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太后与官家(两更合一更)

章越到了河阳后,离京城就很近了。

到了这里他稍稍歇息了一番。

当时宋辽对峙最危急的时候,沈括向官家建议,一旦前线兵败,要防止辽军南下,必须紧守河阳,防止辽骑渡河。

有人就建议立即拆除河阳三桥。

现在这些危机早就烟消云散,河阳桥上商旅南来北往,好生热闹。

但章越抵时,河桥早提前一个时辰被封锁,客商挤至两岸不得通行。河阳官员亲自至桥边迎候。

当宰相仪仗抵至河桥时。

“是,章相公回朝了!”

沿途百姓们则是奔走相告。

在青罗伞下,章越看向追随他而行的百姓,举起手来抱了抱拳。

黄河浊浪拍打着河桥。

……

过了河桥,章越抵至驿站歇息,沿途之事都由蔡京操持。

比如官员接待,下榻住宿等等。

有了蔡京在身边,章越无一不感到满意,什么叫‘凡事多想一步,考虑到上级的前面’,蔡京是也。

向州县迎接官员,驿站驿丞通报路线,制定计划,还有驿站里的接待等等。

蔡京会派人到前站,具体到哪里下车,哪里落座,到了以后吃什么,章越有哪里忌口,平素茶食喜好,都一一吩咐。

蔡京实在太会揣摩自己的意思。

章越觉得太兴师动众,他平日喜欢微服出巡,作平民与人交往,可如今身为宰执,自不得不接受这些,免得外人不知相公之尊。

这是宰相该有的尊重,而非自己。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对相公要如何恭敬,所以必须教。

通过繁文缛节体现宰相之威,章越一路行来,无论官员杂役,都是显得恭恭敬敬。

这不得不说是蔡京的本事。

进入了驿站后,驿丞迎候,章越回到驿舍守吏立即伺候开门,一旁有候人随时服侍着一举一动。

坐下之后左侧案上有梨,栗等时鲜水果,右手边则是干果以及素酒。

章越缓缓坐下整衣正坐,如今进了京,一举一动要附和相体,不似在真定时,穿个宽松的衣裳乱转。

在驿站这地方,耳目众多,容易被人说闲话。

“尔等先下去吧!有事再吩咐。”

章越一言下,几十名吏役随从等方才无声退下。

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

看来蔡京早已经安排了,不许驿站内有任何声音打扰自己休息。

穿越之前章越听过一个段子,有个领导不喜欢闻蚊香的味道,所以他的手下带着一群人提前地方,全程手动灭蚊。

章越见左右无人了,方才半躺在榻上歇息,先拿起邸报,朝报看了看,邸报是进奏院所出,大多官员都要从邸报来了解朝廷大政。不过邸报上,都是中书下进奏院刊发的,内容不多只有诏令,朝臣奏疏的内容。

至于朝报,也是官媒,这内容记载的也比邸报广许多。朝报编者是门下省,有时候会有选择地增删奏疏。

王安石很讨厌朝报对他言辞或奏疏进行增删,达到一等断章取义的效果。

王安石曾比喻过,《春秋》不过是烂断朝报的水平。

章越略扫了几眼邸报,朝报,最后拿起了小报津津有味地看起。

小报就是民间报社,说白了就是路边社出品,不对内容负责。作为路边社的‘记者’,如同今日自媒体般,为了‘十万加’,往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过有些看似离谱,但真是内幕消息。就算不靠谱的消息,也能博之一笑。

章越目光扫到一行上面写了几个字,高太后因小事骂了朱婕妤,朱妃当场流涕。

小报上有高太后与朱婕妤的对话,写得是活灵活现。二人当时的对话也就算了,居然还有各自心理活动的描写,简直绝了。

如同民间媳妇与婆婆吵架斗嘴的一般,而且牵涉到皇室之内,属于一般市井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段子。

章越看了笑了笑,觉得并非空穴来风。

高太后为什么骂朱婕妤?

朱婕妤出身卑微,但她去岁年末时给官家诞下了皇六子啊。章越不清楚这皇六子是否历史上的宋哲宗,毕竟他比历史上的生辰提前了一年。

朱婕妤确实是她的生母。

听说官家很是喜爱皇六子。但这时候高太后却批评了诞下皇嗣的皇六子的朱婕妤。

小报的内容可能是假的,但高太后批评朱婕妤却是真的。

章越翻过邸报后,唐九入内道:“启禀相公有家信。”

章越看了家信,原来是十七娘送来的。

信中自是说些家事,信中提及在月前皇后生辰时,自己入宫拜贺。皇后特意拉着自己说了一番话。

虽是一些平常话,但十七娘每字每句都写在信里,后方附了一句话‘似有深意’。

看到此事,章越警醒了。

一件事无妨,两件事是巧合,三件事就不是了。

天家无私事,到了他如今,不可避免也卷入其中了。

“相公,用点心了!”

