道来的、犹如老狐狸般的感觉,往往令他流连忘返。

长安城里便有说书人。

不过,杨川一直不曾听过,这两三年来,他要么是在种田、做饭,要么就是在坑蒙拐骗搞钱养家糊口,即便他曾经去过几次长安城,却委实没什么心境与时间,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百废待兴的朔方郡,如今也有了说书人。

东方朔。

好吧,这家伙总是不甘于现状,总能扑腾出一点新花样儿。

这位后世鼎鼎大名的‘怪哉先生’,自从跟了杨川以后,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对于读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似乎越来越不强烈了。

相反的,对于如何让百姓人有一口热乎饭吃,如何站着吃蹲着吃就是不能跪着吃,以及如何笑着吃而非哭着吃,却流露出一种近乎狂热的执着与坚持,即便是他现如今已然是郡太守治下的八百石官员,最喜欢的却是整日介的跟那些江湖儿女来往,与那些屠鸡宰狗之辈称兄道弟。

这一点,就连杨川自己都做不到。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军压城城欲摧。

匈奴人的两万多精锐骑兵,将朔方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驱赶数以千计的汉人和奴隶,连天累夜的在攻城,全城军民拼尽全力的守城,每一个人都在忙碌,将源源不断的木料、石头和羽箭搬上城墙,帮助一千郡兵拼死守城。

东方朔家的茶馆却热热闹闹的开业了。

名字很霸气:东方茶馆。

名为‘东方茶馆’,地点却在西门大街一带,就靠近朔方城西门不足三百步,匈奴人的一些羽箭,若在顺风的情况下,都会偶尔飘过来一两支。

他在店铺门口架起一溜齐的十口大锅,锅中炖煮着小米稀粥,里面还洒了一些杨川家的大枣、枸杞和冰糖,美其名曰‘八宝粥’,守城军民,无论老弱妇孺,皆可过来讨要一碗。

另外,他还摆了一个茶摊,一人一扇一尺,身后悬挂一面‘指天骂地谈笑风生说人间、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说书人’的大旗,喝一口杨川家的三炮台,说一段汉人如何欺负匈奴人的故事,倒也乐在其中。

不过,大家都在忙着守城,连着两三日,茶摊上的听众只有一人、一豹、两只大傻雕。

这一人,自然是杨川,一豹,自然是豹姐。

至于两只大傻雕,却不是杨川家的雕一、雕二,而是霍去病家的雕甲、雕乙,它们在三天前飞回朔方城,带来了霍去病、曹襄和那一千七百羽林孤儿的消息。

霍去病,就要回来了!

所以,杨川的心情就分外的好,都有闲情逸致跑出来听东方朔说书了。

对于十几日前的‘葫芦沟之战’,杨川选择了沉默。

他严令所有人等,对葫芦沟之事闭口不谈,有意隐去这一场大战的所有细节;当然,也包括可能获得的那一场泼天军功。

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底牌,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此外,他不想抢霍去病的风头。

甚至,有一句话他始终没有说出口,那便是朔方城外的这两万多匈奴精锐,也是他专门为霍去病、曹襄、李敢和一千七百名羽林孤儿预留下来的一道‘硬菜’……

一口气写下来,回头一看,竟然有九千多字,修修改改,还剩下八千多……本来打算拆分成两章发出来,看着好像多一些(厨子好机灵),可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就没了,便干脆一次发出来。

(本章完)

