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险峰

第100章 险峰

建阳。

而这时候州学之内,孙助教正在李学正面前。

李学正将章越的卷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又拿起三篇史策读了一遍。

孙助教道:“学正还是有顾虑?”

李学正指着另一捆卷子道:“你看这些都是诸县,州学呈上的程文,以经生而论,他们皆是一县之才。”

“但要他们考九经十一场,怕也是远远不如。”

孙助教想了想道:“那么学正难以裁断,可是顾虑的还是三字诗之事。”

李学正点点头道:“要紧还是在此,若他是进士科一切都好说,但他偏偏是经生科。他经义考得再好,但也写不出这样的诗来。”

孙助教道:“一等才为进士,二等才为经生,这章三或是寒门之故,这才去了诸科。”

“当年欧阳公考进士,因家贫无钱买韵书,最后考场上赋卷出韵,而屡屡不第。章三郎或也是无钱买韵书,故当初不得不习诸科,我了解此子心性人品绝非欺世盗名之徒。”

李学正道:“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也是,为国求贤取才,何必计较许多。”

“无论是否有此顾虑,仅以经生论之,章三郎此番公试皆可称本州第一,于情于理我都当荐章三郎前往国子监……但是……”

“但是为何?”孙助教道,“学正可有其他顾虑?”

孙助教也知道,如今请托之风盛行,有才具之人反而不得举荐。

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后,任命胡瑗,石介,孙复三名变法大将,改革国子监学风,严明考核监生学业。

自此对于天下各军州举荐上来的学生进行复试。若有名不副实者,立即打发回原乡,不允入太学读书。

自此地方军州恶劣的请托之风方才得以遏制。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杜绝请托。每年仍有不少有真才实学,但出身贫寒的子弟,被筛落下来。

“可是知州,通判有……”孙助教揣测,能令李学正如此为难的,只是本州知州,通判派下的压力了。

哪知李学正摇摇头道:“恰恰相反,反而有三人私信于我举这章三。”

“哦?哪三人?”

李学正道:“这三人你最多只猜得一人,其他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孙助教道:“以我揣测必有章伯益一封信。”

李学正笑道:“不错,伯益先生乃本州数一数二的大儒,教出无数学子,朝中也有不少官员曾拜在他门下,他的学生章子平更是今科状元郎!他的面子我怎能不卖!”

孙助教闻言心底一松心道,不过章越有如此人物举荐,自己还担心个什么。

不过孙助教此刻心底好奇,另外两个举荐章越的人是谁?

“那么另二人是谁?”

李学正道:“与章三同乡的吴大郎君。”

“那可是当今宰相家!”孙助教吃了一惊,“章三乃章氏疏族出身……不知,这吴家如何能看得上他?”

李学正道:“或许是吴大郎君自己的意思,众所周知咱们这吴大郎君虽不好读书,但交游广阔,三教九流都与之来往。他与章三同在浦城县学,他能举荐其,倒也在情理之中。”

“吴大郎君也可说得过去,那第三人呢?”孙助教问道。

李学正道:“此人我万万没有料到,正是如今判尚书祠部事的陈述古(陈襄)!”

孙助教有些吃惊道:“陈述古任过浦城县令,兴办县学,主持过地方。但可当时章三郎年岁尚小,陈述古怎可能识得章三呢?”

李学正抚须道:“此中情由,我也不清楚,但我听说章二郎,也就是去年弃榜的章子厚正是陈述古的高足。”

孙助教道:“确实如此,但我在浦城听闻章子厚与兄弟不睦,章二郎及第之后,连封家信也不寄,他又怎会托陈述古举荐其弟读国子监呢?”

李学正道:“这也是我不明白之处,但陈述古在信中言辞倒是恳切,极赞三郎之才。他本素有识人之名,若对章三一无所知,又怎会如此举荐于我呢?多半是章家二郎所举。”

孙助教失笑道:“无论怎么说,我们一时也难以揣测,不过有件事容易了,学正倒不用为荐谁为难了。”

李学正道:“为国荐才,但凭公心,我欲荐章三郎入太学,就看在他经学为本州第一的份上,若传出去因请托而进,你我名声有碍,于他的名声也是有累。”

“那么学正的意思?”孙助教有些担心。

李学正微微笑道:“我当回信三人知道,举荐之事本就出自我意,不由任何请托,算是我辜负他们了。”

孙助教闻言哈哈大笑,然后拱手道:“学正至公!”