章越闻得言语,但见一名十五六岁丫鬟,端着一碗羊汤入内。这碗羊肉显是熬的功夫很足,上面浮着金黄金黄肥羊肉,里面放着枸杞,党参等药材香气扑鼻,还有两段小葱点缀其上。

至于端汤来的丫鬟十五六岁,堪称美貌,又带着这股年纪的纯真和羞涩。

章越看着丫鬟端汤的玉腕和碗壁的白瓷几乎如同一色,不由觉得心底一动。

看着那丫鬟放下汤碗后,迟迟不走的样子,章越恍然,好你个蔡京,连这都考虑到了。

……

次日,章越从河阳进京。

消息从皇城司一路探得,随时禀给官家。

皇城司由探事司和冰井务组成。

自变法以后,皇城司的规模不断扩大。熙宁五年,设立京城逻卒。皇城卒七十人,开封府散从官数十人,专门在城中寻常,任何有诽谤时政者,收罪之。

司马光在日记里说王安石,派皇城司七千人巡查京城,道听有人谤议者,立即收罪。

这话不实,因为皇城司编制不过三千余人,而且负责刺探的探事司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城司根本不听王安石的,而是听官家的诏令。

不过自熙宁五年后至今,皇城司不断地扩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官家看着皇城司察子送上的密报,对京城大小之事洞察分明,甚至连章越几时抵达河阳,在驿站歇宿,见了什么人,甚至吃了几道菜,菜名是什么都一清二楚。甚至连半夜给章越端羊汤的丫鬟呆了多久,他都了解。

登基十一年,他早已不是事事都要倚重大臣的皇帝了。

耳目有皇城司,将兵则有李宪,王中正。

此刻在后殿中,官家面上是整个陕西路与西夏的地图。

几十支巨烛将殿内照得亮堂堂的,其烛火所汇聚处,最显眼的地方赫然是熙河路。

这张地图,官家早已经是烂熟于胸,每一个城池,每一处山川都铭刻在心。那高大的贺兰山,他更是做梦的时候都能看见。

从章越收复熙河之际,一个很宏伟浩大的计划就在他心中酝酿,每次想到这他就激动不已。

不过他心底一直反复地告诉自己要忍耐,不可操之过急。

但是当洮水大捷和章越在真定逼退辽国三十万大军的时候,他觉得此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这个宏图伟略,当然是由他这位天子来全盘主导和规划,这是他心心念念之事。

“算算时候,章越快到了,等到他听得朕的规划时,当是如何呢?”

官家笑了笑,当然除了此事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

保慈宫里。

太后高滔滔正坐着那。

一旁的张茂则已是禀告她章越回京的消息。

高滔滔手中拨动的佛珠若有所思,寻叹道:“我不喜欢朱婕妤,但怎么不喜欢亲孙儿。市井之人就是好生编排,你查一查是宫里哪个人泄露的消息,欲离间我们母子。”

张茂则道:“圣人与官家是亲母子,血浓于水,岂是他人可以离间的。”

高滔滔道:“但官家自作主张定延禧公主婚事,还要赐婚章家,还不是对二哥久居宫中不满?”

延禧公主是官家和向皇后的嫡女,也是嫡长女。

高滔滔与官家是亲母子,但在选驸马意见,官家却没有听母亲的,而是自己拿主意。

宋太宗曾言,朕尝语诸子,今姻偶皆将相大臣之家。

其实公主嫁给武将居多,比如高太后三个女儿都嫁给武臣,但也有嫁给文臣的。比如神宗皇帝的三女,便是嫁给韩琦的第六子韩嘉彦。

他的孙子便是韩侂胄。

至于官家还以为自己所为隐蔽,岂不知早有内侍将他与向皇后的话,偷偷禀告给了高太后。

在高滔滔眼底,官家点一个领过兵的相公与自己联姻,而且事先根本不与自己商量,明白就是冲着自己来着。

张茂则道:“启禀圣人,我看官家是要用章越为韩魏公,而非其他意思,再说章相公也未必答允。”

高滔滔闻言想起了,当年英宗皇帝还在潜邸时,章越来到他们府上劝说的一幕,之后在英宗即位和当今天子登基上,章越都是出过力的。

高滔滔对章越一直很有好感。

高滔滔道:“你觉得章越会不会答允?”

张茂则道:“臣不知,但章相公应该是聪明人,明白事理。”

高滔滔道:”当初我在府中曾与章相公说,有这份(立储之功)恩情在,君臣之情可以长久。”

“所以后来章相公御前顶撞过先帝,我以长孙皇后故事帮他开脱的。官家亲政后,又是我劝他选章越为储相。”

“当年之情我一直记得,但他如今身居高位了,不知道忘了没有!”

说到这里,高滔滔眼底透出一抹锐色。

伺候过曹太后,也伺候过高滔滔,张茂则对高滔滔性子再清楚不过了。

一旦在这件事上,章越脑子不清醒,必遭雷霆之怒。

以后什么恩情也别提了。

张茂则道:“老臣这就去点一点这章越?”

