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飞翼20顺利完成首滑

下线仪式完成之后,这架飞翼20技术验证机,就用一辆牵引车,缓缓地拉到了外面去。

今天下午,不但是要完成飞翼20的下线仪式,还要进行首次滑行试验。

之前用于新飞豹交付仪式的观礼台,现在又成为了飞翼20首次滑行试验的观礼台。

林明栋等一行人又来到了观礼台上,静等着一起见证中国首架飞翼布局技术验证机首滑。

当然这时候在机场外面,也有一些航空迷和军迷还未离开,此前他们得到消息,新飞豹战机交付砂特和伟内拉,都跑过来围观,当然还拍了不少的照片。

一些军迷离开了,可是还有一些没有,他们也没有想到,竟然等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当这些军迷们看到一架状如M国B2轰炸机的飞机,从机库里面拖到跑道上时,他们不由得都瞪大了眼睛,有的拿起望远镜就仔细地观察起来。

“我滴乖乖呀,这是什么机机?不会是咱们的战略轰炸机出来了吧?”一个军迷喃喃道。

“不可能,咱们连四代机都没有造出来,怎么可能这么快就造出战略轰炸机,这飞机看起来跟B2外形有点相似,应该是飞翼布局,但是块头明显的不大,嗯,目测应该要比飞豹小上一些。大概有十来米长吧!”一名拿着望远镜的军迷激动地道。

一名看起来年纪大一些的军迷道:“如此看来,这一架飞机显然是要进行滑行试验了,看样子这应该是一架技术验证机,很可能就是为咱们中国未来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做技术验证用的。”

“对呀,大家快看,这架飞机应该是没有驾驶舱的,而且在飞机侧面,有一行小字,飞翼20,这,这就是代号么?”一名军迷眼尖,放下望远镜激动地道。

“真的,没想到咱们运气真不错啊,竟然能够有这样的意外惊喜!幸好没有走啊,这才是真正重磅的东西!这么大的一架飞翼机,应该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能造吧,好像就法国的什么神经元,M国人也有什么X系列的飞翼验证机。”一名老军迷对飞翼机如数家珍。

“哈哈哈!真的是这样啊,想来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能看到真正的中国B2了,也不知道今天,这架飞翼机会不会飞起来,真是太期待了!”

“看样子,这架飞翼技术验证机,应该是才下线的吧,今天不可能首飞了,应该是准备首次滑行试验,不过首飞也不远了,咱们只要天天过来守着,一定可以见到咱们中国的飞翼机首飞!太激动了!”

军迷们激动不已,纷纷的议论起来。

而在场内,林鹏和林明栋等人也是激动不已的,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架大型的飞翼技术验证机啊!

林明栋激动地问旁边的林鹏:“林副总师,首滑准备工作应该没问题吧?”

林鹏看着远处的飞翼20,目光凝重中带着一抹兴奋:“林总,放心吧,咱们的试验团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虽然咱们是第一次搞飞翼机,但是首滑和常规布局飞机没有什么差别。最重要的,还是要看首飞啊!”

此时在指挥控制室内,在飞翼20技术验证机周围,地勤人员,以及试验团队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尽管地面滑行试验是所有试飞试验当中风险最小的科目,但由于飞翼机的气动布局特殊,而且又是中国航空人第一次搞,大家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们必须要把准备工作做得十分的到位,才能确保顺利完成首次滑行试验的任务。

首次滑行试验,虽然简单,但是也要采集很多的数据,所以各种测试试备都要调试,要检查。

特别是飞翼20还是一架无人机,所以一切都是用遥控的方式在操控,这就比飞行员在驾驶舱内直接控制难度更大。

很快,飞翼20首次滑行试验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地勤人员和试验人员,都从跑道上撤离了。

在指挥控制室内,负责控制飞翼20的人员,也已经准备好了。

很快指挥控制室那边的总指挥,就通过无线电向林明栋报告,请求准予首次滑行试验。

林明栋激动地拿着通话器,用力地沉声道:“批准,准予进行飞翼20首次地面滑行试验。”

操控员在操作舱内,按下几个按钮,这架飞翼20的发动机就启动了。

此时在观礼台上的所有人,便看到了飞翼20的尾部喷出一股热焰,接着它又在操控员的遥控下,松开了刹车,开始缓缓的向前滑行起来。

而在指挥控制室内,试验团队的所有人都忙坏了,各种测试数据不断的传来,他们也可以通过飞翼20上面的摄像头,传输回来的画面,观察到飞翼20各个角度的情况。

林明栋和林鹏等人,在观礼台上,也是紧紧地盯着远处的飞翼20,他们的心里面其实都还是有一些紧张的。

当然在场外的军迷们,此时也是欢呼沸腾起来了。

在场内场外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飞翼20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加速到了五十公里每小时,当然这还是属于低速滑行阶段,非常值得高兴的是,飞翼20的姿态相当的稳定,翼尖轻轻的上下晃动着,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摆动。

大约滑行了一千五米左右,飞翼20就在跑道上减速,然后在中间调了个头,然后再次的往起点滑行回来。

整个滑行过程中,所有的测试数据都收集到了计算机当中。

指挥控制中心报告过来的情况,各项数据都在设计范围值之内,一切都非常完美。

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以及刹车,转弯,飞翼20的姿态都是相当的稳。

最终飞翼20又滑行回来了,首次滑行试验终于成功的告一段落!