李学正叹道:“不过陈公和王介甫那边我倒有些难以交代了。”

孙助教笑道:“这有何难?是不是人才,乃锥处囊中早晚必见。此子深浅到底如何?索性就由着陈公,王介甫去考量了。”

李学正失笑道:“正是如此。”

当日章越,郭林,何七三人回到余书商那。

说话间,何七看到余云若已是轻移莲步缓缓走了进来。

何七故意轻咳了一声,而章越看到余云若时,但见她今日穿一件绛红色的艳色衣裳来。

当时章越与余书商正在柜台前谈事。见到余云若如此打扮,几个柜台前的伙计,及来书肆的客人都是将眼睛看得直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余云若并无理会旁人的目光,而是章越三人欠身行礼,然后端出一盘酥饼道:“这是奴家亲手烹制的,还请几位不要嫌弃。”

章越点点头与二人一并取饼食来,确实酥软好吃,一并连声称赞。

余云若听了微微一笑,并无说什么。

次日,章越三人即前往州学。

到了先师堂前,仍是昨日的那群人正在闲聊。

章越三人抵此时,那群闲聊的人突然停了一停。

章越觉得气氛有些古怪,但见众人的目光都在往自己有意无意地看来。

“师弟啊,怎么他们都似在看你啊!”

章越摇头道:“我也不明白啊。”

“咱们还是去看榜子吧。”

章越三人拾阶而上,登了一会山,直抵先师堂。此刻但见几名学吏正在用浆水刷着墙,一旁则是一名学吏卷着一张榜单,看来还未张贴。

章越,郭林,何七一并上前道:“恳请让我们先行过目。”

学吏笑道:“几位官人稍等片刻即可看榜了。”

何七道:“此时此刻我等都是心焦,如何等得?还请通融则个。”

学吏笑道:“也罢,也罢,不知几位高姓大名?”

“浦城,何必行!可有我的名字?”何七忍不住先问道。

学吏笑道:“被荐入州学了。”

何必行神色有些扭曲,直道:“这,怎么会?真的只入州学,昨日我的话不是很得李学正赏识么?”

章越郭林二人对视一眼。

“这两位官人呢?”

“师兄,你先问吧!”

“师弟,你先问,我有些怕!”郭林苦笑,昨晚一夜没睡好,今日一早起床心情忐忑地来看榜,但临了看榜一刻却又不敢看了。

“师兄先问!”

郭林点点头有些忐忑地道:“浦城,郭林。”

“好教这位官人知晓,你已被荐至南京国子监了。”

郭林闻此已呆立在原地。

“南京国子监!”章越不由大喜复念了一句,“可是没有看错?”

“怎有看错,此榜我亲手填的呢?”

章越道:“南京国子监就是应天府书院啊!那是范文正公读过书,教过书的地方。师兄,你可以去了,可以去应天府书院读书了。”

郭林抹了抹眼角的泪水道:“是,还不敢说十拿九稳,我要先回乌溪,告诉爹娘此事。”

“这位官人呢?”

“我浦城章越。”

这位学吏闻言愣了愣,重复了一遍问道:“你就是浦城章越?”

“正是。”

这位学吏满脸佩服地道:“原来你就是章三郎啊,我们州学上下都听过你的名声,此番你公试考了九经十一场,公认的举州经生第一,三篇策问也是写得上佳,你还来看什么榜,早已被学正荐去了。”

“荐去哪里?”

“当然是太学!你的名声早已传开了。”

“是么?”章越长叹了口气,自己终于是可以入京了。

这时猛听何必行道:“怎地胡言乱语,我何必行怎会榜上无名,我要将榜单看来!”

