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大学士 郡公 尚书(第一更)

京城上下沉浸在上元节喜庆和收复湟州的大喜。

京中市井儿们争着游街告捷,宣扬着宋军胜利的消息。

宋虽给人感觉对外武风不振,但民间百姓却不同,每年正月与契丹使者比射获胜的宋朝射手,京中百姓都会遮道喝彩,仿佛对方真替宋朝击败了契丹一般。

如今宋军一战功成,这等灭国之胜消息传出,何至于胜过比射胜利百倍,整个汴京百姓都是奔走相告。

健儿们挥动自制的露布,沿街串巷的宣告,但凡兵卒官兵入了饭肆酒楼,都有人争着会账,凡有人带着西边的口音,甚至连戴着范阳帽的人,百姓们都会争着围上去询问西北战况。

百姓们不懂得,为啥打下一个湟州,便将整个青唐收入囊中了呢?

不过百姓不计较的,只要是赢了就好,难得高兴一回,连咱们官家都难得地吐气扬眉了一回。

不少老人可还记得庆历时西贼李元昊是如何欺辱着大宋。

之后辽国又来趁火打劫地增了二十万岁币。

正应了那句话,宋朝历代皇帝仁宗皇帝最是宽厚,待臣民最慈,但被异国欺辱最多。

从熙宁三年至元丰元年,朝廷攻青唐八年,如今终于有了结果了,青唐之地尽数收入大宋。

但凡有些抱负的读书人,谁不念几句书生万户侯的话;书生们趁着兴致,就在酒桌上以碗筷为军,酒盅为将,用筷子蘸着酒水,比画着青唐的山川,在那边兴致勃勃地谈兵。

也有官员听说了,则是感慨羡慕这几年从熙河路出来的能臣名将,年纪轻轻即着青紫,这可羡慕坏了这些白发苍苍仍未脱离选海的卑官。

今青唐已定,下面便轮到西夏,这是比青唐更大的汉唐故土。

这一夜多少书生立下投笔从戎的抱负,班定远我大宋亦有之,怎么能逊于古人。

今夜汴京不眠。

……

比起百姓们的高兴,喜庆,而一众宰执,翰林学士们则显得淡定了。

王琏更是直接道:“胡闹,不查实露布军情,就凭一个内宦之言,就公布之天下?万一错了怎么办?丢的是官家的颜面,也丢的是我等臣工的颜面,事后如何弥补?到时候连辽国,夏国都要看我们的笑话。”

“区区一个邈川城便攻了近一个月,宗哥城,青唐城都不亚于邈川城,阿里骨手上还有十万大军!我看还是不急着道贺。”

章惇道:“可是孙府台已是公告了,我等还能作何。”

“万一露布是真,我们又怎可不向官家道贺?迟疑便是罪。”

韩绛以及一众宰执翰林都迟疑着,收复湟州,生擒阿里骨,董毡归顺的消息确实太震撼了。

即便是对章越最有信心的韩绛,也是抱着将信将疑之心。

当然这样大胜,他们必须当面向天子道贺,并且次日宰相要率百官向天子贺。

⊙тTk ān ⊙c o

但眼下证据不足,万一贺错了,那就是精彩了。

闹了一个大笑话,那真的是从官家到宰执们的集体耻辱!

正在疑难之时,第二封露布送到了。这二封露布是章楶,种师道联名发出的。

宰执们都知道,边将为了抢露布告捷的头功,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李宪耍了小心眼,他虽坐镇在熙州,但一直派人探听前线的情报,所以等消息一出。不等章楶,种师道他们将捷报写好,自己就抢先发出。