林明栋激动地喊道:“同志们辛苦了,我们的飞翼20首次滑行试验成功了!”

大家都忍不住一起欢呼起来!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林鹏也是喜极而泣,他多么想早日的让中国的飞翼隐身战略轰炸机飞上蓝天啊,现在飞翼20首次滑行试验成功,就代表着离着那一天又近了一步!

林明栋激动地握着林鹏的手道:“林副总师,我们的飞翼真的要成功了,我们中国空军很快也将拥有隐身战略轰炸机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宋雨晴对大鹏中型轿跑SUV非常有信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3D打印技术第一人第九十二章 我们的歼十不比阵风差第七百二十一章 用倾转旋翼机做舰载预警机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鹤立机群第十四章 为飞机减重是每一个设计师努力的方向第四百九十三章 歼20的庐山真面目第三百六十八章 即将飞向全世界的新飞豹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飞院的舰载机设计方案第八百九十三章 ???首架ARJ21-700喷气支线客机量产机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战斗机和预警机一锅端!第一千零五十章 考个私人飞机驾照并不难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轰二零战略轰炸机超音速试飞第六章 航空工业人才问题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飞院开展下一代舰载战斗机预研第一百零五章 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义干线客机与支线客机第八百七十六章 ?开发1.6T涡轮增压发动机第六百五十九章 空地导弹打靶测试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飞豹外销成绩太亮眼了第七十九章 新支线客机ARJ21开工仪式第九百八十四章 武直十九国外竞标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鹏汽车首款紧凑型轿车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家设计单位目标是一致的第四百零五章 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工业集团第一百六十四章 FBC-1A飞机项目总师助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花落谁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长江系列涡扇发动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C929颁证,轰20要亮相第三百一十章 评审结束,结果未公布第七百一十章 第六代战斗机是无人还是高超音速?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龙X1正式上市第六百零六章 大型宽体客机三剑客第八百零六章 高新九号要上智能蒙皮共形天线相控阵雷达(求收藏订阅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战略合作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与否的关键:成本与性能的矛盾第三百三十五章 歼轰八动力系统测试第九百零八章 压轴出场的轻型隐身战机第八百五十九章 ???首飞成功的FC31比F35战斗机更出色第六百三十七章 又是多款新车上市第六十八章 航空强国从来都不只是说说就行的第七百九十章 与吉庆汽车战略合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全球第一的AG900两栖大飞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直35重型直升机来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进涡桨支线客机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纯正中国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轰20能成为空天母舰?第九百二十五章 歼十D大秀超机动性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个国外订单第六百零三章 两国看上新枭龙第九百四十一章 运十五大型运输机完成详细设计第二百零五章 东海上空的MQ-1无人侦察机第三十五章 发动机控制系统分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吨级飞翼战略运输机有希望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豹子和筷子之间的狗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飞机将带动万亿市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C929颁证,轰20要亮相第七十四章 放飞吧空警2000第六章 航空工业人才问题第七百七十九章 运三零战略运输机点燃观众们的热情了第八章 天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击落四架歼十C全身而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宋雨晴加入大鹏航空科技第九十二章 我们的歼十不比阵风差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热闹的竟然是大鹏汽车展台第八百五十九章 ???首飞成功的FC31比F35战斗机更出色第七百九十二章 飞翼布局还能设计成客机和运输机第四十一章 蝶形机翼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亚级第七百二十六章 激光直接成型发动机钛合金机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参加和平使命军演的歼轰8第五百九十一章 神龙高超音速飞机项目第十八章 有一个美丽的女飞行员叫叶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纯正中国车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来是救了林鹏的父亲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林鹏的大手笔第六百三十章 远程战略轰炸机方案评审第三百七十八章 C929客机发动机是选罗罗还是GE第八百二十章 涡桨十发动机第二百八十章 中国航空学会专委第九百三十章 向老一辈航空人告慰第一百六十章 打造中国的宝石台综合航电系统(求订阅)第九百四十七章 ARJ21-1000要在亚洲航展上飞行表演第三百零八章 四代机项目终评会第八百七十三章 ????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大奖第三百零九章 战斗机RCS值的重要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歼轰七B震撼亮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不足为惧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点八亿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五十七章 跟着叶子飞上蓝天第八百零三章 以C929-200为平台开发新一代反潜巡逻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云豹战机的动力涡扇九改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球瞩目的C929宽体客机首飞第一百七十章 局座点评新飞豹:优雅,漂亮,帅气,好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到时候买架喷气式私人飞机第三十一章 成为引领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人第六十七章 手把手教老铁制造惊喜第九百五十九章 全球最忙总师第一百六十六章 争取力压苏27SMK的风头第三百四十一章 陈教授的新博士生
