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转被动

<!--divstyle="color:#f00">热门推荐:

严参军就是严九龄,太原军衙的左主事参军,太原城破时严九龄等十九人跟随韩世忠的败兵撤到了京兆府,他们也是种师道的老部下,当种师道重建陕西路防御使军衙时,便又全部启用他们,严九龄现任军衙录事参军。

听说李太保到来,众人纷纷走出军衙迎接李延庆。

这也是令人开心之事,李延庆很担心他们在太原出事,最后却在京兆重新相逢。

严九龄升为录事参军,另外两个老熟人张曲和周彦担任左右主事参军,他们三人主管军务并掌控着陕西路两万五千军队的后勤辎重。

众人热情地拜见了李延庆,又簇拥着李延庆进了军衙,马善和军务无关,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进去。

李延庆在临安府便和种师道交接了军权,他直接坐上主帅交椅,又让几名主要的文职官员坐下。

“严参军,我想问一问军费情况,能否简单说一下?”

严九龄点点头,陕西路的军费情况,他了如指掌,他起身道:“陕西路军两万五千人,加上镇守潼关的京兆军两万人以及各县维护治安的厢军五千人,一共五万人,按照每人每月十贯钱的俸禄以及衣食开支,那一个月就要五十万贯,一年六百万贯,陕西路的税赋折合钱五百万贯,全部用来支付军费,另外巴蜀去年调给陕西路的军费是三百万贯,实际上军费收入共有八百万贯。”

李延庆算是听明白了,他又问道:“除掉六百万士兵军费,还两百万贯的军费是怎么支出?”

“这里面内容很多,比如文职军人的俸禄、军马的饲养、刀矛、帐篷、盔甲、火器、投石机等军队物质的制备,其实最大的一块是耗费在北方边境一百多军寨的维修重建之上,去年光这一块就用掉了近八十万贯,加上其他开支,真的没有余钱了。”

李延庆也招募过士兵,知道士兵开支之大,宋朝不像唐朝还有府兵制,宋朝完全就是职业军人,每个月都要支付俸禄,养士兵和士兵的家属,战争时期俸禄还要加倍,所以宋朝的军费开始极重,宋孝宗在退位时也叹息着对太子说:“当今天下财赋,以十分为率,八分以上养兵。”

宋朝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都用来养兵了,士兵俸禄每月八贯钱,算起来每月六千文钱左右,每天两百文钱,在宋朝属于中等收入,士兵还要吃饭开支、军服军械开支,算起来一个士兵每月开支十贯钱。

增加一万军队,每月就要增加十万贯的开支,还有帐篷军马等等杂费支出,十万贯钱还不够。

这次李延庆经略西北,天子赵构承诺将巴蜀的税赋全部补贴给他,但巴蜀大半的税赋本来就补贴给了西北三路,全部给他也没有增加多少,李延庆算下来最多也就能增加四到五万军队。

“情况我已经知晓,现在陕西路的军粮还有多少?”李延庆又问道。

“启禀太保,还有大约四十万石左右。”

“才四十万石!”李延庆皱眉来回踱步。

他很清楚四十万石军粮听起来多,实际上去掉损耗,最多也只能够士兵食用半年,而且西北地区已经不像唐朝那样温暖湿润,一年两收,宋朝的西北也只有关中地区好一点,可以做到两年三收,其他地方只能一年一收,而且产量不高,一亩地最多收两百多斤麦子。

好在现在已是八月,再过几个月就是秋收,李延庆一阵头大,这些事情暂时还是不要考虑太多。

“再说说延安府和绥州,西夏军有过境侵犯吗?”

严九龄点点头,“有!不过是小规模的骚扰,但如果不防备,小骚扰立刻会变成大规模入侵,西夏在边境上屯了两万军队,种大帅为此十分头疼。”

李延庆心里明白,西夏军骚扰陕西路是为了拖住种师道的军队,不让他率军勤王,也不让他支援熙河路,倒未必真的要入侵陕西路,否则对方不会只部署两万人的军队,佯攻陕西路,实占熙河路,这才是西夏的战略。

在西进路上,李延庆就反复考虑西北破局的办法,宋军在西北屡屡失利,主要原因并不是兵力不足,而是宋军采取防御策略,任凭西夏军随心所欲的进攻,十分被动,要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最好的破局办法就是主动进攻。

李延庆在京兆府休整了两天,便率领一万五千军队离开京兆北上延安府。

种师道在延安府、绥州、保州一线部署了两万五千军队,由副都统张浚统一指挥,张浚兼任延安知府,亲自率一万五千军坐镇延安府,另外两名统制吴阶和吴磷兄弟则分别率五千军驻守绥州和保州。

宋军守陕北一线并不是聚守在军营内,而是分散在各处的险关要隘,每处关隘驻扎三到五百人不等,这些关隘都位于险峻之处,易守难攻,平时用鸽信往来,种师道又花了八十余万贯钱对这些险关要隘进行修复,另外,延安府还有一支五千人的支援军队,只要西夏军南下,支援军队会随时出发。

这种防御方式当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不过西夏军往往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使支援军东奔西跑,穷于奔命。

这天上午,李延庆率领两千军队抵达了延安府,早有士兵通知了陕北军方。

当李延庆的军队抵达延安府时,张浚亲自出城迎接李延庆的到来,张浚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张浚参见太保!”