章越,郭林二人对视一眼,相对无言。

风刮树林作响,章越,郭林信步于州学里闲逛。自原先州学被焚后,这建阳州学是由寺庙改建而来。

和着半山之上鸟唱松鸣,别有一番寺庙古刹的清幽。

昨日忙着应答学正提问,今朝赶着来听消息,二人都没有留意到州学的景致。

方才学吏对二人笑道:“趁着学正还未有暇招呼你们,不如在此逛逛,山顶有一个仙人洞,也算是建阳名胜,不妨去看看。”

二人依言边走边看,心境早有不同。

章越想起当日与郭林一并在山上看仙霞岭的一幕。

此刻虽没有山上乱云与苍松,但却有一座仙人洞,和着当日的景色与此时此刻的心境。

章越一面爬山,一面心道。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章完)

第336章 见王安石第319章 担忧第742章 咨以军国事第282章 上巳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925章 问政第268章 捉婿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85章 这个人已经疯了第301章 琼林宴第773章 异化第303章 三元第52章 牧笛第673章 大战第92章 章家子弟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69章 来信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职?第955章 憨叟请假第577章 酒宴请假第154章 买卖第430章 政坛常青树第659章 图穷匕见第1054章 韩绛辞相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231章 鹿鸣宴第184章 好事第78章 知识就是金钱(两更合一更)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106章 瀑布第237章 团圆第155章 意思第30章 用六第627章 三舍人第1052章 山头第569章 夜谈第974章 物物不务于物第465章 同年们的力量第595章 唇枪舌剑第783章 老赵家的传统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812章 大略第303章 三元第128章 吃蟹(感谢罐装冬瓜茶成为盟主)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122章第51章 小溪西流第710章 幕下第453章 撕破脸第650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339章 信第1055章 最后的直谏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198章 上元夜第268章 捉婿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844章 入朝相争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511章 新君第148章 刻章第194章 看人第986章 交锋第547章 比喻第741章 叔侄第763章 韩绛回京第870章 交换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121章 抽空见一见第136章 邀请第256章 审卷第856章 回府第915章 投机(第二更)第366章 先生第82章 雪景第580章 变法从太学起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979章 辽国的能臣(感谢一拾肆修书友上盟第620章 强势复出第718章 班底第620章 强势复出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688章 霜筠雪竹钟山寺(两更合一更)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169章 同进士出身第197章 锦衣玉食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20章 桂花茶和鸡蛋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259章 朋友圈第890章 国是第206章 成功第634章 见一见也无妨第520章 重聚
第336章 见王安石第319章 担忧第742章 咨以军国事第282章 上巳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925章 问政第268章 捉婿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85章 这个人已经疯了第301章 琼林宴第773章 异化第303章 三元第52章 牧笛第673章 大战第92章 章家子弟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69章 来信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职?第955章 憨叟请假第577章 酒宴请假第154章 买卖第430章 政坛常青树第659章 图穷匕见第1054章 韩绛辞相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231章 鹿鸣宴第184章 好事第78章 知识就是金钱(两更合一更)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106章 瀑布第237章 团圆第155章 意思第30章 用六第627章 三舍人第1052章 山头第569章 夜谈第974章 物物不务于物第465章 同年们的力量第595章 唇枪舌剑第783章 老赵家的传统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812章 大略第303章 三元第128章 吃蟹(感谢罐装冬瓜茶成为盟主)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122章第51章 小溪西流第710章 幕下第453章 撕破脸第650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339章 信第1055章 最后的直谏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198章 上元夜第268章 捉婿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844章 入朝相争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511章 新君第148章 刻章第194章 看人第986章 交锋第547章 比喻第741章 叔侄第763章 韩绛回京第870章 交换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121章 抽空见一见第136章 邀请第256章 审卷第856章 回府第915章 投机(第二更)第366章 先生第82章 雪景第580章 变法从太学起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979章 辽国的能臣(感谢一拾肆修书友上盟第620章 强势复出第718章 班底第620章 强势复出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688章 霜筠雪竹钟山寺(两更合一更)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169章 同进士出身第197章 锦衣玉食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20章 桂花茶和鸡蛋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259章 朋友圈第890章 国是第206章 成功第634章 见一见也无妨第520章 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