尽管是二手捷报,但李宪却赶在了第一个告捷,仅比章楶他们快了一个时辰如此。

章楶,种师道的第二封告捷,比李宪具体多了。

众宰执们这才明白,为何破了湟州,阿里骨也被擒了,整个青唐都归顺宋朝。

原来章楶,种师道攻破湟州之后。

阿里骨率七万多的青唐大军已从青唐城(青海省会西宁)出兵,并已抵至宗哥城(海东市平安区)一线。

宗哥城于湟水上游,距邈川城(海东市乐都区),不过数十里。青唐军声势极大,不用宋军侦查,都可以看到其前锋。

宋军众将以为攻下邈川后伤亡不小,因谨守城池,不应该贪利冒进。

而这时阿里骨知道邈川城失陷,已是无力回天,青唐合部上下大骇。阿里骨当即派使臣至宋军营中以割让渴驴岭之地以西向宋朝求和。

见青唐请和,并言辞甚卑,众将都以为可以顺着台阶下了。

但章楶反却命王赡率三千兵进攻。青唐前锋一触即溃,阿里骨不得不退守宗哥城。

而半夜宗哥城守将乔宗却突然打开城门。乔宗出身历精城乔氏。唃厮啰第三任妻子正是出自历精乔氏。

后乔氏生子董毡,便是如今名义上的青唐之主。董毡又娶一妻也是出自精历城乔氏。

乔宗曾做过商人,当年被章越生擒过。之后为章越礼遇,给予自由往来熙河经商权限。乔宗也是暗中往来于章越与董毡之间。还曾作为代表董毡的使节劝章越停止征讨鬼章。

董毡之子欺丁为阿里骨所忌,被对方暗害。之后阿里骨以养子身份总领青唐内外大事,架空了董毡。

董毡令乔宗投书章越,愿以青唐归顺的条件,让宋朝消灭阿里骨。

如今阿里骨退守宗哥城,却给乔宗半夜开了城门,给城外的宋军一拥而入。温溪心等蕃部首领本就不服阿里骨,眼见阿里骨被生擒,七八万大军降得降,逃得逃。

董毡立即献表献土归顺宋朝。

确实是一战而定青唐,使自唐末后沦落数百年我汉人故土从此重归我华夏!

韩绛,王珪,元绛,冯京,薛向,曾孝宽六位宰执面面相觑,他们看了露布从始至终好似没什么高明的战略部署,也没什么极妙的战术布置。

邈川城城下宋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得异常艰难,几乎以为要全军覆没了,哪知反是阿里骨七八大军仿佛就如同庖丁解牛般的一日被宋军拿下。

那可是七八万大军,而不是七八万头猪啊!

难道章越运筹帷幄早就料到这一切?

此战并没什么想不到的高招妙招,但是就是那么水到渠成,最后只能用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来形容。

莫非真如官家言,我只可以知章越之深,却不知其浅。

确认了章楶,种师道联名军报,当即韩绛率众宰执前往宣德门城楼,宰执们向天子告捷之事真的不可怠慢。

宰相禀告完了官家,官家还要告太庙,禀告我大宋的列祖列宗呢。

而元绛,王琏,李承之想到此刻还要去看章越的脸色,那心情简直了。

……

因是告捷,宣德门上舞乐奏的是将士得胜归捷的大鼓,也是为了应景。

官家言语要给章越重赏时,听着这铿锵有力的鼓声,仿佛看见了在章越运筹帷幄下,宋军将士席卷青唐,斩将夺旗,高奏凯歌的一幕。

代表我炎炎大宋的朱旗,立在西陲。

还有什么功劳,更胜过复我旧土呢?

我赵顼登基十二载,方为祖宗的江山基业取得了真正功绩。

巍巍宣德门,在雄雄鼓声奏响下,身着华服的六十四名宫嫔们在城下献舞。

水袖凌空舞动,各个婀娜多姿,所谓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不过如是。

无论谁目睹此,都生出江山美人皆在掌握之感,所谓帝王的豪情壮志,也在于此吧!

左右朵楼的高官贵戚,此刻无不把杯祝酒,开怀畅饮。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此情此景醉人,可章越非常清醒地起身欲回奏,官家按住他手臂道:“卿且坐下说话。”

石得一等一众内侍都是屏息静气,皆不敢仰头视章越。

章越重新坐定道:“臣谢过陛下,臣不敢要赏赐!”

“哦?”官家对章越这番言辞一点也不意外,旁人求进,章越反是求退。

如何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何故?卿仔细说来!”

章越道:“启禀陛下,臣三十有三已拜参政,已是陛下天大的恩典。当初苏易简亦不过三十六岁,王沂公三十九岁拜参政。”

官家想到,章越如今也不过三十五岁。

至于出任国朝宰相最年轻乃文彦博,也是四十三岁方拜任。

“再说臣腰间这条玉抱肚乃陛下所赐,臣已是足矣。”

官家仔细一看,自己当年从腰间所解赐章越的玉带确实系在他的腰间。

卿没有一日忘了君恩,想到这里官家道:“倾世之功,朕岂无酬。朕……”

这时候,韩绛,王珪二人已率宰执,翰林至。

章越立即起身侧立在一旁。

但见一众紫衣高官道:“臣等为陛下贺,为江山贺,为大宋贺!”