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31章 司马迁啊……第460章 地球仪 小妇人与‘大锅饭’第396章 此去西北路迢迢第466章 终究错付了第335章 董仲舒那老不羞的第442章 红烧狮子头第299章 论卖相的重要性第188章 跟小姑 做不?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414章 李广很生气!第236章 这一波输出……第110章 暗流涌动中(求首订)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19章 大坑货啊第180章 今晚吃烤鸭!第136章 莫欺少年瘦第38章 与子同袍第40章 豹姐出事了第325章 软饭硬吃第64章 此间事了第222章 不就打折两条腿么……第283章 这便开始敲诈勒索了?第199章 谁说我挖矿了?第354章 活儿好,该赏!第420章 特色美食:【羊肉串】第281章 读书人的脊梁骨……第129章 再熬熬……第306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第89章 赌约与饲料(求追读)第295章 这是釜底抽薪啊第305章 终于通透了第272章 历史,是一场游戏第151章 有人笑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杀吧第372章 本侯这一菜刀剁下去第461章 受气包刘彻第188章 跟小姑 做不?第60章 黑暗料理(上)第308章 既然来了,那就将他们安葬在这里吧第10章 乱中取胜?第419章 豹姐的意思第134章 误入幽谷中第21章 咱们该动身了第18章 熬鹰啊,这个我有经验第316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331章 狱吏 丞相与公孙世家第263章 读书人的‘遮羞布’第454章 那一颗 造反的心第79章 馋死你!第109章 生意人?第77章 这该死的时代啊第239章 这糟老头子坏的很第450章 你不尊重人啊?第213章 解决吃饭问题第444章 乱了,全乱了!第71章 饕餮第456章 降维打击第146章 卓氏的请求第64章 此间事了第127章 打一巴掌塞一颗糖第444章 乱了,全乱了!第296章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第424章 【论:神迹的必要性】第208章 撸草打兔子第401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第67章 竹园头村第166章 老刘啊……第451章 又硬又快的霍去病第87章 剩余价值(求追读)第215章 生意的本质第302章 卫青是个明白人第362章 做饭前,先洗个锅第148章 脑壳好疼……第265章 还可以这么玩?第331章 狱吏 丞相与公孙世家第119章 霍去病来了(元宵节加更)第106章 一桃杀三士?(求追读)第11章 石板烤牛柳第86章 锅盔的诞生(求追读)第87章 剩余价值(求追读)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窝冬……第294章 麦子熟了第372章 本侯这一菜刀剁下去第199章 谁说我挖矿了?第142章 陛下 这是何意?第165章 刘彻的恶趣味第339章 看看这事闹的第260章 女心向外第191章 我儿子 被废了第33章 过油肉拌面第295章 这是釜底抽薪啊第73章 平阳公主第391章 第二个回合第87章 剩余价值(求追读)第13章 坏蛋 女奴与地图第94章 危机(求追读)第444章 乱了,全乱了!第442章 红烧狮子头第63章 张骞啊……(求追读啊)
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31章 司马迁啊……第460章 地球仪 小妇人与‘大锅饭’第396章 此去西北路迢迢第466章 终究错付了第335章 董仲舒那老不羞的第442章 红烧狮子头第299章 论卖相的重要性第188章 跟小姑 做不?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414章 李广很生气!第236章 这一波输出……第110章 暗流涌动中(求首订)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19章 大坑货啊第180章 今晚吃烤鸭!第136章 莫欺少年瘦第38章 与子同袍第40章 豹姐出事了第325章 软饭硬吃第64章 此间事了第222章 不就打折两条腿么……第283章 这便开始敲诈勒索了?第199章 谁说我挖矿了?第354章 活儿好,该赏!第420章 特色美食:【羊肉串】第281章 读书人的脊梁骨……第129章 再熬熬……第306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第89章 赌约与饲料(求追读)第295章 这是釜底抽薪啊第305章 终于通透了第272章 历史,是一场游戏第151章 有人笑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杀吧第372章 本侯这一菜刀剁下去第461章 受气包刘彻第188章 跟小姑 做不?第60章 黑暗料理(上)第308章 既然来了,那就将他们安葬在这里吧第10章 乱中取胜?第419章 豹姐的意思第134章 误入幽谷中第21章 咱们该动身了第18章 熬鹰啊,这个我有经验第316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331章 狱吏 丞相与公孙世家第263章 读书人的‘遮羞布’第454章 那一颗 造反的心第79章 馋死你!第109章 生意人?第77章 这该死的时代啊第239章 这糟老头子坏的很第450章 你不尊重人啊?第213章 解决吃饭问题第444章 乱了,全乱了!第71章 饕餮第456章 降维打击第146章 卓氏的请求第64章 此间事了第127章 打一巴掌塞一颗糖第444章 乱了,全乱了!第296章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第424章 【论:神迹的必要性】第208章 撸草打兔子第401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第67章 竹园头村第166章 老刘啊……第451章 又硬又快的霍去病第87章 剩余价值(求追读)第215章 生意的本质第302章 卫青是个明白人第362章 做饭前,先洗个锅第148章 脑壳好疼……第265章 还可以这么玩?第331章 狱吏 丞相与公孙世家第119章 霍去病来了(元宵节加更)第106章 一桃杀三士?(求追读)第11章 石板烤牛柳第86章 锅盔的诞生(求追读)第87章 剩余价值(求追读)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窝冬……第294章 麦子熟了第372章 本侯这一菜刀剁下去第199章 谁说我挖矿了?第142章 陛下 这是何意?第165章 刘彻的恶趣味第339章 看看这事闹的第260章 女心向外第191章 我儿子 被废了第33章 过油肉拌面第295章 这是釜底抽薪啊第73章 平阳公主第391章 第二个回合第87章 剩余价值(求追读)第13章 坏蛋 女奴与地图第94章 危机(求追读)第444章 乱了,全乱了!第442章 红烧狮子头第63章 张骞啊……(求追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