李延庆的太保只是他的品阶官职,但他的实权官职却是西北三路经略制置使,这便意味着西北三路的军政大权一把抓。

“张将军请起!”

历史上的南宋抗金名将张浚、韩世忠、刘光世、吴阶、刘錡等人都是出自西军,李延庆看了诸将名单,这支两万五千人的陕北军队中就有张浚、吴阶、吴磷、刘子羽、杨再兴等著名将领,这些名将若使用得当,将成为自己抗击金兵、收复河山的左膀右臂。

“多谢太保!”

张浚站起身,又给李延庆介绍身后的几名大将,“这是吴阶将军,绥州军使!”

吴阶年约三十余岁,身材中等,目光沉静,下颌留着一缕长须,身穿山纹甲,头戴凤翅兜鍪,英武中透出一丝儒雅,他不慌不忙向李延庆行一礼,“卑职吴阶参见李太保。”

李延庆微微一笑,“西军吴氏兄弟我已久闻大名,令弟可在?”

“卑职吴磷在!”

从吴阶身后又转出一人,他模样和吴阶很像,但体型气质却大不相同,长得高大威猛,足足比兄长吴阶高了半个头,体格十分强壮。

“不愧是西军猛将,名不虚传!”

李延庆赞了一声,又对旁边另一名气质儒雅的大将笑道:“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就是刘子羽将军吧!”

刘子羽是秦凤路宣抚使刘韐的长子,年约三十五六岁,文武双全,他和父亲长得颇像,李延庆一眼便认了出来。

“在下刘子羽,参见太保!”

李延庆又和杨再兴等其他将领一一见面,这才在众将的陪同下进了延安城。

军衙内,李延庆先和张浚沟通自己的出兵计划,无论李延庆的身份还是对西夏的作战经历,李延庆在对西夏战役上都有一言九鼎的话语权,之所以和张浚沟通,是给张浚一个面子,这一点张浚心知肚明。

不过张浚还是有一点犹豫,“太保要主动进攻西夏,卑职没有意见,卑职就担心金兵那边会不会趁机进攻陕西路?”

李延庆微微笑道:“现在是八月,距离黄河结冰还有三四个月,我这一战最多打两个月,时间可以在黄河结冰前退回来,而且我在潼关和蒲津关一线部署了重兵,等我军队北上后,希望张将军放一部分军队在黄河沿岸,防止敌军用皮筏渡河偷袭陕西路,只要部署得当,应该问题不大。”

既然李延庆有把握,张浚便不再担心金兵之事,他又问道:“那太保准备率领多少军队北上?”

“三万人左右就够了,这次我来延安府,一是来探望陕北边境诸将,另外一个目的是想向张将军借兵七千。”

李延庆说得很客气,张浚当然有自己的觉悟,他连忙道:“调兵遣将是太保之权,卑职安敢做主,陕西军队任由太保调遣。”

李延庆对张浚的态度比较满意,他点点头笑道:“那就让刘子羽和杨再兴率七千军跟随我北上!”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零四章 斗智斗勇第二十七章 擂台首赛 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战石州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难解第四百三十四章 脱离战局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协商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桥偶遇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 十四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十四章 岳飞抉择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占郓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试科举 四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辩论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军到来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 下第八十二章 下马之威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来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矾楼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现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 中第五百零九章 山庙遇袭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袭敌营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战线 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娇娇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买马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 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规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横财第四百六十章 幕后暗斗第二百三十章 弓马大赛 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师师失踪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战 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视察店铺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进爵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猎 四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礼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并部曲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学考试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远方来客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眠之夜第七百一十章 军营初训第一百零三章 县试初考 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铲除内患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 十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乱第七十一章 县学考试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 十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杀朱保朱第十六章 县里消息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马大赛 二十一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断案 上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当兄长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风波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战 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窥视第七百六十章 船只之重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绝女将 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来第六百九十一章 恋栈难去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陉阻击 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战出击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韦城第三百七十章 邯郸遇匪 下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讯
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零四章 斗智斗勇第二十七章 擂台首赛 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战石州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难解第四百三十四章 脱离战局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协商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桥偶遇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 十四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十四章 岳飞抉择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占郓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试科举 四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辩论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军到来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 下第八十二章 下马之威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来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矾楼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现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 中第五百零九章 山庙遇袭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袭敌营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战线 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娇娇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买马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 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规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横财第四百六十章 幕后暗斗第二百三十章 弓马大赛 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师师失踪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战 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视察店铺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进爵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猎 四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礼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并部曲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学考试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远方来客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眠之夜第七百一十章 军营初训第一百零三章 县试初考 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铲除内患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 十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乱第七十一章 县学考试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 十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杀朱保朱第十六章 县里消息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马大赛 二十一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断案 上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当兄长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风波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战 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窥视第七百六十章 船只之重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绝女将 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来第六百九十一章 恋栈难去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陉阻击 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战出击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韦城第三百七十章 邯郸遇匪 下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