见韩绛,王珪率宰执来贺,官家颇豪气干云的一笑,大袖一拂道:“昔年打下熙州时,舒国公欲率百官贺,朕不许之。”

“而今朕受卿等此贺!如孙永所言,朕还要告太庙!”

韩绛道:“陛下,日后青史为著,此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珪道:“陛下一扫西边,威震西域,此时此刻,万众齐声正颂扬陛下不世功业!”

官家闻言畅怀大笑。

乐师使锤鸣奏着编钟,发出黄钟大吕之声。

宫乐之中,官家道:“多赖章卿之劳。”

“章卿以书生知兵,诚为不出之才。而谋必胜,攻必克,本朝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

“加章越为资政殿大学士,建安郡开国公,礼部尚书!”

第317章 考后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订阅)第160章 见面第861章 孤勇第364章 吕氏兄弟第726章 道贺第274章 议亲第1003章 信任与猜疑(两更合一更)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885章 报复第131章 佩服第5章 破案(感谢书友历史啥时真实盟主)第726章 道贺第706章 经略安抚使第768章 韩绛的人情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343章 下聘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243章 心意第1031章 放手去干便是(第二更)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964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884章 谗言第249章 关扑第424章 婚姻第236章 如何办第951章 自诚明第379章 心底话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631章 不易第646章 闲居第539章 师生第601章 吴府寿宴第474章 怼一怼皇帝第136章 邀请第94章 书楼第508章 儿臣想出来的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4章 寒门贵子第219章 入场第354章 拜堂第371章 经筵第780章 下岷州第288章 赐对第144章 心事第909章 后来者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553章 棋逢对手第424章 婚姻第210章 畅谈第162章 除夕第968章 何为百年运第44章 寒门贵子第28章 借书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991章 太后与官家(两更合一更)第518章 特旨升迁第76章 饭堂第562章 易风移俗第777章 几日经略使第602章 决定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745章 嫉妒第644章 意见相左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715章 都是来分功的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598章 司马光的态度第1019章 远利和近利第149章 外室第812章 大略第855章 端明殿学士第312章 良人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486章 有想法的韩绛第951章 自诚明第336章 见王安石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939章 失落的吕惠卿第771章 改变第331章 三舍人第595章 唇枪舌剑第178章 韩相公第580章 变法从太学起第580章 变法从太学起请假第173章 传颂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666章 岳父侄儿第744章 左右第692章 约降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871章 提携第749章 九辞学士第276章 殿试
第317章 考后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订阅)第160章 见面第861章 孤勇第364章 吕氏兄弟第726章 道贺第274章 议亲第1003章 信任与猜疑(两更合一更)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885章 报复第131章 佩服第5章 破案(感谢书友历史啥时真实盟主)第726章 道贺第706章 经略安抚使第768章 韩绛的人情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343章 下聘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243章 心意第1031章 放手去干便是(第二更)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964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884章 谗言第249章 关扑第424章 婚姻第236章 如何办第951章 自诚明第379章 心底话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631章 不易第646章 闲居第539章 师生第601章 吴府寿宴第474章 怼一怼皇帝第136章 邀请第94章 书楼第508章 儿臣想出来的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4章 寒门贵子第219章 入场第354章 拜堂第371章 经筵第780章 下岷州第288章 赐对第144章 心事第909章 后来者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553章 棋逢对手第424章 婚姻第210章 畅谈第162章 除夕第968章 何为百年运第44章 寒门贵子第28章 借书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991章 太后与官家(两更合一更)第518章 特旨升迁第76章 饭堂第562章 易风移俗第777章 几日经略使第602章 决定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745章 嫉妒第644章 意见相左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715章 都是来分功的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598章 司马光的态度第1019章 远利和近利第149章 外室第812章 大略第855章 端明殿学士第312章 良人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486章 有想法的韩绛第951章 自诚明第336章 见王安石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939章 失落的吕惠卿第771章 改变第331章 三舍人第595章 唇枪舌剑第178章 韩相公第580章 变法从太学起第580章 变法从太学起请假第173章 传颂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666章 岳父侄儿第744章 左右第692章 约降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871章 提携第749章 九辞学士第276章 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