“不必!”高滔滔口中带着傲气言道。

……

参政进京。

仪仗从者百余人。

青罗伞下,身穿紫袍金带,腰挂金鱼袋的章越骑着匹枣红色的河西健马,在宽敞的大街之上昂然前行。

章越踏足京师时,汴京百姓们早早纷纷相告。

不少百姓慕名前来看章相公的风姿。

章越居汴京多年,虽如今已是相公,但汴京百姓仍是习惯呼之‘章郎’。

这是从当初中状元时,汴京百姓们便这么叫了,如今过了这么多年了,大家都已经改不了口了。

百姓们一口一个章郎,仿佛是看着自家邻居家的少年,终于长大了一般,如此称呼显得非常亲切。

然后做父母们对着孩子教育,看见了没?大丈夫当如是也。

除了百姓,士人们,还有不少官员和达官贵人们。

与时刻关注着章越行程的高滔滔和官家和刚刚得知消息的百姓相比,官员和达官贵人们都了解章越的行程。

他们坐在酒肆里或自家的望楼上看着章越入城,同时心底评估着,章越进京后会给整个京师新旧两党的斗争,高层政治格局带来如何的改变?

此时此刻,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怀着别样复杂的心情看着章越入城。

更不用多说,次日的邸报,朝报和小报上,都会统一登载章越回京任参知政事之事。

章越入宫后,在宫门处遇到李清臣。李清臣是官家派来专门引他入宫的。

在韩琦病逝时,章越与李清臣前去探望。章越在事后给官家的奏疏里说了很多韩琦的好话,并依照承诺给韩琦写了墓志铭。

作为韩琦侄女婿的李清臣,也早将章越视作了自家人。

事实上章越对李清臣也赏识,不仅他王安石和官家也对他很欣赏,如今因韩琦的事二人走得很近。

在章越心底也觉得此人可以好生栽培。

章越与李清臣闲聊一阵,便至殿上。

李清臣向殿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自己便站在一旁。

“宣端明殿学士,银青光禄大夫,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河间郡开国侯章越觐见!”

宣赞将章越一长串的官衔名头报出,当然名字不能省略,否则就成了赞拜不名,马上要加九锡的待遇了。

章越入宫后,见了一年多没见的官家。

在这个熙宁九年的岁末,君臣二人又重聚了。

第974章 物物不务于物第954章 万古江河第10章 望族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316章 破天荒第176章 阶级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93章 入京否第361章 新的官职第350章 大婚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115章 馒头不错第812章 大略第1013章 道理之争第748章 补偿第885章 报复第127章 说亲第549章 曾巩和章俞第366章 先生第234章 蔡襄第289章 殿上诗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72章 食店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497章 无名之辈第632章 吕公弼第930章 表态第397章 三衙第40章 糖霜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712章 庭参第11章 孺子可教第808章 书信第333章 人情第524章 省元第842章 还是女婿好啊第711章 将兵法第876章 处置办法第290章 谢恩(谢柳神轻语盟主)第113章 入汴京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55章 考试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859章 支持或反对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81章 初会第649章 辞君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210章 畅谈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418章 董事会第38章 仙霞岭第162章 除夕第874章 抱负第8章 三字经第624章 寒门出身第972章 战争威胁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364章 吕氏兄弟第858章 怎么有空来看老夫第797章 受贺第191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774章 喂饼第145章 期限第24章 章氏族学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985章 辽国震动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44章 寒门贵子第334章 二事第914章 安排第95章 办法第967章 辽道宗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40章 糖霜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第237章 团圆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181章 杨氏第453章 撕破脸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210章 畅谈第684章 满嘴流油第841章 西北凯旋第11章 孺子可教第276章 殿试第94章 书楼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506章 事功难第379章 心底话第804章 朕等不及
第974章 物物不务于物第954章 万古江河第10章 望族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316章 破天荒第176章 阶级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93章 入京否第361章 新的官职第350章 大婚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115章 馒头不错第812章 大略第1013章 道理之争第748章 补偿第885章 报复第127章 说亲第549章 曾巩和章俞第366章 先生第234章 蔡襄第289章 殿上诗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72章 食店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497章 无名之辈第632章 吕公弼第930章 表态第397章 三衙第40章 糖霜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712章 庭参第11章 孺子可教第808章 书信第333章 人情第524章 省元第842章 还是女婿好啊第711章 将兵法第876章 处置办法第290章 谢恩(谢柳神轻语盟主)第113章 入汴京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55章 考试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859章 支持或反对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81章 初会第649章 辞君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210章 畅谈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418章 董事会第38章 仙霞岭第162章 除夕第874章 抱负第8章 三字经第624章 寒门出身第972章 战争威胁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364章 吕氏兄弟第858章 怎么有空来看老夫第797章 受贺第191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774章 喂饼第145章 期限第24章 章氏族学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985章 辽国震动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44章 寒门贵子第334章 二事第914章 安排第95章 办法第967章 辽道宗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40章 糖霜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第237章 团圆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181章 杨氏第453章 撕破脸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210章 畅谈第684章 满嘴流油第841章 西北凯旋第11章 孺子可教第276章 殿试第94章 书楼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506章 事功难第379章 心底话第804章 朕等不及