第四百三十七章 宋雨晴对大鹏中型轿跑SUV非常有信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3D打印技术第一人第九十二章 我们的歼十不比阵风差第七百二十一章 用倾转旋翼机做舰载预警机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鹤立机群第十四章 为飞机减重是每一个设计师努力的方向第四百九十三章 歼20的庐山真面目第三百六十八章 即将飞向全世界的新飞豹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飞院的舰载机设计方案第八百九十三章 ???首架ARJ21-700喷气支线客机量产机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战斗机和预警机一锅端!第一千零五十章 考个私人飞机驾照并不难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轰二零战略轰炸机超音速试飞第六章 航空工业人才问题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飞院开展下一代舰载战斗机预研第一百零五章 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义干线客机与支线客机第八百七十六章 ?开发1.6T涡轮增压发动机第六百五十九章 空地导弹打靶测试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飞豹外销成绩太亮眼了第七十九章 新支线客机ARJ21开工仪式第九百八十四章 武直十九国外竞标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鹏汽车首款紧凑型轿车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家设计单位目标是一致的第四百零五章 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工业集团第一百六十四章 FBC-1A飞机项目总师助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花落谁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长江系列涡扇发动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C929颁证,轰20要亮相第三百一十章 评审结束,结果未公布第七百一十章 第六代战斗机是无人还是高超音速?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龙X1正式上市第六百零六章 大型宽体客机三剑客第八百零六章 高新九号要上智能蒙皮共形天线相控阵雷达(求收藏订阅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战略合作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与否的关键:成本与性能的矛盾第三百三十五章 歼轰八动力系统测试第九百零八章 压轴出场的轻型隐身战机第八百五十九章 ???首飞成功的FC31比F35战斗机更出色第六百三十七章 又是多款新车上市第六十八章 航空强国从来都不只是说说就行的第七百九十章 与吉庆汽车战略合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全球第一的AG900两栖大飞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直35重型直升机来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进涡桨支线客机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纯正中国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轰20能成为空天母舰?第九百二十五章 歼十D大秀超机动性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个国外订单第六百零三章 两国看上新枭龙第九百四十一章 运十五大型运输机完成详细设计第二百零五章 东海上空的MQ-1无人侦察机第三十五章 发动机控制系统分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吨级飞翼战略运输机有希望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豹子和筷子之间的狗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飞机将带动万亿市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C929颁证,轰20要亮相第七十四章 放飞吧空警2000第六章 航空工业人才问题第七百七十九章 运三零战略运输机点燃观众们的热情了第八章 天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击落四架歼十C全身而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宋雨晴加入大鹏航空科技第九十二章 我们的歼十不比阵风差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热闹的竟然是大鹏汽车展台第八百五十九章 ???首飞成功的FC31比F35战斗机更出色第七百九十二章 飞翼布局还能设计成客机和运输机第四十一章 蝶形机翼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亚级第七百二十六章 激光直接成型发动机钛合金机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参加和平使命军演的歼轰8第五百九十一章 神龙高超音速飞机项目第十八章 有一个美丽的女飞行员叫叶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纯正中国车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来是救了林鹏的父亲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林鹏的大手笔第六百三十章 远程战略轰炸机方案评审第三百七十八章 C929客机发动机是选罗罗还是GE第八百二十章 涡桨十发动机第二百八十章 中国航空学会专委第九百三十章 向老一辈航空人告慰第一百六十章 打造中国的宝石台综合航电系统(求订阅)第九百四十七章 ARJ21-1000要在亚洲航展上飞行表演第三百零八章 四代机项目终评会第八百七十三章 ????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大奖第三百零九章 战斗机RCS值的重要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歼轰七B震撼亮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不足为惧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点八亿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五十七章 跟着叶子飞上蓝天第八百零三章 以C929-200为平台开发新一代反潜巡逻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云豹战机的动力涡扇九改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球瞩目的C929宽体客机首飞第一百七十章 局座点评新飞豹:优雅,漂亮,帅气,好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到时候买架喷气式私人飞机第三十一章 成为引领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人第六十七章 手把手教老铁制造惊喜第九百五十九章 全球最忙总师第一百六十六章 争取力压苏27SMK的风头第三百四十一章 陈教授的新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